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来源 :吉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pr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T2DM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0例,划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分别以瑞舒伐他汀单药以及瑞舒伐他汀+非诺贝特联合治疗,用药时长同为8周,对两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血糖、血脂和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血脂、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8周,观察组血糖、血脂指标出现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疗前相比均未出现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2DM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治疗中,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给药方案较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明显改善治疗效果,对控制血糖、血脂水平更有利,安全性亦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68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观察组给予希罗达+奥沙利铂.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治疗3个月后观察相关指标.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远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随访,观察
目的:观察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枸橼酸咖啡因、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合并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情况.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62例早产N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经鼻BiPAP、枸橼酸咖啡因、PS三联疗法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氨茶碱和PS治疗.观察指标:①血气及气体交换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主要血气指标指标,包括血浆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
目的:探究不同镇静深度在机械通气患者长途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需要长途转运至上级医疗单位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浅度组、中度组及深度组,转运过程中控制目标分别为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4分、SAS 3分及SAS 2分,观察对比三组患者转运中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各时间点心率、MAP、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除用药后0 min(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根据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变化及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12例,总有效38例(90.5%),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8例,总有效28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肌肌钙蛋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于临床诊断肺部感染疾病的价值,并探讨PCT对评价疾病治疗价值的意义.方法:选取62例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组,通气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人员为对照组,对所有的研究人员均在入院当天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离心分离血清检测PCT、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同时将观察组按照感染原因分成细菌感染(n=37)与真菌感染(n=25),对观察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血清PCT水平的检测,对比具体数值.结果:入院时刻观察组在血清PCT、CRP、WBC指标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浆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2月行全身麻醉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35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均行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瑞芬太尼(0.5μg/kg)麻醉.其中0.2μg/kg组45例Dex剂量为0.2μg/kg;0.5μg/kg组45例Dex剂量为0.5μg/kg;0.8μg/kg组45例Dex剂量为0.8μg/kg.比较各组入室时(T0)、神经阻滞前(T1)、切皮时(T2)、术中30 min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香菇多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10月86例CH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香菇多糖治疗.对比两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转阴率、免疫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ALT复常率(83.72%)、HBV DNA转阴率(79.07%)均低于对照组(62.79%、51.16%);观察组治疗后CD4+(45.08±8.43)%、CD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联合化疗对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肺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Ⅳ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将2016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46例患者列为对照组,给予靶向治疗,即厄洛替尼治疗;将2018年6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46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在对照组靶向治疗基础上加用传统化疗(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肿瘤标志物及肺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
目的:研究干扰素α(IFN-α)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ITN患者4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神经阻滞药物,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IFN-α.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改善情况、睡眠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95.23%)高于对照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6个月后试验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氢吗啡酮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8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常规组(n=40)和试验组(n=40).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肋间神经阻滞,试验组在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20μg/kg的氢吗啡酮,常规组注射同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静脉自控镇痛按压次数、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Ramsay镇静评分和常规组患者差异无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