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典主义园林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lingy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环境是培养、提高学生课内外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载体,也是放松身心的绝佳场所,以我国古典主义园林手法结合功能性需求,创造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校园景观,旨在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关键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绿地、改造、中国古典式
  1、现状分析
  1.1设计场地概况
  设计场地-清华美术学院前广场,位于清华大学的东南角,北临软件学院,南为美术学院A座,东临光华路,西侧隔校园小路为一定面积的乔木种植地,设计总面积约为8000㎡。
  1.2现有绿地分析
  清华美院前绿地局部植物生长良好,但整体规划设计无秩序可循,植物种植混乱,缺少养护。林下空间较多裸露土地,绿化效果差,建筑小品与环境不协调,场地中休息空间设计不合理以至于该绿地空间的利用率较低,未充分发挥其校园绿地休憩、交流、游览等功能。该绿地东侧为校区主干道,相邻停车场,具有一定的尾气污染。
  2、绿地总体构思与布局
  2.1总体构思
  校园绿地的历史文化景观是校园形象和气质的显性标志及感性形象,体现了时间、空间维度的跨度性。以清华美院艺术创作特点、文脉、绿脉为核心,通过各个景点的串联展示整个园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
  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后两句也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寓意哲理,被广泛流传,也简称为“源头活水”表现创作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历来我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和发展都依托于诗词和山水画,二者相融相生,依据此立意营造景点,展现场所精神以及景观内涵。
  2.2规划分区
  经现场调研分析,依据其功能将绿地依次分为三大部分。从东向西,由闹到静,小游园形成多种空间,为学生、老师以及游客提供丰富多彩、动静结合的多重游憩体验交流展览区、过渡区和安静休息区,加之入口景观区,形成四大游览区域。自然式构图将景区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与主楼形成对比衬托,渲染了园区自然文化氛围。在场地尺寸有限的情况下,有意识的增加停留空间,最后形成的感受量也与大环境基本平衡。这也是中国园林能够做到小中见大的秘诀所在。
  2.3布局手法
  以校园总体规划为依据,绿化布局采用自然式手法,场地内的主入口、道路,水体、各类功能性建筑以及较大面积的集中绿地等均结合地形地貌加以自然式布置。创造出自然山水式园林的特点,展现古典文化形象。正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绿地景观设计
  3、1道路设计
  3.1.1场地道路分级规划
  场地交通分为内外两级,外部交通即为地块东侧西侧临近两条校园干道。内部交通则设有一级园路和景观小道。一级园路2.5m,为自然走向,连接东北、西南以及楼前广场主入口。景小观道宽1.5m,沿水系布置,串联各大小景点。
  3.1.2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校区主干道行道树选择适合生长的乡土树种及特色树种,在整个设计场地四周都设计了景观林带,以元宝枫和鹅掌楸为主,一级园路上种有银杏、白皮松、蒙古栎、杜仲、鹅掌楸等,在二级园路即景观小道两旁设计了龙爪柳、蒙古栎、玉兰及樱花、紫叶李等组成的繁花绿树的景观路。师生夏季行于其下,既可遮荫又可赏花,秋冬还可赏玩银杏趣果。
  3.2节点设计
  教育家毛礼锐先生曾讲“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我国传统的`文人园”其实就是诗与画的物化。从整体的角度,共设为9个景观节点,根据每个节点所在的不同区域、不同位置、不同功能,其设计也独具特色。其中从《观书有感》中提炼5个重点景观,即活水亭、清许亭、溯源榭、一鉴桥、三亩塘和光影轩,除此之外还有与轩相连的廊和入口景观等。
  3.2.1活水亭
  位于西南方次入口的一侧,传统八角攒尖顶的亭子,名字寓意为源头活水,代表灵感源泉,亭子处于较高地势,周围植物种植采用自然式的乔灌草相结合,形成一个相对安静的内部空间,供师生学习交流。
  3.2.2清许亭
  位于清澈如许的水边,为方亭,地势平坦,周围栽植柳树,亭子有藏有露,一面临水,三面有绿,且可以与溯源榭形成对景,既具有使用功能又兼具观景功能。
  3.2.3溯源榭
  位于三亩塘一隅,具有游览休憩的功能,可与清许亭、活水亭、一鉴桥构成对景,框景等
  3.2.4一鉴桥
  连接三亩塘两岸,是一座大理石桥,站在此处可观赏溯源榭,清许亭略见一角。
  3.2.5三亩塘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系文化是对大学内在本质的一种体现。整个园区的重点区域,周围环绕有清许亭、溯源榭、一鉴桥,邻水造景以观水景,且兼具看与被看的功能。
  3.2.6光影轩
  临近光华路,其主要功能是作为展厅,可为美院学生定期开展作品展览提供场所,同时也可作为游客参观点,其与廊相连接是考虑到参展人员的停留与休息,廊的拐角处利用竹石配置构成小景,提高其景观功能。
  4、绿地植物种植设计
  植物的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采用乔 - 灌 - 草相结合的复层种植方式,营造凸显校园文化的景观类型,体现 “春花、夏荫、秋色、冬韵”的特点。
  种植以树木为骨架,穿插小灌木,草坪花卉做铺垫,创造出多层次、多色彩的生态型花园式校园环境,形成丰富的视域景观。为了绿化方式的多元化,校园既有行列树阵、又有乔灌、草组群搭配,使校园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同时突出季相变化特点。丰富的植物层次和缤纷的色彩,不仅可以缓解师生学习科研的压力,同时也起到了减少扬尘、净化空气等生态作用。
  5 、總结
  在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中,景观质量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校园内的整体环境质量,对师生的学习、工作、心理等很多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充分挖掘场地自然、人文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对清华美院前广场绿地进行改造,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认知感、舒适感、归属感与幸福感的校园绿地空间,增加校园绿地规划中的人文关怀,从而为使用者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葛韵宇.大学校园绿地交往空间设计初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06):94-96.
  [2]马雪梅.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
  [3]李伟强.浅谈校园绿地建设[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02):58-59.
  [4]徐靖然,闫荣春.大学校园绿地规划的人文关怀[J].山西建筑,2015,(10):197-198.
  [5]刘清瑶.基于场所营造的大学校园绿地空间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6]郭桂飞. 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 [D].南京农业大学,200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各地区湿地面积的数量在日益锐减,因环境污染造成其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也在慢慢衰退。在我国绿色生态环保口号的倡导下,建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湿地保护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任務。从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基于湿地保护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执行力度还不够等,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必须深化湿地管理制度,找到具体的解决策略和实施办法,为我国的绿色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期刊
【摘要】:本文从当今电商业务盛行的时代背景中出发,针对传统林业产品在常规生产模式和以往销售环境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局限,以安徽詹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分析案例,从这一企业得以发展的优势条件与优质资源着手,深入剖析了企业“线上+线下”的发展历程与状况,同时根据新零售模式在当今时代所具备的优势因素,为传统林业产品销售在未来发展中提供开发与规划建议。  【关键词】:现代林业产业;绿色产品;产品销售;新零
期刊
【摘要】:随着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药、肥料的大量不科学使用和农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理等问题的日益突出,造成了严重的农药面源污染,影响了农产品品质,给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绿色防控技术,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人民健康。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  所谓的绿色防控技术指的是以生态调控为前提,通过综合使用科学用药、物理诱杀、生物调控、田间管
期刊
【摘要】:竹类植物对气候变化相当敏感,可作为研究气候变迁的指示物种。现代中国竹类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和淮河以南。近代殷墟考古发掘和历史史料记载表明,殷商时代殷墟附近有大片的沼泽和竹林,并有大量应用竹的记录。竹类植物在商代尚无引种和栽培记录,商代殷墟竹类应该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竹林,即正常气候环境适于其生存。对比研究进一步证明,殷墟自然环境商代与现代发生明显变化。竹类植物自然分布消失的原因,一方面是大
期刊
【摘要】:我国国土广袤,幅员辽阔,有非常丰富的林业资源,因而,林业产业也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思想逐渐渗透至社会经济生产的方方面面,循环经济凭借其强大的循環与再利用效果,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表明,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循环经济。因此,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对林业产业生态化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循环经济;林业
期刊
【摘要】:本文以林下经济的发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林下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其次对林下经济中最主要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并分析各个分析模式所需要的条件和本身具备的优势,最后对林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希望对未来林下经济的发展出一份力。  【关键词】:林下经济 发展 模式 对策  【前言】:林下经济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可循环的林业发展模式,发展潜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可以有效的为农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对枸骨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进行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枸骨的繁育技术及实施要点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促进枸骨健康茁壮生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枸骨;繁育技术;实施要点  1、枸骨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枸骨是一种常绿灌木,又被称之为老虎刺,它的叶子形状非常特别,四季常绿,秋季到来时,果实呈红色遍布枝叶,历经寒冷的冬季也不会凋零,是一种具有优良观赏性的树种。由于枸骨的
期刊
【摘要】:依据玉门本地的实际,在原有发展的杏树产业的基础上总结了荒漠冷凉地区晚熟杏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荒漠冷凉 ; 晚熟杏; 栽培  玉门市依据本地7月份以后无杏产品这一实际,为了填补空档,自2013年开始,在原有的昌马乡西湖村、玉港电站戈壁绿化区等冷凉地区现有杏树面积的基础上,至2015年新植杏树1000亩。近两年来,通过各项综合技术措施的落实应用,已基本达到了当年栽植当年嫁接,次年见果
期刊
【摘要】:林业作为一项基础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不仅承担着经济效益,同时也承担着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近几年,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国家林业发展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逐渐朝着林业建设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迈进。本文将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进而对如何在林业政策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保障进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倡导的植树造林政策深入,近些年国内的植被覆盖率有了明显的增长,有效缓解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发生。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还是相对较低,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林业育苗栽培技术在不断改进,提高了单位面积内林木的种植成活率,提高了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  【引言】:  从林业育苗过程中层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