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凭他的四五部长篇,他在文艺界的位置已足够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并列。”以上文字为徐志摩追忆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所作。其情真意切,景仰崇拜之情跃然纸上。除了于文字间表达对托马斯·哈代的敬仰之情,徐志摩更曾远赴英国以一睹偶像风采。那么,托马斯·哈代和徐志摩又有着怎样的文学因缘?
  
  (一)
  
  托马斯·哈代生于1840年,卒于1928年,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哈代的创作跨越了两个时代,承上启下,既继承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又开创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从其个人的写作生涯看,哈代始于诗歌创作,中期以小说创作为主,最后又回归诗人身份。1910年,哈代被授予殊勋勋章。1928年逝世之后,哈代被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其心脏则遵遗愿被葬于他终其一生热爱和反复刻画的故乡。
  作为反抗社会黑暗和追求光明的斗士,哈代在中国一直广受文人学者以及读者的喜爱。然而,追本溯源,第一个向中国读者介绍哈代,第一个把哈代的诗歌翻译成中文,第一个把Hardy翻译成现代通用的“哈代”,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目睹过哈代风采的中国人,却是徐志摩。1928年,徐志摩又在《新月》创刊号上发表《汤麦士·哈代》一文,高度评价了哈代的文学成就。徐志摩不仅翻译了哈代的二十多首诗歌,而且曾多次撰文或赋诗对大师进行了深切的追忆。到底是怎样的文学因缘,把这两个乍一看在艺术气质上千差万别的人联系起来的呢?
  纵观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围绕着他的是各种眼花缭乱的社会新闻和头衔。“中国离婚第一人”,和林徽因的种种扑朔迷离的感情迷案,和陆小曼那轰动一时的婚恋以及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恩恩怨怨……所有的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徐志摩的知名度,但是也是对徐志摩的一种伤害。因为大家常常被这些带有娱乐色彩的消息和传闻所吸引而忽略或者低估了徐志摩的文化历史地位,往往对他的作品和思想不能深刻理解。那么,在大多公众眼中的这位“温柔乡的梦呓者”又是怎样与“悲观厌世”的宿命论者托马斯·哈代结缘的呢?
  
  (二)
  
  对于真实的徐志摩,作为他的知己和兄长的胡适更有发言权。在胡适的眼中,“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理想: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爱、自由、美——这些看似柔软的字眼,不见得比高深复杂的理论浅薄。对于这“三个理想”,徐志摩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并渴望在全人类中得到完全的实现。在其中,“爱”可以说是徐志摩思想核心之核心。这种爱不局限于爱情和亲情。它是一种博爱,对世界万物抱有爱,对茫茫苍生怀有悲悯。他的爱之思想接近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源远流长的人道主义精神。徐志摩认为,爱是拯救这个世界的一帖良药。尽管这个思想有着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并不代表它不深刻。人类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不正在于有着理想之光的指引吗?
  徐志摩游学四方,满怀“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明,寻求理想之光”的热情。此时的他受浪漫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对人生和社会都充满了希冀和热忱。因其单纯,故行为恣纵,因而被社会所非议。在理想主义者徐志摩的心中,他是在为社会树立追求理想生活的先锋榜样,而在社会大众的眼中他的很多努力不过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除了个人生活上所受到的非议,此时的徐志摩也经历着另外一层痛苦。其时的中国正内忧外患,处于生死存亡之危险关头。徐志摩写给表兄蒋复璁的信充满了愤慨:“太丑恶了,我们火热的胸膛里有爱不能爱;太下流了,我们有敬仰的心不能敬仰:太黑暗了,我们要希望也无从希望。太阳给天狗吃了去。我们只能在无边的黑暗中沉默着,永远的沉默着”。个人受到的误会和遭遇的不顺利,再加上目睹了残酷的社会现实,他那激情热切的博爱只能转化为呼号和同情。
  悲悯之下,徐志摩开始寻求走出苦难的道路。这条“爱一遭遇现实之痛一悲悯一寻找出路”的思想历程也是托马斯·哈代所经历的。相同的处境和思想历程正是徐志摩对哈代那笼罩着浓浓的悲悯意味的作品产生共鸣的原因,是他们结下文学因缘的基础。
  托马斯·哈代生于英国西南部一个小村落。尽管家里拮据,但是热爱文学和音乐的父母十分重视对小哈代的教育。从小在浓郁文学艺术氛围熏陶下成长的哈代,渐渐地培养起了对文学的热爱和敏感。父母给哈代讲述故乡多塞特郡的风物民俗和神话传说。在小哈代的心里,种下了对故乡和故乡人民深爱的种子。在其六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哈代创作了大量以故乡为背景反映农民生活的作品。
  哈代创作风格的转变明显反映在他的小说作品里面。他的一生,共创作十四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前期的作品洋溢着梦幻般的田园欢歌,例如《绿树荫下》《一双湛蓝色的眼睛》。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哈代所热爱的田园生活在工业化的侵蚀下面临瓦解,而故乡的村民也被迫背井离乡。此情此景,加上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和阶级矛盾,迫使哈代从田园梦里醒来,投身于刻画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苔丝》和《无名的裘德》正是其中最出色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里面,哈代以满腔的悲悯之心记录了善良上进的年青人是怎样被人吃人的社会一点点扼杀的。在《苔丝》一书的题目下面,哈代赫然写上“一个纯洁的女孩”,以示对残酷现实的悲愤。因为对世俗道德观的挑战和作者对书中主人公的深切同情,《苔丝》一问世便成为了宗教道德家们攻击的对象。然而,让他们更愤怒的是,紧跟其后的《无名的裘德》文笔更是犀利,因而受到的攻击更加猛烈。不但报刊上对《无名的裘德》的抨击铺天盖地,韦克菲尔德主教还声称他焚烧了自己手中的一本《无名的裘德》,并号召其他英国人也这么做。然而,正是这两本小说,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哈代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乡村青年裘德尽管出身卑微,并且常被取笑不自量力,但他一直没有放弃他要进入基督城读大学的理想,并且为此而努力钻研拉丁文和神学。然而,他的理想逐渐被残酷的社会现实击碎,只能以石匠身份徘徊于高等学府之外。“读大学不是适合你身份的选择”,大学的教授们跟他说。另一方面,裘德与表妹的真心相爱也为宗教和礼俗所不容,最终裘德孤独死去。
  《无名的裘德》的故事,徐志摩想必是清楚的。他在1925年拜访哈代的时候,问,“你小说里常有建筑师,有没有你自己的影子?”尽管哈代给了否定的答复,但是任何一个读过《无名的裘德》一书的读者会轻易地发现裘德与哈代是多么的相似。像青年哈代一样,裘德从农村进入城市当石匠,以修葺教堂为生:像青年哈代一样, 裘德自学各种语言,研修哲学和神学,渴望进入大学学习,也同样梦想过能成为一名牧师;像哈代一样,裘德对受苦受难的世间万物怀有深深的悲悯。任何一个读过《无名的裘德》的读者也定能感受到哈代在字里行间对裘德流露出的感同身受的爱护和同情,还有哈代对那摧毁人性的社会制度的愤怒质问。
  而徐志摩,也是一个志摩版的裘德。裘德身上体现的软弱,他也有;裘德的敏感,他一定能捕捉到;裘德对爱的追求和在感情上受的苦,他一定也能理解:裘德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所受到的阻碍和非议,志摩更是有着切肤之痛吧。“志摩啊你真不幸!志摩啊你真可怜!早知世界是这样的,你何必投娘胎出世来!”裘德不是也发出过这么一句无可奈何的叹息吗?!
  
  (三)
  
  哈代后期的作品总被评论家们指责过于悲观,而哈代也被贴上了“宿命论者”的标签。在哈代的这些作品里面,不管主人公怎样努力,但是好像总有那么一个“不知善恶,喜怒无常的主宰”隐身幕后,把主人公推向毁灭的深渊。然而,哈代所说的这个“主宰”,不见得就是人们普遍所说的“命运”。也许哈代是用了一种隐晦的说法,把这个“不分善恶,喜怒无常的”主宰指向当时残酷无情的社会制度。如果哈代真的认为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只是命运,那么,为什么哈代的笔墨都用来刻画来自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悲剧?难道上流社会的人就不会受命运的安排吗?如果确实存在着这样只压迫穷苦大众的所谓“命运”,那么,这样的“命运”就只能是残酷的社会制度!
  哈代的悲悯和愤怒,徐志摩能懂。他深刻领会到哈代的悲观后面的爱和勇气。哈代的悲观,是因为他看到了人间的苦难。他的悲的另一面是悯。徐志摩指出,“我想他的悲观主义主要是由于他对人类和动物各式各样生活的深切的恻隐之心,以及那种近于变态的同情心而引起的”,“哈代是他那个时代的思想领袖之一,是一个了解人类潜在伟大之处的社会向善论者,又是一个由于人类进步缓慢几乎陷于绝望的作家。”作为受西方自由平等和人道主义博爱思想影响较大的一位诗人,徐志摩捕捉到了哈代悲观面具下的实质精神正是人道主义。很多年后,我国哈代研究专家张中载先生也认为,哈代的“悲”“不是悲观主义者的叹息,而是博爱主义者的呐喊和对爱的召唤”。徐志摩对哈代的悲观的慧眼独到应该是两者结下文学因缘的一个关键。
  徐志摩在看出哈代的悲观的实质的同时,还悟出了哈代的悲观中潜藏着对光明的希冀。他说,哈代是“爱真诚、爱慈悲”“高擎着理想”,但哈代“不是完全放弃希冀”,“就在他最烦闷最黑暗的时刻他也不放弃他为他的思想寻求一条出路的决心——为人类前途寻求一条出路的决心”。而哈代在1895年写的诗句“除非彻底的认清了丑陋的所在,否则我们就不容易走入改善的正道”表明,他所寻找到的出路就是籍着对现存不合理制度的无情揭露,从而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
  哈代的这个出路给了徐志摩无穷启迪。他从中获得了“灵魂探险”的勇气。他要通过灵魂的冒险,深刻剖析自己,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一条出路。因此相继写下了《自剖》和《再剖》。“我相信真的理想主义者是受得住他往常保持着的理想煨成灰、碎成断片、烂成泥,在这灰这断片这泥的底里,他再来发现他更伟大更光明的理想”。这想法和哈代的思想是何其相似!
  哈代的作品有着无穷的魅力。这种魅力常常是一接触他的作品就能被感受到的。而哈代的悲悯,和他揭露世界苦难所表现出来的不留情面和血淋淋,也给读者强烈的灵魂触动,为哈代赢得知音无数。而在众多的知音中,就有一位叫徐志摩的诗人。他和哈代一样,有着一颗热切真诚的赤子心。
其他文献
许燎源是中国现代包装和新品牌运动的拓荒人物,作为一个极具反叛精神的思想者,他深信工业化批量产品无法完成创造者的精神特质。从一九九三年涉及包装领域以来,一直倾力于民问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的融合,寻求艺术的未来。为了抵制“没有灵魂”的工业世界,他背离了古典主义,用伟大的和谐与禅,解放自己。当他面对传统被俗化与新兴的“幕洋艺术”,许燎源试图以自己的实践关注一个艺术的根本问题:“如果艺术远离生活,我们要艺
美国CQ出版社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是美国发案率最高的城市,相反,发案率最低的城市是纽约州的拉马波。   CQ出版社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对 2007年全国城市犯罪统计结果为依据,对人口在7.5万以上的397城市和356个城市圈的发案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人口约25万的新奥尔良去年共发生包括209起谋杀案在内的逾1.9万起案件,谋杀案每10万人口达到94.7
魅力    西班牙被誉为世界上最令人神往的浪漫国度,那里有宜人的气候,旖旎的风光,以及鲜明的地域文化。在那里不仅可以享受阳光、美食和一流的服务,而且能观赏到迷人的歌舞和激烈的斗牛表演,玩味体育运动的乐趣,还能充分感受多元文化艺术的温馨气氛。如果你想寻古探幽,那里将是访问者的最理想去处,遍布全国的众多文化遗迹和多元文明的印记,总能令游客满载而归激动不已。  弗拉门戈舞蹈是西班牙文化艺术的一枝奇葩,是
如果没有马和那位高雅、漂亮却面无表情的女骑手,这幅画只能算是一幅普通的夏季树林的风景画。在前景中,树上的叶子颜色很深,在它们与树林边缘的矮树之间可以看到有另外一层树叶,就像一面幕布隔在中间,色调较浅,很难看清它们到底属于哪些树。而这些浅色调的树叶在整幅画中的作用与产生的效果却是明显的,它们挡住了天空,淡化了画中的浓重色彩。马格里特也曾就此作出过解释,对于画中所描绘景物的抽象性与现实中具体景物的差异
在室内或室外摆放精心装饰的云杉树迎接圣诞节或新年的传统并不悠久,这一传统形成于19世纪。当时俄罗斯的历代皇帝、美国的历任总统和英国的王室都在圣诞节或新年时用长绿树木装饰客厅。20世纪,这一传统传遍了全世界。而在我们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传统也正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大约150年前,当时的商品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圣诞树主要是用食品装饰,如苹果、鸡蛋和各种各样的饼干等,这些饰物
高更成长为一名画家就如同他长大成人一样,似乎一蹴而就。他大器晚成,也没受过正规的教育,他独特的印象主义画风是瞬间形成的,当然,此前他也经历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并吸收借鉴了周围画家的风格。幸运的是,高更无须摆脱学院派的束缚,因此可以很快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  这幅作品创作于1883年1月,此时,高更放弃了自己的商业生涯,成为一名职业画家。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印象主义特点:被阻隔的视野、近景的描绘、扑面
抽象派的拼贴画风格源于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画派,这是对绘画素材与技法的一种变革,此前这一画法几乎不用于油画创作。在1925至1930年间,马格里特尝试了拼贴画法,把被剪裁成不规则形状的乐谱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增添了作品中抽象、模糊的元素。乐谱不规则的形状会使人联想到一种乐器,如小提琴或大提琴的琴颈部分,同时它也很像滑稽剧中提线木偶似的人物形象,如寓言故事中的人物。  这类犹如弯曲的琴颈似的
佛罗伦萨是托斯卡那大区的首府,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摇篮。  说起来我们跟佛罗伦萨也真是有缘,刚到意大利从米兰坐欧洲之星到锡耶那就在佛罗伦萨转车,坐了两个小时零四十七分钟的火车就到了佛罗伦萨,我们的行李很重,第一次出国恨不得什么都带,火车停靠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而火车站很大很壮观,跟我们国内的不一样,所有的站台都一字豪情排开,处在一个平面上,按说十分方便,可我们毕竟初来乍到,十分慌乱,幸好先期到佛罗
太多的人都多次的论述过乔治·奥威尔(1903-1950)创作于1948年的小说《一九八四》。大家都看到了小说中的政治色彩——反极权与呼唤人性。公认这是一部“反乌托邦”的政治寓言和讽刺小说,反映了极权统治对人个性的压制,充满了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和绝望。  奥威尔的写作十分政治化(他的大多数小说都是最好的注脚),对这一点奥威尔本人并不加掩饰,然而,仅仅看到其政治姿态,无疑仍是解读过程的损失。极权不过是种
今年3月份,美国有关医疗改革的争论正如火如荼之际,总统奥巴马透露,他仍然抽出一些时间读书。在宾夕法尼亚州阿卡迪亚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奥巴马说:“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谈论医疗改革。我正在读罗斯福的传记,他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奥巴马之所以能得到美国知识界人士的认可,一个原因在于,他除了撰写畅销书以外,显然还是一名忠实的读者。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期间,照片上的他随身携带法里德·扎卡利亚(注:美国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