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学科,引领初中学生进入奇妙的物理世界,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先天的优势。教师要重视实验探究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到探究当中,在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科学探究;创新精神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绝大多数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依赖题海战术,过分规范标准答案,过分看重成绩排名,同时由于实验室、实验仪器等条件不足,造成物理教师不重视学生物理实验探究。每当有物理实验课时,教师只在教坛上自己做演示实验让学生看,甚至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让学生记,只要求学生能够记住物理实验中的环节和实验得出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活动慢慢地使学生失去了对物理实验探究的兴趣,缺乏创新性。
  在教学中要打破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就要精心设计实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自参与到实验的整个过程当中,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包括实验思路是否正确、团队成员是否合作、是否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等。在整个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既体会到亲身参与的乐趣,又可体会到挫折后再努力并取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兴趣和好奇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环境,在丰富的探究实践中获得创新的良性循环,让学生的创新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加强实验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兴趣和好奇心是创新的原动力,然而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培养的,笔者通过引入趣味性实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兴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快地把学生引进到物理课堂。例如,着火却烧不断的布条的小实验:一条不长的用水淋湿的棉布条,在布条的正中心位置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燃烧带有酒精的那部分棉布。这时候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棉布条上方对着火焰有酒精的位置也燃烧起火焰,好像火焰从棉布底往上穿过了布条。更神奇的是移开酒精灯后,把布条拿给学生细细观察,棉布条没有出现烧焦的痕迹。
  这个实验所发生的现象和最后的结果都出乎学生意料,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进行探究,从而对物理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一个有趣的开端,意味着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不但把学生因课间运动而分散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到课堂上来,而且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强烈的浓厚兴趣。
  二、丰富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自主式学习方式是初中物理新课标准所提倡和鼓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一切创造都源于实践,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时,笔者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按团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认真做实验,感受在实验过程中的挫折和成功,把物理实验作为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平台,培养学生勤于观察、注重实践的品质,提高学生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逐步养成思维判断能力和形成创新精神。例如,笔者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有学生提出:成像是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此时,笔者顺势启发说:“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请同学们运用已学习过的基础知识认真仔细思考,究竟是虚像还是实像?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之后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和判断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告知大家要完成实验的条件是什么,让大家进行验证。由于是学生亲自设计的,其他学生有提出猜疑的,也有赞许的,总之全体学生一下就产生了探究的欲望,通过反复的探究,最后验证了学生的猜想,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三、让课堂贴近生活,以可操作的实验营造培养创新精神的氛围
  有些物理课本的内容比较无趣也没有贴近实际生活,无法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产生兴趣,更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笔者把这些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融人生活化问题,让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营造一个让学生在日常實践过程中感悟物理知识的心理过程的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学习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体验、感受过的物理现象与同学交流,互相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运用课本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例如:在学习大气压时,用一个一端开口的矿泉水瓶子,在矿泉水瓶内装满清水,之后问学生,如果把这个装满水的瓶子倒过,直接竖直向下地放到一个盛水的盆子里,这时候瓶子里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又让学生猜想并验证,最后的结果是不会流出。在学生惊奇之时,笔者再让大家分析不会流出的原因,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明白是因为大气压的缘故,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分析,得出在瓶内水深度不大于10m时瓶子的水都不会流出来,后来学生自己设计出一个10m多高用水的托里拆利实验来验证。通过这样的事例来解释大气压强的作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最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态,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前提。在实际的实验探究物理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的激情,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有效的观察和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感悟到实验探究的精髓和魅力,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效地提高实验探究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探究滑动摩擦力》这个实验探究时,按照教材中的活动方案操作实验,学生发现很难使物体沿水平桌面匀速直线滑动,而且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难以读数。经过讨论分析后,学生觉得是由弹簧测力计随着物体一起运动产生的。如果让物体和弹簧测力计不动,那怎么办呢?这时学生围着实验桌进行讨论。这时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可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更改,也就是创新实验。在笔者的有意鼓励下,学生更改实验的激情被激发了,提出了“静止…‘运动”“相对运动”……学生投入到讨论和思考当中,最终得出了一个不需要让测量物体运动这个前提条件的创新实验方案。针对学生发现问题这点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和帮助,让学生掌握物理内存的知识和规律,同时让学生有所创新,收获成功的喜悦,这对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思维有很大帮助。
  初中学生最具有个性和创新激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要十分注重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把学生的精力和兴趣引导到创新活动当中,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洪忠,陈学星.创新能力培养[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桂成.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U].学生之友(初中版),2012(03).
  [3]孙洪春,王学院,任庆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索[J].教育进展,2018(04).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优化教学手段,让数学教学符合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使数学教学能促进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当前小学数学教
摘 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当下英语教育的核心任务。英语绘本图文并茂,富有情境,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为他们提供积极的阅读体验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的同时,提供思维和想象空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文章以绘本The biggest hamburger and the smallest pizza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绘本教学中渗透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思维品质;英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人生和梦想的起点,此时形成的习惯和培养起来的各种能力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在这一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扮演着教练的角色。来自韩国的著名教育专家许贞恩和有着15年教龄的小学教师许毕宁的一些观点值得中国家长借鉴。    妈妈说要这么做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经常说“妈妈说要这么做”。不能和伙伴们一起尽情地玩泥巴,是因为妈妈说不要弄脏衣服;想和同桌一起大喊大叫但一直忍着。是因为妈妈说在
摘要:“大问题”阅读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对文本和单元内容全面、深入的解读之上,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感知的前提下,提炼出一至两个统领整节课的核心问题,成为贯穿整节课的主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究的整体性课堂架构。文章以部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下册为例,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大问题提供一些具体建议和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铁笼中的小鸟扑腾着翅膀,  想飞向蓝天。  水缸中的小鱼急躁的游动,  想游向人海。  而我们,一群被束缚的少年,  渴望自由!    不要再听到“宝贝儿”的喊声,  不要再听到不断的唠叨。  我们要自己成长,  我们想获得自由。  不要被糖果哄着,  不要被作业压着。  我们要打开电视。  寻找“多啦A梦”的身影。    我们要翻开课外书,  寻找“哈利·波特”的足迹。  渴望自由,  我们不能
摘 要:基于单元教学统整研备视角,文章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整体布局,承前启后,上串下联,穿点成线,站在单元甚至更远的角度思考。笔者认为数学教育既要有意识地适当挖掘深层次的数学本质,也要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思维能力。这不仅能优化学生思维发展路径,更能遷移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其他领域,这也正是数学的育人价值所在。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面积;单元教学;统整研
为配合《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的贯彻和实施,加强学龄前儿童的安全意识,自2003年起,“心系好儿童”活动办公室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展了“让每一个儿童拥有平安”的系列教育活动。活动通过免费发放《儿童安全教育画册》、安全亲子知识课堂等活动广泛传播有关儿童安全的新知识、新理念。  针对此次抗震救灾、少年儿童安全、灾区客户身心健康等社会焦点,中国平安保险有限公司推出
摘 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日益更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混合式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利用课后碎片化时间高效学习,同时还保留了传统课堂的优势,实现了教师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有机结合。文章从不同角度与实例讨论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UMU、QQ进行教学创新,探究如何将UMU与QQ贯穿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学习,与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混合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混合式教学;UMU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将“基本活动经验”从“知识范畴”中单列出来,把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志。教师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主动建构”的平台,通过“新知”与“旧知”、“操作”与“表达”、“体悟”与“统整”相结合,建立连接,关注过程,重在思考,引领学习者经历“数学化”过程,能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将认知和实践内化为经验和智慧,进而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  
【摘 要】课堂教学进程实际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提高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实践和反思,通过创设情境、合理提问、有效预设和关注全体促进师生互动,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积极、有效”的互动课堂,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情境  师生互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