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地方的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123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要实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就要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从大学英语课堂分级教学、课外自主学习、提高阶段的应用型拓展课程群、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具有地方高校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关键词] 地方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8-0105-03
  一 研究背景
  肇庆,作为珠三角主体城市之一,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瓶颈”在于缺少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投资环境亟需改善,经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近年来,肇庆市在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提出使文化产业培植成为支柱性产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着力将肇庆打造成为“国际旅游休闲之都”。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尤其是与文化产业发展配套的生产、管理、流通、服务等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地方高校的任务是要助力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应该是立足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具有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 地方高校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要求,在教育部的指导下,2013年6月28日,35所定位为培养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地方高校结成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从而成为在谋求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方面的第一批试吃螃蟹者。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正式颁布,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6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规划》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决定》和《规划》等一系列文件的相继出台其实是对教育结构的一次重大调整和教育制度的全面创新,首次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的层次。
  具体落实到大学英语课程来说,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英语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方高校对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要有清醒的認识。地方高校既不同于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主的重点高校,也有别于以培养职业型、技术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当前的现实是,地方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素质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用人单位很难招到不需培训直接上岗的高素质员工;另一方面,对于很大一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来说,毕业等于失业。近几年此种情形愈演愈烈。究其原因,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迷失了自我,一味地跟风重点高校的理论研究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计划经济下的课程设置与市场经济下的就业现状相悖离,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苛责与质疑。
  地方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是如何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确保从地方高校走出的毕业生,既具专业素质,又有实践技能,走上工作岗位不需过渡、适应,更不需用人单位重复投入进行上岗前的业务培训,能直接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作为工作在地方高校一线的大学英语教师,我们有义务构建一套围绕专业、突出应用、具有校本特色的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这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三)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相适应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并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修订并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 如今,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十多年的不断调整和改革,在教學理念、教学媒介、教材建设、教学评估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社会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迫切需要一大批英语强、专业精的应用型人才的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内容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凸显出来,如何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调整课程设置,开展多元化教学,成为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应用能力的培养,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统一。“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应该是服务,其功能是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于院系专业,服务于学生。大学英语教学要主动与学校及学科的需求结合起来,在学校的发展中获得自己的发展,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和任务。”[2]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推进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相伴而生。地方高校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终极目的是构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课程设置,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 地方高校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基于因材施教理念的大学英语课堂分级教学
  “因材施教”是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中践行的一条教育教学原则。北宋儒学集大成者朱熹这样评价孔子:“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3]后世历代教育家将孔子这一原始朴素的教育思想推崇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意义。历史发展到今天,早已失去了孔子当年施行“因材施教”的本真意蕴,但我们仍有必要借鉴、提升与超越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打破过分强调优生差生搭配均衡的教学上的分班机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适当的教育,使其水平和技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甚至让部分优生脱颖而出。
  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亦将“因材施教”理念写入其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點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以发展的空间”。[4]要贯彻这一理念,最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莫过于实施分级教学。
  我校不断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力求探索更优化的教学模式。每年新生入学后对其进行摸底测试,综合摸底测试成绩和高考英语成绩,将所有新生划分成A、B、C三个层级,实行教学目标分级、教学内容分级、评价分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分级教学有效地克服了以往按专业班授课的弊端,教师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了课堂效率,缩短了原来因为照顾学生个体差异造成的冗长的基础英语学习年限。同时为学生营造了更加平等的学习氛围,A班学生在强手如林的班级氛围中,很快形成了个个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共同进步的局面;B、C班的学生也没有了以往按专业分班教学中形成的畏惧、焦虑、自卑的心理,人人都追求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有所突破,有所提升。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外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观点最初由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指出,对遇到的新刺激,个体会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daptation)”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适应外界环境。20世纪90年代末,建构主义理论被引进我国外语教学研究中。现代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对新知识加以处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途径,辅以同伴或教师的帮助实现建构知识的目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由传统的个体学习、被动学习、机械记忆向合作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转变。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建构者,而教师角色由权威发布者、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和合作者。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学习形式。自主学习模式是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而采取的一种学习策略。它通过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从而完成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从2008年开始,我校陆续投入资金500多万,在外语楼建成了5间网络教室,能容纳550人同时在线自主学习。网络教室从星期一到星期六全天候开放,以保证满足学生上机自主学习时间方面的需求。在网络教室,学生可以自行登录蓝鸽语言学习平台、句酷批改网、冰果英语智能作文评阅系统等,根据个人需要反复进行听说训练、自测、做作业、音视频点播等。这种课外自主学习强调英语的实用功能,着重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符合英语课程学习规律。毕竟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语言技能需要经过反反复复地练习而获得。这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外自主学习,有力地推动了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带来了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革新,这种改革和尝试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与成绩的提高,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三)基于需求理论的应用型拓展课程群
  我校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群的设置是以“需求理论”为依据的。束定芳教授把需求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并将其分别定义为“社会需求主要是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而个人需求是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与他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社会需求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政府的外交或其他政治目的的需求,二是社会机构,如公司、学校和其他用人单位的需求”。[5]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群的设置,既顺应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基础较好的A班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英语学习,于第二学期末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即转入英语提高阶段的拓展课程学习。作为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的延续,拓展课程群既包含了侧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专项语言技能课程模块,如实用交际英语口语、英语演讲与辩论、初中级笔译、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等;也包含了侧重学生文化素養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语言文化类课程模块,如英美文化概况、跨文化交际等;还有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真正考虑到社会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模块,如法律英语、商务英语、科技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等。这种多元化、个性化的拓展课程群的设置突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禁锢,品种丰富的课程菜单让学生们在专业不同、需求不同、方向不同的前提下对课程有了更多选择,学习状态发生了彻底改观,他们以“学以致用”为目标,由过去的“学习英语”转向了“用英语学习”,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文化素养、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为毕业后用英语来从事专业领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这种应用型的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
  (四)基于教育生态系统理论的第二课堂活动   朱九思给“第二课堂”下的定义是“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6]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之间构成了一个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网络。”[7]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配合和推动课堂教学为中心,围绕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两个基本点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相对独立于课堂教学的教学体系。每一个学生个体在竞争、合作、依存的活动氛围中形成一个稳定、高效、平衡、多样的教育生态系統。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在教师系统地、有目的地组织与辅导下,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针对以往存在的学生参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积极性不高、参与人数少的实际情况,作为生态系统网络中的关键一环,教师首先要认识到第二课堂活动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是学生学习交流、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教师要甘于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给予支持、监控与指导。另外,教师要建立健全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及其表现,客观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成绩。
  我校努力打造校园英语文化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来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动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写作比赛、阅读比赛以及其他一些表演性质的比赛,比如英语歌曲大赛、英语电影配音比赛等。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平时看上去似乎没什么特长的学生都会踊跃报名参与其中。这种全员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主要得益于恰当的激励机制,按照学校文件规定,只要报名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其大学英语期末总评成绩就获加6分,另外获得竞赛名次的都有相应的加分。
  胡壮麟教授认为,“在中国外语环境下学好外语,谁能在模拟或建构接触和使用外语的环境(即第二课堂)上下功夫,谁就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8]这种规模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化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付诸于实践、应用、完善,这就使得他们能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化知识为能力,同时提升了其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综上,课程的创新与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地方高校在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英语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构建具有地方高校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王守仁. 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5.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362.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6.
  [5]束定芳. 外語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19.
  [6]朱九思,蔡克勇,姚启和. 高等学校管理[M]. 武汉: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3:308.
  [7]郑珺. 教育生态视野中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2010(12):209-211.
  [8]胡壮麟. 论中国的双语教育[J]. 中国外语, 2004(2):4-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4-119-0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机械制造业已成为国内的支柱产业,随着金属材料、加工技术、加工工艺的日新月异,对机械加工一线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学生,成为中职类学校专业课教学研究的问题。    一、《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更新的
[摘 要] 机能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的培养,将决定学生在未来的工作或深造中需要解决大量的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先进的教学方法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潜能。PBL( problem- base learning ) 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增强。为此,我们在七年制机能实验课教学设计中引入先进的PBL教学方法,探索机能
[摘 要] 理工科“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研究成果不斐,但也存在着教学实例缺乏等一些问题。理工科“形势”课课内实践教学实例、校园实践教学实例、社会实践教学实例这三种实例模式,是提升理工科“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品质的有效模式,其中,理工科“形势”课课内实践教学实例模式是基础,校园实践教学实例模式是拓展,社会实践教学实例模式是升华。在运用这三种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关键词] 理工
[摘 要] 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需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反思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本文以铁路货运组织教学工作的反思为例,找出不足,剖析原因,提出了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改善教学条件、重视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模式等方法和建议来提高教學质量,并对本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相关设想。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铁路货运组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
[摘 要] 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目的不仅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健身健康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地方师范院校体育课有效、合理地组织和实施,在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走访发现:许多师范类院校目前体育课教学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教学设施匮乏、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教学思想落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淡薄等
人们看电视,看舞蹈或是看一部戏,往往能从其中直观的想到其表现的初衷.语文虽不同于电视,舞蹈,但一个好的老师,却能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语言,把课讲得生动活泼,耐人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性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目前在高校英语教学课程当中,较为明确的提出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因此,在英语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的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对于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存在很多问题,应针对目前高校跨文化交流出现的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高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结合实际教学水平,进行了新课程教学改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和方法,创造一个高效的数学
黑龙江省省级精品课、生命科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从更新教育观念实现培养目标入手,结合专业特点,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