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本是抽象的,但鲜活的生活实例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教学中如果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渴望,特教学生如果掌握得好,也可在数学的海洋中轻松自得。
创设情境
生活就是数学知识的源头,有了生活的疑问,才有了数学之塔的诞生。从古人结绳记数,到阿拉伯数字的出现,生活为数学积淀了变幻无穷的底色。数学的本质离开了生活的渲染,便变得枯燥乏味,复杂难懂。如果带领学生以生活中的情境入手,逐渐契合到抽象的数学世界,那便是我们数学教育的捷径。有一些应用题本身就是生活情境的描述。例如:一个教室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4米,要粉刷教室的屋顶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25.4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教师可以指着自己的教室让学生观察粉刷的面积,理解这个长方体只要算出前后左右还有上面一共5个面的面积和,底面是铺地砖的不需要粉刷,最后再减去门窗的面积。
还原数学真相
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很多的时候,只有还原数学生活的真相,才让学生心服口服。例如: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都盛满了水,A杯中有一块体积较大的石头,B杯中有一块体积较小的石头,如果同时将两个石头取出,哪个杯子中的水面高一些。其实,这道题目就是考察学生对体积和容积概念的理解,一是要知道原来两个杯子的容积是相等的,因为都盛满了水,水的高度是一样;二是学生要看出A杯中的石头体积要比B杯中的体积大;三是要理解为哪个杯子中的水面高一些就是指最后杯子中水的体积谁多谁少。与其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障碍的聋生解释这些绕来绕去的要点,还不如干脆让事实来说话。笔者找来了两个同样盛满水的杯子,分别在里面也放了大小不同的石头,先让学生观察两个杯子,发现有什么不同,然后再同时取出小石头。随着水面高度的下降,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杯中水的体积和石头的体积的和就是水杯的容积,A杯中水的体积小,所以当拿去石头后,水面自然就会下降许多,相反B杯中的水面就会比A杯中的高一些。
掌握数学概念内涵
教师不是搬运工,不能把教材的内容搬到孩子们的头脑中;学生不是等待的容器,不能等待教师向里面装填各种知识;课堂教学也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中装进另一个头脑,更不是机械地从书本搬进孩子脑子里的简单操作。学校聋部的数学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就是聋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不透彻,正因为对概念掌握的模糊,所以解题时候思路就容易混乱。这时,教师就需要再现生活中的情境去迁移学生的思路,打比方,用学生能够直观理解的东西去解释它。
应用题中有些抽象意义的重点词语,如果加入生活情境的元素,学生理解起来就不怎么吃力了。例如:有一批化肥运往农村。原计划用拖拉机运,每次1吨,10次运完。实际改用大卡车运,2次就运完了。大卡车每次运多少吨?这道应用题中有原计划和实际这两个概念性很强的词语,因为在语文课文中不常出现,很多学生比较茫然。笔者就以商家的身份再现生活情境,告诉学生原计划表示还没有实施,只是商家心中的打算。原本是利用拖拉机来运输的,估计10次能运完,就可以求出这批化肥的总量是10吨;真正实施的时候商家又嫌拖拉机太慢而改成大卡车,这就是实际,但是不管原计划还是实际,化肥的总量没有发生改变,可以利用这个求出大卡车每次运的吨数。这种简单的情境再现,学生更容易接受,原来这些不过是我们生活的缩影,只是给了它一个漂亮的更有文艺范的书面语而已。
梳理情境教学脉络
特级教师吴正宪说过:“学生每人手里托着一个盘子,每次获得了一个新的数学知识,盘子里就多了一颗珍珠。如果不会整理,把它放在盘子里就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太大的价值。只有把这些珍珠按照颜色、形状穿成美丽的项链,才会价值连城。”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制作这串美丽项链的丝线,引导学生将散落的知识汇聚在一起。
外出春游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笔者利用这次活动契机给学生制作了一张春游账单,融简单的统计、计算、推理、判断的知识在一起,让学生集小组智慧自己去收集、整理、策划。比如统计学生喜欢吃的零食,分工由谁去购买,小组内需要多少的预算资金,后期的活动准备怎么安排,由谁组织,活动结束后还要求写一篇数学小论文。在这个活动中,老师成了轻松的甩手掌柜,学生们也乐此不疲,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安排,学生最后也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秩序井然。
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走出书本,走出教室,到更加广阔的空间去学习,去应用,去发现数学的奥秘。数学课堂应该多为学生搭建一个体验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观察、操作、交流和实践等活动中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我们快乐地带领学生渐入佳境,轻轻叩开神秘的数学之门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创设情境
生活就是数学知识的源头,有了生活的疑问,才有了数学之塔的诞生。从古人结绳记数,到阿拉伯数字的出现,生活为数学积淀了变幻无穷的底色。数学的本质离开了生活的渲染,便变得枯燥乏味,复杂难懂。如果带领学生以生活中的情境入手,逐渐契合到抽象的数学世界,那便是我们数学教育的捷径。有一些应用题本身就是生活情境的描述。例如:一个教室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4米,要粉刷教室的屋顶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25.4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教师可以指着自己的教室让学生观察粉刷的面积,理解这个长方体只要算出前后左右还有上面一共5个面的面积和,底面是铺地砖的不需要粉刷,最后再减去门窗的面积。
还原数学真相
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很多的时候,只有还原数学生活的真相,才让学生心服口服。例如: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都盛满了水,A杯中有一块体积较大的石头,B杯中有一块体积较小的石头,如果同时将两个石头取出,哪个杯子中的水面高一些。其实,这道题目就是考察学生对体积和容积概念的理解,一是要知道原来两个杯子的容积是相等的,因为都盛满了水,水的高度是一样;二是学生要看出A杯中的石头体积要比B杯中的体积大;三是要理解为哪个杯子中的水面高一些就是指最后杯子中水的体积谁多谁少。与其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障碍的聋生解释这些绕来绕去的要点,还不如干脆让事实来说话。笔者找来了两个同样盛满水的杯子,分别在里面也放了大小不同的石头,先让学生观察两个杯子,发现有什么不同,然后再同时取出小石头。随着水面高度的下降,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杯中水的体积和石头的体积的和就是水杯的容积,A杯中水的体积小,所以当拿去石头后,水面自然就会下降许多,相反B杯中的水面就会比A杯中的高一些。
掌握数学概念内涵
教师不是搬运工,不能把教材的内容搬到孩子们的头脑中;学生不是等待的容器,不能等待教师向里面装填各种知识;课堂教学也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中装进另一个头脑,更不是机械地从书本搬进孩子脑子里的简单操作。学校聋部的数学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就是聋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不透彻,正因为对概念掌握的模糊,所以解题时候思路就容易混乱。这时,教师就需要再现生活中的情境去迁移学生的思路,打比方,用学生能够直观理解的东西去解释它。
应用题中有些抽象意义的重点词语,如果加入生活情境的元素,学生理解起来就不怎么吃力了。例如:有一批化肥运往农村。原计划用拖拉机运,每次1吨,10次运完。实际改用大卡车运,2次就运完了。大卡车每次运多少吨?这道应用题中有原计划和实际这两个概念性很强的词语,因为在语文课文中不常出现,很多学生比较茫然。笔者就以商家的身份再现生活情境,告诉学生原计划表示还没有实施,只是商家心中的打算。原本是利用拖拉机来运输的,估计10次能运完,就可以求出这批化肥的总量是10吨;真正实施的时候商家又嫌拖拉机太慢而改成大卡车,这就是实际,但是不管原计划还是实际,化肥的总量没有发生改变,可以利用这个求出大卡车每次运的吨数。这种简单的情境再现,学生更容易接受,原来这些不过是我们生活的缩影,只是给了它一个漂亮的更有文艺范的书面语而已。
梳理情境教学脉络
特级教师吴正宪说过:“学生每人手里托着一个盘子,每次获得了一个新的数学知识,盘子里就多了一颗珍珠。如果不会整理,把它放在盘子里就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太大的价值。只有把这些珍珠按照颜色、形状穿成美丽的项链,才会价值连城。”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制作这串美丽项链的丝线,引导学生将散落的知识汇聚在一起。
外出春游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笔者利用这次活动契机给学生制作了一张春游账单,融简单的统计、计算、推理、判断的知识在一起,让学生集小组智慧自己去收集、整理、策划。比如统计学生喜欢吃的零食,分工由谁去购买,小组内需要多少的预算资金,后期的活动准备怎么安排,由谁组织,活动结束后还要求写一篇数学小论文。在这个活动中,老师成了轻松的甩手掌柜,学生们也乐此不疲,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安排,学生最后也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秩序井然。
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走出书本,走出教室,到更加广阔的空间去学习,去应用,去发现数学的奥秘。数学课堂应该多为学生搭建一个体验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观察、操作、交流和实践等活动中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我们快乐地带领学生渐入佳境,轻轻叩开神秘的数学之门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