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机械类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ker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越来越好,伴随着高新产业的发展,新的技术、新的产业链不断出现。工业的不断发展需求高素质、高质量、创新技术型的人才,随着工业的发展改革,新工科的实践教学也提上了议程。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新工科”以机械类国家重点学科为例,主要是发挥高校的师资能量和各种国家支持开发的科研项目进行学习。从而进行机械类学科的实践形式,对未来踏入社会能有效地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为国家工业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新工科;实践学习;教学改革
  一、引言
  “新工科”是目前21世纪热门的话题,因为社会发展走到至今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重,这就需要考虑学生在高校读书期间能否学到有用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将来进入社会时,更好地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所以,高校的“新工科”教育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在大学这个阶段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内有一所大学是以工科教育最为出名的重点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其坚持“主干工科、特色理科、精品文科”的学科建设理念[1-2]。教育是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创造性的,但是在某方面也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像古代的科举制度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方面。这是目前国内传统教育的优缺点:这些优势有利于发挥教師的主导作用,能增加两者在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中的感情,在某方面上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当然这样也是存在缺点的,最明显的是限制学生的视野,减小了学生在知识面上的提高,导致学生自主能动性学习能力下降,使得学生什么都听老师的,大大扼杀了学生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到来,人才培养的方案必须要改革,特别是针对国家工业的基础性学科,机械类人才培养的计划。工程教育的改革是在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必须做出的,提升机械类本科专业在学术、实践生产操作等方面是重中之重。学生在高校学习当中,结合企业自身的工程化实践教学基础,对“新工科”的教学改革,实践创新能力、科研成果等有积极作用。
  二、培养新工科可持续创新型人才
  信息革命的开始,涌现了很多新兴的行业,促进了技术领域的发展,其中在电子计算机、新能源和生物技术等更为突出。这是一场信息控制改变的革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程。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引入,不断刺激着新产业蓬勃生长,新工科因此孕育而生。新工科顾名思义,就是刚出现或者将要形成的新型领域和学科等,主要采用了新的理念、新的模式面对新型产业的不断发展,培养较强的可持续创新型优秀的工程人才,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工业血液。
  高校目前现状是,培养的工科性人才难以适应现代不断发展的全球经济体系,只有通过教育改革,新工科的工程教育标准面向社会、面向工业,重新制定标准,从而让学生们有更好的认知国内的发展、世界的发展清楚的定位,提高责任心和使命感。能通过工程教育的改革,让学生更加认知这个社会,清楚地明白现代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的变化,认知科研领域和工程领域两个方面对社会信息化的推动。教育的改革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好的能力,培养个人在信息化社会进程中应具备的能力、素养和知识。
  总之,新工科的教育改革离不开新产业、新技术、信息化等不断发展的高兴产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水准不断提高,为了国家能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蓬勃发展,就需要各大高校输送专业知识过硬、能力素养强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挑战的可持续竞争能力。
  三、新工科教学探索
  针对新工科的发展,应当充分利用好国家重点学科的公共资源,跟着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走,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建立学生的长远目光,提高硬核的专业能力,能让同学在踏出校门的那一刻,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工程教育的探索中,需要培养具有多元化、创型能力强的人才,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工业基础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新工科”之所以新,是为了在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所含有的新型产业、新生技术、新兴科技等三个方面。面对新生的行业,工程教育的探索一直在进行,最主要的是新工科的教育理念的改变,适合新型产业的专业知识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发生转变,教育的质量也要不断地提升,开展新的发展体系,让更适合现代信息化的教育走向学生。新的工程教育更为注重在学科方面的学习,采取了更为实用的课本内容,多种相互交叉在一起,比以往的学科知识多了新的技术和传统技术,两者结合得更为紧密。
  新工科教育的基础就是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对本专业拥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在浅显的方面。例如:机械类本科很多同学依旧认为,学习机械这一门学科就是“磨铁”,在这些方面,高校的新工科教育就应当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推广专业实践的落实。机械专业日后的就业前景广泛,涉及很多新兴的工业,更应当充分发挥专业的资源条件,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扩展实习的视野。在教育的基础上,能通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到对学生的支撑作用,学科的多样化、实用化是结合实际情况对待专业课程的建设,在新工科学科前沿知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3]
  四、新工科专业的教学实践
  国内高校的“新工科”专业多种多样,主要的机械类本科专业其特点是十分鲜明地具有卓越的工程性能、创新科技性,也拥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机械本科专业教学阶段的初期,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起机械这门专业的工程概念,让学生能了解这门学科的专业性质,提高解决实践性、专业性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就是接受信息能力强,对外界的信息处理能力好,在这一个阶段,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效果明显。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掌握在实践中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以后从事专业性工作中具有职业素质和能力。充分地培养机械类本科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培养他们的专业素质,提升在岗就业的能力,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提升。
  新工科教育在理论教学方面应保证在教学方面够用的基础上,还应是必需要的教材,能清晰地向学生表明教学重点,不能出现太过依赖于理论教学的情况,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将理论基础技能、专业的理论课程和专业技术等三方面串联起来,要分工明确,相互联系。   学生对机械认知的过程,老师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机器和对机器的拆装等,让学生清晰地明白机械结构和各种合金材料的组成,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过程。在教学阶段的中期,最主要的实践操作内容还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进行实训和各种电子实验操作等。创办各种有关机械类的比赛,培养学生机械创新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等。让学生从浅显到深入、从低级到高级、一步一步地认识整个专业的内容。
  五、新工科教育改革下人才培养模式
  兼容并蓄的培养新工科人才是当代热门的事件,主要是为了培养在新兴的领域中具有领军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创造能力和团队意识是关键的,学校和企业合作,把其中的科研成果拿过来转换为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科研锻炼,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等,让学生打破在四年本科时间里缺乏实践锻炼的一大问题。
  新的工业革命的开始,涌现出的新兴行业越来越多,社会的全面信息化建设,工业机器人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模式,新能源的不断开发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也相当重要。信息化的发展和新能源的开发,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国内缺乏高新技术人才,国家出台了一项战略部署——“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 [4]
  新工科的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的计划,从理论知识的培养转变为实践操作的过程,因此也对人才的培养计划、高校的教育制度有了更深刻的需求。例如: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团队培养、项目攻坚的形式来培养人才。目前企业所重视的是创新型的人才,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视为市场的人才导向,学校结合相应的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两者相互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简单高效,能避免在学生进入社会后出现两者契合度不一样的情况。
  机械类本科专业是新工科的一大特点,高校在科研方面更应该下重手,着重培养科研创新型素质人才,结合地方特色的产业、公司等相互合作,培养21世纪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开展的创新项目、学科竞赛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在做项目所遇到的问题解决能力,打造在信息化时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高质量的工程性人才,是新时代国家建设现代化国家和创新型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人才资源。通过完善学生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从而进行构思,让学生进行项目的开展,从中能学到很多团队的配合、人际交往等以后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高校应当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社会实践平台,实现生活即是教育、学校即是社会的教育方式,以老师带学生的方式搭建科研团队进行学习。机械类本科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对此类工程教育是大力支持的。
  六、结束语
  新产业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工科的教育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了。通过国家重点培养的学科,结合企业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在大学期间不断完善自身,在日后不同的领域中开展建设,适应未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新工科的工程教育就是建设专业技术的前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能相互交融。新的创新培养人才模式,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培养更多一流的科技人才,提高学生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扩宽他们的视野,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感谢河池学院校级教改项目2019EA004(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支持。
  参考文献:
  [1] 施大宁.面向未来,主动谋划,以新工科建设引领教学改革[J].北京教育(高教),201 8(4):8-9.
  [2] 陈先霖.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土壤、氛围和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3):1-2.
  [3] 林健.新工科建设:强势打造“卓越工程師教育培养计划”升级版[].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7-14.
  [4] 徐雷,胡波,冯辉,韩伟力.关于综合性高校开展新型工程教育的思考[D.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6-12.
  [5] 印杰,刘少雪.致力于成为世界工程教育的引领者一一上海交通大学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与透视[D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4>:22-25.
  [6] 冯丹艳,莫玉梅.“新工科”理念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
其他文献
摘 要:写作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习的一种主要输出形式,不但在各项英语考试中是必考题型,而且也是分值比重最大的主观题。但是这个题型的得分很不理想,很多学生对如何写作始终不得法,甚至无从下手。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对英文写作思路把握不到位。  关键词:英语写作思路;议论文  中文写作思路和英文写作思路有着天壤之别,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对比语文高考的议论文写作会发现,同样的题材中,
期刊
摘 要:对于当前教育方式来说,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式教学,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只有在老师、学生、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教育政策等方面都具备了条件,才能顺利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翻转课堂;课堂教学;微课程;教师  引言:  考虑我国的教育背景,目前粉笔黑板仍然是我国课堂教学工具的主流,并且教学效果依然不减当年。如果说现在完全抛弃传统的粉笔与黑板,那么目前的教学肯定无法进行。如果翻转课堂真
期刊
摘 要:比较是形成概念的方法,也是发现规律的方法。它往往是其他思维方法如抽象、概括、归纳等方法的前提,也是其他具有创造性思维形式的基础。比较的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从什么是比较、比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各年级比较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基本要求、小学生比较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浅谈“比较思维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比较思维;应用  一、什么是比较  比较是一
期刊
摘 要:通过强调检验端点、检验条件和检验充要性,让学生掌握检验的数学思维模式,提高数学思维的严密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逻辑推理素养。  关键词:思维;数学思维;严密性;检验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高中数学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整体。高中数学的课程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其中出现的新型教学理念让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印象深刻,即“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一下子,教师们有了理论层面的武器,但是就现实来看,仍旧缺少和理论匹配的具体行动。下面,本人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创设教学情境”“结合数学文化”“倡导课外阅读”三个方面,对在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有效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在“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问题意识是推动数学教学不断发展和前进的重要基石,小学生如果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主动的思考和质疑,这对于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意识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优化其学习方式和认知结构。此外,这也是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
期刊
小学数学学习,应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初中教育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语文一直都是初中教育中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汉语言文学可以算作是我们国家文化以及民族意识的重要载体,其对于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本篇文章将阐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汉语言学习的主要意义,并对于教学活动中需要主要的各方面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
期刊
摘 要:我国当前教育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小学阶段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工作在其中占据较重要的位置。但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生在提高對语文知识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学生就会自主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也不断提高。但语文教师在日常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对学生自身学习的重视程度,并对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了解,积极采取先进化的教学方式,从而保证能够提高
期刊
摘 要:根据现如今的教学改革不难发现,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掌握好,更重要的是需要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主动求知的意识,全方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在日常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但是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不是特别符合学生大的需求。事实上,不管是语文课堂还是其他科目的课堂,最主要的还是需要有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学生愿意去主动参与当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