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强调师生地位互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下,翻转课堂在各学科教学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喜人的教学成果。在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高中生物教学也应该将这些新型教学模式加以利用,以不断获得教学效益的提高。本文就对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生物;应用
一、引言
翻转课堂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来自主学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充分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生物课开设的课时有限,仅凭课堂上的时间是无法让学生充分的吸收知识的,利用翻转课堂则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翻转课堂开展课外学习
由于课时的不足和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存疑的部分得不到及时解决,这会导致问题的挤压,使学生逐渐跟不上教学的进度。课外学习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也可在课后进行,无论是利用其自主预习还是查漏补缺、巩固知识,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教师提前录制好相应的授课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由学生自行下载观看。也可在线上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一同交流。
以《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课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难点在于水盐调节与人体体温的调节。教师运用微视频展示生活中的过山车来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心跳加速与神经调节以及激素调节的关系。之后引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以表格的形式将这一知识点进行对比,并运用课件直观地向学生呈现。接下来采用类似的方法对人体的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关系进行讲解。在课程讲授完毕后,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提出其尚未理解与掌握的知识点,并进行收集与记录。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疑惑的知识点来制作视频或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视频分享给学生,使其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另外,也可通过在线互动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增强学习效果。
三、利用翻转课堂开展课堂教学
除了可以进行预习和复习外,翻转课堂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于生物学习中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教师都可以通过视频进行展示,以一种形象的方式来展示知识点,同时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在课堂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教师不能做过多的讲解,仍需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给他们充足的自学时间与空间,建立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发挥出翻转课堂的优势与特点。但是课堂教学并非让学生无组织、无纪律,无时间观念地自由学习,它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开展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和探究时间,以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伴性遗传”为例,以色盲的发现过程导入后引出概念,以色盲、血友病等举例说明,借助色盲家系图谱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隔代遗传现象?为何会出现患者男多女少的情况?能说明什么问题?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Y染色体上?通过交流而得到“色盲基因可能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的推论,接着再过渡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探究过程中。
四、利用翻转课堂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为提高翻转课堂的实效性,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的难度,高中生物教师要将翻转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翻转课堂活动中融入生活元素,使学生建立生物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的观念,保证学生能学以致用。生物科学在现实生活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对于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将翻转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挂钩,能够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为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生物教师在开展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将贴近学生生活的生物事例呈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例如,在进行“遗传因子的发现”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联系生活,让学生们思考在生活中见到的遗传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假设,进一步展开实验进行论证。对于实验部分,教师可以制作成视频,让学生在课上进行实验实践的同时,在课下进行知识的巩固,同时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在课上先对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是什么决定了生物遗传?为什么要选择豌豆做实验呢?然后给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讓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
五、结束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超越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完善了教学结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有效开展探究教学活动,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增加生活元素,逐步完善翻转课堂师生互动平台,最大化地发挥翻转课堂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黎潇阳,丁奕然.新课程理念在高中生物翻转课堂中的渗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9).
[2]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7):108-113.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生物;应用
一、引言
翻转课堂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来自主学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充分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生物课开设的课时有限,仅凭课堂上的时间是无法让学生充分的吸收知识的,利用翻转课堂则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翻转课堂开展课外学习
由于课时的不足和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存疑的部分得不到及时解决,这会导致问题的挤压,使学生逐渐跟不上教学的进度。课外学习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也可在课后进行,无论是利用其自主预习还是查漏补缺、巩固知识,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教师提前录制好相应的授课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由学生自行下载观看。也可在线上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一同交流。
以《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课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难点在于水盐调节与人体体温的调节。教师运用微视频展示生活中的过山车来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心跳加速与神经调节以及激素调节的关系。之后引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以表格的形式将这一知识点进行对比,并运用课件直观地向学生呈现。接下来采用类似的方法对人体的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关系进行讲解。在课程讲授完毕后,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提出其尚未理解与掌握的知识点,并进行收集与记录。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疑惑的知识点来制作视频或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视频分享给学生,使其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另外,也可通过在线互动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增强学习效果。
三、利用翻转课堂开展课堂教学
除了可以进行预习和复习外,翻转课堂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于生物学习中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教师都可以通过视频进行展示,以一种形象的方式来展示知识点,同时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在课堂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教师不能做过多的讲解,仍需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给他们充足的自学时间与空间,建立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发挥出翻转课堂的优势与特点。但是课堂教学并非让学生无组织、无纪律,无时间观念地自由学习,它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开展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和探究时间,以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伴性遗传”为例,以色盲的发现过程导入后引出概念,以色盲、血友病等举例说明,借助色盲家系图谱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隔代遗传现象?为何会出现患者男多女少的情况?能说明什么问题?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Y染色体上?通过交流而得到“色盲基因可能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的推论,接着再过渡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探究过程中。
四、利用翻转课堂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为提高翻转课堂的实效性,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的难度,高中生物教师要将翻转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翻转课堂活动中融入生活元素,使学生建立生物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的观念,保证学生能学以致用。生物科学在现实生活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对于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将翻转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挂钩,能够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为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生物教师在开展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将贴近学生生活的生物事例呈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例如,在进行“遗传因子的发现”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联系生活,让学生们思考在生活中见到的遗传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假设,进一步展开实验进行论证。对于实验部分,教师可以制作成视频,让学生在课上进行实验实践的同时,在课下进行知识的巩固,同时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在课上先对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是什么决定了生物遗传?为什么要选择豌豆做实验呢?然后给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讓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
五、结束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超越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完善了教学结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有效开展探究教学活动,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增加生活元素,逐步完善翻转课堂师生互动平台,最大化地发挥翻转课堂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黎潇阳,丁奕然.新课程理念在高中生物翻转课堂中的渗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9).
[2]董黎明,焦宝聪.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7):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