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土热潮:乌托邦的神奇往事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84989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什么造就了人类?这个问题和人类自身的存在一样久远,且答案繁多。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被告知,人类之所以独特,在于会使用工具。如今,有些人将人性定义于某种天生的灵性,或是(尚)不能被电脑模仿的创造性。
  然而,對于历史学家来说,有一种答案不言而喻。因为人类历史可以被视为对抗恐惧和贫困之学问,这十分便于理解。在我看来,有恐惧和贫困的地方,多数人都会这样应对——寻找希望。
  古希腊人对此心知肚明,因为潘多拉魔盒的故事便是与此相关。圣经中的哥林多前书(Paul’s First Letter to the Corinthians)便谈及信念、希望和仁慈的不灭力量。在二战最黑暗的日子里,正是以此为名的三架战机守护着马耳他的上空,令人缅怀。然而,我们站在当下,或可纵览人类寻找希望之历史。
  在政府建立之前,“自由状态”下的人是“孤独、贫穷、污秽、野蛮、短寿”的(语自英国政治家、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此时人类便开始寻求希望,以对抗难以忍受的生存负担。自此,希望便一路穿过古代和中世纪时期,绵延至今。
  我想要找到一种人类寻求希望的异常持久的表现,这便是:在生存的苦痛之外还存在着一个俗世乐土,若能抵达便可过上舒适生活。这个乌托邦并非政治或经济层面的香格里拉(人们认为香格里拉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未被探索的某个“远方”。如祭祀王约翰的王国,这是一个基督教区域,准备调解中东地区穆斯林和十字军的战争;再如黄金国中的黄金城,是深藏于南美丛林的藏宝地)。它是比上述地区更为世俗的地方,是农民的天堂乐土。而在这些农民眼里,一旦进入天堂,便不用无休止地终日劳作。
  《安乐乡》就是对这种渴望的最早刻画之一,在很多方面都为后来的作品奠定了基础。在欧洲,这个主题至少从12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16世纪。据钻研此种传说的何尔曼·普莱(Herman Pleij,荷兰文史学家)所述,安乐乡是“一个国家,藏于世界上某个偏僻角落,理想的生活方式在此普及”。它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镜像反映:“禁止劳作,饮食以烤鱼、烤鹅和酒水河的形式出现。”
  就像罗尔德·达(Roald Dahl,挪威籍的英国杰出儿童文学作家,译者注)笔下的童话世界一样,这个世外桃源的存在仅为满足居住者的基本生理需求。普莱写道:“只要张开嘴,美味佳肴就会蹦到嘴里。人们甚至还能住在鱼肉家禽、野味面包构筑而成的房子里,这便是安乐乡的另一特色,建筑即食物。此处天气终年温和、四季如春。另有大量额外福利:公有财产、大量假期、自由性爱、永葆青春之泉等,以及很可能躺着也能赚钱。”
  没有囊括乌托邦的世界图景不值得一瞥,因为它将人性永驻的唯一地区遗漏在外。人性一旦降临,就会朝着一个更好的地区迈进。进步就是在实现乌托邦。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
  仅凭这些零碎的现存资料,还不足以证实对颂扬安乐乡的人们而言,这个地方的真实性到底如何。普莱认为“到中世纪,没有人再相信它真的存在”,尽管如此仍“很有必要去幻想出一个免除世俗烦恼的地方”。当然,关于安乐乡的故事变得越来越超现实。在某些说法中,这个地方遍地是行走的烤猪,背后插着刀以方便食客享用;烹饪好的鱼从水中跃到人们脚下。但普莱坦言,要追溯该传说的起源已无可能,而他的论述却可能证明了,早在大探险时代之前,人们颇乐意相信乐土的真实存在。
  俄国也有一些关于乐土的故事,出现的时期要晚一些。俄国农民描述了许多不同的富饶之地,最广为人知的是贝鲁沃德(Belovode),即白水王国。虽然关于此乌托邦的书面记载最初现于1807年,但其它一些版本似乎要古老得多。
  贝鲁沃德据说远离欧洲大陆,位于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且“跨越大海”,从俄国西部往返该地需3年时间,这样看来它可能是日本。但贝鲁沃德和安乐乡之间存在一些有趣的差异,这些差异表明俄国农民关注的乐土有些不同。例如,贝鲁沃德中的乌托邦并非是富庶之地,仅仅是一个“精神生活至高无上,所有人赤足而行,共享大地果实,既无压迫统治,也无犯罪战事”的地方。
  在19世纪的一些偏远地区,人们对贝鲁沃德的存在深信不疑。历史学家理查德·史蒂特斯(Richard Stites)记载道,“大批移民涌入以寻找此地”,到了1898年,“三个乌拉尔地区的哥萨克人从奥德赛出发,一路航行至亚洲、西伯利亚地区再回返,回来后宣称此地并不存在。”
  在俄国神话中,还有一些类似的乌托邦传说——“伊格纳特城、达雅河之地、纳特兰以及湖底之域基德希。”在奥兰多·菲格斯深受好评的历史文化作品《娜塔莎的舞蹈》(Natasha’s Dance)中,他认为农民相信神之国是存在的。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认为天堂是真实存在于世界某一偏远角落,那儿的河水流淌的是牛奶,地上永远绿草茵茵。这种信念孕育了许多民间传说,讲述真实存在于俄国土地上的神之国。比如遥远之地,黄金岛、欧珀那王国、楚德仙境——完全是农民所信仰的“古老和真实的梦想之地”,是由“白沙皇”统治的地下神秘王国。
  此外,菲格斯添加了一些有关欧珀那王国的细节,这是一个“平坦大地边缘之地,居住在此的农民生活幸福,无政府和贵族打扰。”他写道:成群的旅人“甚至从极远的北方启程奔走,一心期望找到这片乐土”。
  因此,在特定境遇下,绝望的农民是能够顶着巨大风险来寻求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乐土的。越是绝望,也许对此种风险越是甘之如饴。我想要提及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传说就证明了这点。该传说要追溯至18世纪末,一群身无分文的男女流放犯人对此深信不疑,他们从英国被遣至新发现的荒凉且不宜居的殖民地,即澳大利亚的东海岸。
  从1787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几年后)开始,英国政府一度很青睐的罪犯流放地——美国已不再可能接收英国犯人。因此,成千上万的罪犯开始去往一块几乎未被开发过的大陆。他们中大部分是爱尔兰的后裔和英国刑事法庭的罪犯。正是在这个和社会脱节的异乡群体中,一个更为奇异的神话产生了——从博特尼湾可以步行到达北京。他们认为,中国才是乐土,而非安乐乡或贝鲁沃德。   当然,当时很少有爱尔兰的轻刑事罪犯受过教育(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罪行都很轻,可能是因为偷了价值6便士的布料或是一条手帕就被判处流放7年),因此他们并无太多地理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不過他们幻想中的距离确实略显匪夷所思。从悉尼到北京的实际距离超过5500英里,这中间有一大片是太平洋。步行去中国这一想法从何而来,我们也无从得知。
  一个可能就是,从澳大利亚出发的船只的主要目的地是中国,但其中缘起可能非常简单,有可能是一个备受尊敬的流放犯的乐观吹嘘。然而不久之后,星星之火成了燎原之势。
  第一批逃往北方的犯人于1791年11月1日出发,此时距该殖民地成立仅四年多。他们两个月前才乘“女王号”运输船抵达此地,大卫·莱维尔(David Levell,作家,译者注)指出可能是此船将他们带到此处。沃特金·坦奇(Watkin Tench)是皇家海军官员,曾采访过几位幸存者。他说,他们确信“在一定距离的北方之地有一条大河,将这个国家和中国隔开,如果能穿过此河,就会遇到友好接待他们的黄皮肤人”。
  共有17名男性犯人参与了此次行动,他们还带上了其中一位的妻子,当时她已身怀六甲,由于当时和其他人不在一处,很快又被追捕回去。她的同伴们继续前行,带着劳动工具和一周的口粮。据他们称,中国不过在150英里之内的地方,他们胸有成竹能到达目的地。
  最初的这批旅人命运和后继数百人的命运相同。三名成员消失在丛林中,从此杳无音讯;一名在几天之后被抓,独身一人且“深受疲乏、饥饿和高温折磨”。其他的13人最终于一周后被找到,“赤身裸体,食不果腹,筋疲力尽”。
  此次冒险的失败似乎并未阻碍大批其他绝望之人的逃亡行动。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在其经典论述《致命海岸》(The Fatal Shore)中提到,这种“天堂神话”是流犯对抗“澳大利亚炼狱”的重要精神支柱。毕竟,这最初的18人在可能抵达目标前,就已被抓捕回来。更糟糕的是,幸存下来的人进而散布了前往中国路线的言论。大卫·柯林斯(David Collins)是这个年轻殖民地的审判官,他指出这伙人“将这种理念散播给了所有后来的流放犯,促使他们也采取相同的愚蠢疯狂行动”。
  殖民地当局力不从心,几乎无法阻止其他爱尔兰犯人重蹈覆辙。他们的威胁和警告无人相信。澳大利亚又是如此原始,他们也没办法准确说明逃犯在内陆将遭遇何种危险。而所有的犯人都知道没有篱笆或围墙来圈禁他们,因此官员试图否认存在去往中国的路线似乎只是为一己私利。
  不久后,一批“前往中国的旅人”开始效仿先例,人数达60多人。1792年1月,这54名男性和9位女性的团体采取了行动。因为人数众多,导致集合时,当局发现超过1/3的爱尔兰犯人已消失不见。
  这些探险行动的少数幸存者留下了只言片语,可能会帮助解释这个复杂传说的演变过程。有些团伙被发现带有“指南针”——实际上不过是画在纸上的墨水图案,有些人是通过口耳相传得到的行进指示。莱维尔说,后者包括“根据太阳光照射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来判断一天中的时段”。
  逐渐地,未能成功穿过内陆丛林逃往中国的流放犯尸体被频繁发现,最终打消了一些犯人想要出逃的念头。但传说却一个接一个,从未止歇。据传,若没有从内陆通往中国的路,那一定有通往帝汶岛(马来群岛中的一座岛屿,译者注)的路。不久,又有传言兴起,说是澳大利亚内陆深处有一个“白色殖民地”——这是自由富饶之地,被仁慈的“王脉国王”统治。
  这听起来像是中世纪农民所向往的乐土,但确实广受信赖。1828年,“大胆杰克”多诺霍(Donohoe,这位爱尔兰丛林逃犯更以“狂野殖民地男孩”被熟知),抢掠周围农场以获得足够补给来开启探寻乐土之旅。
  当时的殖民地当权者——菲利普总督的继任金总督对该传说嗤之以鼻,但他难以自禁,规避掉军队条例来命令士兵开拓内地。1802年,他正式任命步兵少尉佛朗西斯·巴拉里尔(Francis Barrallier)为出使山脉王国的大使,探索悉尼西部的原始地区。巴拉里尔向蓝色山脉深入了100英里,但并未找到任何可穿越的路径,再次给流放犯的故事真实性留了白。
  很难说清到底有多少流放犯死在了徒劳无功的旅途中。肯定有数百人。1797年,当亡命之徒约翰·威尔逊(John Wilson)向殖民地政府伏法时,他为争取自由而提供的信息之一是50位逃往中国的犯人尸体所在处。这是他在内陆东躲西藏时遇到的,彼时他们的骨头仍裹在囚服残片中。但殖民地从不缺乏深信乐土传说的人。金总督于1802年写道:“只要来了一批新的爱尔兰犯人,这些疯狂的计划通常就会更新。”
  始终如一的是,对这些犯人的逃亡行动总会有着几乎蓄意的曲解。继任总督们将他们的逃亡视为“愚蠢冲动、荒诞不经”之举,这种“恶劣本性”一无是处。不过莱维尔和罗伯特对此有不同看法,当然也更有人情味。在莱维尔笔下,前往中国内陆的旅途“从未被充分认知,本质上这是身处绝境时的心理支撑,是这群爱尔兰人的希望”。
  (摘自微信公众号“利维坦”)
其他文献
洗澡时,又摸到它  被你嗑坏的肩胛骨  那年我们相爱,如鼠蹲坐  夜色一角,有人轻轻走过  瞳孔陌生,升起幽蓝色的灯  我们的身体干净柔软  像两张面巾纸贴合在一起  在暗中產生一种湿,模仿海  我们交换过每一种表情和心底  每一只豢养的兽,它有时跑出  从脚趾爬向发旋,搔着  每一个毛孔,并埋下卵  我在你细微的皱纹中,抚摸出  流水的路径,汇向漫漫人间
期刊
夜色中,剥一只理想的芒果  她用洁白的手指  好像一片柔软的云  你钟爱这缓慢的七点钟  吮吸着月色灿烂的甜  是在亲密的分享里  你触碰到她洁白的手指  恰如抵达一首诗明亮的抒情  果肉多汁,绽放出茂盛的吻  那时,她正用洁白的手指  剥去你灵魂的孤寂  你也感覺到自己体内  有一个鲜活的骄傲的春天
期刊
小火候是最难以把握的  山色远荡就让它远荡吧  可別分心,可别梅香一任阶前  特别是昨夜的月光,往年的八角  我们要学会安静,好像这个世界可以消失  好像白风铃摇曳鹿皮院坝  好像麻雀嘴里叼了一片蒜苗地  我们就挤成了它小小的心脏  好像你说你爱我  我的影子就做了一场春梦
期刊
年二十九,也就是次日大年三十的那天,索伦高娃约我一起吃饭,那天的气温大概零下七度,我犹豫是该打车去还是骑车,或者走路,高德导航显示,从我的住处到我们吃饭的四川办事处餐厅只有一点五公里。在犹豫的过程中,试了试滴滴,已经没什么司机接单了,走路又太冷,我只好骑上摩拜。  贡院东街,从一道一米不到的门穿过去,就是“川办”的餐厅,门前挂着红灯笼,一个保安在寒风中缩着脖子,瑟瑟发抖。索伦高娃比我早到约莫十分钟
期刊
请问你是李祯先生吗?  嗯。  那先来一段自我介绍吧。  我叫李祯,在这行干了三年。我做过的项目很多,有悬疑片、喜剧片,还做了一部一直没有上映的院线电影……  那你为什么在以前的公司辞职了。  我们老板死了。  不好意思。  没关系的。  那你对我们公司薪资要求是多少。  税后五万。  恐怕我们给不了你那么多。  你们能给多少。  8000。  你们老板也死了吗。  好像是一场梦,又好像真实发生过
期刊
在你面前  我融化成一灘水  我四散漫开  我渗进泥土  只剩下一颗心,在湿淋淋的  空荡荡的地上  扑通扑通
期刊
药店开起来了,可是生意却并不如同学说的那么好。毕竟药店卖的是药,不是肉,不是饭,人们不可能天天都吃药。谁敢天天吃药呢?看着生意不好,我就有些发愁了,毕竟单是门面费就不低啊!  每个做生意的人都想着发财。不想发财的老板,绝对不是一个好老板,哪怕就是卖药的也不例外。我天天都想着有很多人来店里买药,想着买药的人就像去菜市场买菜买肉一样争先恐后。  我当然知道我有些无耻卑鄙,可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想高尚
期刊
四月,北方春寒凌厉,南国已是初夏景致。女生换上轻薄衣裳,从落地橱窗前娉婷而过。一阵暖风吹过,棉绸滑动,身姿凸显。汗味夹杂香水飘至鼻翼,轻轻撩拨陆晓枫的心。他将夹克衫搭在手臂上,在丝丝缕缕的老榕树下踟蹰独行。他不着急回去,不着急。想到北方庸常生活,他有一种本能抵触。  他滞留南国,当然还有她的缘故。半个月前,他被通知自己去那座城市出差,“梅子”这个名字从记忆深处浮出来。还是忘不掉呀,陆晓枫暗自嘲讽自
期刊
伊塔洛·卡尔维诺作为一名永远向前的作家而被我们铭记。在20世纪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在乔伊斯、卡夫卡、普鲁斯特、博尔赫斯、巴别尔、贝克特等大师登上各自小说顶峰之后,小说家似乎只有面临溃败的命运了。而卡尔维诺就是在众多溃败之路中拨开了一条小径,开辟了他的荆棘密布之道。卡尔维诺生来就是一种遗憾。这种遗憾似乎注定他無法成为那些“独自成峰”的小说家,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他构成了一座延绵不断的群山。《树上的男爵
期刊
教师点评  作为颇为重要和常见的文学类型,成长小说一直致力于通过叙述主人公的各种遭遇和经历,描述他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以及通过巨大的精神危机考验而长大成人的故事。和这种常见的叙述类型相异,本文的作者主要在两个方面显示出独特的症候。一个方面是将个人的成长置于厚重的历史变迁之中,从国有企业的衰败、打工潮和新城市化,反映人物命运随时代的浮沉。吊诡的是,在作者的笔下,人物的精神成长并非核心,渺小与平淡恰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