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阿拉伯文明对欧洲教育的贡献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阿拉伯文化发轫于8世纪的阿拉伯半岛,为了借鉴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国家开始重视文化、教育的力量,崇尚知识、人才,倡导广纳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果实,并结合本土的文化取其精华,使其在天文地理、文学、医学、数理化等方面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辉煌的成就除了有统治者的大力支持,还得力于民间良好的文化学习气氛和百年翻译运动的兴起,都为古代阿拉伯文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此时中世纪的欧洲,史称“黑暗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封建割据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兼收并蓄发展起来的阿拉伯文明在中世纪时期传回了欧洲,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在数学、医学、历史、哲学、化学、物理等多学科的成就上推动了欧洲教育的发展,使其走出黑暗,走上复兴之路,有着深远积极地影响。
  【关键词】阿拉伯文化;欧洲;文明;教育
  1.古代阿拉伯文明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古代阿拉伯文明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是相对较晚出来的一个文化体系。古代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多沙漠地区,人们多以游牧为生,且当时的半岛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阶级斗争、政治分裂接连不断,人民生活水平落后、文化水平更是十分低下。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实现了半岛政治统一的大业,其教育大致经过了创立期、发展期、鼎盛期、凋落期四个发展阶段。
  首先,统治者大力支持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穆罕默德本人没有进过学校,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他个人非常重视教育。他大力支持鼓励国人读书、写字。例如,他鼓励信徒学习文化,“学问虽远在中国,应当求之”,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穆罕默德没有将战败国的俘虏趕尽杀绝,而是命令有文化的俘虏给当地的儿童识字教书,以此作为他们赎买自由的条件。这个时期的教育是古代阿拉伯的萌芽阶段,教学的主要内容还局限在宗教,即以经书的讲解为主。
  随着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的进展,建立起了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这次远征使古代阿拉伯的科学、经济、学术和文化教育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开始形成多民族的“阿拉伯文明”,教育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由于教育发展需要,统治者开始向各地扩建学校,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大众化、平民化。这一时期的教育,虽然任以经文为课程之首冠,但已开始重视其它课程,如天文地理、文学、医学的学习等。
  进入8世纪中叶,是阿拉伯文明的鼎盛时期。统治者更加意识到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对稳定国家政权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他们加大力度对人才的培养,积极鼓励知识分子追求学问,公平对待异文化。例如,鼓励学者将原著译为阿拉伯文,其报酬是与译稿同等重量的黄金等积极地奖励措施等,采用积极的奖赏政策鼓励人民好学、勤学。期间,哈里发麦蒙(813年—833年在位) 功勋卓著。他除了对数学和天文学深感兴趣外,还在巴格达设立了著名的智慧馆。这一机构由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三部分组成,它是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港博学院成立以来最重要的学术机构。这些都为古代阿拉伯文明的空前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切与统治者重视教育文化、科学技术,以及采取积极的奖赏政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民间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阿拉伯人认为,知识是崇高的,学习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是一件无比光荣自豪的事。在这种尊重知识的文化氛围中,教育的大门向全民敞开。据记载,一位医生谢绝了苏丹的迁居邀请,因为搬运他的藏书需要400只骆驼。一批王公在10世纪时,其藏书之多,可以与欧洲所有图书馆中发现的总和匹敌。
  再次,多样化的教育类型。如,“昆它布”这是古代阿拉伯的初级学校,相当于小学。课程内容主要以经书为主,教授儿童诵经、读史,并且鼓励女孩子入学;“宫廷或贵族的家庭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执政人才、文人学者;“清真寺”属于中级教育,除此之外,还附设小学、大学,教授天文地理、数学,藏书丰富,学者甚多;“伊斯兰高等学校”即哈里发马蒙在巴格达建立的智慧馆,这是当时是阿拉伯的第一所著名的高等教育机关。学校课程设有:教义学系、法学系外,天文、数学和医学系。学校学生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和不同宗教信仰的青年,这对促进当时中世纪黑暗的欧洲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职业学校的多样化”如,翻译学校、医学院、音乐学校等;最后还有“图书馆的教育功能”等多样化的教育类型都是推动古代阿拉伯文明繁荣发展的积极因素。
  2.百年翻译运动对欧洲教育的贡献
  “百年翻译运动”(8—10世纪)是古代阿拉伯文明得以兴盛,进入世界先进文明行列的一个重要原因。百年翻译运动在中世纪汇聚了中国、印度、中东、希腊、罗马的全部知识和技术成就,对经学、阿拉伯语法学、哲学、医学、天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
  在哲学方面,阿拉伯哲学集大成者伊本·鲁西德撰写了《哲学与宗教关系论断》,提出了“双重真理说”,对欧洲哲学的逻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欧洲被宗教所禁锢的人们的思想,对中世纪欧洲哲学和科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精准注释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神学》、《逻辑学》、《论辩》、《形而上学》和《论灵魂》等多种著作,被誉为“伟大的注释家”。
  历史学方面,14世纪最伟大的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在其名作《绪论》中明确指出,历史不仅是朝代更替的记录,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真实描写,因此,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活。历史学家应鉴别史料的真伪,阐明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从而发现历史发展规律。伊本·赫勒敦对历史科学的理论探讨,把阿拉伯历史科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地理方面,将有关“地圆说”、“潮汐成因的学说”、“磁针罗盘”和准确的制图术传人西方,这对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新地理学说的产生,起了重大作用。   在文学方面,阿拉伯散文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即统称为“麦卡麦”的韵文故事,与我国的“平话”与“评书”有某些相似之处。而经多人之手选编而成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则是中世纪阿拉伯文学中的瑰宝。
  在数学领域,恩格斯曾指出:“古代留传下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托勒密太阳系,阿拉伯人留传下十进位制、代数学的发端、现代的数学和炼金术,基督教的中世纪什么也没留下。”直到今天,欧洲人使用的很多数学数语,如代数学、正弦等,依旧是阿拉伯语的译音。
  在天文方面,阿拉伯天文学家法萨里将印度天文学著作《信德罕德》翻译成阿拉伯文,并根据此书编制了天文历表。阿拉伯天文学家根据需要建立天文台、研制精密的天文仪器,其中最著名的阿拉伯天文学家有花拉子密、白塔尼和苏菲。欧洲人在天文观测和研制的天文仪器方面借鉴阿拉伯人的改进方式,并对欧洲的天文学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在医学方面,阿拉伯的医学著作同样对欧洲的医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例如,阿里·麦旧斯的《王书》,伊本·西那的《医典》被翻译成拉丁文,不久便风靡欧洲,成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医学经典著作,拉齐的《医学集成》,阿里·本·伊萨的《眼科医生手册》,侯乃因·本·伊司哈格的《眼科十论》,伊本·纳菲斯的著作《医典解剖学注释》等,被翻译成拉丁文的阿拉伯医学著作达二百多种,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阿拉伯医学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表明欧洲知识界、医学界对阿拉伯医学成果的高度重视。
  在化学方面,阿拉伯人学习、借鉴古希腊、波斯的炼金术和中国的炼丹术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科学实验,改进了蒸馏、过滤、升华、熔化、结晶等方法,发现了许多化合物,为化学这门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苏打、酒精等许多来自阿拉伯语的化学用品名称被人們沿用至今。
  在物理学方面,阿拉伯人在吸收古希腊物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尤其对光学的发展有特殊的贡献。其中,伊本·海赛木的《论光学》、《光学宝鉴》最著名。此外,阿拉伯人还认真研究了风力,制造出风车等。阿拉伯人发明的“小孔杆”,对数百年后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蒸汽机有所启发。
  “百年翻译运动”历时二百多年,对研究人类文明的阶段性发展、人类智慧的共通性很具学术价值。“长期为世界所公认的一个事实是:若没有阿拉伯人发现、整理和吸取希腊的成果,并做出自己有价值的注释和宝贵贡献的话,人类很可能要失掉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而欧洲中世纪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即古典希腊文化经过阿拉伯传入了西欧,因此,古代阿拉伯文明对欧洲的发展,尤其是对欧洲文史、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古代阿拉伯文化西传对欧洲教育的贡献
  一方面,是中世纪的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后,由于教会的绝对统治、压榨市民,长期的政治分裂,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民不聊生,再加上罗马天主教会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垄断,排斥先进的科学文化,销毁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经典。另一方面,是阿拉伯的扩建,吸收海纳百川的优秀文化,意识到先进科学技术对国家繁荣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古代阿拉伯文化主要通过西班牙、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传人欧洲的。大量阿拉伯文著作被翻译成拉丁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等,欧洲由此重新发现了大量希腊学术著作,进而掀起一个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形成阿拉伯文化西传的热潮。
  在阿拉伯人统治西班牙的数百年间,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教育要和学术相结合,广建学校,设立图书馆以及清真寺、书店、翻译学校等设施建筑,在阿拉伯统治西班牙的期间,西班牙的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起来。欧洲的学者们都争相从西班牙获取古希腊和古罗马典籍的阿拉伯文译本,并和原著一样视如珍宝。许多在欧洲已消失殆尽的经典文化著作,通过阿拉伯的翻译又重返欧洲,再现精彩,也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坚不可摧的文化基础。
  第二条通道是阿拉伯统治下的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其科学术语也采用阿拉伯语,阿拉伯人撰写的希腊经典著作,使欧洲人重新听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名字,他们开始接触希腊哲学,并对哲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这无疑是阿拉伯对欧洲哲学以及唤醒沉睡在欧洲宗教神学人民的一大贡献。另外,阿拉伯对西西里医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早在11 世纪,译自阿拉伯的医学典籍和按照阿拉伯模式建立的医院就已在该地出现。而在11世纪的下半叶,西西里因内乱最终被罗吉尔一世征服,但他们都是虔诚的阿拉伯文化崇拜者,他们保存并译介了大量阿拉伯文化的典籍,并将阿拉伯人的教育和学术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除此之外,阿拉伯还将中国的印刷术、造纸术传入欧洲,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养料,有利于古典和资产阶级新文化知识得到大量的印刷出版,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阿拉伯文化的中介作用。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且对欧洲的文化教育事业、科学经济发展、解放思想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4.古代阿拉伯文明对欧洲高等教育的贡献
  一方面,中世纪的阿拉伯大学已具备现代意义上大学具备的条件:第一,有长设的学校机构;第二,学校具备教师;第三,大学具备德高望重、有学术造就的科研人才;第四,大学具备较完善的考核机构;第五,能够授予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大量的学者和留学生往返于欧洲,这有利于加强阿拉伯和欧洲的文化交流,在交流中传播各地优秀学术文化。
  另一方面,古代阿拉伯文化进一步完善了欧洲大学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在阿拉伯文明传入以前,欧洲的学科只有文法算学、几何等寥寥几门基础学科,相比之下同时期的阿拉伯学科则丰富的多。课程包含文学、神学、伦理学、代数学、算学、儿何学、天文学等。这些著作和成就传入欧洲后,使西欧学术界焕然新。以及从整个课程设置来看,德国的高等普通学校、法国的官立高等学校、英国的公立学校等都与古代阿拉伯教育有着密切的相通性。
  此外,詹森教授在其《西洋图书馆史》一书中指出:西欧“早期大学的直接启示,可能来自回教徒统治下的西班牙”。公元8世纪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崇尚科学文化,教育发达。科尔多瓦大学吸引了成千的学生和来自欧洲、基督徒青年。科尔多瓦的高等教育也成为之后西欧各国兴办大学的推动力量之一。   5.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阿拉伯文明通过百年翻译运动、西传的途径对欧洲的宗教、教育、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欧洲的自然科学教育的贡献更是功不可赦,为欧洲解放思想、资产阶级文艺复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及在促进东西方文化、科学、经济交流等方面、对人类社会的文化与文明均做出了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 谢南斌,蓝祥龙.中古时期阿拉伯教育与东西方文化交融[J].现代哲学,2009(02):115-120.
  [2]钱志和.阿拉伯文化的西传和西欧的文艺复兴[J].西亚非洲,1987(06):52-58+7-80.
  [3]谢南斌,蓝祥龙.中古时期阿拉伯教育与东西方文化交融[J].現代哲学,2009(02):115-120.
  [4]钱志和.阿拉伯文化的西传和西欧的文艺复兴[J].西亚非洲,1987(06):52-58+7-80.
  [5]谢南斌,蓝祥龙.中古时期阿拉伯教育与东西方文化交融[J].现代哲学,2009(02):115-120.
  [6]谢南斌,蓝祥龙.中古时期阿拉伯教育与东西方文化交融[J].现代哲学,2009(02):115-120.
  [7]陈宇.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欧洲的影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0(05):112-114.
  [8]徐佳玲.拜占庭与西方世界的文化联系.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9]谢南斌,蓝祥龙.中古时期阿拉伯教育与东西方文化交融[J].现代哲学,2009(02):115-120.
  [10]李荣建.阿拉伯文化及其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J].人文论丛,2004(00):108-121.
  [11]陈宇.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欧洲的影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0(05):112-114.
  [12]刘建军.阿拉伯文化对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4(04):98-102.
  [13]高子琦.阿拉伯文化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J].中国高新区,2018(04):282-283.
  [14]李荣建.阿拉伯文化及其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J].人文论丛,2004(00):108-121.
  [15]马超.探析阿拉伯文化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2):146.
  [16]高子琦.阿拉伯文化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J].中国高新区,2018(04):282-283.
  [17]詹森《西洋图书馆史 》[M].台湾学生书局,第107页.
其他文献
【摘 要】提出了一套全自动的剥皮方法,在一个密闭的工作腔,工作腔内设有剥皮组件、打磨组件和机械抓手,操作平台的底部设有除尘箱。工件安装于夹具组件上,通过胀套均匀胀大,达到夹紧工件的作用;操作平台上的剥皮组件利用X、Y、Z三个维度运动来达到对工件剥皮处理,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再通过打磨组件进行打磨处理,中间只需机械抓手介入操作,无需工人手动操作,达到了工件剥皮、打磨
期刊
【摘 要】轨道车上使用的螺杆在运行2年多后,发生了早期断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宏观分析、微观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螺杆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杆的断裂面和螺纹处不是同一材质,与工艺图纸要求不符。螺杆服役期间,导致受力不均匀,在交变应力作用下裂纹扩展并最终断裂。  【关键词】螺杆;断裂失效;交变应力;疲劳断裂  引言  螺杆位于机车底盘车轮之间很重要的零部件,主要调整闸瓦间隙
期刊
【摘 要】本课题欲革新大型石油储罐传统人防管理模式,研发和应用大型石油储罐主动安全防护系统,解决和优化在运原油外浮顶储罐雷击爆炸燃烧和油气挥发损耗等难控技术瓶颈问题,提升原油外浮顶储罐风险管理水平,监控原油外浮顶储罐雷击爆炸和油气挥,降低原油外浮顶储罐雷击爆炸经济损失和常年油气挥发经济损失及其他各种风险。  【关键词】原油;外浮顶储罐;主动安全防护系统;技术方案;革新;经济指标;风险管理  引言 
期刊
【摘 要】为了能够更好的描述高温作业服装中温度传递的过程,我们把高温作业服多层传热的模型近似为多层薄壁圆筒的传热模型。利用傅里叶定律中的无源热传导的知识对单层圆筒薄壁的热传导进行推理,随后利用类比推理和层与层之间串联传热的原则对每层薄壁圆筒的热传导进行推理和简化,得到温度分布与空间关系的微分方程,通过对微分方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了温度与空间的分段函数表达式。  【关键词】热传导 分段方程组 逐项分析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油画作为一种国际化的绘画创作形式,更是艺术交流的重点。油画自引入中国,历经百余年的发展,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经过不断的探索、改造,在题材内容、审美情趣、表现方式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油画。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绘画,即国画的发展、国画的种类以及国画的创作特征,同时对西方油画在中国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并分阶段、分时
期刊
【摘 要】文章就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设计的意义、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设计工作中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设计措施方面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设计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国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不断的提升,体现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工作中,也逐渐的开始贯彻落实节能减排
期刊
摘要: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十分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尤为重中之重。分析研究绩效管理可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因为各种内在外在原因,我国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绩效管理经验,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
期刊
【摘 要】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是指导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的基石。本文通过对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和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剖析,并基于甘肃省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现状的调查分析,笔者提出了在新时代下如何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未来对于素质更高,多元化发展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也是中国教育当前所面对的重要问题。而高中语文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所在,包含语文的语言词汇知识,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教育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素质教育的培养等等。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就是以其特有的形式方法来教书育人,提高语文教育的效率才能帮助其他科目的理解解答,提高学生们的素质教养、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
期刊
【摘 要】基于现如今缺少集助行与辅助如厕功能于一体的助老器械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助老如厕车的设计方案,根据对老年人身体参数变化的一些研究与调查,确定了助老如厕车车体的主要尺寸。同时,就目前助行车所不具有的功能从而提出运用电动推杆辅助老年人坐立以完成辅助如厕的方案,并运用ADAMS对辅助如厕机构运转情况进行仿真,得出运动情况良好的结论。  【关键词】助行车;辅助如厕;结构设计;运动仿真分析  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