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公益论坛“最美”善缘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张平宜,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在2011年之前的十多年里,这个台湾女记者放弃了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投身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的教育事业。为了让这些与世隔绝已久的孩子能尽快地融入现代社会,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2003年起2011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2011年7月,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行为楷模称号;2012年2月,获评央视“2011感动中国人物”。
  “2011感动中国人物”对她的颁奖词: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借由第三届两岸公益论坛,来自两岸的公益界的大咖们、达人们齐聚一堂,相识,交流,期间引发感动连连,收获满满。张平宜作为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中华文化推广协会团员,代表台湾公益榜样人物作为嘉宾参加此次两岸公益论坛。然而参加此次论坛的她却有点尴尬,作为一个在大陆从事公益事业的台湾人,来自台湾的嘉宾们对她并不熟悉。而对于这位曾经轰动一时的偶像,“台湾美女记者”,“2011感动中国人物”等光环也并没带来大陆嘉宾对她的聚焦和关注。
  我们所能了解的台湾女记者张平宜辞去百万年薪工作,放弃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投身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的教育事业。为了让那些与世隔绝已久的孩子能尽快地融入现代社会,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
  最开始,她将自己的动机解释为一种“最朴素的母性”。她的长期愿望是,“让麻风病人子女都能正常地融入外部社会。”而此刻的她似乎陷入一个自身的困境,为了最初的愿望,她舍弃太多,以至于似乎自身对外部世界有点脱离。于是她经内心挣扎下定决心进行了一次“搭讪”,主动走向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联合发起人师曾志进行了自我介绍。当时师曾志满脸震惊,不敢相信眼前这位便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公益界的偶像。当晚便发了条朋友圈:相遇是一种邂逅。并附当年张平宜的旧图和她们当天的合影。
  该信息即刻在朋友圈传开,不少嘉宾才相继认出了当年的自己心目中的女神,一时引起小小轰动。参会嘉宾著名调查记者、大爱清尘公益项目发起人王克勤随后在朋友圈发表状态:【遇见女神】晚上论坛时,打开微信网友圈看到师曾志在微信刚刚晒出两张图片《相遇是一种邂逅》,一看照片,这不是好些年前给我极深印象的在凉山麻风病村支教10年的台湾记者嘛。22时30分,六七年前我在一篇报道中认识的女神出现在我面前。何以称女神?她2000年辞职中国时报,投身极贫困的凉山州一麻风病村,当老师、建学校,一干10年。我做不到!唯有钦佩!这段插曲可谓是此次论坛的最美邂逅。
  “那真是个被刻意遗忘的黑暗角落。”
  对于据悉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来讲,遇到张平宜也无疑是最美丽的意外。据悉,大营盘的小村庄张平宜原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过着优越的生活。她在台湾的家是一栋4层楼的山边别墅,家中有一个佣人。
  1999年,台湾记者张平宜到四川、云南等地的麻风村采访,没水没电、封闭隔绝的破败景象令她震惊,但更让她心痛的是麻风村的孩子——麻风病人尚有身份和补助,他们的子女却一无所有。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张平宜决心为这些一出生就生活在绝望中的孩子们做点什么。这一做,就是十几年。这个故事经《中国青年报》报道后,在微博中广泛转载,感动了很多网友。从1959年开始,因为麻风病的蔓延,当地政府在此建立了麻风康复村,对麻风病人实行隔离集中的治疗,并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这里曾被人称为“隐形的村落”。
  “那真是个被刻意遗忘的黑暗角落。”张平宜说。尽管已经过去了10多年,第一次进入麻风康复村的情景,张平宜依然历历在目。在村子里,张平宜看到,许多麻风病患者只能拖着残缺的四肢在地上爬行,身后带出一道道血痕,在自己的采访笔记里,她这样描述道:“他们的肢体被细菌吃掉了,就好像蜡烛燃烧后融化变形。”
  村庄里到处都是游荡的孩子,他们不再有父辈那可怕的疫病,眼神里流露出野性的天真。村子里唯一的小学,在海拔1800米的山上。教室是两间破土房子,没有一扇完整的窗户。学校的招牌,是小偷唯一看得上的财产,早已被盗。这里挤着70多个学生,大部分只能站着听课,孩子们的脸都很脏,“脏到只能看见两颗眼珠子”。张平宜向老师许诺:“你留下来,我去筹钱盖一所新的学校。”
  女记者辞职奔波募款
  张平宜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讲、卖书,或是带着医生丈夫每月给的1万元新台币零花钱坐出租车,去试图说服潜在的资助者。她带着这样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善款,回到大营盘,当上了新教学楼的“监工”。每一天,她都要在县城宾馆和大营盘村之间颠簸的土路上来回往返。因为学校没有厕所,这个有点洁癖的女人常常一整天不敢喝水。如果内急,就小跑半个小时到邻村,借用“猪圈隔壁的厕所”。
  2002年,正如张平宜承诺的那样,崭新的教室在大营盘落地生根。2003年起至今,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2011年,这座曾经“快要撑不下去的小学”,已经有了100多个毕业生,13个公办教师,他们有着整洁的教室和食堂,甚至还有村里的第一栋公厕。
  教育
  在那些麻风村的孩子看来,“张阿姨就像妈妈一样”。她熟悉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与脾气秉性。比如依伙克古,只有5岁,是学校里个头最小的孩子,也是最认真的旁听生。他喜欢上学,因为在这里能见到爸爸依伙布都,这个22岁的年轻人,是小学6年级的学生。
  从洗脸、刷牙、洗澡开始,她慢慢教会那些孩子如何“保持个人卫生”。一个电视记者来到这个村庄后发现,如果农户家里有两把牙刷,那这两把牙刷肯定属于两个上过小学的人。
  修水窖
  大营盘小学周边没有水源,几年前,当地政府在这一带山区修建了引水工程。不过,大营盘是这条水线的最后一站,一部分水管暴露在地面。有时,一头牛踏过去,或一个口渴的人截开水管,都可能给学校带来“停水灾难”。
  2010年,张平宜从台湾请来了一个水利专家,甚至从遥远的对岸运来“一根根水管”。他们用了将近50万元人民币,在荒山上建成了一个个水窖,“从浮流水到地表水,全部储存起来,一滴水都不要流到外面去。”如今,就算停水,他们也可以在三天的时间里自给自足。
  他们这样形容她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一只希望的青鸟,飞过海峡,落在大山中被遗忘的角落。当人们看到久违的笑容和自信浮现在麻风村人的脸上,就会明白希望之翼的真正含义。
  推选委员彭长城说: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说,大陆中央电视台搜集201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其中有一位来自台湾云林的前平面媒体女记者张平宜,在四川帮助麻疯病患,这种善心是非常了不起的!和很多很多的阿拉和小草一起,把幸福的格桑花传递给下一个十年。这样的未来,想一想也很美好和愉悦。
其他文献
汪惠琼,以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一种惠益万民的教育使命,将传统人文教育、艺体教育、公益扶贫教育等结合,创造和牵引着家长与孩子,教育与社会的情意结,以独树一帜的改革态势,呼唤一种排山倒海的心灵回归。  笃定而坚毅,知性而内秀。承托着育人达人的梦想,白手起家,在教育之林展现深刻思考的教育观、人生观。她的铿锵志气使深圳龙岗塘坑学校屡获殊荣,她的责无旁贷望子成“龙”育女成“凤”不再是拔苗助长的口号。  她多
期刊
“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更多孩子的明天尽一丁点儿绵薄之力,每当看到一张张淳朴而真挚的笑脸和一双双渴望求知的大眼睛,就深感自己太渺小,为他们所做的还太少太少……”  萤火虫被喻为黑夜中提灯的精灵。竺烨明希望自己也能成为教育慈善领域那一只微不足道的萤火虫,用星星点点的光芒,为所有在黑暗中伤痛的孩子照亮并温暖他们的心灵。  更多的使命是让全民都有做公益的意识  竺烨明七十年代出生于浙江西北部的竹子之乡
期刊
“潍坊社工老张”名叫张新民,快60岁了。是潍坊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原院长,现任潍坊市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法人,党支部书记,拥有社工师、主任医生教授两个专业技术职务。他从本世纪初开始从事社会工作,近年来荣获2013年度中国社工优秀人物、被民政部公布为全国首批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齐鲁和谐使者”,他所在的福利院被评为全国社会工作示范单位,他所在的市社工协会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 
期刊
文化的内在灵魂是人的基本价值、基本行为准则,最大特质是以无形的观念影响有形的存在,回答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受中华文化哺育,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是一家人。公益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进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值得我们两岸当代中华民族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鼓励两岸同胞齐心协力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以“公益”为元素的互动交流活动是推动
期刊
期刊
期刊
算一卦  最近和一个有信仰的女学者在北京一咖啡厅里谈一个有趣的项目,谈着谈着,女学者突然话题一转说:“申志民,我给你算一卦吧。”  我笑了一下,说好。女学者借助手机,输入我的生辰八字。默默念叨。三分钟后,她说话了:“你今年会一路得到贵人相助,你的运程顺风顺水。”  我从不信所谓“算命”,但我对她说的话深信不疑。在媒体这一行从业近十年来,我常常遇到各种贵人——父亲母亲,亲朋好友,采访对象……以及新媒
期刊
主持人,各位好朋友,大家午安!  今天我来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要向各位致敬、致意。因为由于各位的参与、各位的付出,使得这次的论坛,取得了相当丰硕成果,而且得到了第七次海峡论坛的肯定,尤其在座的各位都有高度的爱心。我记得去年开幕典礼我讲了一句话,“使人快乐是天使,救人苦难是菩萨”,我要向所有的天使跟菩萨们,致敬、致谢、致意。第二个目的是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道贺。因为这个平台是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到
期刊
期刊
格桑花“在观影中成长”项目  青海省门源县、甘肃省夏河县等14个县的160所学校开展观影项目,累计开展观影课2289节,观影人数达65565人,总受益315274人次。  加油!乡村夏令营—乡村孩子自助成长计划  开展26期“加油!乡村夏令营”,656名孩子直接参与受益。  罕见病青年赋能学院  赋能学院的“自立生活”和“I CAN协力营”培训课程成功开展,近40名罕见病、残障人士学员将从中受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