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亮点一:探索“开门立法”新方式 促进立法科学公开民主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直辖以来制定的371件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进行全面系统清理,力求消除部门主导立法带来的部门利益法制化弊端。
开门迎请“第三方”
2013年10月29日,西南政法大学一间会议室,满满当当地围坐着好几十人。
“社会办医条件宜适当放宽。”
“有的法规具有较明显的部门利益色彩,且立法针对性不足。”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比较欠缺。”
…………
专家教授们各抒己见,神情严肃。
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重庆地方立法进程。
2013年6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与西南政法大学签约,委托西南政法大学作为第三方对全市现行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行清理。
“这次会议与其说是市人大常委会对法规清理成果的评审验收,不如说是对专家意见的汲取和采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余捷说,“这次法规清理是直辖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对直辖以来的现行法规进行全面清理。”
更重要的是,重庆引入了第三方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规清理变被动为主动,变专项清理为全面清理,变自我清理为委托清理。
“这能保证法规清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确保清理质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洪说。
“委托第三方清理,中立性、系統性和专业性既是特点,也是一种保证。”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盛学军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清理的质量,推动科学立法、开放立法。”
“与立法建议、立法听证、立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等开门立法的形式比较,法规清理对立法的修订和完善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意义。”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江帆说。
下一步,重庆将充分运用好委托清理成果,继续探索创新清理方式,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的立法建议,进一步扩展公众参与立法渠道,完善规章清理机制,强化规章清理和立法后评估工作,做好政府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建立“开门立法”的长效机制。
【点评】
重庆市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行全面清理,是地方立法工作创新方式方法的一次大胆尝试,在全国尚属首次。重庆市对立法机制的创新实践,为各地“开门立法”、提高地方立法质量、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等探出了一条新路。
亮点二:推行权力清单制度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体系
——通过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职责权限,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协调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权力列清单 一切变简单
“听说永川开通了‘区委党务公开网’,我也有建议想提。”
2011年1月23日一大早,永川区市民老林打开家中电脑。
老林是位老党员,过去当过村会计。
“小区物业公司没有党组织,协调性和凝聚力不够强。”老林多次想提建议,但不知道该找谁。
“这下好了,区领导职权都在网上公开,有什么事、该找谁,一目了然。”
根据提示,老林明白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组织部长13项职权中的第4项。”
老林在网站发帖:“在物业公司建立党组织,是非公党组织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
很快,老林的建议有了回应。
不久后,小区物业公司成立了党组织,老林也成为了其中一员。
“‘权力清单’让群众的问题解决更快捷了,我们不用像无头苍蝇似的跑来跑去。”老林说。
2011年初,永川区出台《永川区党代会、区委全委会、区委常委会、书记专题会及区委常委会成员职权目录(暂行)》,并开通了“区委党务公开网”。
点开“永川区委党务公开网”,“党务动态”“职权公开”“在线调查”等板块简洁醒目,在“职权公开”板块,区委领导班子成员的职权一一公示。
然而,明确职权还不够,必须让老百姓便于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为此,永川充分利用“区委党务公开网”这个平台,建立了网络发言人制度,通过网络与人民进行直接交流。
网站开通后,时任区委书记胡际权就当了一次网络发言人,在网上公开回应网友“xilichuan”建议。
网友“xilichuan”发表了一篇题为《永川归来》的帖子,对永川城市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周后,胡际权亲自回帖,对网友深表感谢,并针对问题给予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胡际权围绕帖子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实地察看,并与相关负责人开会研究讨论。
区委书记俯身纳谏的故事,在网上传为佳话。
【点评】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权力界限清晰化,让权力运行透明化,既能从源头上简化政务流程、减少寻租机会,也能在实践中加强社会监督、促进良性互动,从而斩断审批过程中的种种利益链条,提升办事效能。
亮点三:全力打造“阳光信访”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认真执行《信访条例》,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有序推进诉访分离,全力打造“阳光信访”,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从“上访”到“上网”
“2011年4月,我丈夫因车祸身亡,死亡赔偿事宜迟迟未解决,请求政府帮助解决。”
2014年11月,彭水县信访办工作人员在信访办门户网站上看到这条信息后,立即着手了解情况。 信息发布者叫王桂芬,是彭水县垄溪乡村民。丈夫去世后,她自己也卧床不起,一双儿女没人照料,生活陷入困境。
几年来,王桂芬一家仅靠政府提供的困难救助款生活。
“我们一大家子人,救济款不足以维持生活。”无奈之下,王桂芬只得寻求更大帮助。
王桂芬听说彭水县信访办开通了网站,她忐忑地留言求助。
不久后的一天,有人敲响了她家房门。
王桂芬的小女儿打开大门。
“是王桂芬家吗?我们是县信访工作队的,来走访了解情况!”彭水县信访办主任李兆鹏伸出手。
彭水县信访办为打造“阳光信访”,开通了网上信访,并组建了网上信访工作队伍,专门负责网上信访事项。
王桂芬的苦楚终于有了诉说的地方。
了解基本情况后,信访工作队当场组织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临走时,李兆鹏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给您的慰问金,希望能解燃眉之急,我们会尽快解决问题。”
2014年12月22日,王桂芬终于拿到了丈夫的死亡赔偿款。
“让化解信访问题的过程公开透明,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关键。”李兆鹏说,“我们争取让信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在推行“阳光信访”中,信访办将来信的基本信息、处理环节、进展和结果在网上公布,让信访人的信访事项在网上流转、网上处理。
网上信访当事人还可以对回复意见和代理员进行满意度评价,利用信息化推动工作规范化。
不仅如此,彭水县信访办还建设了视频接访系统,扩宽信访渠道,进一步降低群众信访成本。
网络信访渠道就像一辆“直通车”,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把问题反映给政府各级部门。
【点评】
创建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全面推行“阳光信访”,将来信的基本信息、处理环节、进展和结果在网上公布,让信访人的信访事项在网上流转、网上处理,引导信访人尽可能通过正当的信访渠道表达诉求,通过正当的渠道化解矛盾纠纷及维护信访人合法权益。
亮点四:推进跨部门综合执法 优化配置执法力量
——加快推进部门内综合执法,积极探索乡镇、街道综合执法,稳妥推进跨部门综合执法,积极推动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跨部门”联手治污
2015年1月3日15時36分,市民在网上反映:鹅公岩大桥九龙坡一侧桥下,排污口排出大量化粪池污水。
配发的照片中,大量黄色污水排入长江。
接到投诉,九龙坡区环保局立即成立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
“这是市政泄洪排水口,怎么就成了排污口呢?”九龙坡区环保局污防科科长刘斌思索着。
这些污水究竟来自何处?
当天夜里,刘斌和同事们打着手电筒,开始筛查,但连接此处排水口的雨水管网纵横交错,要查出污水来源谈何容易。
于是,九龙坡区环保局联系九龙坡区市政园林局,会同市排水公司组成了联合执法队,对排水管网进行排查。
“翻窨井盖!一个一个翻开,翻开了人就下去查看。”九龙坡区市政园林局制订方案。
污水在流经管网后,会有一些残留物,以此能初步判断污水的大致走向,从而找到源头。
直至第二天凌晨3点,工作人员翻了30多个窨井盖后,发现污水极可能来自大鼎世纪滨江小区。
1月4日一早,联合执法队赶到大鼎世纪滨江小区。
调取小区监控录像发现,在1月2日中午,大鼎世纪滨江物管公司委托重庆旭强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清掏化粪池,却未曾见清掏出的污水运出小区外。
“你们清掏化粪池时,怎么没有配备吸粪车进行清运?”联合执法大队找到公司负责人姜某询问。
“我以为那就是污水管,倒进去就直接连到污水处理厂了,我们还能省点运输费。”姜某回答。
重庆旭强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被处以20万元罚款。
不仅如此,市环保局依据新《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市公安局依法予以立案,并于1月13日对姜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联合执法,效率提升了,也让违法行为无处逃遁。
【点评】
通过跨部门综合执法,进一步理顺了行政执法体制,减少了执法层级,优化了执法资源配置,多头执法、粗暴执法等现象明显减少。综合执法不仅提高了执法和服务水平,还有效遏制了“推脱”之风。
亮点五:推进公正司法 提高司法公信力
——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坚决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促进司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从“公开”感知“公正”
“亲,我想通过云阳县人民法院起诉离婚,需要准备些什么材料?”
2014年3月30日,云阳县居民周红在县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上发了一条消息。
“本人或授权委托的代理人持起诉书、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即可。”
不到5分钟,周红就得到工作人员回应。
“那么,财产分割赔偿呢?怎样才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若双方就婚后财产归属没有约定,应平均分割;2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随母亲生活……” “好的,非常感谢您的回答。”
放下手机,周红心里有了谱。
近年来,云阳法院尝试利用网络、无线通讯等客户终端,实现与网民、移动用户连接互动,相继开通腾讯、新浪官方微博等多个自主信息发布窗口。
“司法公正需要被感知,司法公开就必须与时俱进。”云阳法院院长罗伟认为。
“我来看看我的案子什么时间开庭呢?”周红点开云阳法院的门户网站。
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她可以为自己的诉讼、咨询、意见反映寻找适合的入口。
“想要获得的信息在网站里一点就知道!”周红说。
“点一点、刷一刷、摇一摇——新的公开在网络、微博、微信上。”罗伟说。
云阳法院还组建了文秘、摄影、视频小组,采集发布各类动态信息,开展案件庭审直播等“微直播”。
2015年10月27日,云阳县法院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打造的“高清数字法庭”正式建成投用,使司法公正“全景式”呈现。
跟云阳县法院一样,我市各区县法院将公开机制引入审判执行全流程,以科技手段把审判工作的关键环节“晒”在阳光之下,让司法公正“看得见”、司法高效“能感受”、司法权威“被认同”。
【点评】
重庆坚持司法为民、严格公正司法,既有理想高度,又有务实举措;突出执法办案,及时清理冤假错案,体现了责任、勇气和担当;司法公开广度前所未有,显示出司法自信;高度重视廉政建设,促进了队伍纯洁;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亮点六: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全面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
人民监督员来了
“老黄,给你交代一项任务干不干?”
“做啥子?”
“担任人民监督员。”
2014年年初,67岁的原铜梁县(今铜梁区)纪委书记黄定伦,收到纪检监察部门的“人民监督员”聘书。
“我愿意!正好我退休后闲得慌。”黄定伦欣然接受。
包括黄定伦在内,来自铜梁各行各业的40名人士组成了“人民评议监督委员会”,对党政机关实施监督评议。
上岗没几天,黄定伦就进入角色,看简报、签发文件……忙得不亦乐乎。
“黄主任,今天是20号哦,早点去交水费。”监督员小张提醒黄定伦。
黄定伦来到供水公司时,见三个缴费窗口前已排起三条“长蛇”。
“窗口少、期限又短,缴费是个问题……”黄定伦的“监督员触觉”立即敏感起来。
第二天,黄定伦组织委员会进行了关于“缴水费”的群众调查。
“每月20日左右统一缴水费,每次都‘打拥堂’。”
“不缴也不行——期限内没缴水费,就会收取滞纳金。”
很快,黄定伦整理出简报,报送区政府主管部门。
不久,区水务公司就将收费窗口从3个调整到5个,缴费时限延长一个月。
市民纷纷赞叹:“现在缴水费不仅不用排长队,营业员服务态度也比以前好了。”
随着人民监督评议机制常态化,一些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整改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提升群众满意度。
“40名监督员,让我们感觉时刻有双眼睛在盯着,工作丝毫不敢怠慢。”某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说。
一天,黄定伦接到群众投诉:某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
黄定伦立刻前往该部门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了报送材料。
隔一日,黄定伦找到区委领导汇报相关情况。
“情况我已经知道了。”还没等黄定伦开口,领导就递过一份整改计划书。
原来,黄定伦去调查核实后,该部门迅速制订整改方案,并先于黄定伦主动找到区委领导。
【点评】
重庆将监督与放权同步推进,既提高權力运行效率,又规范权力运行轨迹,有利于打造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
亮点七: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区有了“法律诊所”
2014年11月的一天,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清桥社区,盛成仁的儿子刚归来。
儿子智力有点问题,在主城打工期间,很让70岁的盛成仁担心。
“打工两个月,赚了多少钱?”盛成仁问。
“2300元。”
“钱呢?”
儿子把一张欠条递给盛成仁。
盛成仁当即大怒:“这不是拖欠工资嘛!”
换作往日,盛成仁或许就忍气吞声了,但现在不同了。
2014年6月,南川区在灌坝、清桥、鼓楼坝和龚家塘社区设立了四个“法律诊所”,为居民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盛成仁自然想到了“法律诊所”。
南川和谐法律事务所主任张勇接到盛成仁“问诊”,立即着手解决。
掌握了基本事实后,张勇记下欠条上的单位地址,赶赴该企业。
企业负责人见到张勇,还想推脱责任。
张勇摆明律师身份,义正辞严道:“如果不支付报酬,我们将到法院起诉。”
该负责人慌了,赶紧应承:“两天之内把钱转过去。”
两天内钱汇了过来,盛成仁连连称赞“法律诊所”见效快。 “‘法律诊所’设立不到半年,就参与调解纠纷400余件,社区依法治理成效明显。”南川区法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法律诊所”试点,为南川区探索出一套可行的法律服务机制。
因地制宜搭平台——法律服务所与社区结对,法律工作者与综治专干、社区民警等协作开展工作。
“五诊”服务接地气——开展接诊、出诊、会诊、辅诊和义诊“五诊”服务,让工作更接地气。
三大机制保持续——推行以奖代补的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工作运行机制,实行年度综合考核机制。
在此基础上,南川区新建18家“法律诊所”,实现重点社区“法律诊所”全覆盖。
【点评】
良好的社会秩序既需要伦理、习惯和政策的调控,更需要法律的健全和保障,法治为控制社会无序与混乱提供了制度规范。加强法治建设可以通过增加可预期性和安全感来减少政策风险和人为风险,进而取信于民。通过法治化来明确各个社会主体的行为规范,在不同主体之间形成一种法律上的秩序。
亮点八: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为依法治市提供人才保障
——完善法治专门队伍职业准入制度,畅通法治专门队伍选拔交流渠道,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五个一”学习铸人才
2012年1月4日,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官小刘一进办公室,就看见桌上有两本新书——《致加西亚的信》和《没有任何借口》。
小刘立即明白,这是院党组送的新年礼物。
在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多读书、读好书”早已蔚然成风。
小刘办公桌上还有《把工作做到极致》等书籍,都是院党组赠送的。
倡导读书,仅仅是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提高干警素质的途径之一。
为增强检察官综合素质,该院制定了“五个一”学习培训制度——
坚持每天一练,利用该院局域网开通在线学习软件,要求干警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学习。
办好每月一次的“检察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
实施每季度一次全员会考,重点测试业务知识和司法能力。
开展每年一次素质提升培训,组织干警到高校学习,鼓励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要求每人每年掌握一项实用技能,提供计算机、英语等技能培训。
“新时代的检察官除了法律知识,还要掌握金融、科技等知识,以利于更加有力地打击新兴领域的犯罪活动。”时任该院检察长于天敏强调。
在这样良好学习氛围熏染下,该院不断有检察官入选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理论研究人才库等。
重庆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强调,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近年来,全市各司法执法部门纷纷推出提升队伍素质的举措——
市公安局以派出所、案侦专业队和新警为重点,通过创新施训模式、竞赛式考核和严格管理,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市检察机关启动全员岗位大练兵,开展业务技能比赛,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全市法院系统从优化选人用人导向、先进典型培育等方面提升队伍建设工作。
高素质的法治队伍,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正如明代政治家海瑞所言:“人法兼资,而天下之治成。”
【点评】
重庆多举措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养、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和廉洁自律意识,打造了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使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这项浩大系统工程得以一路顺行。
亮点九:健全法治轮训制度 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
——要推行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任前考察、年度考核、离任评估制度,把能不能尊法守法、依法办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将法治轮训作为“播种机”
2014年11月,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后,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但彦铮更忙碌了。
“判决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只是按照判决执行,就会忽略了这个人的小孩确实受了影响,得了精神上的疾病……”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方案是从政府那里为他申請一笔救助。”
但彦铮受邀在机关单位为领导干部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题讲座。
各位领导干部正针对一个案例各抒己见。
市委书记孙政才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所以,重庆建立了法治轮训制度,并开设了轮训班。
轮训班课程涵盖法治理念、司法能力、形势政策、廉政建设、领导科学等领域。除了专题讲座,还开设了小组讨论、院长论坛、参观学习。
“轮训制度的实行,让我从成堆的案件中脱离出来,给自己‘充电’。”
“相互交流工作方法,顺便回归校园生活。”
“课上学的可以说全是实用的依法办事攻略。”
轮训效果非常好,学员们交口称赞。
为健全领导干部法治轮训制度,各级政府还积极坚持聘任法律顾问。重庆中柱律师事务所主任程小华就频频出现在渝北区政府常务会的会场,因为他是区政府专门聘请的法律顾问之一。
被聘的法律顾问一共4个,他们轮流列席渝北区政府常务会。
“我们主要是通过列席会议、专题评议等方式,对重大决策、行政管理中的涉法行为和政府重大合同、规范性文件等提供法律意见。”程小华说,“用一些具体的涉法案例,以案释法,宣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
【点评】
重庆紧紧围绕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领导干部法治轮训作为“播种机”,通过持续深入开展法制轮训,在各级领导干部心中播下了法治思维的种子,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抓住了全面依法治市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