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山水画写生的思考

来源 :中国凤凰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ing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美术界普遍认为“写生”一词的由来与出现,应是在20世纪初“西学东渐”之时。其时,传统中国画被视为已走向腐朽与没落的代表,特别是伴随着五·四运动倡导的新文化思潮,各种西学的思潮、主张,引发了跨越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与艺术价值观的首次碰撞与论争。直到50年代后,“中国画的改良论”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受到肯定和推广,素描、写生被引进美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体系中。“对景写生”与“传统主义”相对应,无疑成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学习模式及形态。李可染、陆俨少等新中国一代画家,即是这一时期走进自然、深入生活写生的践行者。他们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山水画语汇进行了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并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留下了灿然的一页。
   其实,关于“对景写生”并不是西方美术的发明专利。早在8世纪中国唐代,山水画名家张璪就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学说。“外师造化”即是以自然为师,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走进自然、深入生活。
   五代时山水画家荆浩(910年前后)为了深入生活,外师造化,隐于太行之洪谷,依山临泉、结庐而居,可谓是写生者的典范。他曾在所著《笔法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钲山四望,回迹入大岩扉,苔径露水,怪石祥烟,疾进其处,皆古松也……或回根出土,凡数万本,方如其真”。我们从文中看出荆浩对生活的观察与体悟是何等深入与勤奋,其“携笔复就写之”不就是带着笔临镜写生吗?而且写生的数量之巨,竟数万本,作为当下画者,相比之下,亦只能作汗颜状了。我想,这洪谷子尽管写生量很大,但他并没有草然了事,而是画得很深入。我们从“方如其真”中,可以窥见他对大自然认真细致的观察、揣摸与领悟。天道酬勤,荆浩终成一代山水画巨匠而昭然史册。
   至此,说写生是西画“泊来物”,未免有些孤陋寡闻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不正是石涛对写生功用的精辟论述吗?对西画写生源于何时我不曾探究,但已知中国五代时期的写生妙手荆浩距今已逾千年历史了。话既至此,我们将不再对“写生”渊源作更深入的探究。然而,将中国山水画写生与西洋的风景画写生作一些文化性、艺术性的对照与辨析,就其学术研究而言是大有裨益的,其实,近现代美术界学者也从未停止过这些课题的探索与研究。
   由于中西历史文化背景及审美价值取向的不同,就对景写生而言,存在着极大的审美差异,西画写生重视写实,强调景物的真实性,其技法诉求往往重于物象及光色的再现。中国山水画写生却不求“写实”或“形似”,而重“写意”与“神似”,即对山水物象“神韵”的把握,这种把握往往正是对画家学识才情与心性修养的调动与检验,所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因此,对笔墨本体的认知与体验,不仅要具备“技”的感性认识,还在于对笔墨本体所蕴涵“道”的理性认识。笔墨的“技”与“道”不仅具有对应性,同时具有“渐变”的关联性。其中潜藏着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事物发展规律。这一点,在中国山水画写生时尤为重要。
   在中国山水画审美体系中所表述的“似与不似”、“搜妙创真”、“神游意会”、“畅神”、“得意忘象”、“超以象外”、“神似”、“传神”等概念,皆是由中国传统哲学——道家和玄学认识的衍发,并影响着中国山水画艺术表现与审美境界的不断升华与拓展,形成了独具品格且富有中国文化内涵与气度的审美特征与绘画观。因此,当我们在论及山水画写生时,并不主张拘泥于“物象”或“形似”的刻画,而要特别强调的是心物相契的“神遇”与“迹化”。如庄子所说的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这种舍象求意的思想,是完全基于对“道”的阐释,而将其理用之于山水画写生,更是理达而喻,再恰当不过了。
   由于中国山水绘画观强调的是“得意忘象”,它与西方“抽象主义”去形象化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主张“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而后者则是虚幻的,没有特定所指的精神体验。当然,每个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思维理念和形而上学的陈述方式亦不同,但是,尽管中西方审美价值与绘画观有着太多的不同,却都具有相互观照与启示的作用。因此,当我们对景写生时,一方面要悉心感受大自然的变化韵律,一方面要 “超以象外”或得山水“象外之象”,这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物我为一”境界的关捩。清人布颜图在《画学心法问答》中,对把握与认识物与我,主与客的互相关系方面,有精辟的论述:“山川之存于外者,形也;熟于心者,神也。神熟于心,此心练之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画家认识、感受与领略山川物象之内美是多么的重要。艺术作品之象,正是通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反映而创作的,是“神熟于心”的再显。倪云林曾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清秘阁遗稿》)。这里所说的“聊以自娱”即是画家对物象的理解与感受,神会于物,并通过主观情意而进行的精神活动。而石涛的“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遇予而迹化也”即是“物我为一”之象的生动诠释。
   近年,中国学界极力倡导“笔墨本体论”即强调中国画的笔墨内在之美,当我们评判一幅中国山水画作品时,首要关注的是作品的笔墨及笔墨的造镜之美,而非物象的真实或奇绝之镜。我想这是对传统的“物我为一”艺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因此,当我们进行山水画写生时,不可专注执拗于山川物象的真实与奇绝,要懂得取舍与提炼,更要把握“神游意会”的要旨。
   中国画历来反对“历历具足”,以“形似”为忌,崇尚“不到之到”、“不了之了”、“不足之足”、“不似之似”的绘画境界,并作为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因此,笔墨内美的淬炼、认识与把握,在中国山水画写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它既是“技”的显现,又具有“道”的意蕴。这在以写实为主旨的西洋风景画写生中,是寻觅不到的,也是中国山水画与西洋风景画创作指导思想与审美价值取向迥异的“分水岭”。
   综观中国山水画的审美体系及创作观,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就艺术表现而言,它赋予了笔墨的文化性。所谓“一墨大千、一点尘劫”就是这个意思,中国山水画论开宗者——南朝宗炳曾在《画山水序》中率先提出了“山水以形媚道”的主张,“媚”即是美化的意思,其内涵就是以有形的山水来美化无形的道,这才是中国山水画至高的表现形式。宗炳在论关于如何取象的原则时,强调“象生于意”,注重“应目会心为理”的主观感受,这与老子“万物皆由道而生”的思想是神会理融的,这与后来石涛的“一画开天地”之说是非常契合的。
   至此,我们对中国山水画笔墨之内美似乎有所窥探与认识,尽管笔墨之“象”直接反映着画者与作品的审美价值、思想感情和精神气质,但笔墨也并非独立于自然物象之外的,它是“意”与“象”、“主”与“客”、相契与“迹化”的精灵。因此,当一个有智性的山水画者在坐拥四时云壑,目极八方山水之时,在心中涌动的必是笔墨的丘壑,而这心中的笔墨丘壑,即是超然的诗意与造化的妙音。正如宾虹翁所言:“太上先尊立德功,无声诗入不言中。不求形似求神似,水墨丹青夺化工”。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科室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肝胆外科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83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胃癌化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
我国是世界上水牛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地方水牛类群不但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价值极高的经济资源。由于对我国地方水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特性缺乏全面和系统
浅谈中国大豆地方品种名称的科学性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韩天富我国是大豆原产国,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广大农民群众对先辈遗留的品种资源悉心保存,不断进行定向
目的:对子宫次全切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于我院采取子宫次全切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褥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84例老年褥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4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9.65±3.97 VS 58.42±4.02, 46.83±3.94 VS 52.47±3.58)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手指肿胀的影响.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12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别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