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创设情景中养成学习习惯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i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倾向。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的途径有很多,让学生自己动手设置情景,参与情景教学是其中的一种。以下笔者就谈谈让学生亲手设置情景从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体会。
  
  一、让学生自己动手创设情景,养成阅读自学的习惯
  
  阅读是一种自学能力,是一种基本的学习素养。阅读使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形成能力。因此在情景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由于要自己动手设置教学情景,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阅读教材。因为只有阅读教材,学生才能明白自己是为什么内容、什么知识、什么原理、什么观点设置情景。只有反复地阅读教材,学生才能从中找到情景设置的切入点。其次是阅读课外书籍。因为只有阅读课外书籍,学生才能收集到与切入点相匹配的情景材料。收集也是情景创设的一种方法。如在上“劳动合同”一课时,笔者就要求学生提供一个劳动合同的范本,并展开评比活动,看看谁提供的范本最规范、最清楚。结果学生的热情高涨,不少学生跑到书店、图书馆,从《应用文写作》、《实用公文写作》等书籍中翻到了劳动合同的范本。由于被要求带到课堂中作教学情景使用,而且还要参加评比,学生是一边阅读一边摘录,无形之中已先行自学了一遍劳动合同,结果在课堂中再学习劳动合同时,学生的参与度、参与面都得到了提升,学习质量明显提高。总之,每一次的情景设置,学生都要亲历一个阅读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设置情景,有助于学生养成阅读自学的习惯。
  
  二、让学生自己动手创设情景,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学生要学会学习,就要学会观察。观察二字有两层含义:“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学生自己动手设置情景,既要“观”又要“察”。只“观”不“察”,只看不想,是不可能设置出好的情景来的。学生只有反复观察,才能找到情景与教材的联结点;只有反复思考,才能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加工出富有说服力的情景。如在上“投资选择——股票、债券、保险”一课时,笔者曾要求学生就“股票的特点”设置一个情景。结果不少学生利用午休时间跑到上虞市海通证券交易所去参观,从中观察股票的开户、股票的买卖流程、股票的走势图,其中一位同学还在炒股人员的帮助下,从网上截取了两只股票的日K线(走势图):一幅是海虹控股上升走势图,另一幅是ST啤酒花下跌走势图。两幅图非常直观,强烈的对比让人一目了然,充分表现出股票有收益就有风险的特点。很显然,学生在观察股票的过程中动足了脑筋,学会了思考。总之,观察思考是创设情境的必经途径。学生每创设一次情景,都要亲历一个观察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设置情景,有助于学生观察思考习惯的养成。
  
  三、学生自己动手创设情景,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因为交流与合作是生存的基本能力,是学习的基本方法。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重要。如果一味地“封闭”学习,不与他人交流思想,那无异于固步自封,就不能获得新思维、新方法。只有交流,学生的思维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碰撞出灵活的思路;唯有合作,才能取长补短,增长才干,也才能解决难题。交流与合作是情景创设的基本要求,而且情景创设的本身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如在上“多变的价格”一课时,笔者为加深学生对价值规律的理解,曾要求学生就“价格反作用于供求”创设一个情景。当时正值上虞市的两大商场在搞促销,“满1000减600”的横幅挂满了上虞的大街小巷,这两大商场内人流如织,各收银台前都排起了长队。五天后促销活动结束,商品恢复原价,两大商城在活动结束的最初几天里,可谓门可罗雀,与前几天的热闹场面形成强烈反差。一些学生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这些,觉得这个事例非常典型,很能说明“价格对供求的影响”,便借助数码相机把它们拍摄下来以作情景使用,可又不知道如何使用数码相机。于是不懂的请教懂的,懂得这一点的与懂得那一点的同学结成一个小组,不知不觉当中展开了互帮互学的活动,终于拍摄剪辑出一个主题突出、画面优美的短片,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总之,学生在个人能力难以胜任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合作与交流是解决问题的良策。学生每解决一个情景创设中所遇到的难题,往往都要亲历一个合作与交流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设置情景,有助于学生交流合作习惯的养成。
  
  
  四、学生自己动手创设情景,养成分析应用的习惯
  
  应用是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目的和归宿。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效果要通过应用才能得到检验。应用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之上,只有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学生才能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去解决生活中的政治问题。可以说没有分析就没有应用。分析和应用是巩固所学、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情景设置的目的是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具体的、生动的情景帮助学生领会正确的政治知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用于指导实践。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创设情景,学生要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抽取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情景,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学生做一个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提炼工作,这个工作就是一个分析的过程、应用的过程。如在上《家庭关系》一课时,有学生从自身的家庭环境出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李某2岁时母亲弃家出走,一直没有音讯,既无电话也不支付分文生活费。由父亲抚养成人的李某今年已45岁,其离家出走多年的母亲却返回了家。问:1,李某之母有没有尽到为人之母、为人之妻的义务?为什么?2,李某要赡养其母吗?为什么?在该位同学上交的设计说明中,笔者发现了以下文字:权利可以放弃,而义务则不能放弃。尽管李某之母未尽到抚养子女的义务,但李某不能以此拒绝赡养其母。因为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是无条件的。由此“设计说明”,可见学生在设置这一情景时已经对社会生活作了大量的分析,已经把法律基础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总之,分析应用是创设情景的最终目的。学生每创设一个情景,必定要亲历一个分析应用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设置情景,有助于学生分析应用习惯的养成。
  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就是说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对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帮助作用,但是如果形成了不好的或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对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积重难返,即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训练。
其他文献
曾经有许多老师拿着课题题目来问我,他(她)选择的题目好不好。他们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意思其实是向我展示他(她)选择的课题多么富有创新性,多么有价值。什么“在美术课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发散思维的行动研究”等。首先得承认,这些老师的眼光看得还是比较远的。他们对当前流行的教育理论有一定的把握,拥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他们在观念上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做课题应该选择那些
经过多年对职业中学学生的了解、观察,我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由于中考失利,成绩不太理想未能进入一所较好的普通高中,被迫无奈才进入了职业中学。再加上社会对职业教育不怎么认可,职业教育的职业声望低;而现代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较高,接受职业教育无论是家庭和个人都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总认为自己进了职中没有出息,很自卑,也很消极。他们在学校外面不敢告诉别人自己在职业中学就读,在学校内部也不敢参与各项活动,即使
“诚敬立德,和谐育才”是甘肃省天祝县第一中学的育人理念,这八字理念是校长蒋国栋同志于2005年在我校申报甘肃武威市市级示范性高中时提出来的。这八字育人理念既具有继承性,继承中华文化中优秀的遗产和精粹,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因而这个概念既具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又有动态发展的一面。  “诚敬立德”,“诚敬”侧重于修业的内容,“立德”侧重于修身的范畴。对教师来说,“诚敬”是为
从教十多年来,我接触过许多学生,批阅过无数试卷,可碰到零分试卷却是平生第一次。  那是我担任初三语文任课教师时,在一次月考中发生的事。一名学生在月考试卷上填写了自己的姓名后,整份试卷只字未动,就交了上来,俨然一位“白卷先生”。他为什么不做试卷?是公然的挑衅,还是无声的抗议?  我的思绪回到过去平日的课堂。  镜头一:上课铃响过之后,有人喊报告,一个学生走进教室经过我身边时,一股烟味飘了过来。“站住
近几年,网络研修已是教育热点话题,全国各地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教师研修网、我的 HERSP网等等给我们创设了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但是,这些教研网络上的资源少,只有那些专家和指导教师为了培训我们学员而上传的优质材料,没有我们学员自认为好而上传的教学材料。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利用网易(其他网也可以)创建一个公共平台,让教师把工作室连接上公共平台。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目的。  一
参加教育工作近两年,虽然每天都尽心尽力,但对于如何教育好学生却从来没有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一个月前开始接任初二(4)班的班主任,于是手忙脚乱、忘这忘那、愤怒疲惫开始成了我班主任工作的代名词,从每天早上6:30忙到晚上18:00甚至更晚,生活的中心除了学生似乎没有了其他着落点。但忙碌并不代表有效,相反衬托出一个年轻教师在班级管理上的无序状态,“为什么我进教室,学生对我视若无睹?”“为什么我每天要用超
兴趣对学生学习起积极作用,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不是负担,而是享受,地理教学才有效果。      一、缩小师生距离,以真挚情感来培养学生兴趣      情感关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地把
152.地理课堂如何增强教学有效性?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教科院覃东升教研员回答:  一、重视三次备课,增强教学设计有效性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课本是教学的主要素材。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相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处理不同,个人备课时设计的教学方案也就有所不同,教学效果肯定会有差别
摘 要:文章以“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为例,利用“图释自然环境、图析人地关系、图解区际联系”串联教学重难点内容,通过“小小图解员、小小规划师、小小投资商”三大活动设计,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强化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塔里木盆地  一、教材分析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概况,即草原与荒
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旧课程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如果不从史学观念这个角度去理解,是很难正确把握新课程内容变化的根源的。本文从岳麓版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精品课制作过程,展示了文明史观统领下的全新教学设计,从而验证了新史观引入的重要性,也说明仅仅局限于从内容的多寡、体例的变动等方面来认识新课程的变化是片面而无功的。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课程观念和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