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 《傅雷家书两则》为例操作流程如下: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有限,社会经验尚少,但经过引导,是能体会出文章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我在教学时尽量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减少学生对教材的隔膜。
[课程分析]:现代教学观念主要是“以人为本”,教学更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特别是强调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材分析]:《傅雷家书》两则是著名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儿子傅聪的艺术交流及人生的探讨,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细细品味,将使学生对人生,对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同时教材也为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供了优秀的文本载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和风格,体会作者极具逻辑性的表述和严密的构思。(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坚强、、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父爱。(2)在读中品味语言,感知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验,从而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2)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教学重点]: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一、情景导入
师:(欣赏傅聪演奏的莫扎特的《C大调第25钢琴协奏曲》片段)同学们感觉如何?
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师:是呀,很多听了他演奏的人都说:此曲只应天上有。谁能演奏出如此既有古典精神,又含天真朴实,还有温婉纯净,更有宽容与超脱的乐章呢?他就是钢琴大师傅聪!
多媒体投影:傅聪简介。
师:傅聪远离祖国,孤独、寂寞、彷徨时最需要什么呢?
生:鼓励。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道来感受父亲那无微不至的爱——出示课题:《傅雷家书二则》。
二、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师:我们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相信大家都已认真完成 。(媒体投影检查字词预习内容)
下面我们再次带问题深情朗读。傅雷给儿子的这两封信分别写于什么时候?
生:第一封家书。傅雷写这封信是想鼓励儿子振作起来,做一个勇敢的人。
生:第二封家书,是写于儿子成功之际。
师:那作者是想借家书来表达他怎样的期望?
生:勇敢、乐观、为国争光、坚强的人。
三、比较阅读 领悟主旨
师: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生:齐读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中“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师:很好,“坚强”是两封书信的文眼。老师希望大家也能做一个坚强的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就是坚强的表现,这也正是傅雷的伟大之处。
师:我们怎样来理解“赤子之心”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们认为赤子之心就是爱国之心。因为作者一直就告诫儿子不要忘记了国家。”
生:“我们认为赤子之心是热爱音乐的心。有目标,有追求,才会有动力,才会不计较一次两次的得失。”
生:“我们组认为赤子之心是平和之心。因为只有平和才能做到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如何面对 所达目的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面对挫折泰然处之、面对艺术上的成功怀有赤子之心、所达目的是“坚强”(学生填充答案)
三、赏析语言 体会感情
师:你们觉得作者哪些地方写得好呢?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个句子写得好,他运用比喻的手法很形象的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生:我觉得“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这个句子写得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而且把回首往事比作面对古战场,很形象,很精妙。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好:“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很真切地表达出一位父亲在知道孩子成功时的激动的心情,也表达了对儿子的赞赏与自豪。很朴实,也很真实。
师:是的,傅雷总是用自己的爱心、关心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帮他排疑解难,从两封家书中,你能看出父子俩之间的关系如何吗?
生:关系亲密,不但是父子,从交谈的语句中,还能感受到一种朋友的亲切
师:刚才同学们对课文语言的赏析、理解说得比较全面,不知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没有?(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问,班里优秀的学生帮助解答,生生合作学习。如问题:“关于第三段:“河,莱茵,江声浩荡……等的理解”。)
四、联系生活 拓展迁移
师:真正的朋友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中的关心上,还应体现在志趣的相通上。你们能说说,从这两封家书中,你有哪些收获呢?(我来选一个小记者做一下采访)
生:(积极踊跃参与。选出的小记者采访的“收获”)
生:从这两封家书中,我知道了文章中运用描写、修辞等手法会使文章更生动感人。
生:从这两封家书中,我们也懂得了父爱是无言的,较之母爱他更深沉,我们要用心去体会。
生:从这两封家书中,我懂得了当取得成绩的时候,不要满足现状,要一如既往地向前奋进。
生:从这两封家书中,我知道了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更大的挑战。
生:从这两封家书中,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父爱与《游子吟》中的母爱一样深。
生:从这两封家书中,我懂得了不管获得多么大的成功也要永远记住祖国。
师:我真为我的孩子们感到高兴,你们又一次给老师带来无比的惊喜!(激动)。
师:最后我还要送给一位同学也是送给全体同学的礼物,我在讲课前请了一位家长代表写了一封信,在这里我通过手机录音给大家播放。(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听完后有的孩子眼里噙着泪水)媒体播放《父亲》结束这一课)
媒体投影作业:请同学给父亲写一封书信来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
反思:
1、本课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书信,如果仅用课堂有限的时间阅读,势必造成学生不清,老师硬灌的局面。因此,我利用早自习让学生自由阅读,对文本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授课时就可以有分寸地取舍,更好地针对难点、重点引导学习。
2、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破了语文教学逐层分析的模式,采用比较阅读法、勾画阅读法,将两封书信用同一主旋律“坚强”联系起来教学。对学生来说,这样更容易理解主旨,获得的启示也更全面,还能节约教学用时。
3、教学过程,我尽量地把文本内容与学生自身生活体验结合,对“坚强”、“赤子之心”饱含哲理的议论重点探究,并设情境提问,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解决问题,延伸体验。尤其值得提到的是小记者采访“收获”这一环节,激活了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4、为了避免下课后学生学习的停止,我将作业“给父亲的一封信”再次返回到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进行评价,真正让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这也是我自己感到满意的地方。
5、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感染力增强。
不足:教学中尽管主动参与的学生不少,但由于文章有一定的深度,教学时间有限,仍有兼顾不到的学生。这也是困扰我的问题,望广大同行给予建议和帮助。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有限,社会经验尚少,但经过引导,是能体会出文章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我在教学时尽量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减少学生对教材的隔膜。
[课程分析]:现代教学观念主要是“以人为本”,教学更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特别是强调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材分析]:《傅雷家书》两则是著名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儿子傅聪的艺术交流及人生的探讨,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细细品味,将使学生对人生,对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同时教材也为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供了优秀的文本载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和风格,体会作者极具逻辑性的表述和严密的构思。(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坚强、、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父爱。(2)在读中品味语言,感知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验,从而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2)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教学重点]: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一、情景导入
师:(欣赏傅聪演奏的莫扎特的《C大调第25钢琴协奏曲》片段)同学们感觉如何?
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师:是呀,很多听了他演奏的人都说:此曲只应天上有。谁能演奏出如此既有古典精神,又含天真朴实,还有温婉纯净,更有宽容与超脱的乐章呢?他就是钢琴大师傅聪!
多媒体投影:傅聪简介。
师:傅聪远离祖国,孤独、寂寞、彷徨时最需要什么呢?
生:鼓励。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道来感受父亲那无微不至的爱——出示课题:《傅雷家书二则》。
二、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师:我们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相信大家都已认真完成 。(媒体投影检查字词预习内容)
下面我们再次带问题深情朗读。傅雷给儿子的这两封信分别写于什么时候?
生:第一封家书。傅雷写这封信是想鼓励儿子振作起来,做一个勇敢的人。
生:第二封家书,是写于儿子成功之际。
师:那作者是想借家书来表达他怎样的期望?
生:勇敢、乐观、为国争光、坚强的人。
三、比较阅读 领悟主旨
师: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生:齐读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中“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师:很好,“坚强”是两封书信的文眼。老师希望大家也能做一个坚强的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就是坚强的表现,这也正是傅雷的伟大之处。
师:我们怎样来理解“赤子之心”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们认为赤子之心就是爱国之心。因为作者一直就告诫儿子不要忘记了国家。”
生:“我们认为赤子之心是热爱音乐的心。有目标,有追求,才会有动力,才会不计较一次两次的得失。”
生:“我们组认为赤子之心是平和之心。因为只有平和才能做到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如何面对 所达目的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面对挫折泰然处之、面对艺术上的成功怀有赤子之心、所达目的是“坚强”(学生填充答案)
三、赏析语言 体会感情
师:你们觉得作者哪些地方写得好呢?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个句子写得好,他运用比喻的手法很形象的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生:我觉得“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这个句子写得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而且把回首往事比作面对古战场,很形象,很精妙。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好:“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很真切地表达出一位父亲在知道孩子成功时的激动的心情,也表达了对儿子的赞赏与自豪。很朴实,也很真实。
师:是的,傅雷总是用自己的爱心、关心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帮他排疑解难,从两封家书中,你能看出父子俩之间的关系如何吗?
生:关系亲密,不但是父子,从交谈的语句中,还能感受到一种朋友的亲切
师:刚才同学们对课文语言的赏析、理解说得比较全面,不知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没有?(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问,班里优秀的学生帮助解答,生生合作学习。如问题:“关于第三段:“河,莱茵,江声浩荡……等的理解”。)
四、联系生活 拓展迁移
师:真正的朋友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中的关心上,还应体现在志趣的相通上。你们能说说,从这两封家书中,你有哪些收获呢?(我来选一个小记者做一下采访)
生:(积极踊跃参与。选出的小记者采访的“收获”)
生:从这两封家书中,我知道了文章中运用描写、修辞等手法会使文章更生动感人。
生:从这两封家书中,我们也懂得了父爱是无言的,较之母爱他更深沉,我们要用心去体会。
生:从这两封家书中,我懂得了当取得成绩的时候,不要满足现状,要一如既往地向前奋进。
生:从这两封家书中,我知道了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更大的挑战。
生:从这两封家书中,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父爱与《游子吟》中的母爱一样深。
生:从这两封家书中,我懂得了不管获得多么大的成功也要永远记住祖国。
师:我真为我的孩子们感到高兴,你们又一次给老师带来无比的惊喜!(激动)。
师:最后我还要送给一位同学也是送给全体同学的礼物,我在讲课前请了一位家长代表写了一封信,在这里我通过手机录音给大家播放。(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听完后有的孩子眼里噙着泪水)媒体播放《父亲》结束这一课)
媒体投影作业:请同学给父亲写一封书信来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
反思:
1、本课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书信,如果仅用课堂有限的时间阅读,势必造成学生不清,老师硬灌的局面。因此,我利用早自习让学生自由阅读,对文本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授课时就可以有分寸地取舍,更好地针对难点、重点引导学习。
2、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破了语文教学逐层分析的模式,采用比较阅读法、勾画阅读法,将两封书信用同一主旋律“坚强”联系起来教学。对学生来说,这样更容易理解主旨,获得的启示也更全面,还能节约教学用时。
3、教学过程,我尽量地把文本内容与学生自身生活体验结合,对“坚强”、“赤子之心”饱含哲理的议论重点探究,并设情境提问,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解决问题,延伸体验。尤其值得提到的是小记者采访“收获”这一环节,激活了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4、为了避免下课后学生学习的停止,我将作业“给父亲的一封信”再次返回到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进行评价,真正让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这也是我自己感到满意的地方。
5、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感染力增强。
不足:教学中尽管主动参与的学生不少,但由于文章有一定的深度,教学时间有限,仍有兼顾不到的学生。这也是困扰我的问题,望广大同行给予建议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