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点滴体会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关键词 生活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精彩描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小学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
  
  一、加强引导,体会生活数学化
  
  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因此我们今天的教学要与信息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相适应,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的教材,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和求知欲,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从而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用数学思维去看待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活动中,引导学生讨论:你坐在第几辆车?你在车上坐第几排?某同学在你前(后)几排?你的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这排共有多少个同学?车上共有几排?这辆车共坐了多少个同学?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研究和思考。结合年龄特点,还可以联系“相遇问题”和“追击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同学们此时可以全然忘记旅途的艰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索中,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创设情景,实现数学生活化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当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景,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景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我们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优惠措施理解得更深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 用“生活情趣”的导入,引出数学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时。学生自觉吸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创设一些生活情趣,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在教学“积的近似值”时,可以模拟到商店买商品的情境,由老师扮演营业员,让学生轮流扮演顾客以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这样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再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积的近似值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2 借“生活经验”的启迪,思考数学问题。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期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断变化”……学生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介绍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从而使同伴懂得如何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这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重要。
  3 以“生活实践”回归,解决数学问题。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教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在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可以创设“开放性”的实践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李勇的父母准备给他1500元钱,要他到大连旅游3天,10月1日早上5点可以出发,10月3日晚上10点之前必须回来。“学生帮李勇查找到大连的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的时间表以及票价和旅游点的门票价等资料,并制定旅游计划。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打电话、上网和到旅行社询问等方式,设计出了3种方案。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广泛的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会到了创新来自实践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 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少年儿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只有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使他们胜任将来的工作。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需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质疑 想象 创新意识    一、勘于激趣,唤起创新意识    新大纲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学生全身心轻负担投入学习,乐于学
南通美术教育大家刘子美先生曾对他的学生说:“我是教你们艺术的,我不指望,同时也不可能把你们个个培养成艺术家,但我会努力地把你们个个培养成艺术人。”笔者作为一名小学美
摘要 语文教学只有开放才有活力。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实现主体的开放。只有大胆地放,能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主意识,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满足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有益的做法:解放大脑,自主思维;解放双手,满足需求;解放嘴巴,自由挑战;解放时空,主动参与。  关键词 开放思维 放手实验 自主参与 大胆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开放是手段,发展才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强调在英语教学中尊重理解学生,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强调利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可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像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
目前,许多小学生的语文素质不高,作文时词汇贫乏,语句不通,内容不具体。为什么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此低下?其原因究竟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其症结主要在于学生词汇积累
场景一(三年级数学课“认识面积”):教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先请男同学闭上眼睛,女同学看图片;再请女同学闭上眼睛,男同学看图片……”一听做游戏,下面顿时兴奋开了,叽叽喳
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师,应如何把一个个数字、符号、图形都变成适合孩子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兴趣取向,而且直观、生动、形象的事物,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有趣起来,学生的注意
《品德与生活》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
前不久,我和几位老师参加了“全国第四届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暨新经典大讲坛”活动。名师的课如同一幕幕精彩的话剧,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在活动中,每堂课洋溢的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