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荷载下带延性连接件防屈曲支撑的钢框架力学性能分析

来源 :建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eifen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结构设计中,防屈曲支撑和钢框架采用焊接节点板进行连接,然而焊接节点板处焊缝在往复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断,迫使防屈曲支撑提前退出工作,影响结构的安全可靠.为此,将延性连接件引入防屈曲支撑的设计构造中,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探究了不同设计参数对结构在单向荷载作用下的延性、承载能力、耗能性能、应力分布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依据其中一榀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延性连接件的引入可明显缓解梁柱节点域的应力集中,部分节点域应力在设计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下仍维持在弹性范围内.延性连接件成功实现将结构的塑性变形集中在耗能段部位的目标,并形成耗能段可先进行屈服耗能,防屈曲支撑后续进行补充屈服耗能的两阶段耗能机制,为防屈曲支撑连接节点的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结合国家统计数据分析了近几年来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状况,梳理了行业发展及监管的困境,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强化检验检测过程控制措施,从人脸识别、关键节点控制、检验检测数量控制、引入社会监督、大数据事后监管等几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针对运营地铁上方浅基坑施工的特点、难点,结合上海市静安大中里46号地块项目,分别从施工流程、土方分块及开挖要求、基坑微变形控制条件下的对撑安拆、垫层及底板快速施工、场地布置等方面,阐述了实现基坑限时高效安全开挖的成套关键施工技术,总结提出了基于微变形控制要求跨越运营地铁线的浅基坑工程快速施工技术.所述施工技术在工程中有效地保护了基坑,确保了基坑的安全开挖,较好地控制了基坑变形,很好地保护了地铁安全,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结合在幕墙中的应用,系统研究了预应力拉索结构的静力性能.推导出预应力拉索索力解析表达式,提出了基于拉索初始预应力及名义拉力为变量的求解公式,建立起具有概念明确、表达简洁的预应力拉索解析表达方法,并对求解公式进行简化;根据预应力拉索在玻璃幕墙中的受荷情况,推导出常见荷载作用下的索力求解公式;求解出线性荷载作用下的拉索最大位移位置及最大位移与跨中位移的比值限值,便于工程应用;最后,通过算例对理论推导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龙潭长江大桥采用基于弧形网片钢筋部品化施工工艺建造,目前没有钢筋直径32×16mm高于4m弯曲半径大于1m的钢筋网片一体式弯弧工程应用先例.本文基于弯曲回弹理论,考虑高强度钢筋弯曲强化及焊接影响,对钢筋网片回弹过程进行试验验证,设计弯弧装置并在龙潭过江大桥LT-3合同段南岸塔柱工程应用.由于理论计算存在前提假设及计算过程简化,以及网片弯弧过程复杂工况和焊接应力影响,为了优化该数学模型,设计弯曲半径和角度可调一体式弯弧装置试验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网片点云处理,与理论值对比进行弯弧装置修
2021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和《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利用其全资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开展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与上海港洋山港区之间,以上海港洋山港区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该批复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众所周知,发达的国际中转业务是世界一流航运枢纽的重要标志.实际上,上海市人民政府早在1996
期刊
研究轮辐索支承的摩天轮结构传力特点,引入连续化方法,将离散设置的索展开为连续分布的纤维,建立轮盘结构在运营荷载作用下的平衡微分方程,求解得到了结构内力和位移的近似解析解.通过数值算例对解析解进行了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解析解计算精度较高.本文的解用公式揭示了摩天轮结构荷载与内力、变形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以为摩天轮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基于实际超高层建筑群的风洞对比试验,研究了阵列式分布高层建筑群建筑主体结构轴向风荷载静力、动力干扰效应及围护结构干扰效应,并结合CFD计算结果及基底弯矩谱分析了干扰机理.研究表明:①阵列建筑群角部建筑平动方向平均风荷载不高于单体建筑,但平均扭矩会有较大幅度增加,且横风向振动可能加强;②临近角部的边缘建筑,由于前方来流加速,平均风荷载相对于单体建筑约增加20%;风速增加导致横风向功率谱谱峰向高频方向移动,对结构横风向均方根响应影响较大;③受遮挡效应影响,离角部相对较远的边缘建筑主体结构平均风荷载不超过单体建
膜结构对风荷载极为敏感,抗风设计在膜结构设计中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常见的双伞和四伞组合膜结构进行风压分布特性分析,研究组合膜结构的风压分布规律.首先对某实际膜结构罩棚进行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通过对比所得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是可靠的;其次采用SSTk-ω模型,对伞形组合膜结构周围绕流风场做数值分析,探究在风荷载作用下伞形组合膜结构表面风压分布特性.研究发现,组合膜结构的正压区位置在风向角不同时有差别,在设计时应注意风向角对组合膜结构膜面风压正负分区的影响及角点部位的膜面处理,并给出风荷载体型系数
刚性桩复合地基因加固效果显著而备受工程界青睐,目前已在高层建筑、市政、高铁等领域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形成机理和成桩工艺沿革的简述和梳理,着重阐述通过对钻头改进后的双向螺旋挤土施工工艺,简称SDS施工工艺.采用SDS施工工艺形成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挤密和置换双重作用,可使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达到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1-1.5倍,且当地基土层构成和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相同时,与传统长螺旋非挤土施工工艺相比,刚性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提高30%~50%.与振动沉管成桩和传统长螺
通过对15组共135个ECC与混凝土叠合试件的冲击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粗糙度、界面剂、配筋率以及加载速率对ECC-混凝土粘结面动态抗剪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试件粘结面的动态剪切应力-滑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ECC与混凝土粘结面的抗剪强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显著的应变率效应;在粘结面设置沟槽、使用界面剂和配置钢筋均能较好地提升粘结面动态抗剪性能与剪切延性,但在沟槽的宽度、间距以及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槽口深度增加,混凝土基体的损伤增加,粘结面抗剪强度的增加幅度变缓,而随着配筋率的增加,钢筋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