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科素养;技能;经验;能力;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7-0123-01
1.学科素养与数学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的核心就是 “以人为本”与“以生为本”,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即是主导课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开展基本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促进学生学好课程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形成学科所能带来的思想品质与思想理念的进步和更新。学科素养包括基本的学科知识、基本的学科技能、基本的学科经验、基本的学科品质与基本的生活态度等多个方面。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科素养在教学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而基本的学科品质与基本的生活态度在学科素养中的位置也是更加凸显。小学数学的学科素养包括数学运算、数学模型、直观想象、简单数学分析等多个方面,并且学生在数学思维的引导下具有一定的应用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等。
2.學科素养教学对于教师教学要求
学科素养对于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除了更加努力的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还要求教师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基本经验与基本的生活态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素养与人文素养,将学生塑造成更加优秀且更加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同样的道理,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对于小数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加具体深刻的要求,例如,教师每堂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中,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学习基础知识的知识目标,还要具体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学习,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具体探究到什么,在探究过程中真正学习到什么,学生应该怎么更好的去探究整个知识形成,那么在探究中有什么意外的探究收获等等。
3.学科素养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具体策略
(1)注重多种教学方法融入,促进学生使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
学科素养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注重多种教学方法融入,促进学生使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教师可以加入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讲授型的教学方法,讨论型的教学方法等等。教师在选取具体教学方法时,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与学习需要而定,但是需要注重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使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例如,学习“比例”时,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探究学习,“鱼池有多少条鱼?”活动:养鱼场有很多鱼池,要知道一个鱼池有多少条鱼.渔业人员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们先在一个鱼池里捞起30条鱼来,给每条鱼做个记号,然后把它们放回鱼池里.鱼回到水里,向四面八方游开了,过了几天,这30条鱼就平均分布在鱼池的各个地方。渔业人员又在这个水池里捞起50条鱼来,如果其中有2条带记号的鱼,就可以算出这个池里大约有多少条鱼,这是怎么计算的,为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原因;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讲述生活中应用比例知识的事例。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不仅达到了基本的学习目标,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2)注重探究推理,促进学生使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
学科素养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其次注重探究推理,促进学生使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探究推理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养成数学逻辑思维的过程。例如,一些图形的面积或者体积的计算公式的学习就非常的需要探究推理,通过探究推理得出公式,学生进行计算识记。例如,学习“圆柱”时,教师可以设置的探究活动是“—面包的截面”:有一个圆柱形的面包,要切一刀把它分成两块,截面会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学生分组讨论;利用橡皮泥捏一个圆柱体,进行实验,验证结论;画出截面图,表示结论,发展空间观念。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促进学生达到最基本的知识学习目标,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而促进学生使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
(3)多维评价,促进学生及时反馈与全面进步
学科素养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最后注重多维评价,促进学生及时反馈与全面进步。一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以是通过简短的语言的基本的激励,促进学生更具有学习的信心与动力。二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以是任务完成后的进一步表扬,这个评价包含了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最好,学生有上进心、热爱学习,而教师的鼓励可以侧重于学生勤奋聪明,学生有上进心、热爱学习,鼓励学生在这些方面更加努力,日后表现更加突出。三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以是课堂表现积极或者在课堂上敢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个评价包含了学生学习认真、学习刻苦、学习能力强、积极乐观、个性张扬等多个方面,这样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甚至整个课堂效果更加凸显其效果。四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以是学生的某个行为是其他学生的榜样。这样的评价将会起到潜移默化就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惠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代数思维培养[J].学周刊,2019(03)
[2]赵丹.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