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应用,主要从支持层面的音乐治疗、再教育层面的音乐治疗和重建构层面的音乐治疗三个层次的干预入手,通过不同的音乐治疗干预策略,运用音乐与来访者建立起治疗同盟关系,通过音乐活动行为引发情绪、心理和认知体验,来达到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治疗;应用策略
一、心理健康领域的音乐治疗应用概述
1.心理学理论取向的音乐治疗定义及学派
音乐治疗是建立在心理治疗理论基础之上,运用音乐所具有的生理、心理效应,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特定的音乐互动行为,经由音乐体验产生的作用,来达到消除来访者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来访者身心健康的目的。这一定义明确了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心理取向音乐治疗的内涵。目前在世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取向音乐治疗学派主要包括心理动力音乐治疗、认知音乐治疗、行为音乐治疗、引导想象音乐治疗、音乐心理剧、声音即兴治疗、应用行为矫正技术音乐治疗、歌唱疗法等学派。
2.心理学取向音乐治疗的特点与优势
心理取向音乐治疗在治疗干预的理论主要特点是运用音乐互动行为来改善、稳定和固化来访者的情绪,从改变不良情绪人手,通过帮助来访者建立积极的正向情绪,进而逐步实现改变其错误认知的目的。另外,心理取向音乐治疗借鉴了各种不同心理治疗学派的理论精华,可以根据来访者的不同需求,灵活运用音乐为来访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也是心理取向音乐治疗的鲜明特点之一。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以音乐为载体的介入方法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说明大部分大学生从感性上是认可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的。由于音乐治疗能为来访者提供安全、宽松的治疗环境,通过音乐活动的介入,能有效解决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阻抗问题。再加上音乐治疗活动中可以融合乐器表演治疗、歌唱治疗、戏剧治疗、舞蹈治疗、绘画治疗、朗诵表演治疗等多种艺术治疗形式,大大增加了来访者的治疗选择途径,这也是心理取向音乐治疗的独特优势所在。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音乐治疗应用现状分析
1.缺乏理性认识,知识普及情况不够平衡
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了音乐治疗技术,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治疗的作用。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推广力度不强,音乐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学生在认识上混淆了音乐教育活动和音乐治疗活动的概念,阻碍了音乐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
2.没有资格认证,治疗方法推广受到制约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音乐治疗活动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以教师资格、心理咨询师资格和医师资格等职业资格来从事相关工作的。由于没有合法的音乐治疗师职业资格身份,这些教师在从事大学生音乐治疗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地遭遇过困难,缺乏支持系统。
3.专业技能单调,治疗效果缺乏有效评估
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音乐治疗,基本上都集中在支持性层面的治疗干预上,这与国内的音乐治疗教育方式和短期培训效应有着必然的联系,注重理论教育和培训,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是导致音乐治疗专业技能单调的主要原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的音乐治疗活动开展的时间过短,停留在陪伴、情感支持上,未能涉及认知、人格等层面的干预,加上没有系统的治疗评估手段,致使类似的音乐治疗活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来访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音乐治疗的应用策略与方法
1.支持层面的音乐治疗应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支持层面的音乐治疗应用,是依托音乐治疗所营造出的温馨自在的治疗环境,通过娱乐式的治疗形式,协助来访者建立起情感的支持系统。由于支挣l生层面的音乐治疗所强调的是情绪、行为的改变以及技能的提升,并没有涉及来访者的领悟、认知探索,因此支持性音乐治疗多为指令性、引导性、适应性的行为音乐治疗干预。
2.再教育层面的音乐治疗应用
再教育层面音乐治疗在治疗方法上常用到认知音乐治疗、人本音乐治疗、交流分析音乐治疗等学派的治疗方法。此类音乐治疗方法适用于有认知障碍、行为障碍的大学生群体,例如通过乐器演奏、音乐同步聆听、音乐聆听回忆等方法,让音乐和来访者心理状态保持同步,来访者与音乐产生共鸣后,逐渐地改变音乐,使来访者的生理、心理和情绪状态向预期的方向引导;在音乐治疗师的参与下,通过音乐心理剧、歌曲讨论、词曲创作等方法,音乐治疗师与来访者在讨论音乐活动的体验的同时,映射出来访者生活中错误的认知观念和不当行为,并通过音乐行为矫正、语言认知影响来引导来访者恢复正常的认知、行为功能水平。
3.重建构层面的音乐治疗应用
重建构层面的音乐治疗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治疗干预手段,此类音乐治疗借助音乐想象中的影像、感觉,深入到来访者的潜意识,通过分析存在于来访者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揭示来访者的过往经历(特别是儿童时期)与现在的认识模式间的必然联系,引导来访者认识到自己扭曲的认知与行为,并在重新建构认知模式的过程中,有勇气面对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类音乐治疗不仅需要音乐治疗师进行长期的干预,而且对音乐治疗师的从业资格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受过精神动力学和精神病理学相关培训才可以开展此项音乐治疗活动。
对于有师资条件的高校,可以运用精神动力学音乐治疗、音乐引导想象治疗方式,通过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舞蹈、即兴歌唱等治疗方法,借由音乐投射出来的潜意识问题分析,用音乐、语言解释引导来访者逐步摆脱各种心理障碍的袭扰,重塑健全人格。对于极少数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大学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区分治疗干预的界限,根据学生心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师的技术水平,严格控制干预对象、治疗干预范围,对于干预不了的严重心理问题以及出现精神疾病征兆的学生,要及时协助家长做好向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转介的工作。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治疗;应用策略
一、心理健康领域的音乐治疗应用概述
1.心理学理论取向的音乐治疗定义及学派
音乐治疗是建立在心理治疗理论基础之上,运用音乐所具有的生理、心理效应,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特定的音乐互动行为,经由音乐体验产生的作用,来达到消除来访者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来访者身心健康的目的。这一定义明确了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心理取向音乐治疗的内涵。目前在世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取向音乐治疗学派主要包括心理动力音乐治疗、认知音乐治疗、行为音乐治疗、引导想象音乐治疗、音乐心理剧、声音即兴治疗、应用行为矫正技术音乐治疗、歌唱疗法等学派。
2.心理学取向音乐治疗的特点与优势
心理取向音乐治疗在治疗干预的理论主要特点是运用音乐互动行为来改善、稳定和固化来访者的情绪,从改变不良情绪人手,通过帮助来访者建立积极的正向情绪,进而逐步实现改变其错误认知的目的。另外,心理取向音乐治疗借鉴了各种不同心理治疗学派的理论精华,可以根据来访者的不同需求,灵活运用音乐为来访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也是心理取向音乐治疗的鲜明特点之一。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以音乐为载体的介入方法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说明大部分大学生从感性上是认可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的。由于音乐治疗能为来访者提供安全、宽松的治疗环境,通过音乐活动的介入,能有效解决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阻抗问题。再加上音乐治疗活动中可以融合乐器表演治疗、歌唱治疗、戏剧治疗、舞蹈治疗、绘画治疗、朗诵表演治疗等多种艺术治疗形式,大大增加了来访者的治疗选择途径,这也是心理取向音乐治疗的独特优势所在。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音乐治疗应用现状分析
1.缺乏理性认识,知识普及情况不够平衡
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了音乐治疗技术,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治疗的作用。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推广力度不强,音乐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学生在认识上混淆了音乐教育活动和音乐治疗活动的概念,阻碍了音乐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
2.没有资格认证,治疗方法推广受到制约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音乐治疗活动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以教师资格、心理咨询师资格和医师资格等职业资格来从事相关工作的。由于没有合法的音乐治疗师职业资格身份,这些教师在从事大学生音乐治疗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地遭遇过困难,缺乏支持系统。
3.专业技能单调,治疗效果缺乏有效评估
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音乐治疗,基本上都集中在支持性层面的治疗干预上,这与国内的音乐治疗教育方式和短期培训效应有着必然的联系,注重理论教育和培训,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是导致音乐治疗专业技能单调的主要原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的音乐治疗活动开展的时间过短,停留在陪伴、情感支持上,未能涉及认知、人格等层面的干预,加上没有系统的治疗评估手段,致使类似的音乐治疗活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来访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音乐治疗的应用策略与方法
1.支持层面的音乐治疗应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支持层面的音乐治疗应用,是依托音乐治疗所营造出的温馨自在的治疗环境,通过娱乐式的治疗形式,协助来访者建立起情感的支持系统。由于支挣l生层面的音乐治疗所强调的是情绪、行为的改变以及技能的提升,并没有涉及来访者的领悟、认知探索,因此支持性音乐治疗多为指令性、引导性、适应性的行为音乐治疗干预。
2.再教育层面的音乐治疗应用
再教育层面音乐治疗在治疗方法上常用到认知音乐治疗、人本音乐治疗、交流分析音乐治疗等学派的治疗方法。此类音乐治疗方法适用于有认知障碍、行为障碍的大学生群体,例如通过乐器演奏、音乐同步聆听、音乐聆听回忆等方法,让音乐和来访者心理状态保持同步,来访者与音乐产生共鸣后,逐渐地改变音乐,使来访者的生理、心理和情绪状态向预期的方向引导;在音乐治疗师的参与下,通过音乐心理剧、歌曲讨论、词曲创作等方法,音乐治疗师与来访者在讨论音乐活动的体验的同时,映射出来访者生活中错误的认知观念和不当行为,并通过音乐行为矫正、语言认知影响来引导来访者恢复正常的认知、行为功能水平。
3.重建构层面的音乐治疗应用
重建构层面的音乐治疗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治疗干预手段,此类音乐治疗借助音乐想象中的影像、感觉,深入到来访者的潜意识,通过分析存在于来访者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揭示来访者的过往经历(特别是儿童时期)与现在的认识模式间的必然联系,引导来访者认识到自己扭曲的认知与行为,并在重新建构认知模式的过程中,有勇气面对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类音乐治疗不仅需要音乐治疗师进行长期的干预,而且对音乐治疗师的从业资格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受过精神动力学和精神病理学相关培训才可以开展此项音乐治疗活动。
对于有师资条件的高校,可以运用精神动力学音乐治疗、音乐引导想象治疗方式,通过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舞蹈、即兴歌唱等治疗方法,借由音乐投射出来的潜意识问题分析,用音乐、语言解释引导来访者逐步摆脱各种心理障碍的袭扰,重塑健全人格。对于极少数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大学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区分治疗干预的界限,根据学生心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师的技术水平,严格控制干预对象、治疗干预范围,对于干预不了的严重心理问题以及出现精神疾病征兆的学生,要及时协助家长做好向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转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