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子尤

来源 :大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尤,16岁,身高1.8米。
  他5岁说相声,6岁看卓别林电影,7岁开始试文笔,8岁转向写作:小说、散文、随笔、现代诗……15岁那年,子尤的第一本著作《谁的青春有我狂》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这个被称为北京90后少年作家的孩子,文风颇为老成,或许是他那身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助手的母亲家教有方,或许是天降奇才,又或许……但这都已不重要。
  2006年10月22日,子尤走了,行前他托好友在其博客上向网友们告别,弥留之际他留下最后一句话:这个故事会怎么收场呢?
  尽管我们无法说清这个故事的起点在哪,是2006年1月17日子尤开博,还是2004年3月24日,他的突然发病?但无可否认的是:正如子尤预料的那样,故事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结束,朋友们写道:“10月22日后,子尤博客亦不会停止,将会有更多坚强的人一起将博客写下去,愿所有博友感悟生命,永不退缩!”
  
  生亦漂亮,死亦漂亮
  子尤的博客从9月17日停止更新,亿万网友一起见证了这个16岁少年的坚强与勇敢。生病的这段日子里,子尤用热情、乐观、文字与生命奔跑,他收获了鼓励与祝福,正如他自己最后一篇博文所言:生亦漂亮,死亦漂亮。
  “生病以后,我渐渐认识到,人活着是为了感受人生,明白人生的意义,怎样活比活本身更重要。崔雅得到上帝的宠爱,在疾病中升华,活明白了,圆满地完成了人生的旅程,也就是提前完成任务。人们经常策划庆典像结婚、毕业、生日等等,我倒觉得,不如策划一下死日。崔雅是在众人的爱中安详死去的,没有一丝遗憾。她死得漂亮,风雨大作,天地为她送行!这样的死,有什么不好?她创造了真正的奇迹!”
  这是子尤最后一篇博文,这不仅仅是子尤读《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之后的感想,更是子尤为自己策划的谢幕表演。
  在世时,子尤的作品在各类媒体发表,关于他的故事也通过各种载体广为流传。人们赞赏他少年老成的文风,更赞赏他面对疾病面对死亡超出常人的冷静。
  “我不怕死,我这十几年过得多生机勃勃、波澜壮阔……上帝准备送一个金灿灿的肿瘤给一个人,送给谁呢?他怕胆小的人支持不住,所以接受这个肿瘤的人需要坚强。然而,坚强挺下来的人,留下来的只有平淡的忍受,所以要送给一个乐观的人,而乐观挺下来的人,光笑没有回味,他就准备送给我,我是超越一切的!我把这叫享受。”
  子尤你一直都在,一直都和爱你的与你爱的人在一起,从不曾分开!
  
  万千宠爱
  有的人,很长寿,可是他不知道什么是爱,那些不舍得付出的人,谨慎地呵护着自己的生命、财产和快乐,他们走时,人生的账户里遗留的是无数个零;可子尤短短16年生命,燃烧着自己,留下一路璀璨。
  在网络特别为子尤开辟的悼念专区里,那些炙手可热的大腕们毫不吝啬地赞扬着这个曾经感动过他们的少年。
  “子尤会永远地笑下去,他的热情让人会忘记他是个带病的孩子,总觉得在他身上会有一个奇迹,而不是这样的结局。”陈鲁豫不敢相信,这个在她的节目里大笑的子尤真的去了。
  这样的留言太多了,子尤最亲密的妈妈写道:“昨日此时,星光璀璨,子尤化作星星飞上天空。”
  陈鲁豫回忆起这对感人的母子说:“在中国很少看见这样平等的、朋友般的母子关系。子尤释放出来的坦诚、热情、快乐能感染身边的人,有一种温暖能让人性格中被扭曲的部分松动。”而这,正是单亲妈妈柳红送给子尤最大的礼物。
  在子尤的文字里,处处是妈妈的呵护和他的感动。
  “妈妈是疾风暴雨般救我的。2004年3月24日下午在学校,我突然呼吸窘迫,因为胸腔里长了一个大瘤子。后来得知它是纵隔非精原生殖细胞肿瘤,国内少有。”
  “我妈妈也恐惧,也伤心,要知道她是与我相依为命的单身妈妈,你便可想而知其痛苦和重担。她也想到可能‘子尤活不长了’,但在行动上是尽全力为自己的孩子努力争取任何一个可能存活的机会,哪怕无力回天,也无怨无悔。”
  大爱无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子尤走了,留给世间一段爱与被爱的神话。
其他文献
山里的孩子很贫穷,吃不好,穿不好,他们的生活离我们很远。但是,镜头中那些清澈明亮的眼睛,却好像能看穿我们的心。灿烂的笑容,是那样真诚的肆无忌惮……突然一瞬间,有种想哭的感觉,甚至,心里都那么潮湿,或者说,温暖。      快乐的举动让镜头后的我总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青山、绿草、白云和充满童趣的身影    《滇西·山里娃一》  每天徒步十几里山路来上学,从家带来的几个山芋就是他们的一顿午饭,教师也只
期刊
被誉为“壮族的活化石”的黑衣壮主要聚居在广西那坡县境内,共有9975户人家,5万多人。由于历史上战争和民族迁徙等原因,他们躲入深山老林,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从而保留了古老的文化。对我们而言,黑衣壮是陌生的,于是,摄影家走近他们,为我们揭开这个古老族群的神秘面纱。    逢凶化吉“黑衣名”    那坡黑衣壮是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和民族迁徙等原因形成的一个群体。民间传说:为避难来到那坡大石山区的壮家人
期刊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公布,而自宣布孟加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与葛拉敏银行共同得奖以来,孟加拉的博客正活跃地进行有关此奖项的对话。   恭贺式的文章大量涌现,显示孟加拉人民对此表彰感到快乐。有种可察觉的自豪感,不仅因为获得声誉崇高的奖项,也因为微型信贷这种概念引起了正在施行的其他国家的注意。   但是这件大事也将博客的热烈辩论带入火线,包括反思尤努斯博士所普及的微型信贷,以及其在广大乡村执行的优
期刊
10月13日凌晨,中国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女士在京病逝,享年85岁。我从凤凰卫视看到这条新闻,既震惊又悲痛,这使我想起了王光美女士生前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中国猴戏艺术的关怀与鼓励,对我父亲和我的帮助与支持。  1961年10月份,我父亲主演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曾经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与鼓励。粉碎“四人
期刊
在这个因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人人高呼“自媒体”的时代,其实挨家挨户叫卖的小贩所发出的吆喝声才是最古老的“自媒体”,它干净、利落、无中介、无噱头,完全像个书写在空气中的blog,每一个街区、每一扇门窗、每一张面孔都是它的友情链接,通过这些友情链接,它可以进入到每一个无所事事的清晨、每一道闲散的阳光、每一片鲜活的记忆之中,从而链接出整个被我们称之为城市的物体。      老习惯,早上起来之后,坐在朝南的
期刊
如果你依然认为游戏只属于儿童,那么对不起,你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如今,传统、文化、思维习惯甚至生活态度都已走下神坛,留下来的,是一群摆脱了束缚的人,他们明智地做出了一个选择——活在游戏里!    以游戏的态度  复杂的社会,人人都拥有无数个假意的面具。在这个意义上,或许,游戏已经成为逃避者的道具——《夜宴》里一身白衣,一个面具,一出精彩的演绎,太子告诉我们,现实对他已经足够清晰,而他想做的却是在
期刊
六年前,一位日本商人上网发泄他对蛮横无理的妻子的不满。他每天更新博客,详细记录妻子是如何从他的盘中抢食物、在刮台风的时候让他出门购物、在他感冒的时候还让他睡客厅的情形。  如今,他的这位作威作福的妻子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鬼妻”——一本热卖小说的主人公,并且先后被编入连环画、电视连续剧和视频游戏,不久还有望被搬上银幕。  这本名为《鬼妻日记》(Demon Wife Diaries)的小说及其续集站在了
期刊
在中国,多年前,离婚还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说起离婚,似乎一家子都像遭了地震一样,劫后余生的那股子劲儿,好几年都缓不过来。这几年,很多年轻人把离婚都看得淡了。觉得过不好了就得离,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在目前,仍旧会有那么一大批的人对于离婚这件事耿耿于怀,尤其是女人。  一个大家公认成熟又有魅力的男人,不外具有以下条件:事业有成,有品位,保养好,外形出众,而这个好男人的身后,当然有
期刊
博客,这个顺时而生的时代“宠儿”,在满足了大众猎奇、猎新、猎艳的喜好天性外,还使得原本默默无闻的草根博客,迅速串红。最近,一则500万打造“最贵博客”的消息,在博客圈不胫而走,利用500万投资个人博客平台的袁智勇踌躇满志。  是伪善豪赌?还是执着追求?至少,目前还不能盖棺定论。  其实,初看袁智勇的博客,实在看不出花500万包装下的成果是如何恢弘大气。无论从名字、版式、文章、还是内容,都难以理解这
期刊
相识半年,温文尔雅的龙奇先生总算虚怀若谷地邀请我共进晚餐,并自称喜欢吃辣的,这着实让辣妹子的我视其为志同道合,不由欣喜一番。我真知灼见地要求到京城一家最麻辣的川菜馆——渝信根。   我俩兴致勃勃地踏入鼎沸的餐馆,扑鼻而来的辣香毫不客气地让他跺着脚猛打几个喷嚏,面对我疑惑的眼神,他捋捋被喷嚏震散的三七开发丝,镇定自若地干咳两声表示嘉许。  服务员很有礼节地一溜烟蹿到眼前,两碟仅现少许辣油的凉菜摆上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