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是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去做到是所有教师需要去探讨的。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可从高中数学教师的角度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教师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清醒地认识到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做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认为只要教师把课上好,那么这个堂课就是高效课堂,其实不然,这里不仅有教师方面的努力,还要有学生的配合。
  我们课堂的现状是:满堂灌,填鸭式或是牵羊式。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情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得以发挥,教师一味地教,学生被动地学,教师一味地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只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学是为了给别人学,教师怕学生学不会,大讲特讲,反复讲,学生难以接受,反复听,也学不会,因为学生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这就使我们进入了“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时间、高题海,低质量)的课堂教学。
  为了改变现状,我们思考,课堂教学不改革,效率不提高,我们就没有出路,我们就不会有大的作为。不少数学教师都在默默无闻地、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典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兴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学生就会乐学、愿学。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来自学习兴趣,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的培养。相同的教材讲得生动、活泼,学生就会百听不厌,意犹未尽;讲得单调、呆板,学生就会感觉枯燥无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扩展知识面、探寻知识的内在动力,因而,教师在开始讲授数学课程时,要让学生对高中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建立起自信心,抛弃传统惧怕数学课的心理,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激励、唤醒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求新求异的好奇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每一堂课都是新颖的,让新知教学在游戏中进行,从而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寓教于乐,学得主动,促使其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高效课堂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学数学,教数学,最终要使学生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准确表达,顺利与同学交流、探讨、研究,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种能力的形成,关键在课堂。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不能只给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讲授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完整地分析题意,讲清楚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讲解题的突破口,如果一题有多种解法,可一一分析、对比,从不同角度去解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另外,能想明白和会解题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不仅要准确地表达过程,还要让学生独立去解题,使学生在解题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过程中,要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讨论的机会、发表意见的过程,鼓励学生通过研讨完成解题。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一定要保证教师教学的能力
  打造高效课堂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教学的适应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广大学生紧紧的围绕着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给予学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参与合作和展示,让学生充分体现出团结合作,共同享受课堂成果,尽量避免极少或个别学生课堂上的尴尬性。并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反馈、巩固课堂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更高、更完善,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更加吻合。
  通识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创新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这些方法都是一些教师常用的方法。但是不是每一种都要去掌握?我相信,只要我们精通一种方法,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模式,那么一定能够保证我们教师教学的能力。
  四、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环境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的直接反映,学生情绪的浓淡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接受新知的深浅。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情感状态及其发奋学习的心理体验。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可为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开发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容易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众所周知,数形结合是数学学科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联系数学直观和抽象的主要工具。高中数学中除几何板块(如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本身研究“形”之外,即便是传统意义上的代数板块(如函数、数列等)以及一些介于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边缘章节(如复数、向量等),都无不彰显“形”的作用。如函数(包括数列)的图象,复数与复平面上点的对应,向量的有向线段表示等等都无处不显“形”的身影。而传统手工作图误差大、运算繁、无法动态作图等弊端大大制约了数形结合的可行性。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好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学。
  总之,在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只有努力的学习,辛勤的耕耘,风雨过后总会见彩虹的。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教法,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华祥.中学数学教学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楚廷.教学方法与教育观念.课程教材教法,2005(7).
  [3]曾皓.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3).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過:“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中国大地上展开,作为一线教师的我闻之大悸,生怕自己不能适应而被淘汰,于是以一个初上幼儿园的学生那种积极和热情,同时又有几分畏惧的心理踏进了这一条大道,并且认认真真地一步一回头地摸索前进,终于在今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并且也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开辟出一条适合新课程改革的路子,我很欣慰,愿与我们的同流共同分享。  新课程改革重点突出全新的课程理念,它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
将《霍比特人》视作《魔戒》前传符合電影营销的手腕,但实际上《霍比特人》生于1937年,为1954至1955年出版的《魔戒》系列的老大哥,只是彼得·杰克逊的电影转化了时序,《霍比特人》反倒成了《魔戒》的小弟。相比《魔戒》宏大的史诗格局,《霍比特人》的历险也显得小儿科,因为原著《霍比特人历险记》乃托尔金为儿子所作,本就是一部历险童话。  电影版有《魔戒》大成在前,市场的呼唤固然要延续前作遗风,对原著童
首届大溪地群岛亚洲旅业峰会“Parau ParauTahiti Asia 2018”(简称“PPT Asia 2018”)于5月28日至6月3日在大溪地群島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日本以及韩国的大溪地旅游局办事处代表携手各国主要旅业及媒体同行共25位嘉宾齐聚一堂,参与了本次峰会。大溪地旅游局与各国代表和旅业精英不仅回顾了2017年前往大溪地群岛的游客人数和旅行趋势,分析了现实背景下如何推动和吸引游客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一个干涸的源头,哪里会倾注出真正的活水来。”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丰富并汲取这一源头活水并为己所用呢?  一、以读引写,积淀“源头活水”  阅读和写作是一对孪生姐妹,两者相辅相成。课标在评价中强调:“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读是知识的积累,是写的前提,只有拓宽“读”的面,
无数的事实表明了新中国的青年是敢于向前看的,是生气勃勃的,是对社会主义抱有无限热情的,是有强烈的上进心的。我们毫不怀疑青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将来。  鄧小平  要尊重青年天性,照顾青年特点,经常到青年中去,同青年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倾听他们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看法,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  党从九死一生中救了我,党给我报了仇,这
作为第一轮实施新课改的物理教学工作者,在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有很多的体会,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教师和学生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通过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体验,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一、“重过程”的原因  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而当前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阅读偏向肤浅化和低俗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急需“干预”。因为申报“十一五”课题《校园文学社团生命力重铸的研究》:学校准备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通过文学社团活动,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有效导引。  文学活动课首先在我们七年级施行,首先是预热阶段。这个阶段我们每周用一节语文课开设校本课程“文史课”,这是不用带语文书的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所谓“激励”,顾名思义,激——使劲,使人的感情调动起来的意思;励——劝勉、励志、奖励的意思。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励”。  一、劳技课堂激励存在的误区  激励性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但是不少劳技课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与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
去年九月,我参加了一次科学教研活动。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冷与热》单元“测量物体的温度”一课时,让学生测量热水瓶里热水的温度。奇怪的是,竟有学生测出“102℃”“103℃”,甚至“105℃”的温度。  “105℃”,显然违背了我们固有的常识:在常温常压下,海平面上热水的温度是100℃,我们处在海拔五、六十米的高度,热水的温度理应是不可能超过100℃的。  这是怎么回事?是学生的测量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