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起来,就是了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港》杂志社有一位工作人员叫俞永富,我是知道的。文学杂志社里的人,通常是作家,也有人会诙谐地说是“坐家”,料想他应该就是一个文弱书生,或是像我这样的一个“宅男”。不知何时,我们加了微信,一看他在朋友圈发的图片,倒是刷新了我的“作家观”:能用烟头烫脚上不知何故而溃烂的伤口,由此“以毒攻毒”起到疗伤效果。我突然就想起了硬汉作家海明威。然后,留意他朋友圈久了,发现他喜欢跑步,而且是跑量惊人,一个月能跑六百多公里。于是,我在某一条微信里说:“俞永富可能是在宁波能写的人里最能跑的,在宁波能跑的人里最能写的。”我说得有点保守,地域范围或许可以扩大至浙江,或是华东,甚至更大?未经调查,且不定论吧。
  俞永富心里有一位作家的楷模,不是海明威,而是村上春树。这是我在读他于2018年3月出版的随笔集《勇超之诺》而知悉的。在书里,我获知村上春树喜欢跑步,以此训练毅力以更好地写作,跑过30多场马拉松,最好成绩是3小时26分钟。2015年,俞永富在参与马拉松之初,表示要在两三年里超过村上春树,无论马拉松次数,还是马拉松成绩。这,就是他的“勇超之诺”。俞永富做到了,至2017年4月,两年时间里,就跑了34场全程马拉松,其中最好成绩是3小时25分钟46秒。随笔集《勇超之诺》有一个副标题:“我的挚爱是马拉松”。我不知道他最爱的是跑步还是写作,或许,不分主次吧。反正,他并不像村上春树那样跑步为写作服务。
  随笔集《勇超之诺》篇目排列,基本就是一场场印象深刻的马拉松参赛经历的记录,行文没有“技巧”,看上去像是事无巨細地将所见所闻所感“登记在册”,有时平实得甚至有点像“流水账”。然而,恰正如此,整本书更有真实感、在场感和“血肉感”,像一部镜头逼仄、画面高清的纪录片。读者可以随着他的脚步和笔触去一个个或近或远的“现场”,听到步伐的风声,看见汗珠的弧度。他去武汉跑,他去合肥跑,他去无锡跑,他去昭通跑……不同地区不同的风情,包括美食和美景,而跑友往往有几位“老熟悉”。在阅读过程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不同的场次里出现的类似场景:深夜在山里奔跑,且雨水滂沱,有时甚至找不着路标,不敢一个人跑,只好等等后面的人,以便相互有个照应。
  俞永富的奔跑,有时离我并不远。在一篇文章里,他这么记录:“晚饭后,七点半的样子,从宁波的家里出门乘车来到余姚,沿着谭家岭路往西跑一段路到余姚城的西郊,然后折返往东跑,一直跑到家里。”从余姚跑到宁波,在我看来,简直惊为天人。然而,在俞永富那里,只是“家常便饭”罢了。马拉松的路程、难度都要比这远得多、大得多。在另一篇文章,我看到他描述在余姚市全民健身中心举办的一次“义跑”,大概是每人每公里就产生一元钱义款,众人奔跑的总量那是一个可观数字。这事,我是知道的。原来,俞永富也参加了。而且,他提到此前一天参加鄞州咸祥诗会,为了能在余姚发挥正常而放弃享用美食。那个诗会,我也参加了,我却是大快朵颐的。
  如果不是俞永富,我可能无法感知那样一个奔跑着的群体,无法体会他们的甘苦与冷暖。在随笔集《勇超之诺》里,我看到了几个有意思的词汇:失温、排酸、“背靠背”……读过才知道:“失温”是指天寒地冻或大雨倾盆导致跑者失去体温,“排酸”是指剧烈奔跑后继以轻松的小跑或散步以使腿部肌肉渐渐适应状态,“背靠背”是指刚跑完一场马拉松第二天继续另一场马拉松,不作休息。俞永富就经常“背靠背”,以致其妻整不明白为什么他明明去参加北方城市的马拉松,却是从南方城市出发回家的。他的马拉松经验十分丰富了,他说尽量不带碳酸饮料,因为跑起来,瓶盖可能会像子弹一样发射。他说,因为有的选手跑累了会睡路边,有人建议请记得带个牌,上书“我在睡觉”,要睡觉了就放在身边,以免一次次被人叫醒关心身体状况。
  许多时候,人们喜欢将马拉松比作人生,或将人生比作马拉松。在阅读随笔集《勇超之诺》过程中,我常常有这样的感想:这个比喻是恰当的。成千上万的人,在同一个起点开始出发奔跑,这就像同一个年代出生的成千上万的婴儿。刚刚起步阶段,前10公里、20公里,大家都差不多,就像婴儿期的人表现都差不多,然后,渐渐就有差距了,就像青少年才智、性情等都各不相同地表现出来了,再然后,人与人的境况差异基本就定型了,如果不是特殊情况,目标实现的早晚次序差不多就形成了。当然,最终来说,能实现目标就行,至于早实现或晚实现倒并不是最为紧要的。一路上,有坦途,也有陡坡,有胜地,也有险境,时而有友人相伴,时而孤身一人或被不断赶超……阅读《勇超之诺》的一篇篇文章,仿佛是阅世,似乎是参禅,就像是俯瞰一个个人生的寓言或命运的河山。
  在《勇超之诺》里,有一个终极性的问题:“跑马拉松到底为了什么?”书里借跑友之口,列出许多答案,为成绩,为奖金,为锻炼,为减肥,为面子,为谈资,为随潮流。跑友说:“感觉一切理由只是借口,没有原因,没有为什么,喜欢跑就跑,就好这一口。”我觉得,这大概没说错。就俞永富而言,为什么要奔跑?他在书里透露,是为了强健身体。以前身体欠佳,跑步后身体强壮了,连结石都排出体外了。然后,他有一个超越村上春树的“口号”引领自己。不过,在几年前就实现这个目标了,为什么还在跑呢?我在书里找到答案——想象着父母看见他在跑:“我的爸爸妈妈啊,你们看看你们的孩子跑得多好啊。”
  俞永富是为他的父母而跑,也就是为着生而为人而跑。这个答案,在我读其书里写他父亲的文章《需要温暖》中,已经隐约预知。当父亲老了,几乎瘫在床上了,曾经强壮的他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了,不可能再跑动了。如此对照,跑,是多么可贵多么需要珍惜的一件事啊。俞永富的奔跑,让我想到《水浒》里的神行太保,让我想到神话中的逐日夸父。就像活着是一件珍贵的事一样,奔跑也是珍贵的。奔跑是活着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毅力、情感和尊严。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我想,对于俞永富来说,或许是为了奔跑本身而奔跑。活着,是有光辉的;奔跑,光辉则更为灿烂。由此,我觉得,随笔集《勇超之诺》值得品读。
其他文献
一 生  请允许我写下一生的过往  不管是经历过的,还是正在经历的  我写下的词语,好似  发光的萤火虫  在夜空里满天飞舞  使暗淡的星辰,重新亮起眼睛  一生实在太快了,当一阵风  划过草丛,只有一只蟋蟀  在用鸣叫和孤寂做朋友  百年孤独  百年之后,我依然是孤獨的  雕着木花的小匣子  被风剥去了光泽的墓碑  多么坚立,这是我留在世间的  最后姿势  百年之后,不会再有人记得我  许天伦,
期刊
徐 衎,1989年7月22日生,南开大学2011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中国作协会员,2016年浙江省“新荷十家”,2018年获第五届“人民文学·紫金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曾获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中短篇小说见《人民文学》《收获》《十月》《花城》《上海文学》《江南》《西湖》《长江文艺》《青年文学》《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作品》等。 
期刊
立春书  窗前移动的不是具象,而是一大把词汇  它们每一次组合,都是从崩溃或相互中抽离  以及彼此抵抗中重新被汇聚在一起。  犹如这小小的头颅,从树枝上  滚落下来,在岩石上撞出一个凹痕  但被巨大的时光抚平的像水没有隙缝一样平静。  从窗前张望出去,我抓住一个词汇  它寒冷和干燥得有时使我窒息得像过冬的昆虫  当添生薄薄的翅膀时,谁叫我飞得更高?  神在寂寞时,是否把搬弄的词汇  被一只只手弄脏
期刊
剪碎灵魂 背弃繁星  游荡在山河——这已经过于理想  游荡在破败的城  我衔,我衔我最后的青枝  ——题记  那个叫炎的男孩出现在我的梦中。课桌上摊着一本习题,他手指点着。梦的远处漂来咕咕咚咚的回音,像是有什么东西拍打着巨大的尾巴靠近。  声音干净灼冷,炎抬头叫我。循声望去,看不真切他的眼睛,也许是梦的缘故。  “青檀。”  女孩名叫小柠,十五岁,江南水乡人,没见过青檀。初二下半学期的期末考年级第
期刊
山城攸县,乡贤甚众,偶遇,周身洋溢着魏晋文人的风流之气,我姑且称之为新时代的“风流”。  何为风流?李白嗜酒,大醉,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为风流。明人张岱,晚年著《陶庵梦忆》回忆年少过往,叹息“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白黄昏”,闲适之心,不失为另一番风流。而早在公元三世纪,《列子》里就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杨朱》篇,反映了人们的外、内两个层面的“风流”:“生民之不得
期刊
1  何伟明想起了那只鸟,那只栖息在漂浮着的树枝上的鸟。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树枝拖进了水底,鸟一声惊叫,飞了。何伟明想,我要是那只鸟就好了,可惜我不是,我是那根树枝。何伟明翻了个身,旁边妻子轻微的鼾声在寂静里格外清晰。他打开手机看了下,四点四十三分。今夜无眠。翻看微信朋友圈,第一条是何丽发的:只有黑夜,只有黑夜属于我,我用整个夜晚端详黑夜的模样。看发布时间,两小时前。看来她也失眠了。  我的婚姻走到尽
期刊
一  女儿一起床就开始整理,她把行李箱放到客厅中央的地上,两边摊开,然后一一地找东西,一一地往箱子扔。她一边找着一边嘴里哼着歌:有三只乡下老鼠要到城里去……  女儿首先要找的当然是她的衣服,然后是洗脸台上用品,再然后是书桌。我看到她抽出一本书一边翻着一边走到行李箱边上,将那本书轻轻塞到箱子的最底下,又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  我在厨房给她煎鸡蛋。暑假开始以后,她突然很喜欢吃煎鸡蛋了,而且很喜欢自己煎
期刊
漫步在浙东北仑绵长的海岸线上,看东海潮起潮落,闻波涛声声不息,凭海风亲吻脸庞,任思绪随风飞扬,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心旷神怡。我作为从小生长在海边的北仑人,尽管对家门口的海很熟悉,但每次来到海边,我的内心深处仍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激情。  面对大海,我的脑海里常常会想的很多,但每次思想中,总会条件反射般地跳出一个“盐”字来。此时此地的这个“盐”字,不仅只是咸的化身,更有一种给人亲近和厚重沉甸的感觉。  
期刊
对一个作家来说,情况可能是:写虚容易,“务实”难;传奇化笔法容易,于平常中见出不平常来难。因为,毕竟写作不是仅仅靠想象就能完成,在这当中,对生活的观察、体会和揣摩,也是必不可少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似乎莫不如此。某种程度上,如何处理虚和实的关系,对于小说这样的叙事文体而言始终是其核心问题。谢志强和他的《艾城奇人异事》,情况似乎既是也不是。  一  就虚和实的关系论,贾平凹的作品是典范,他是通过实来写虚
期刊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Salvatore Quasimodo,1901-1968),20世纪意大利著名诗人、评论家、翻译家,“隐逸派”三杰之一,生于西西里岛的一个铁路雇员家庭,早年攻读工程和数学,由于对文学的酷爱转而研习古希腊罗马文学,后来在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教授意大利文学,成为“隐逸派”领袖人物之一。他著有诗集《水与土》(1920-1929)、《消逝的笛音》(1930-1932)、《厄拉托与阿波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