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消防车活荷载的设计取值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ao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地下空间得到了充分使用。在现代建筑中,往往会开辟出地下的1~3层作为地下室。为满足整体规划需要,这些地下室的顶板上往往会覆土以满足绿化、管网埋设及消防通行等要求。其中消防通行的需要决定了顶板在设计中必须考虑消防车活荷载的取值,而规范对有覆土情况下的取值并不明确。因此研究地下室顶板上消防车活荷载的取值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地下室顶板消防车活荷载的设计取值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中的设计取值计算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下室;顶板;消防车荷载;取值
  Abstract: with the urban tension, underground space has made full use of. In the modern buildings, often can hew out underground 1 ~ 3 layer as the basement. To meet the overall planning needs, the basement roof tend to earth up to meet the greening, network embedded and fire for passing. The fire going need to decide the roof in the design must consider truck live load values, but the standard of overlying soi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alue is not clear. So the basement roof truck live load values of the probl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present basement roof truck live load values of the design problems in it, and the design value calculation problem is discussed.
  Key words: the basement; Roof; Fire truck load; value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目前地下室顶板消防车活荷载的设计取值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城市建设的项目中,主要以高层住宅建筑居多,其中绝大部分都需要设置大面积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室顶板往往作为小区绿化层的底板,绿化层通常情况覆土较厚,上部植被及环境荷载较大,绿化层内设备管线布置较多 住宅建筑的消防车荷载与后期绿化荷载重合。设计人员在工作中,关于建筑地下室顶板消防车荷载取值的计算,以下问题较为常见:
   (一)跨度的问题
  所谓消防车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是指轮压直接作用于楼板上的等效均布荷载,因而与楼板的跨度是有着直接关系的。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单向板的楼盖(板垮不能小于2米)消防车荷载标准值为35.0kN/m2;双向板楼盖(板跨不能小于6米×6米)和无梁楼盖(柱网尺寸小于6米×6米)消防车荷载标准值为20.0kN/m2”规范的规定较为片面,较多设计者往往会觉得较难对实际设计中各种复杂情况一一加以区别取值,于是在实际设计中通常会不管具体情况,单向板一律取值35.0kN/m2 ,双向板一律取20kN/m2 ,但往往忽略规范规定的前提。例如双向板是需要板跨不得小于6×6米的。对于小跨的次梁或跨度小于6米的主梁,就会留下安全隐患。
   (二)覆土层的问题
  根据规范说明,我们应该按照轮压值扩散,直接运用规范里面所示的值扩散是不对的。所以,不考虑覆土层的厚度,不计算不利轮压,将土重与规范规定的消防车荷载机械叠加,是容易犯的错误。
   (三)对消防车荷载的折减问题
  根据规范的规定,消防车荷载在设计基础的时候,单向板取值0.5,双向板与无梁楼盖取值0.8;在设计楼盖梁的时候,前者取0.6,后者则取0.8。所以,使用软件计算的时候,需要勾选选项荷载折减,如果不选,在荷载输入的时候应该折减。
   (四)关于消防车活荷栽的取值结构专业
  对于消防车等效活荷载的取值一直广受争议,主要原因是目前荷载规范关于消防车活荷载的取值没有考虑到顶板的覆土影响。板跨仅限定单向板不小于2米,双向板不小于6米。但是影响着消防车活荷载的因素有很多,譬如消防车的排列规格、覆土的厚度以及荷载的性质等等。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覆土层厚度增加,等效活荷载值就降低,板跨尺度增加,等效活荷载数值同样降低。
  二、地下室顶板消防车活荷载设计取值的方法
   (一)综合考量各方面影响因素
  根据消防车主要的技术指标,结合目前大多数城市住宅建筑的高度一般在3O米以上,建筑面积较大的情况,应该考虑重型的消防车3O吨的满载重量。当火灾发生的时候,为了快速有效地扑灭火灾,消防队一般不只出动一辆,有时候七八辆,甚至更多。因而也应该考虑到多辆车荷载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在进行消防车荷载取值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到住宅建筑的高度,面积等因素。
   (二)关于住宅建筑消防车荷载的折减问题
  要特别指出的是,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中4.1.1规定的消防车荷载均为直接作用在楼面上的荷载,仅可用于楼面板设计计算,用于楼面粱、墙、柱及基础计算时的荷载须按荷载规范4.1.2条相应项进行折减。一般情况,住宅建筑地下室会设计成双向楼板,主梁跨度往往都大于6米,主梁设计时,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覆土层的厚度的扩散作用,取规范4.1.2-3)折减系数进行主梁设计计算。但次梁及楼板设计时,应注意到,通常的地下室顶板次梁梁格一般在2~3米左右.应按实际小板跨考虑覆土扩散后计算消防车轮压等效荷载,然后再按规范4.1.2-3)折减荷载后进行设计。考虑折减系数后.可以减少梁与板构件等的高度以及配置钢筋的量,不但可以增加地下停车场的使用高度,而且能够适当减低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因此,正确考虑折减系数也是消防车荷载设计的关键环节。
   (三)考虑消防车荷载对住宅建筑的管沟壁的影响
  按照消防车轮压荷载最不利于地下管道和沟壁的情况布置,将轮压荷载与均布土层厚度进行换算,计算因为等代土层而引起的角度破裂。通过迭代计算,从而得到由于管沟及侧壁后的填土破坏引起的土侧最大压力。
  (四)地下室顶板消防车活荷载的计算问题
  1、计算依据
  依據《荷载规范》,消防车应按照车全重300kN、最大轮压为P=60kN、轮胎着地尺寸为0.6m×0.2m考虑,而车具体尺寸应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以下简称《公路规范》)的规定,如下图布置。纵向布置应选取《公路规范》中汽车-20级车队。
  
   300kN 汽车的平面尺寸
  2、车队、车道的选取
  按照JTG D6022004中汽车—20 级车队布置,300 kN车台与前、后车相距至少10 m ,故沿车道纵向范围同一板跨只需考虑一台消防车的荷载即可;根据JTG D6022004规定,仅当车道宽度大于9m时才考虑按三列车队布载。三列车队以下无需考虑汽车荷载折减,而小区内消防道通常都不会大于9m,故此计算中沿道路横向范围仅分析一、二列车队的荷载作用即可,汽车的横向布置如下图。
  
  2台300kN汽车并排的横向布置
  等效均布活荷载的计算方法及结果
  《荷载规范》附录B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办法中规定,考虑垫层扩散作用后的局部荷载的计算宽度为:
  Bx=bcx+2S+h;by=bcy+2S+h
  实际上,上式仅适用于当垫层扩散角θ= 45°时的情况;当扩散角θ≠45°时,公式应为:
  bx=bcx+2S×tanθ+h;by=bcy+2S×tanθ+h
  式中:bx,by 为荷载作用面在两个方向的计算宽度;bcx,bcy为荷载作用面在两个方向的宽度,此处则为轮胎着地尺寸;S为垫层厚度,此处则为覆土层厚度;h为板厚,θ为垫层扩散角。
  对于θ的取值,《荷载规范》中并无相应规定,一般情况下取θ= 45°,而该情况仅适用于垫层为混凝土等刚性垫层,当垫层为回填土等柔性垫层时无疑过大,而实际工程中,绝大部分为回填土柔性垫层,因此θ取值可参照《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中附录C 规定取θ= 35°。
  为免除繁琐的计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设计过程中常规情况下的地下室单向板取值长可参考下表:
  
  
  消防车轮压作用下单向板的等效均布荷载值(kN/m2)
  
  地下室双向板取值长可参考下表:
  
  
  消防车轮压作用下双向板的等效均布荷载值(kN/m2)
  结语
  总而言之,消防车荷载的问题决定着住宅建筑建设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准确的消防车荷载能够保证住宅建筑在出现火警的情况下,消防车队能够快速安全进入进行扑灭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要重视对地下室顶板消防车活荷载的设计取值计算,从工作量的角度来看,可能设计员的计算方面会有所增加,但是,准确的设计会大大降低部分结构造价,因为精细的设计,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会显著减少。总体来看,是符合经济效益的,并且也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CJJ105-2005)[S].中國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兰翃,朱禛峰.地下室顶板楼盖梁、板消防车荷载取值探讨[J].建筑与结构设计,2010.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全世界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也为了贯彻我国节约能源的政策,使得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日益加强,尤其是外墙保温技术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使其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目前,在建筑中常使用的外墙保温主要有内保温、外保温、内外混合保温等方法,然而,在不同的保温方法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上述三种保温方法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起到作
期刊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资源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我国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2011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今年初国务院又把“三条红线”指标具体化,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和一些省市纷纷建立机构,制定制度,确定试点,完善基础工作,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下一步的任务是把“三条红线” 的具体指标分解到各个地区并监督落实。完成这一任务面
期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以居住环境最为突出。中央空调在住宅建筑中是由一台主机控制多个不同房间的温度和引入的新风量,有效的改善了室内的空气质量。中央空调还有增大空间利用率,使装修效果灵活多变的特点。本文就空调系统负荷的组成及能耗分析方面做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空调系统;负荷;能耗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
期刊
摘要: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和桥梁技术的提高对铁路桥梁整体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影响桥梁整体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桥梁支座。目前铁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达不到到设计的使用寿命,桥梁的失效从桥梁支座的失效开始,因此加强桥梁支座的施工管理,从支座的选择、安装、养护、更换进行质量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于桥梁支座的研究是基于海洋大气环境下的球形抗震钢支座的研究,重点介绍了球形抗震钢支座的选择、安装、保养与更
期刊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业务内部控制的影响,并提出了在会计电算化下如何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系统能够正常、安全、有效地运行。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影响;对策  Abstract: th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cco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筑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超高层建筑也如雨后春笋矗立在城市中,层数多、高度大,使其在给水系统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寻求最经济的优化设计,包括选择合理的供水方式、管网的优化设计等方法来达到节省投资、节约资源的目的。本文谈谈“节能、节材”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广大同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超高层;冷水系统;节水节能;供水方式  Abstract: in recent
期刊
摘要:框架-核心筒结构是由核心筒与外围的稀柱框架组成的高层建筑结构,这一结构形式有利于结构的受力,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物抗震性能。框架-核心筒结构是目前国际超高层建筑中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在超高层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其设计特点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技术特点,并分别从核心筒、框架、平面布置、连梁和构造要求几方面详细阐述了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要点,对其设计应注
期刊
摘要:绿色生态建筑应该是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的一种建筑,也就是节能型建筑。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大的使用价值,使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环境。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情势下建设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必要性,对其设计原则进行了说明,其次认真归纳了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三大设计理念,最后重点探讨了绿色生态节能
期刊
摘要:钻孔灌注桩可以穿越各种土质复杂或软硬变化较大的土层,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因其施工速度快、占地少、相邻干扰少、承载力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地基加固工程中。但若施工操作不当,很容易使钻孔灌注桩发生质量通病,进而威胁桩基工程的安全。本文首先列举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然后对各种病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了预防的措施,最后提出了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全球能源紧张的情势下,节能建筑成为当前建筑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而建筑外墙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环节。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为建筑外墙的外保温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此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首先对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的性能优势进行了归纳,然后对目前比较成熟的三种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总结了我国此技术发展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外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