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习作教学中阅读是站在作者肩上的意义建构,写作是站在作品肩上的思维提升。高阶阅读能力本身就是写作力。阅读课上的写作力,不仅仅关注作品的表达,还借助作品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建构意义,发展认知,提升精神境界。这些都是在夯实学生的写作涵养。离开了语言因素的课文教学必然会变质,切断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必然会窄化语文的功能。因此,本文着重对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夯实学生的写作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语言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201-01
一、问题提出
课程标准建议:“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在此精神指导下,“自由表达”理念逐渐被小学教学所侧重。但课程标准服务的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写作教学,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特点根本不同,笔者认为我们应根据实际灵活实施上述建议。对一个尚未学会走路的孩子说:“走吧,爱去哪就去哪”,结果可想而知。在他学会走路之前,牵着或扶着,是不能省略的步骤。由于是班级授课制,如果学生写话自由选材,教师的指导就只能就共性问题展开,如同隔靴搔痒。低年级学生本就缺少写作经验、写作素材的积淀,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自由表达”必然无从下笔。为此,笔者建议小学低学段习作教学的内容应该充分结合生活场景,融入感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教师感到写作训练成效不大,学生对写作更是望而生畏,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言之无序”。如何让学生自觉地走进写作,尽情地、自由地通过语言文字认识世界、表达自我?“微习作”就是一条很好的教学途径。
如今“微博”、“微信”为什么那么红火,大家每天更新上面的日志乐此不彼,分析原因主要就是它抛开了文章“高大上”的外衣,走了“亲民化”路线,篇幅短小,形式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定,真正意义上的“为自己写作”。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可以模仿“微博”、“微信”的模式,进入“微时代”,使作文教学因“微”而灵活,因“微”而方便,因“微”而说声“爱你其实也不难”。为了易于教师的操作,利于学生思想、文字自由驰骋,我们可以将它渗透到阅读、生活以及评价中,体现“微习作”用时微,写点微,成篇微的特点,最终提高学生选材、构思、修改、评价等写作能力,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農村小学习作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1.借助知识迁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降低写作的门槛,为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如老舍《猫》的第一段中,用了“说它……吧,可是……”的句式来表达对性格古怪的大猫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充分品读、感悟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模仿该句式写写第二、三段中所描述的猫性格古怪之处。有的学生这样写: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常用身子蹭你的腿。可是它不高兴的时候,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都不吭;说它胆小吧,它的确什么都怕,可是它有时又是那么的勇猛,遇上蛇也敢斗一斗。类似这样的典型句式迁移练笔,虽然也就短短的一两行,但实现了对课文经典语句的有效吸收,不仅使学生在运用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语言,提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还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成功,觉得我也会写。
2.适当强化仿写练习。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课本中入选的文本,都是名篇佳作,语言规范,是学生写作模仿的优秀教材。《秋天的雨》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优美。“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教学这一段时,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式的微练笔,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孩子们根据课件中出现的画面以及已有的生活体验,一句句富有诗意的句子诞生了:“它把金黄色给了稻穗,沉甸甸的稻穗像秋爷爷的手,招啊招啊,招来了大丰收。”“她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一张张小朋友的笑脸,正为幸福的今天欢呼呢!” “黄色是给香蕉的,香蕉像一把锋利的镰刀,割啊割啊,割到了秋天的收获”。此时从一句句天真,充满想象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不仅仅是 “仿”,而是“仿”中有“创”,“仿”中有“新”。仿效性的课堂微练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写作。
3.结合生活场景,积累习作素材。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因为无知,才会出引一句句让人忍俊不禁的话语,因为无虑,才会发生一件件让人捧腹大笑的趣事,这是最纯洁的童真。我们要让学生有意识的留意身边发生的趣事,哪怕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把这些最美好的镜头用文字记录下来,成为甜蜜的回忆。例如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在微日记中写到:“我家那调皮的小猫今天竟然不出去撒跑了,老老实实地趴在写字台上看我画画。我本想好好表扬它一下,没想到等我去喝水的时候,这小猫竟然在我的画画本上踩来踩去,还不停地对着我的本子吹胡子瞪眼,那样子别提多滑稽。原来它以为我画画本上的小猫是它的朋友呢!”
参考文献
[1]曹慧兰.立足生活体验 挖掘习作资源——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生活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54-55.
[2]彭送娇.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71-72.
[3]王培培.略论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75-76.
[4]吴东利.农村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7(23):81.
【关键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语言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201-01
一、问题提出
课程标准建议:“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在此精神指导下,“自由表达”理念逐渐被小学教学所侧重。但课程标准服务的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写作教学,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特点根本不同,笔者认为我们应根据实际灵活实施上述建议。对一个尚未学会走路的孩子说:“走吧,爱去哪就去哪”,结果可想而知。在他学会走路之前,牵着或扶着,是不能省略的步骤。由于是班级授课制,如果学生写话自由选材,教师的指导就只能就共性问题展开,如同隔靴搔痒。低年级学生本就缺少写作经验、写作素材的积淀,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自由表达”必然无从下笔。为此,笔者建议小学低学段习作教学的内容应该充分结合生活场景,融入感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教师感到写作训练成效不大,学生对写作更是望而生畏,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言之无序”。如何让学生自觉地走进写作,尽情地、自由地通过语言文字认识世界、表达自我?“微习作”就是一条很好的教学途径。
如今“微博”、“微信”为什么那么红火,大家每天更新上面的日志乐此不彼,分析原因主要就是它抛开了文章“高大上”的外衣,走了“亲民化”路线,篇幅短小,形式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定,真正意义上的“为自己写作”。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可以模仿“微博”、“微信”的模式,进入“微时代”,使作文教学因“微”而灵活,因“微”而方便,因“微”而说声“爱你其实也不难”。为了易于教师的操作,利于学生思想、文字自由驰骋,我们可以将它渗透到阅读、生活以及评价中,体现“微习作”用时微,写点微,成篇微的特点,最终提高学生选材、构思、修改、评价等写作能力,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農村小学习作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1.借助知识迁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降低写作的门槛,为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如老舍《猫》的第一段中,用了“说它……吧,可是……”的句式来表达对性格古怪的大猫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充分品读、感悟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模仿该句式写写第二、三段中所描述的猫性格古怪之处。有的学生这样写: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常用身子蹭你的腿。可是它不高兴的时候,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都不吭;说它胆小吧,它的确什么都怕,可是它有时又是那么的勇猛,遇上蛇也敢斗一斗。类似这样的典型句式迁移练笔,虽然也就短短的一两行,但实现了对课文经典语句的有效吸收,不仅使学生在运用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语言,提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还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成功,觉得我也会写。
2.适当强化仿写练习。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课本中入选的文本,都是名篇佳作,语言规范,是学生写作模仿的优秀教材。《秋天的雨》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优美。“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教学这一段时,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式的微练笔,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孩子们根据课件中出现的画面以及已有的生活体验,一句句富有诗意的句子诞生了:“它把金黄色给了稻穗,沉甸甸的稻穗像秋爷爷的手,招啊招啊,招来了大丰收。”“她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一张张小朋友的笑脸,正为幸福的今天欢呼呢!” “黄色是给香蕉的,香蕉像一把锋利的镰刀,割啊割啊,割到了秋天的收获”。此时从一句句天真,充满想象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不仅仅是 “仿”,而是“仿”中有“创”,“仿”中有“新”。仿效性的课堂微练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写作。
3.结合生活场景,积累习作素材。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因为无知,才会出引一句句让人忍俊不禁的话语,因为无虑,才会发生一件件让人捧腹大笑的趣事,这是最纯洁的童真。我们要让学生有意识的留意身边发生的趣事,哪怕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把这些最美好的镜头用文字记录下来,成为甜蜜的回忆。例如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在微日记中写到:“我家那调皮的小猫今天竟然不出去撒跑了,老老实实地趴在写字台上看我画画。我本想好好表扬它一下,没想到等我去喝水的时候,这小猫竟然在我的画画本上踩来踩去,还不停地对着我的本子吹胡子瞪眼,那样子别提多滑稽。原来它以为我画画本上的小猫是它的朋友呢!”
参考文献
[1]曹慧兰.立足生活体验 挖掘习作资源——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生活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54-55.
[2]彭送娇.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71-72.
[3]王培培.略论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75-76.
[4]吴东利.农村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7(2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