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诊断以发热待查为表现的早期大动脉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u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以发热待查(FUO)为表现的大动脉炎(TAK)临床并不多见,由于早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且缺乏大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影像学表现,这使得早期诊断非常困难.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PET-CT)在FUO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其可能有助于早期TAK的诊断.目的 探讨PET-CT在以FUO为表现的早期TAK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以FUO为表现而最终通过PET-CT确诊为TAK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转归等,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及对近30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7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37.9±10.6)岁;病程1~6个月,平均(3.9±2.4)个月.患者均以发热待查为表现,可伴有心悸(14.3%)、头晕(28.6%)、头痛(14.3%)、乏力(28.6%)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白细胞计数(71.4%)、血小板计数(57.1%)、红细胞沉降率(ESR)(100.0%)、C反应蛋白(CRP)(85.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2.9%)和白介素6(IL-6)(85.7%)升高.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未见大动脉狭窄和闭塞,而PET-CT可见多部位动脉管壁炎症性改变,包括升主动脉(28.6%)、主动脉弓(14.3%)、颈总动脉(28.6%)、锁骨下动脉(28.6%)、胸主动脉(14.3%)、腹主动脉(14.3%)、肾动脉(14.3%)等大动脉.结论 PET-CT有助于以FUO为表现,而无大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早期TAK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其他文献
为了规范我国儿童康复相关发育性疾病的诊断和命名,保证临床专业人员能够早期、精准的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多次讨论,并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建议.本建议的主要内容包括高危儿、发育迟缓、全面性发育迟缓、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及发育性协调障碍的诊断与命名现状、评估及专家建议,为临床专业人员在儿童发育性疾病的诊断、评估及治疗方面提供一定参考与指导.
目的:观察温肺降气止咳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寒邪滞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温肺降气止咳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程:1个月,随访1个月.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咳嗽症状积分、中医症状量化积分、生命质量评分(LCQ)、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治愈时间;评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症状积分
背景 近年来,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明显升高,作为COPD防控的主战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能力相对薄弱.目前对基层COPD诊疗药物和诊断设备的大范围调查研究相对较少,为进一步了解基层COPD防控“短板”,弥补相关研究空白,特开展本研究.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COPD基本药物的配备与可获得性、肺功能仪可获得性与肺功能检查开展情况.方法 于2021年2—3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在我国31个省份选取817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调查.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确定COP
随着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进与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成为基层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这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评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国外方面以英国、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为代表,认为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主的传统评估指标正在被一些更加关注团队组织环境、内部关系、心理状态、持续改进的模型所替代.国内近些年开始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对象构建评估指标.研究方法多样,但缺乏高质量的理论模型支撑,且未对构建的指标进行信效度检验;指标维度较单一,尤其是缺乏团队
The potential of polyphenols for treating chronic-degenerative diseases (particularly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is attractive. However, the selection of the best polyphenol for each treatment,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y act, and their efficacy are fre
背景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是当前基层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提升团队服务质量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效果的重要手段.有关团队服务有效性的评估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的 以投入-中介-产出-再投入(input-mediator-output-input,IMOI)模型为框架,对国内外评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有效性的指标进行分类归纳,了解各结构中指标的核心维度.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国内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评估指标构建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年1
背景 随着围生医学的进步和发展,极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升高.极早产儿生长发育落后会对其产生长远影响,因此早期的追赶性生长极其重要,目前对极早产儿体格指标的长期追踪较少.目的 探讨极早产儿3岁内体质量、身长、头围的增长趋势,促进科学追赶生长.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诊治的120例极早产儿(胎龄28~32周)为研究对象,其中小于胎龄儿(SGA)组11例,适于胎龄儿(AGA)组109例,随机抽取同时间段出生的121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在矫正年龄40周,矫正年龄
背景 随机对照试验与真实世界数据在报告糖尿病患者临床控制达标率上存在差异,无法解决大规模人群的连续性观察问题.目前国内鲜有大样本量避开直接接触患者、医生数据收集的同类真实世界数据横断面调查研究或相关文献.目的 探索真实世界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单项和综合指标临床控制达标率情况.方法 选取自2017年起,武侯区逐步将基层医疗信息业务系统数据通过唯一的身份证信息绑定在签约患者健康管理系统(EPM)中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样本区.选择样本区绑定EPM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有效随访期、有效
背景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增高,而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处于较低水平,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的 了解1991—2015年中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变化特征.方法 利用1991—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9轮的调查数据,选择≥18岁且年龄、性别和血压值数据完整的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值和疾病史等资料.分析2
本文对《欧洲全科医学/家庭医学和基本医疗保健科研纲要》的中文译稿进行了重点摘登.该文件由欧洲全科医学科研网络制订,包括7部分内容:序言、导言、方法、结果、独立章节,讨论和启示.作为在欧洲发展全科医学科研的核心指南,该文件对欧洲的全科医学学科和科研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的全科医学体系和以此为基础而构建的学科理论共识与我国全科医学当前的实际情况可能更为接近.因篇幅所限,本文刊登了其中最重要,对中国研究者也最实用的5部分内容,包括:(1)导言——全科医学的核心能力/特征以及全科医学科研的意义;(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