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牧区中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知识渊博的教师,能引起兴趣;运用真情叩击心灵,激发学习兴趣;高超的授课艺术,能提高兴趣;利用赏识教育对兴趣激发的意义。
【关键词】牧区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方法
把握牧区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先导和切入口,它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线”的现代教育思想。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好之”就是有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则有了内驱力。。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主动学习的启动力,兴趣不是天生的、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因而需要后天环境的激发和耐心的培养,对语文学习兴趣也是如此。
古今中外源于兴趣爱好产生的人才数不胜数。可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把牧区学生当成被动接收知识的录音機和书袋,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致力于如何教懂学生,因而采取注入式、满堂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的巨大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教和学相互脱节。长此以往,牧区学生对学习语文不但不会产生兴趣,而且还因此导致消极的学习态度和造成被动的学习局面。可见,牧区学生的不学、厌学及学习的惰性不在学生,而在教师,是我们没有把握他们的心理,不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发挥不出他们乐学的巨大内在潜力。即便学生愿意学,在那种只把学生当书橱的僵化的教学模式下,仅通过有限的几本书,有限的几节课又能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呢?况且他们要学的知识是无限的,重要的是发展潜力,学会学习。
如何激发语文的学习兴趣呢?如何使我们牧区的学生愿学、勤学、乐学语文呢?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
1.知识渊博的语文教师,能引起兴趣
要让牧区的学生真正喜欢你的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师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精粹的语言和幽默的谈吐,这样才能产生亲和力、信赖感,唯有如此才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
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也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背诵课文是令牧区学生头疼的。自己在讲授《春》时,首先一字不差地背给学生听,这时同学们主动背诵,都想与教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由此自己深刻地体会到,如果教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牧区学生会佩服教师的丰富知识,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教师、喜爱教师,也自然喜欢语文,就很自然地产生了浓厚的自主学习的兴趣。
崇高的思想水平也能启发牧区学生的兴趣。“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时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一个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如,给大家了介绍一些当今科技知识,激发大家的自豪感,一时间,在班里掀起一股学习科技之风。
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备一桶水。这就是说绝不能仅有语文知识,还要有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新知识。这样牧区学生被引入五彩缤纷的广阔世界,从而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喜爱之情。
2.运用真情叩击心灵,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让自己进入角色,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牧区学生,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去影响牧区学生,用真情叩击牧区学生的心灵,用发自肺腑的职业情感去感染牧区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让牧区学生文字就有血有肉,而不再是枯燥的符号;文章中所描绘的人、事、景、物,所流淌的情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在学生心中引发共鸣。教师只有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情和意,自己真正动情,才能感染学生,才能使牧区学生真心溶入课堂。要以满腔的热情和深切的责任感细心呵护每一位牧区学生,着力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情的感染,沟通心灵,激发兴趣。
3.高超的授课艺术,能提高兴趣
培养牧区学生的兴趣不仅仅取决于培养者的学识、才华、教艺和语言,而且主要也是一个方法策略问题。刘勰曾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披文入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在教学中要善于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彼此灵犀相通,引起感情的共鸣,因此,教师必须熟练地驾驭教材、挖掘教材的潜力,掌握激发情感的手段和方法,培养牧区学生的学习兴趣。
3.1 应该灵活的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导语就好象磁石一样深深的吸引牧区学生,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好的导语又好象电光火石,能给牧区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如在教学《论语六则》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的设计导语,“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包括牛顿、哥白尼等等,有谁知道在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样一说,牧区的学生们学习《论语六则》的兴趣自然就会高,“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导语的重要作用。上课之始,一段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也就随之产生了。
3.2 设置疑点,诱发思考。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自己认识到,课堂提问的艺术能充分激起学生高度的热情,使之兴趣倍增。因此在提问的设计中反复斟酌,结合牧区学生的特点及课文的教学难点提出富于艺术技巧的问题,会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一些问题要由问、活问,就能够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使牧区学生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来。
一堂好的授课是由一串高质量的问题组成的,而授课的最高境界是启发思考,引导牧区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朱熹《四书集注》)教师宜善用启发式,点燃学生的求知的火花,打开牧区学生的思维之门,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牧区学生对文章结构有各种分法,自己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大家展开争论,不急于统一意见,让牧区学生在讨论中实现思维交锋。通过讨论式学习有效地提高了牧区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要依据教材从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牧区学生主动学习。如在教学苏轼《明月几时有》一词,可先通过语言描述,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故事发生在北宋丙辰年的中秋节,都城东京城中,城内月光如水,月亮洁白晶莹,到处是欢声笑语,苏轼一人在月光下舞姿翩翩,他在干什么呢?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月色下的图片,接着用《明月几时有》的教学磁带,先读后唱,民乐伴奏,在悠扬悦耳的笛声中,牧区学生倾听着凄楚婉转的女高音歌唱,眼看课本和注释,很自然地进入词的境界。创设情境,将把强制牧区学生有意注意接受知识,变为无意而轻松获得知识,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4 表演。
表演创设情景是21世纪的课堂,应当使牧区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全身心参与,结合课文内容充分地让牧区学生说、演。画面、音乐可以创设情境,学习影视文学也可创设情境。比如九年级课本的戏剧单元,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自己就先让他们欣赏了《陈毅市长》电影,《威尼斯商人》电影,有了直观的感受,再来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牧区学生的兴趣大增。通过观看电影、电视取得视觉效果,通过主题音乐及配乐诗朗诵来创设情境,这样创设出浓郁的情景就能使牧区学生自主地调动各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
3.5 辩论。
课堂上,教师引导牧区学生进行辩论,既可以锻炼牧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逻辑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外,牧区学生还可以在辩论中 自由发挥,展现自己的才华,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3.6 角色换位。
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牧区学生当一回老师。比如,给课文中的生字正音,教师就可以牧区让学生到讲台上完成。行文浅显、结构清晰的自读课文,教师也可以让牧区学生到讲台上当一回老师,以讲课的形式完成课文学习。这样,牧区学生在“备课——讲课——评议”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4.利用赏识教育对兴趣激发的意义
在激发牧区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赏识教育也是一个直接有效的途径,因为牧区中学生的心理欠成熟,对打击和挫折承受有一定的限度。当代著名的赏识教育倡导者周弘提出:赏识教育是让所有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教育者的智慧体现在对学习者的百分之十,甚至于百分之一的优点的发现,夸大和赞赏,这样必然使牧区学生找到自信,找到聪明的感觉。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喝彩,尤其是在年少的时候和他们表现不太如意的时候。
当然,激发牧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真正理解了语文教学的意义,正确看待语文教学的方式,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同时兼顾考虑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捷径,重视培养、激发牧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做好语文教学绝不是难事,就像一句古话说的那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 中华教育纵横[M].北京:中国物資出版社,2005.
【关键词】牧区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方法
把握牧区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先导和切入口,它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线”的现代教育思想。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好之”就是有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则有了内驱力。。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主动学习的启动力,兴趣不是天生的、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因而需要后天环境的激发和耐心的培养,对语文学习兴趣也是如此。
古今中外源于兴趣爱好产生的人才数不胜数。可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把牧区学生当成被动接收知识的录音機和书袋,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致力于如何教懂学生,因而采取注入式、满堂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的巨大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教和学相互脱节。长此以往,牧区学生对学习语文不但不会产生兴趣,而且还因此导致消极的学习态度和造成被动的学习局面。可见,牧区学生的不学、厌学及学习的惰性不在学生,而在教师,是我们没有把握他们的心理,不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发挥不出他们乐学的巨大内在潜力。即便学生愿意学,在那种只把学生当书橱的僵化的教学模式下,仅通过有限的几本书,有限的几节课又能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呢?况且他们要学的知识是无限的,重要的是发展潜力,学会学习。
如何激发语文的学习兴趣呢?如何使我们牧区的学生愿学、勤学、乐学语文呢?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
1.知识渊博的语文教师,能引起兴趣
要让牧区的学生真正喜欢你的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师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精粹的语言和幽默的谈吐,这样才能产生亲和力、信赖感,唯有如此才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
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也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背诵课文是令牧区学生头疼的。自己在讲授《春》时,首先一字不差地背给学生听,这时同学们主动背诵,都想与教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由此自己深刻地体会到,如果教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牧区学生会佩服教师的丰富知识,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教师、喜爱教师,也自然喜欢语文,就很自然地产生了浓厚的自主学习的兴趣。
崇高的思想水平也能启发牧区学生的兴趣。“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时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一个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如,给大家了介绍一些当今科技知识,激发大家的自豪感,一时间,在班里掀起一股学习科技之风。
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备一桶水。这就是说绝不能仅有语文知识,还要有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新知识。这样牧区学生被引入五彩缤纷的广阔世界,从而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喜爱之情。
2.运用真情叩击心灵,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让自己进入角色,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牧区学生,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去影响牧区学生,用真情叩击牧区学生的心灵,用发自肺腑的职业情感去感染牧区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让牧区学生文字就有血有肉,而不再是枯燥的符号;文章中所描绘的人、事、景、物,所流淌的情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在学生心中引发共鸣。教师只有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情和意,自己真正动情,才能感染学生,才能使牧区学生真心溶入课堂。要以满腔的热情和深切的责任感细心呵护每一位牧区学生,着力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情的感染,沟通心灵,激发兴趣。
3.高超的授课艺术,能提高兴趣
培养牧区学生的兴趣不仅仅取决于培养者的学识、才华、教艺和语言,而且主要也是一个方法策略问题。刘勰曾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披文入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在教学中要善于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彼此灵犀相通,引起感情的共鸣,因此,教师必须熟练地驾驭教材、挖掘教材的潜力,掌握激发情感的手段和方法,培养牧区学生的学习兴趣。
3.1 应该灵活的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导语就好象磁石一样深深的吸引牧区学生,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好的导语又好象电光火石,能给牧区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如在教学《论语六则》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的设计导语,“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包括牛顿、哥白尼等等,有谁知道在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样一说,牧区的学生们学习《论语六则》的兴趣自然就会高,“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导语的重要作用。上课之始,一段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也就随之产生了。
3.2 设置疑点,诱发思考。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自己认识到,课堂提问的艺术能充分激起学生高度的热情,使之兴趣倍增。因此在提问的设计中反复斟酌,结合牧区学生的特点及课文的教学难点提出富于艺术技巧的问题,会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一些问题要由问、活问,就能够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使牧区学生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来。
一堂好的授课是由一串高质量的问题组成的,而授课的最高境界是启发思考,引导牧区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朱熹《四书集注》)教师宜善用启发式,点燃学生的求知的火花,打开牧区学生的思维之门,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牧区学生对文章结构有各种分法,自己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大家展开争论,不急于统一意见,让牧区学生在讨论中实现思维交锋。通过讨论式学习有效地提高了牧区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要依据教材从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牧区学生主动学习。如在教学苏轼《明月几时有》一词,可先通过语言描述,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故事发生在北宋丙辰年的中秋节,都城东京城中,城内月光如水,月亮洁白晶莹,到处是欢声笑语,苏轼一人在月光下舞姿翩翩,他在干什么呢?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月色下的图片,接着用《明月几时有》的教学磁带,先读后唱,民乐伴奏,在悠扬悦耳的笛声中,牧区学生倾听着凄楚婉转的女高音歌唱,眼看课本和注释,很自然地进入词的境界。创设情境,将把强制牧区学生有意注意接受知识,变为无意而轻松获得知识,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4 表演。
表演创设情景是21世纪的课堂,应当使牧区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全身心参与,结合课文内容充分地让牧区学生说、演。画面、音乐可以创设情境,学习影视文学也可创设情境。比如九年级课本的戏剧单元,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自己就先让他们欣赏了《陈毅市长》电影,《威尼斯商人》电影,有了直观的感受,再来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牧区学生的兴趣大增。通过观看电影、电视取得视觉效果,通过主题音乐及配乐诗朗诵来创设情境,这样创设出浓郁的情景就能使牧区学生自主地调动各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
3.5 辩论。
课堂上,教师引导牧区学生进行辩论,既可以锻炼牧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逻辑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外,牧区学生还可以在辩论中 自由发挥,展现自己的才华,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3.6 角色换位。
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牧区学生当一回老师。比如,给课文中的生字正音,教师就可以牧区让学生到讲台上完成。行文浅显、结构清晰的自读课文,教师也可以让牧区学生到讲台上当一回老师,以讲课的形式完成课文学习。这样,牧区学生在“备课——讲课——评议”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4.利用赏识教育对兴趣激发的意义
在激发牧区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赏识教育也是一个直接有效的途径,因为牧区中学生的心理欠成熟,对打击和挫折承受有一定的限度。当代著名的赏识教育倡导者周弘提出:赏识教育是让所有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教育者的智慧体现在对学习者的百分之十,甚至于百分之一的优点的发现,夸大和赞赏,这样必然使牧区学生找到自信,找到聪明的感觉。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喝彩,尤其是在年少的时候和他们表现不太如意的时候。
当然,激发牧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真正理解了语文教学的意义,正确看待语文教学的方式,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同时兼顾考虑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捷径,重视培养、激发牧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做好语文教学绝不是难事,就像一句古话说的那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 中华教育纵横[M].北京:中国物資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