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 画缘 故乡缘

来源 :大地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书,从小时候开始,那时,我守在外祖父身边读书。我的外祖父,大号,张学奂,字文轩,晚清进士,学识渊博,民国时期在高唐文庙教书,当时,他是高唐文庙唯一的教书先生。外祖父教书规矩极严厉,讲究极多,“坐有态、站在势、行有姿、书有讲、学有解、尊师重贤、礼仪有方”,是位极有传统儒学思想的饱学之士,对待不守规矩的学生,则施以重罚,他的学生常常被他打的尿裤子。外祖父教学严厉治学严谨,他的学生成大器者极多,有高官、学者、大画家,即便曾经受过外祖父戒尺严厉笞打的学生,依然不忘先生当年教诲之恩。
  外祖父晚年去了东北呼兰,他的学生回到高唐还是打探先生的下落。大画家李苦禅在青岛遇见外祖父的远房重孙张瑞亭,得知老人去了东北,跺着脚喊:“那冰天雪地的,先生受得了吗?”外祖父是在困难时期随着我的父母去呼兰的,我就出生在呼兰,那时我的家就住在吴大帅府东边的八大家。这是呼兰有名的八大户人家,其中刘家出了一位女作家,就是客死在香港的萧红,我的童年就在萧红住过的大院里渡过。
  那时,我和外祖父、外祖母住在一起,我记事起,外祖父每天都读书写字,我守在外祖父身边看着他写字,外祖母怕我惹他生气,对我说:“小,你姥爷可厉害啦,你可别惹他生气。”可我没觉出外祖父有多厉害,只觉得他是很疼我的人,后来外祖父教我认字读书,慈祥又和气。直到外祖父死去时,他躺在一张冰凉的木板上,穿着一件大长袍,脸面依然慈祥平静。外祖父临终前一年曾跟舅舅说过他想回高唐,当时舅在济南上大学,他告诉我外祖父,李苦禅在北京齐白石那里学画,找他帮忙也许会把我父母调回高唐,外祖父摇了摇头说:“不可以呀,当年人家上学足交了束脩的,现在都困难,只能信命啦。”
  外祖父宁愿在冰天雪地的呼兰受苦也不愿麻烦他的学生,直到他咽气时,还告诫他的后人,小要去麻烦李苦禅,都活得不容易。外祖父72岁客死在呼兰,临咽气前,他对我的外祖母和我的母亲说:“我想回高唐,不知哪年才能旧去。”外祖父藏书极多,我的记忆中有一大木柜,后来大都毁在浩劫中,留在我于中有一部《论语》,一部《周易》,一部《五方元音》几本古药书。我秘藏着这些书,也不断寻找着曾经失落的古书,不论走到哪里,我都费尽心机的寻找。渴望有一天我能寻回失落在我童年梦里的天赖般的寂静。我爱书,书中有我的梦魂环绕的缘,一种来自远占的书缘。
  我是随父母在80年代回到高唐的,父亲说他特想家,不想留在东北,也想把外祖父、外祖母的尸骨带回高庸,父亲通过他过去的同学调同高唐,迁外祖父坟那天,天气特别的好,我把外祖父的尸骨安置在一个小木箱时,仿佛听到老人在空中轻轻的叹息,我母亲哭着对外祖父的尸骨喊:“爸爸你跟我们回家吧。”那天夜里我梦见外祖父,他好高兴。我的家终于搬回到高唐,安置了外祖父、外祖母,我才知道,外祖父的家是高唐的大户人家,过去张家的阴宅就占地几百亩,我现在住的中交华府就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张家后辈子孙众多,外祖父辈份极高,我的母亲,也被张家的后辈称为老姑奶奶。我的外祖父在冰天雪地的呼兰逝去,临终时,他老人家依然渴望回到高唐。如今他老人家已经回到故乡了,可我却远离了故乡呼兰,二十年过去了,我一直思念呼兰,虽然我少于交际,苦于读书,对故乡的想念却成了我一个心结。
  高唐因李苦禅这位大画家而出名了,自从李苦禅纪念馆建成那天起,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来到高唐的画家,在艺术博览会期间画家来得更多了。艺术博览会已经召开三届了,今年的艺博会恰好是阴历十月一日,正是上坟的日子,我要去给外祖父上坟,没有去艺术博览会,即便是头两屑艺博会我也是懒得去看。总觉得那里太多杂乱,极不安静。缘于《大地文艺》开设画家评论专栏,要寻些著名画家作专栏评论的,开会的第二天,我还是去了高唐的大佛寺,这是一条因李苦禅馆而修起的书画街,街北的门市部全是卖字画的商贩,街面上有一条几百米长的古玩市场,商贩们把各式各样的古玩字画搬到这条街上,场面热闹且杂乱,我不屑看那一堆又一堆的假物,却被一群又一群三仨两俩披着长发的人所吸了。
  我知道,那是来参展的画家。他们在艺博会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寻找生存的契机。画家的到来,让书画街变得热闹起来,画贩子也在寻找商机,寻找捞钱的时机,他们中有的连字都不会写,却说自己在练书法,然后向画有们索要字画,走出寂静的画家们很爽地刷出几幅字,画贩子拿着画家们的书法开始四下里海阔天空的吹牛皮,吹到火候时,把字买掉。画家们是真诚的、坦荡的,那里顾及这商机充盈的街巷里充满了欺诈和虚伪,那些本不明白却装做很明白的画贩子,云山雾罩的海佩着,仿佛高唐不仅仅出了一何大画家,而是车载斗量的多得不可胜计,连初中生弄出一篇漏洞百出的瞎话文章,也忽悠一群上当者,一年又一年的艺术博览会迎来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著名的画家,一幅又一幅精心创作的画作留在艺博会的地下室里,不知有多少人看,不知有什么说法,在画家来去匆匆的脚步中,渐渐被忘记,甚至连篇象样的文字也没留下,留下的仅仅是画家们那无奈的留恋与可怜的叹息!
  我在书画街遇见的第一位著名画家是刘化雨先生,他正在为他开设的“博虎堂”开业忙前忙后,我冒然的走进刘先生的展室,被他写满老虎各种神威的画作吸引,刘化雨是被称作“神州虎王”的当代青年画家,以工笔,小写意及大写意笔法创作虎画。其百虎长卷及“五百虎画长卷”,气势雄浑、场面博大,刘化雨先生分别在1997年-2005年于山东荚术馆,中国美术馆、深圳博物馆、菲律宾、济南荣宝斋展出,获得好评。国画大师李丁陇参观刘化雨先生“百虎长卷”题写“神州虎王”以示勉力!
  刘化雨先生谦和文静,谈吐文雅,在我与他交谈时,刘先生说出了一道伤心的往事。他曾被一位外因画贩子拐骗去300多幅大画,而且那些作品都有仝国著名书画家笔墨点评,有些大画家,大书法家已作占人,成了绝笔,我听了心中一沉,从他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中能看到一位画家的忧郁,那忧郁夹杂着一种失落的伤痛,我握住刘化雨的手,想说些安慰话,却感觉那么的无奈,我想,我能帮他做些什么呢?如果能,我会尽力去做。我走出刘化雨的展室,走向那条古董街,一群画贩子在大喊大叫地拍着假画,从500元起价,落锤时仅仅50元,围观的人很多,我暗骂着:“这些骗子,连脸都不要,这么整下去,书画之乡的名声都弄砸了。”
  小街上站满了各种神态的商贩,一个个皮笑肉不笑的吹天侃地,有一位写字者当街卖艺,字写得也算顺眼,握笔与转笔的姿势,颇有章法,可惜他的字没人光顾,我顺手拿起一个摊主的画轴,我是看见画轴上的几页古书,那是张仲景的《伤寒论》,一共四页,全贴在画的背后,女摊主问我“你要画吗?”我说:“我想买这本书。”女摊主身边的男人回道:“那可难啦,只有这两页剩下的都糊画啦,早不知卖给谁啦。”   我可惜这么珍贵的古书,让人给糟踏成几页了,我苦笑着放下那画,不在看那堆假画,也不想在看那几页书,只感觉那书好可怜。一位老画家听出我的口音是北方人,对我说:“嘿,老乡呀,我也露出了惊喜,三十年后能在高唐听到久违的乡音,老画家自报家名,他足来白黑龙江鹤岗市的画家老季在高唐开了一间画室“大啸堂”,我笑着握住老画家的手说:“我是呼兰人,已经回到高唐三十年了。”季先生很爽地笑着说:“呼兰人?你认识萧红吗?”
  我愣了一下说:“萧红,您真会开玩笑,但我知道她是呼兰八大家中刘家的闺女,现代著名作家。”季先生拍着我的肩膀笑个不停,我说道:“季老师,咱黑龙江不仅出大作家,也出大画家呀!”老季收住笑说:“嘿,让你说准啦,你知道,贾平西吗?那就是咱哈尔滨人。”我吃了一惊,前几年就有人说,中国文坛出了一何大作家贾平凹的同时,中国画坛竟出然也出了一位大画家贾平西,两人的名字,仅一字之差,却成就卓著,名气极大,贾平凹是文坛奇才,贾平西却是画坛怪才,他的画举笔简纳,画中意境博大,凝集哲学、历史、关学诸多内容,想象力极强,风格冷峻怪异,贾平西是中国画坛极有潜力,影响极大的著名画家。
  老季听我这么一说,竟然大笑不止。“你们评论贸平两是个怪才,我们都说他是个怪人,他昨天来的,还给我写了两幅字呢!你过去看一眼吧,挺有味道,就在我的“大啸堂”里呢!”我很开心能见到贾平西的大作,更让我高兴的是能遇到故乡人。也许这就是缘份,一种久违的故乡缘。季先生是北京某画院的老师,他的画作,绵密、粗旷、笔墨收放自如、酣畅大气,工笔写意兼顾,绘画风格呈现一组大器晚成的气势,尤其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多以意取象,浓墨重彩中展现他的艺术功底及绘画修养,在他的画室中的几十幅作品,尤以老辣、干练、酣畅笔墨功夫尽显其季先生绘画艺术风格。如《陶渊明诗意》是季先生将小写意与大写意融合在一起后的绘画创作,整幅画面宁静舒朗、生动、传神,笔墨淋漓,意境深邃、诗意充盈,具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画境界。
  季先生是个爽快人,随和又健谈,在古玩街,他信手买来一块小玉佩,走进画店就送出去了。我当时跟季先生开玩笑“季先生刚花80块钱买的玉佩,还经过漫长的讨价还价,竞这么随手送出?”季先生笑着说:“买个玩意,送给孩子玩的,别当真,当真就误事啦!其实,我知道那是合成玉,值不了几个钱,送孩子当个吉利。”
  与老季先生的相遇,实在是隅然,因为是同乡,谈笑就随意得多,季先生很健谈,对绘画艺术有独到的见解,大都是他几十年砺练出来的绘画心得,能和季先生谈绘画艺术那是一种学习的机会。我欣赏季先生直言不讳的艺术批评,他谈到艺术批评的弊端时说不论什么人评画,都会用不少溢满之词品评画家的作品,有时让人觉得像戴高帽子,越是表扬的多,批评的含意就越少,甚至没有批评,通篇文字看不出批评的味道,能理解郑板桥说的“隔靴骚瘁太无聊,入木三分骂亦精”这句话的含意,那批评文章就有味道了。
  当然好的作品就应当说好,俗的、甜的、庸的、差的、不批评能看出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吗?古人的东西咱继承也好,发扬光大也好,可得有眼光,会琢磨的,在琢磨中练出个道道,那就得仔细的理会绘画艺术琢磨出自己个人心得与画法,好的批评会让创作有进步,隔靴骚痒的溢美之词,只会平添一些俗气,晦气,那很没劲,我说这话直了点,可我是为了艺术批评能象个样。季先生是位胸襟坦荡,和气随缘的老人,说话慢声拉语,一脸的笑态,笑谈中我理解他的绘画风格大概有如下三点:
  (一)季先生把古典皴法融进西画中,形成斧劈皴与西方写实技法的融合,达到了虚实明暗烘托,光线对比明显的效果。如他创作的《雄狮图》整幅画面以气韵生动彰显雄狮的王者之气。恰如季先生所说的将古帝王之气的《大风歌》化入创作中,形成“大风起兮、尘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气,而且雄狮的刻化细微精致,整幅画工写兼备,表现了季先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创作理念。山石皴法运用斧劈皴又融入两画写实手法,远近虚实呈现出大风起兮的气势。
  (二)季先生把中国画的工笔与写意同时化用在创作中,达到意境高古,气韵生动的效果,如《山鬼》取之《九歌》篇中,又将其更加形象化,诗意化,人文化,运用半工半写创作人物形象,再现了《山鬼》中女神对爱情深沉挚着,展现了“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即含睇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季先生画出的《山鬼》活用了《九歌》中的诗境,形象表达了美丽动人的女神,强烈的感情及复杂的心理变化,使之有血有肉的刻化山米,在季先生的笔下,奇丽多彩的画面,呈现神异的意境之中。
  (二)季先生的绘画艺术,承传着一种精神,一种远古的回声,一种诗书画合一的境界,例如季先生的大幅作品《成吉思汗》整幅画面呈现一派博大宏伟的气势,景物烘托慎密绵长,围绕着成吉思汗,弯弓射雕的英雄气,达到寓境寓情传神化境之中,让人读出季先生绘画风格干练、老辣,挥洒自如的劲道,显示了一组来自远古的沧凉与雄浑。季先生虽然健谈可他的应酬太多,也许是他不常到高唐来的缘故,他领我去看画的时候,楼下的客厅中已满了求画的人,其巾有记者、有作家、有画贩子,季先生太多忙碌,不能拥有一静。那些人向季先生索要了东西离去后,季先生把贾平西写的两幅字拿给我看,一幅横幅,行草书写笔墨老辣、干练,一幅立幅,狂草写成,风格冷峻怪异至极。两幅字没有印章,只有贾平西捺的手印。读克贾平西的大手笔,方觉世间所评贾平西怿才可谓实实在在的评价了。
  贾平西笔墨当为承袭古意,融合诸大家后,自成章法,笔势如刀削斧劈,是当今画坛罕见书法创作,而贾平西所书写的“鹰”字,则似山非山,似树非树,似水非水,如烟如雾,如云如霞,峰峦叠起,酣畅淋漓,笔势险峻,狂怿奇异,实乃书家作品之奇品也,老季说,贾平两就是个怪人,他写字画画都特别怪。”我想了想说“如果我没猜错,贾平两是这次博览会中成就最高的画家”老季,拍着我的肩膀笑着说:“没错,他是很有成就的画家,世界画坛上也很有名气的画家。”我握住老季的手,不再说什么,只觉得有一股久违的自豪,一道漫长的思念,从心里缓慢的出现了,我脑海闪过一幅画,天津著名画家李俊淇的人物画,题目是《人生乐在相知心》。从老季的大啸堂走出来时,我依然记得贾平两,一位画坛怪才,一位米自故乡的大才子,我开始想念呼兰河,那条承载着我童年诸多欢乐的小河。我记起禅画艺术家陈雷那题首题画诗,“云里雾里自清闲,一双赤脚落凡间。蟠桃宴上酩酊醉,满身福禄渡有缘。”缘不仅是佛家的禅机、也许是人世间“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缘份吧!我想终会有一天,我们会冈缘相见,必竟有一股扯不断理还乱的故乡缘。
其他文献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故事。诗人万代彬心中的故事除了让他的灵魂饱受折磨之外,那就是人性的升华,生命的凸显……  万代彬要出版新书《爱在花开花落时》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这个消息,立刻就心动了,便自告奋勇地要为他写上几行文字。不是我故意要在别人的收获季节显摆自己,而是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他的一种精神令我感动。  双眸中透出的真情  还深深地埋在心底  那最真最真的  却没有人把她带去……  ——《心中的故事
期刊
登瞿塘峡烽火台    一  瞿塘关上烽火台,巴楚当年战火哀。  游人到此无限思,烽烟息后歌舞来。    二  烽火台接高阳来,楚埙巴歌不胜哀。  千里峡江青猿啼,牵夫号子动山岩。    三  哥采药来妹放羊,隔期相会烽台旁。  哥卖药材盖新舍,妹换羊皮置嫁妆。    四  烽火台边小山坡,蛮女爱唱竹枝歌。  头插野花过山道,一声清脆甩过河。    重游瞿塘有感    当年出峡猿啸哀,萧萧秋风动地来
期刊
1    山城、渝州、新重庆,华夏有名;  元首之邦,帅星之乡,称冠神州。  这里有闻名全国的古战场,  这里是巴渝文化的发源地,  悠久的文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11世纪,  这里拉开了巴人征战建国的历史帷幕,  一部巴人战争史由此写出。  这里是巴蔓子刎首留城之地,  书写了刎颈高风邈河山的壮举;  这里是“上帝之鞭”折逝地,  由此绵延了国祚扭转了战局;  这里是明玉珍激战的古战场,  由此建立
期刊
1    “楼上202房,两百元标准”一声清亮的吆喝,让请客的我感到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虽然关着门,但声音还是很清晰的传到了每个人的耳膜。单位最近经费紧张,但来了客人还是要招待的,上来的时候还特意把服务员叫到一边低声说的两百元标准餐,因为这里的菜做的实惠,外面的人吃过后肯定不会想到只两百元标准,这下可好,大家都知道了。“服务员,倒茶!”司机小任愠怒的叫道,立刻从门外进来了一个女孩,高高的个儿,玲珑的
期刊
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  忽然发现生活  尽然是杯茶  苦尽甘来  生活尽然  是这么回事  有欢乐  也有圆缺  谁去论那些闲碎言语  管他指谁在说谁    多年以后  随处是生活  随地是人生  随处是恩怨    有一个说大话的人    有一个说大话的人什么话  不论大话说的好吓人  只听雷声响  没有雨点下  想想倒也是社会文明  不是讲你拳头硬我拳头狠  和说的大话吓人    讲文明话 
期刊
冬天来临,又到吃酸菜的时候了,如今人拉吃酸菜只有到副食品店或菜市场人的摊点去买,价格适中是那种经过科学高速发酵的产品,方便是方便了,而且酸菜颜色是白白的,看上去清清爽爽,只是觉得味道怎么也赶不上母亲淹渍过的酸菜,未服刑时也曾到菜市场私人摊点买过,质量更是没有保证。  淹渍酸菜的确是一门学问,每年的冬天大白菜上市后。母亲都要买些白菜储存在家里的阳台上,一般棵大、包心的好莱用报纸包好,再用破棉被盖好,
期刊
把文艺创作与生产线生产作并置或者互换,据说是当今全线推进技术化与功利化的年代里,催生的又一种必然的趋向,或者亦被标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由是,本来属性各异、历史范畴互不关属的文艺创作与生产线生产,就被要么捆绑一起,要么相提并论。    技术化与利益最大化的对流雨    在市场经济的时潮势运作用下,文化的整体性与艺术创作的命运正承受着分解和挤逼。物质层面的种种变化,与人的精神以及内心状态,显然产生
期刊
一     三峡是雄性的,是三峡在诗人眼中独有的高度。  长江以她雄浑的气势奔涌而来,抵达三峡谷地的时候突然就有了一份缠锦,像一个远行的母亲,伸出双手拉住身边的儿女,留下一次次深情地回眸。  张奎是地地道道的三峡之子。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这块土地的神韵让他澎湃出满腔的热情。自然,这只能是诗人的一种感悟。  大江东流,水养人也养文。长江大峡谷丰厚的底蕴,只能用“人文”来展示或者诠释。青年诗人张奎当然明
期刊
临近春节,县里安排救济照顾破产企业失业工人生活事宜时,听说农民企业家狗剩先生致富后无私救助二蛋家生活的事,就派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张通讯员到该村找着村支书,二人一路来到了狗剩家见着狗剩,张通讯员对狗剩说:“听说你对破产企业一县磷肥厂失业工人二蛋照顾的很好,县上要我调查调查材料,写篇通讯,报道报道你的事迹,让别人学习哩,你就把如何大公无私、致富不忘乡邻,特别是自愿帮助火业贫困工人二蛋的模范事迹说说吧!”
期刊
把梦想缩小    10多年前的河北乡村,一个在山坡上砍柴的笨小伙子,在夜晚的山道上疾疾奔走,他是在赶往去少林寺的路上。这个傻乎乎的小伙子,发誓要成为一个武打影视演员。就在不久前的一天夜里,他在乡村院子里看一部武打片的电视时,一个村民嘲讽他说,喂,你能不能上电视也给我们表演啊。就在那个没有星星的夜晚,他对父母发誓,他要成为一个在电视里表演武功的人。  后来,这个俗家弟子从少林寺再次出走,到北京的建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