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良:无声地面对尘世

来源 :LADY格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方良与蒋经国共育有三子一女,但蒋经国及她的三个儿子先后辞世,不论蒋家掌权时代或是政党轮替,不论威权体制、宫廷内斗或苏联解体告别冷战,蒋方良几乎从没有公开谈话,每一天都与往常的日子一样,她完全无声地面对尘世。
  蒋方良,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白俄罗斯人。生于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自幼双亲亡故,由姐姐安娜抚养长大。16岁时她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认识了尼古拉·伊利札洛夫(即蒋经国),并在两年后的1935年3月15日结婚。
  苏联岁月
  芬娜当时不知道她所托付终身的中国青年有着庞大权势的家庭背景。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的同事眼中,尼古拉和芬娜不过是一对平凡快乐的新婚夫妇。由于蒋经国身份特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动荡不定,所以蒋经国和蒋方良夫妇俩的生活时好时坏。
  1936年蒋经国的处境十分不利,苏共中央通知乌拉尔党委会撤除蒋经国的副厂长和《重工业日报》主编的职务,并且取消他苏共候补党员的资格。刚结婚而且有了儿子的蒋经国失去了工作,生活顿时成了问题。这段艰苦的日子一共维持了6个月,一家三口只有依赖蒋方良在工厂做工的微薄工资过活。蒋经国被革职时,正好是蒋介石调派大军准备对陕北红军展开最后攻击的一刻。不过西安事变和平落幕后,国共关系好转,中国内部矛盾整合完成,开始集中力量对抗日本帝国主义。此时,蒋经国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给斯大林,要求立刻返回中国,没想到一周后便获得批准。
  初见公婆
  1937年,蒋方良和蔣经国抱着儿子回到浙江溪口,拜见蒋经国的母亲毛福梅。毛福梅为儿子和媳妇补办了中国婚礼,穿上旗袍的蒋方良从此不再是活泼多言的俄罗斯少女,而是克勤持家的中国媳妇,学习中文,学讲宁波话,伺候婆婆。
  蒋介石对于这位身材高大、金发蓝眼、高鼻梁的俄罗斯媳妇,起先有些不习惯,在此之前,蒋经国曾写信告诉他父亲这桩婚事,蒋孝文出生的时候,还寄了一组黑白照片给他,所以,他对蒋方良还不算陌生,直到发现她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妇女的要求,是标准的贤妻良母型,蒋介石相当高兴,于是替她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芳娘”,这也等于是对这位媳妇的肯定。
  后来毛太夫人认为小辈用“娘”字有些折煞,改名方良。
  台湾岁月
  1949年到台湾初期,蒋方良最先住在中山北路四条,那里房子不大,附近住家环境又复杂,加上政治局势混乱,那几年住得很不舒服。她很不习惯台湾的炎热气候,尤其是到了7月的炎夏,更是热得要命。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台湾轻工业还在初级阶段,只有老式电风扇,吹起来吱吱作响,更不用说有冷气机了。那几年她确实相当不习惯台湾的气候。
  刚来台湾,大家普遍生活都很清苦,但是,精神生活反而很充实。由于官太太当时都很年轻,蒋方良刚届不惑之年,大家适值活力健旺的年代,聚会活动的机会也很多。加之蒋经国那时的职位比较低。不用讲究太多的官场忌讳,和亲朋故旧之间来往,也比较没有强烈的阶级观念。他不但不限制蒋方良和官太太们经常往来,也经常吆喝男士们一块儿加入太太的行列,时常在一起宴饮欢乐。
  一生低调
  在生活上,蒋方良一直保持着低调,她鲜少在媒体露面,台湾百姓对她极为陌生。她与一位平凡无怨的主妇毫无不同,当丈夫经常加班或出差时,她只管把家庭照料好,虽有佣人,却常亲自动手洗窗帘。蒋方良和蒋经国一样,生活上不改当年在乌拉尔山区的简朴习惯。
  蒋经国在世时,蒋方良公开露面的时机,不外乎两个场合:一个是蒋经国出访时,她会到机场迎送,或有外宾来访时,她迎送宾客和出席宴会;另外一个时机是每逢大小选举,她和蒋经国总是一道去投票。
  蒋方良跟她的婆婆蒋宋美龄比较起来,有人说蒋方良是一位永远没有声音的“第一夫人”,尤其在蒋经国去世之后,蒋方良深居七海官邸,除了每年为故“总统”谒陵,几乎看不见蒋方良的身影。当年跟随在夫人身边的老随扈逐渐凋零,更让蒋方良备感唏嘘,数十年来她从来没有回过家乡。
  她一生都小心翼翼地深藏在公婆、丈夫身后,这位异国女子自进入蒋氏家族,就一直以中国传统妇女美德要求自己,沉默寡言、不问政事、勤于内务、足不出户。
  外界对她的集体关注,始于她不断从大直官邸到荣总医院往返的路上,那是她最不想走、但不得不走的一段伤心路:1988年1月13日,丈夫蒋经国永远离开了她;一年后的4月14日,她的长子蒋孝文病逝;1991年7月1日,二儿子蒋孝武去世;1996年12月22日,又是在荣总医院,三子蒋孝勇被死神夺走生命。
  蒋孝勇生前曾说过,他的母亲蒋方良是一个苦命的女人;而蒋方良的长媳蒋徐乃锦在外界询问蒋方良屡遭打击后的心境时,亦曾有过一段令人动容的解说:“她内心的痛苦到什么程度,那你要再多40岁才能明白。”
其他文献
没有人不知道他,我们叫他“天王”,他是华人娱乐圈综合发展最成功的代表性人物。他的音乐奖项总数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他是香港本地累计票房总额最高的男演员;他是爱心大使、太平绅士、老大、老爸、好丈夫;他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的荣誉勋章,香港人希望他去竞选特首……他早就不是明星、偶像那么简单了,他的名字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乐观”、“勤奋”、“敬业”、“完美”──但是他似乎已经不在乎这些词汇了。对于
期刊
“人之初”项目介绍  慈福行动自2002年开始建立“人之初”教育助学项目,针对西部少数民族中的四川彝族、北京周边的河北蔚县和北京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三个省市。每年资助500名左右的贫困学生,目的在于帮助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重返校园并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凉山州西昌市喜德县李子乡位于喜德县西南,占地72.2平方公里,人口7300多人,95%为彝族。李子乡中心校的学生有530多人,11所村小点学校分
期刊
从小生长在热爱美食家庭的“小美妈”,自己会做美食、写美食、拍美食,更拥有上百件的古董厨具收藏。她说最喜欢古董厨具的地方是“给餐桌带来时光倒流般的温馨感觉”。  “小美妈”在微博的美食圈里大大有名,长年为《纽约时报》中文版撰写美食专栏,而且她写的可不是只会动嘴评论的“美食家”,她的专栏都是实打实地教你怎么做菜的好文章。小美妈说:“我从小生活在美食的包围圈里。我的祖父母来自苏州和扬州的两个望族大家庭,
期刊
偶尔翻书,又看到了舒国治的《理想的下午》,遂想起自己三年前采访他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初夏的午后,单向街书店的阳台上,我听他講怎样“混日子”。他说,自己好像和命运下了一个赌注,不上不爱上的班,不赚不能或不乐意赚的钱。“我靠的是任性。那些不任性的人,随时都在妥协,随时都在抑制自己,怎么能维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在他看来,“任性”不是受委屈之后耍脾气,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你倾听自己心灵深处,觉得这个“性”可以
期刊
韩良忆  韩良忆,作家,翻译家,生活家,因倡导“居游”被称作“居游教主”。她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很拿手,做得一手好菜,其新作《我的音乐厨房》,是一本将美食与音乐结合起来的书,是她在多年钻研美食的过程中,在烹饪与用餐时根据食物特性来搭配不同音乐的尝试。  很久以前,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一部外国老片。有幕场景,我一直记得:有条大河沐浴在银色的月光之下,一艘船顺流而下,一个极之美丽的金发
期刊
职场女性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过去我们强调智商的重要性,后来发现比IQ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EQ。然而,事业上的成功远不是一个人单纯地付出主观努力就能实现的,人职匹配是成就职业梦想的前提。美国的职业导师索亚·泽奇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职场色商(color Q),倡导运用色商内观自身,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不论你如何定义幸福,美满的幸福都必须包括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令你身心愉悦的
期刊
卢伶和俞雷夫妇同为长城协会会员,他们合写的《三春七秋》这本摄影文集,用积攒近十年的行走经历和细致观察,才将山西与内蒙古交界的明长城一带的乡镇、荒原与遗址,透过一张张克制拙朴的黑白胶片和凝练笔触,将彼时的情景与心情,还原再现。  清明期间,笔者受邀与卢伶夫妻同往他们在顺义北务的一间瓦舍小院,湛蓝晴空下,一起翻土播种。在他的画室里,卢伶反复强调,长城旅行这件事,其实只是他们生活很小的一个侧面,出这本书
期刊
路易十三于1610年继承王位,这时候的女性流行时尚还处于文艺复兴风格的尾声时期,女性服装慢慢告别了上个世纪的华丽装饰和死板僵硬外形线条。但是裙撑和夸张的拉夫领依然顽强地占据着主导地位。  女袍  一件女袍是由独立的上衣和裙子组成的。款式主要分前面开口以及不开口的袍子。前面开口的裙子,开口成三角形这样正好露出里面的衬裙,这时候衬裙的名字叫kirtle,到了后来则叫petticoat。在17世纪初,巨
期刊
“我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直践行着‘有大事发生的时候我在’,我是亲历者,有观察,有思考,有经历。个人生活上,我经历了从为人女儿到为人妻子再到为人母亲这样的生活历程。这也使得我更加理解生活的全貌是什么。可以说,过去十多年,我更多的是在平衡家庭、生活、工作几个关系中去学习和成长。”  她说,知性很美,是知道、理解、知心;是一种氛围、一种状态,如水一样。她说起工作字字斟酌,看到好看的鞋子流露出小女孩儿一
期刊
2013年2月  “做电台的时候,我喜欢说,‘这是一个像流沙一样的世界’。那是非常文艺和情绪的字眼,而在25 岁的时候,我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现在是时候该蹲下来观察地面上的沙粒了,观察它们的湿度、密度、结构、流向和探究为什么这样流向的原因。我庆幸,在迈入成年的门槛时,从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来,开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关心将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  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