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季平是我国著名电影作曲家,曾为50多部电影和数百部(集)电视剧作曲。自1984年为电影《黄土地》作曲以来,为《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烈火金钢(上下)》、《菊豆》、《孔繁森》、《霸王别姬》、《活着》等影片作曲,所作音乐多次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影片《黄土地》讲述了陕北农村的女孩翠巧自小由爹爹作主定下了娃娃亲,她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只能借助“信天游”抒发内心的痛苦。八路军顾青是一名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他了为采集民歌来到翠巧家。通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和劳动,逐渐产生了感情,翠巧一家把这位“公家人”当作了自家人。
这期间,顾青大哥给翠巧讲述了很多延安妇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翠巧听后,向往之心油然而生。善良又愚昧的爹爹要翠巧在四月完婚。顾青眼看着要离去了,翠巧偷偷在路上等候,她顾大哥带她去延安,但顾青一时无法带她同行,只好与她依依惜别。他答应会再回来,回来接翠巧一起离开,但是翠巧等不到那时候了。
四月,翠巧在完婚之后决然逃出夫家,驾上小船冒死东渡黄河,去追求新的生活。河面上水流湍急,一会便不见了小船的踪影……
《黄土地》悲剧色彩浓厚,落后、贫困、闭塞、愚昧……世世代代束缚着这片土地上的男男女女,他们听天由命,又怨恨自己无能为力,无奈只能按照老规矩去过。蓝天黄土,千沟万壑,庄严沉默,所谓人,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显得是那么渺小与无力。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片贫瘠的土地用多么浓重的色彩都难以勾画,用多么丰富的音乐语言都难以言喻,说它是真实地记录,不如说它是写意地泼墨,不仅形似,更气韵生动。无论是画面的捕捉,还是音乐的烘托,都自然醇美,形象丰满。在写实当中,追求内涵的表现,独到地抒发内心、表情达意。天之广漠,地之沉厚,命之薄贱,这正是人们对这片黄土地多年来的认同。影片又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人们从原始的蒙昧中焕发而出的呐喊和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其中所有的音乐都是围绕着一首歌而展开,那即是《女儿歌》。
《女儿歌》是赵季平专门为《黄土地》创作的一首插曲,也是《黄土地》整部影视作品的音乐主题,在剧中由翠巧演唱。《女儿歌》属于单二部曲式,A-B结构,共分三段歌词。前奏由芦笙突强后弱、渐强的长音引出,紧跟着管子悲凉、沧桑的旋律,二者搭配,立刻勾画出了西北贫困地区压抑的生存环境与翠巧孤独、凄凉的人物内心世界,这正是作曲家的独到之处,以往我们所理解的陕北音乐,特色的乐器当属唢呐,但唢呐的奔放在这里是不太合适的,音色过于爆烈,悲情色彩较管子稍逊,故取此而弃彼;进入演唱,夹叙夹议的歌词兼叙事与抒情,纯朴自然、娓娓道来,尤其是结尾句“不想我的那亲娘在想谁,在想谁!”仿佛主人公在追问苍天,逼问命运,无奈之情,耐人寻味,久久不能相忘。电影中为翠巧配唱的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冯健雪老师,演唱中并没有多余的做作与矫情,冯健雪老师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但在演唱民族歌曲时,她始终把民族、地域风格放在第一位,这样的声音具有超强的亲和力;配器上使用传统的民族乐器组合,其中管子和胡琴作为旋律乐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线条细腻、委婉,与歌声相呼应,形象立体,感人至深。
《女儿歌》的创作离不开赵季平多年来对民族音乐的积累,虽然是艺术歌曲,但是经过消化以后,具有了浓郁的陕北风格,现在陕北人很多都会唱《女儿歌》,当成他们自己的民歌演唱。
当然,影片《黄土地》中还有其他很多形象生动的音乐片段。如,片头开场的管子独奏沉闷、苍凉,伴着西北风的呼号与乌鸦的哀叫,刻画出一片衰败、落后的景象。迎亲时管乐班子吹奏的乐曲躁动、凌乱,回荡在空旷的大地上,以喜衬悲,戏剧化地昭显着传统婚姻的悲剧色彩。影片中大量的背景音乐还运用了特色民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团相结合的方式,大提琴厚重,中提琴丰满,小提琴细腻,管子悲怆,琵琶急促,这都大大地增加了影片的感染力,烘托了气氛。不得不提的是翠巧为顾大哥送别时候清唱的那一段,声音奔放、悲壮、用情至深,表现出翠巧对自由的渴望,对爱情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求,这个唱段也是由《女儿歌》发展变化而来。影片最后用了翠巧悲凉的两句清唱唱出了对共产党的深情,唱出了对自由的渴望。片尾音乐采用西北的锣鼓秧歌,热烈欢快,与此时悲伤至极的情绪结合,以达到戏剧化的冲突,冲击受众的心灵。
电影《黄土地》拍摄于1984年,当时中国的电影正在新时期中酝酿着一种电影语言形式的突破,导演陈凯歌要通过一个发生在陕北农村姑娘翠巧身上的故事,来表达人们对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挣扎与反抗。正式这次合作,让赵季平与这些电影人结缘,与电影结缘。1985年,电影《黄土地》获得了极大成功,影片中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运用,不但契合了影片所要表达的文化主题,同时也散发出一群年轻人追新求变的艺术特质。1985年,电影《黄土地》获得了多项大奖,从此赵季平的电影音乐创作也一发不可收,先后与陈凯歌、张艺谋等众多导演合作,创作了一部部优秀的电影作品。赵季平自己说“这是一种历史的机缘,让我碰到了凯歌和艺谋,才有了《黄土地》、《红高粱》等电影的合作!”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音乐系)
影片《黄土地》讲述了陕北农村的女孩翠巧自小由爹爹作主定下了娃娃亲,她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只能借助“信天游”抒发内心的痛苦。八路军顾青是一名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他了为采集民歌来到翠巧家。通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和劳动,逐渐产生了感情,翠巧一家把这位“公家人”当作了自家人。
这期间,顾青大哥给翠巧讲述了很多延安妇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翠巧听后,向往之心油然而生。善良又愚昧的爹爹要翠巧在四月完婚。顾青眼看着要离去了,翠巧偷偷在路上等候,她顾大哥带她去延安,但顾青一时无法带她同行,只好与她依依惜别。他答应会再回来,回来接翠巧一起离开,但是翠巧等不到那时候了。
四月,翠巧在完婚之后决然逃出夫家,驾上小船冒死东渡黄河,去追求新的生活。河面上水流湍急,一会便不见了小船的踪影……
《黄土地》悲剧色彩浓厚,落后、贫困、闭塞、愚昧……世世代代束缚着这片土地上的男男女女,他们听天由命,又怨恨自己无能为力,无奈只能按照老规矩去过。蓝天黄土,千沟万壑,庄严沉默,所谓人,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显得是那么渺小与无力。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片贫瘠的土地用多么浓重的色彩都难以勾画,用多么丰富的音乐语言都难以言喻,说它是真实地记录,不如说它是写意地泼墨,不仅形似,更气韵生动。无论是画面的捕捉,还是音乐的烘托,都自然醇美,形象丰满。在写实当中,追求内涵的表现,独到地抒发内心、表情达意。天之广漠,地之沉厚,命之薄贱,这正是人们对这片黄土地多年来的认同。影片又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人们从原始的蒙昧中焕发而出的呐喊和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其中所有的音乐都是围绕着一首歌而展开,那即是《女儿歌》。
《女儿歌》是赵季平专门为《黄土地》创作的一首插曲,也是《黄土地》整部影视作品的音乐主题,在剧中由翠巧演唱。《女儿歌》属于单二部曲式,A-B结构,共分三段歌词。前奏由芦笙突强后弱、渐强的长音引出,紧跟着管子悲凉、沧桑的旋律,二者搭配,立刻勾画出了西北贫困地区压抑的生存环境与翠巧孤独、凄凉的人物内心世界,这正是作曲家的独到之处,以往我们所理解的陕北音乐,特色的乐器当属唢呐,但唢呐的奔放在这里是不太合适的,音色过于爆烈,悲情色彩较管子稍逊,故取此而弃彼;进入演唱,夹叙夹议的歌词兼叙事与抒情,纯朴自然、娓娓道来,尤其是结尾句“不想我的那亲娘在想谁,在想谁!”仿佛主人公在追问苍天,逼问命运,无奈之情,耐人寻味,久久不能相忘。电影中为翠巧配唱的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冯健雪老师,演唱中并没有多余的做作与矫情,冯健雪老师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但在演唱民族歌曲时,她始终把民族、地域风格放在第一位,这样的声音具有超强的亲和力;配器上使用传统的民族乐器组合,其中管子和胡琴作为旋律乐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线条细腻、委婉,与歌声相呼应,形象立体,感人至深。
《女儿歌》的创作离不开赵季平多年来对民族音乐的积累,虽然是艺术歌曲,但是经过消化以后,具有了浓郁的陕北风格,现在陕北人很多都会唱《女儿歌》,当成他们自己的民歌演唱。
当然,影片《黄土地》中还有其他很多形象生动的音乐片段。如,片头开场的管子独奏沉闷、苍凉,伴着西北风的呼号与乌鸦的哀叫,刻画出一片衰败、落后的景象。迎亲时管乐班子吹奏的乐曲躁动、凌乱,回荡在空旷的大地上,以喜衬悲,戏剧化地昭显着传统婚姻的悲剧色彩。影片中大量的背景音乐还运用了特色民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团相结合的方式,大提琴厚重,中提琴丰满,小提琴细腻,管子悲怆,琵琶急促,这都大大地增加了影片的感染力,烘托了气氛。不得不提的是翠巧为顾大哥送别时候清唱的那一段,声音奔放、悲壮、用情至深,表现出翠巧对自由的渴望,对爱情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求,这个唱段也是由《女儿歌》发展变化而来。影片最后用了翠巧悲凉的两句清唱唱出了对共产党的深情,唱出了对自由的渴望。片尾音乐采用西北的锣鼓秧歌,热烈欢快,与此时悲伤至极的情绪结合,以达到戏剧化的冲突,冲击受众的心灵。
电影《黄土地》拍摄于1984年,当时中国的电影正在新时期中酝酿着一种电影语言形式的突破,导演陈凯歌要通过一个发生在陕北农村姑娘翠巧身上的故事,来表达人们对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挣扎与反抗。正式这次合作,让赵季平与这些电影人结缘,与电影结缘。1985年,电影《黄土地》获得了极大成功,影片中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运用,不但契合了影片所要表达的文化主题,同时也散发出一群年轻人追新求变的艺术特质。1985年,电影《黄土地》获得了多项大奖,从此赵季平的电影音乐创作也一发不可收,先后与陈凯歌、张艺谋等众多导演合作,创作了一部部优秀的电影作品。赵季平自己说“这是一种历史的机缘,让我碰到了凯歌和艺谋,才有了《黄土地》、《红高粱》等电影的合作!”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