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没有故乡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xiaogua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说过,我是在故乡被流放的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被流放,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但在我们现代社会,即使每个人都待在自己的故乡,过去生活的世界也完全不见了。
  我们重建了一个新的中国,但是当我们生活在现代化之中的时候,我们感到空虚失落,我们发现自己依然割舍不掉对故乡的怀念,我们发现自己非常需要过去那种能够使我们的生命感到充实的经验。
  “汉语是我最后的故乡,朋友是我最后的故乡”
  我在上世纪80年代写诗的时候,就开始有对故乡的失落感了。但那时候是很淡的,只是感觉到这个世界在变化,感觉到童年世界的消失。不像今天这么强烈,今天整个故乡世界完全被摧毁了,面目全非。
  我在昆明,现在出去经常找不到路。它变得和中国所有的城市一模一样,我常常不知道自己身处哪里,有一种丧失了记忆的感觉。我对昆明是一种依赖感,它就像母亲一样庇护着我,但是这个母亲已经越来越弱了。不仅是对于我,其实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你生活在故乡,但是你完全不认识这个地方。这种陌生感是强加给你的,强迫性地使你变成一个陌生人。
  过去之所以选择留守在昆明,是因为我喜欢这个地方,这里有我的记忆,这里给我写作的灵感。故乡诗人更愿意守陈,更愿意相信来自传统,来自“天、地、神、人”四位一体对他的庇护。故乡是什么?它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是过去那种使你安心的生活经验。具体表现为各种建筑方式和生活方式,你的乡音和你的衣着、你的饮食习惯和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这些和别的地方都是不一样的。而现在呢,所有的故乡都被拆掉了,地方性知识被消灭掉了,所有的人都差不多了,也许只有语言和住在那个地方的人还留着最后的记忆。如果昆明这个地方不是因为有我的父母和我的朋友还住在这里,我想不出还留在这里的理由。为什么一定要住在昆明呢?我住在中国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因为都差不多。所以我说:汉语是我最后的故乡,朋友是我最后的故乡。
  “今天中国丧失了故乡的生活方式很像集中营”
  一般人认为故乡丧失的就仅仅只是建筑,但并不仅仅如此,故乡丧失的是建筑里面的那种生活方式。过去昆明的建筑都是小街小巷,人在里面的生活是非常亲和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那时候的昆明有很多小铺子和小商店,有很多寺庙,有很多水井,生活在里面你不会感觉到无聊,人生非常丰富。
  我只能通过我的作品来重建我的故乡,我的故乡现在只能建立在纸上了。更重要的是,过去的中国文学所表现的那个世界,已经完全没有对应物了。年轻一代再读中国过去的那些文学作品,他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我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那些关于滇池的诗,现在年轻一代读起来就像是谎言一样,因为今天的滇池已经不是我写的那个滇池了,今天它是一潭污水。
  我们写的那种过去时代的爱情,男女之间那种美好的关系,今天也不存在了,什么两小无猜,什么青梅竹马,哪里还有这种事情?青梅竹马是一种长久做邻居才能产生的关系,如果你总是搬来搬去,你总是住在陌生人当中,怎么可能有青梅竹马呢?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大家互相都不认识,我们在单位上仅仅是大家在一起挣钱而已,挣完钱各回各家,谁都不知道谁住在哪里。现在我很多的朋友,他们连隔壁住的是什么人都不知道。
  这种陌生人社会可能在西方很适合,因为西方本来就是个人主义的社会。但是中国的传统是群体性的,人在这个陌生人社会里面就感到非常孤独。把中国传统故乡结构解体之后,这个社会要走向一个什么地方,是非常难以预测的。我非常担忧:现在这种完全西方式的小区,能使未来的中国人有幸福感吗?
  我去过很多西方的国家,他们的小区虽然是以个人为单位的,但是它有教堂维系人心,把大家在上帝的名义下团结起来。而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去推进西方式的社区,最后就是一盘散沙,大家完全丧失了联系。现在中国生活很无聊就是这样——在大楼的公司里上班,下了班开车去超级市场购物,然后回家看电视。生活的细节完全消失掉了。再加上城管再把那些小贩小店全部赶走,菜市场、庙会全部消灭了。今天中国丧失了故乡的生活方式很像集中营。
  故乡是精神和空间天人合一的一个世界,它是一种诗意的栖居。现在新的小区只是一些商品房,住在里面你想的是房子会不会增值,完全没有诗意。
  “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可能就永远在灰尘滚滚里度过了”
  我们身处一个从乡土中国向现代化中国转型的时代,过去的中国是建立在故乡基础上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在路上”的社会。故乡在文化上就已经被否定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就是这样教育大家的:故乡就是阿Q,就是落后的,就是没有希望的,生活是在别处的。在过去,“别处”在西方,很多人都要跑到国外去发展,背井离乡,结果现在中国大量的故乡都人去楼空,又面临着拆迁,大家都变成一种“生活在路上”的人了。年轻人愿意在路上,但你走到中年走到老年,你走不动了怎么办?惶惶不可终日。
  抛弃故乡的这种疯狂的运动,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西方也进行现代化,但是它也保持着传统的生活经验。到了国外你会发现,所谓故乡的这一面是大面积被保留着的,现代化和故乡是并存的。它用的是加法,而中国用的是绝对的减法。去年我去法国和美国旅行,认识了一些西方的诗人,他们就住在小时候出生的房子里,而且甚至是三代祖传的房子,他们住的房子是几百年前的祖先就住在那里。这使我非常吃惊,在今天的中国,几乎没有人还住在他出生的房子里了。我们不断地搬家,我们已经像灰尘一样被赶到了大地上,居无定所。
  我也不是乡愁,我是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痛苦。我只是觉得,现代社会从来没有反省过:我们所丧失的那个故乡,确实是必须被抛弃的吗?故乡所提供的生活经验是“人应该怎么存在着他才会感觉到幸福”。这是每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慢慢形成的经验,中国人几千年来生活在四合院里,生活在人和人关系非常紧密的城市里面,今天你把这种经验摧毁了,最终会使中国成为一个无根的民族。
  我对于中国故乡未来的走向是绝对悲观的。大家都想把一个地方改造成新加坡、改造成澳大利亚、改造成美国,没有一个人的主旨是按照中国过去的故乡用现代的材料来整合的,完全就是照搬西方。昆明现在的口号是“要把昆明建造成一个新加坡”,而且是每时每刻都在这么看,现在的昆明就像北京一样,街道越来越宽,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人在里面像过街老鼠一样。过去中国传统中城市的亲和力已经完全消失掉了。
  故乡已经被折腾得差不多了。也许有一天会有一种反思的力量兴起,有可能要来重整今天的这个生活世界,但是这种“拆完再建、建完再拆”使人感觉绝望。如果一个社会永远不讲守陈只讲破旧立新,那么住在里面的人永远不会有安全感,如果人直到80岁还在搬家,我觉得那太恐怖了。
  丧失了故乡就是丧失了安全感。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可能就永远在灰尘滚滚里度过了。
  (摘自《新周刊》)
其他文献
那是1995年12月初、我所工作的金星轮在靠曼谷港后的第一天傍晚,我在艇甲板上,见到了那个女孩。她仅15岁,齐耳的短发又黑又密,清秀又白皙的苹果脸上泛着天真稚气的微笑,她的身子很单薄很瘦弱,穿着一件杏黄色的连衣短裙,白色的长筒袜紧箍着她的小腿,她的背上是一只土黄色绒毛的布制玩具小狗,小狗脸朝她的背,耳朵无力地耸拉着,它的两眼是黑纽扣的,流露着黯然无光的眼神,它的脸上是一副沮丧失望的表情,似乎它对主
期刊
1  母亲在电器厂做了一辈子工人。记忆里,她的嘴巴特别厉害,经常吵架。连楼里收卫生费的,她都能跟人家吵起来。上学时,没有同学敢去我们家。因为都怕她。父亲则在我刚上初二那年和母亲离了婚。  母亲发狠地和我说:“以后不要认你爸,他不是东西,跟狐狸精跑了。”可我一点儿都不恨父亲。因为如果可以,我也想离开她。  高二那年,因为我突飞猛进的个子,老师把我的座位从中间换到了最后一排。母亲为此到学校里找老师理论
期刊
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  1.  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我父亲是警察,我母亲是老师。我小时候住在天津的老城区,附近有
期刊
钥匙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  经济学家  说是
期刊
当前,有媒体关于“你幸福吗?”的系列采访,引发舆论对“幸福”这个话题的讨论,“幸福”再次成为人们口头表达、书面运用、心理追寻的频率最高的词语。  看看每天海量的微博信息中,表达幸福的人也不少:有的每月涨了几百元工资而高兴,顿觉前景一片美好;有的因为老板给增加了假日而幸福得不得了;有的喜得贵子乐不可支;有的和爱恋已久的另一位牵手入洞房喜上眉梢;有的挣脱了病魔纠缠而提升了幸福指数……当然,这些声音的音
期刊
大三时,默默无闻的王卯卯因为一只兔子火爆网络。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以“兔斯基之母”的身份生活着,爆红之中,她开始感受到一夜成名的痛楚。将兔斯基所有事宜交给时代华纳公司打理时,王卯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在中国传媒大学读大一时,老师播放了CalArts(加州艺术学院)学生的作品,给出的评语是“你们看看人家”。  在新书《最好的你,在路上》的序言中,王卯卯说自己从那时起就很想成为老师口中的那个“人家”。
期刊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对“中国梦”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中国梦与人民的梦完全一致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党执政兴国的重点。
期刊
那年,那月,那个李达新  1960年,我在泸州一中上高中,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千村薜苈,万户萧疏,粮食奇缺,大家都处于一种饥饿状态。同学见面说得最多的是“焦耳(能量)不足”。当时,我们班上有个小同学叫李达新。李达新的个子又瘦又小,但人有股机灵劲儿。他出身贫寒,穿的衣服是家里织的家机布,用柴灰染黑,连缝都是自己母亲缝的,是一种没有领的和尚服,很像“囚衣”。  那个时候粮食定量很少,加之几个月才能吃
期刊
1  儿子从学校回来,问我:“妈妈,你最希望我爱你的方式是什么?”  “什么?”他说得太一本正经,我一时有些愕然。  “就是最爱你的方式。”他不满地重复。  “你要乖一点,听妈妈的话。”我明显敷衍他,但其实也是实话。  他从小就调皮捣蛋,整天搞得家里鸡飞狗跳的,没少让我头痛。我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吼他,每次吼完了又后悔,只好自我开脱,指着他做恨铁不成钢状:“你看看你,谁家的孩子像你一样,这么不听
期刊
静夜里,一缕灯光是幸福;夕阳下,携手相伴是幸福;受挫时,母亲的鼓励是幸福;疲惫时,一杯清茶也是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都愿意用“幸福”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它让我深深地体验到了教育的幸福。  我喜欢教师这份职业,因为我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个性十足的孩子。我因为他们的崇拜、爱戴而幸福着。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孩子们的顽皮、教学技巧的生涩曾让我困顿,让我迷茫,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