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接连出现的政府主导的改革将高等教育系统向"教科书般"经济市场越推越近已实施的改革包括公司化、引入竞争性资助、增加学费和其他费用、使用高校管理中产出模式和绩效报告。但是,没有一个国家面向本国学生的第一学位教育是按照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来运作的,没有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是被股东、利润、市场份额、配置效率或商品形式所驱动的。在一些国家,只有职业培训和国际教育才会真正收取商业性质的学费。虽然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激烈的竞争、企业家精神和消费者话语,但资本主义在其中没有一席之地;现
【机 构】
: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英国伦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接连出现的政府主导的改革将高等教育系统向"教科书般"经济市场越推越近已实施的改革包括公司化、引入竞争性资助、增加学费和其他费用、使用高校管理中产出模式和绩效报告。但是,没有一个国家面向本国学生的第一学位教育是按照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来运作的,没有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是被股东、利润、市场份额、配置效率或商品形式所驱动的。在一些国家,只有职业培训和国际教育才会真正收取商业性质的学费。虽然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激烈的竞争、企业家精神和消费者话语,但资本主义在其中没有一席之地;现有的高等教育市场充其量是一个受监管的准市场在许多国家,高等教育领域的"市场改革"不同于交通、通信、广播电视和医疗保险界的私有化和商业化。究其原因,本文发现真正的市场改革受制于高等教育领域特定的内在限度(公共产品、地位竞争)以及与这些限度相关的政治因素、高等教育市场改革计划在本质上是乌托邦式的,目前市场改革的抽象理想仍在持续并不是因为它具有真正实现的前景,而是由于外源性政策的推动(如财政缩减、政府控制等)。如果资本主义市场是无法实现的,为什么要继续假装它们可以实现呢?我们需要一个与教育系统更适切的现代化改革议程。
其他文献
本文意在以历史的方法分析芝加哥大学长盛不衰的学术成果之成因,其论据来自在国际学术界较为知名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芝加哥学派”以及不那么为人熟知的政治学和人类学的芝加哥传统。结构性的设置对诸芝加哥学派的延续有积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对上述领域具有核心地位的学术期刊的支持。然而,与之相应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起到的作用之小令人惊讶,当然部分原因在于学派本质上就是学科性的;跨学科的本科生核心课对学派的促进作用不大,同样令人惊讶。最为显著的因素是芝加哥大学将社会科学的诸学科放在同一栋楼当中,社科楼和图书馆比
"扎根理论"自1967年被两位美国学者格拉斯和施特劳斯提出来之后,在社会科学研究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也经历了一些概念、技术乃至范式方面的变迁。然而,这种研究路径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具体如何操作?能够为我国当前的教育研究提供什么洞见?在我国独特的学术环境中面临什么挑战,需要什么本土化调适?这正是本文意图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扎根理论的定义、提出的背景以及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然后通过一个来自中国课堂的教学实例,管窥扎根理论研究的一种可能样态;最后结合一个教学案例,探讨
随着课外补习的日渐盛行,相关研究的数量显著增长,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补习的规模、性质及其政策启示等等,但这一研究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在现有文献中,在课外补习的概念界定上,还较为混乱;课外补习数据的收集亦比较困难,一方面调查对象可能没有能力提供所需信息或者不愿意透露相关补习信息,另一方面课外补习的调查问卷设计也有难度,问题设计难以做到既精确又能被调查对象完全理解;已有研究尝试用定量、定性或混合方法来分析课外补习的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还需基于特定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对课外补习的现象及相关研究问题进行阐释:比
本文对德国职业教育及职业进修的组织框架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认为双轨制与全日制技术学校构成德国职业教育体制的重点。受到来自劳动力市场、社会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德国职业教育在主导思想与实践方式、实践主体上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并面临诸如数字化、区域一体化、全球化等新的挑战。
面对技术快速革新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加快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各国一项日益紧迫的任务。大量学术文献表明目前尚无一个可以使教育、培训和雇佣关系组织起来的理想模式,而三者之间的协调问题很普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寻求适用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速技术升级和应对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本文讨论了俄罗斯一个联邦试点项目在地方实行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尝试,探讨了该项目在企业、学校、地方与联邦政府机构之间可能创建新型合作关系的条件,结论认为双元制教育在地方得以成功的关键在于州政府
在被吉本斯及其同事称为模式2科学的世界,何为“成功”?本文通过对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两所研究机构参与创建或从事研究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考察他们如何想象所在研究机构及其科学家的“成功”。受访者的反馈可归纳为有限的几种范畴。大多数反馈在总体上证实了与模式2科学相联系的一些特征:“交叉一”、“超一”、“多一”或“跨一”学科性,合作研究,产业与学术的边界模糊或合作日益推进,以及更强调公共问责。几乎没有受访者在阐述他们对成功的理解时,提供显著的确切证据。这可能是无可避免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这个世界中
<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书与书的命运各个不同。绝大部分著作仅仅对其时代具有短暂的意义,但有些书却能穿越时空,产生恒久的回响。在教育领域,约翰·亨利·纽曼写于19世纪中叶的《大学的理念》便属于那种常读常新的经典。
评估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效果有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改善。本文首先对教师发展工作的相关研究做了文献述评,随后介绍了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开发的项目综合评估模型,并结合具体的项目与服务案例展示了该中心如何记录并评估教师的教学发展工作以及如何借助这些评估结果来改善自身实践。文章最后为中国大学教学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建议。
随着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不断发展,欧洲高等教育区内展开日益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德国高校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也在变革中前进。高等教育内部评估与外部认证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为高校教学法培训与进修提供了质量保障,同时还应在质量保障中加强高校教学法自身的科研基础。本文以汉堡大学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心的硕士项目为例进行阐述。
“常识”的概念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构建霸权主义、并将霸权主义作为道德与智力领导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在事实上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彻底失败,与新自由主义相关的文化政治仍然盛行于世,并在塑造现代政府和教育角色的理念中变成了新的常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是全球化中最突出的模式,以市场相对于政府的主导地位和放松管制的治理模式为前提,在“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深深地影响了高校。由此带来的改革通常以促进国际竞争力为合理借口,也被称为“竞争型改革”。市场力量El益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围绕学术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