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据报道,我国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
根据全国老龄委预测,2015年至2035年将是我国老龄化急速发展的阶段,老年人口年均增长一千万左右,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占总人口28.7%。我国人口老龄化同时伴随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等问题,中国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到70%。隨着家庭结构的不断缩小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中国独居老人的数量呈增长态势。
城市中的守“巢”老人
导致城市中老人独居的原因家家户户不尽相同,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两大类,家庭原因以及个人选择。
首先,离开自己出生长大的城市,到北上广等大都市务工的子女,多处于奋斗阶段,他们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工作当中,与家中老人聚少离多。组建家庭之后,一些老人与子女的思想观念存在代沟,为了避免与子女发生冲突,老人选择独自生活。另外,一些子女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更多元的生活环境而选择出国等等也导致空巢或者独居老人的产生。
其次,从老人的个人选择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也开始有所改变,对于一些经济能够独立、身体较好的老人会选择与子女分开居住。另外,一些老人因为适应现有的居住环境,熟悉身边的亲戚、邻居,也偏好自己一个人居住。
此外,在城市中还存在一部分独居老人,他们由于丧偶、分居,以及一直单身,因而不得不一个人生活。
独居老人这个群体因其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其心理问题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以及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城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有了物质方面的保障。然而,这些独居的老人由于没有子女的陪伴,往往缺乏情感方面的交流,因而更容易产生孤独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老人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对他人的依赖性增强,因此“独居”使得他们更加缺乏安全感。
据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多个城市对独居老人精神状况的调查显示:食欲不振、睡眠失调、脾气暴躁及愁眉不展等都是独居老人的心理体验和情绪状态。另外,根据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30%的老人有“越老越不中用”的想法,这一比例在独居老人中更高。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如今在城市中独居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有的渐渐适应了退休之后的生活节奏,他们学会了安排时间,增加交际,让自己忙碌充实起来。
在南京市新竹小区,有一位独居的曾奶奶,今年75岁。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广东,小儿子在国外,都不在身边。2008年,她的老伴儿因病离世,而曾奶奶自己的身体也每况愈下。曾奶奶经历了生病住院,直到2014年,生活才开始转向正轨。现在的她每天都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从清晨做养生操、买菜、做饭,到逛公园,夜里看养生书。加上在当地爱心组织的帮助下,这位独居的老奶奶也更加乐观,笑对生活。
在北京卢沟桥居住的于奶奶,自己唯一的女儿已经定居加拿大。在老伴儿去世后,她曾远赴加拿大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享受过弄孙之乐,但由于不懂英文,不适应当地的生活,于奶奶还是决定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现在,尽管她自己一个人生活,但亲戚朋友不时邀请她到家中做客、聚餐,自己也喜欢在家里唱歌、作诗,生活过得也颇为自在。
守着乡间山水的独居老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庞大,农村当中的独居老人也已成为当中的主要人群。农村独居老人现象的出现主要源自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部分子女选择外出务工。第二,在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家庭中,女儿出嫁后,只剩下家中老人孤单度日。第三,有儿有女,但是女儿出嫁、儿子娶妻后,由于代际矛盾,老人和子女选择分开生活。第四,家中的孩子外出读书,常年在外。第五,有一部分老人常年单身,故而自己一个人生活。
在农村中的独居老人,有些人享受着山中宁静自在的独居生活,也有的老人身患疾病,孤苦无依,艰难度日。
在重庆市巫山县城东约15公里的巫峡北岸,有一座净坛峰。净坛峰边上有一个黄岩村,多年来有一位老者一直独守空山。这位老者名叫谭大根,今年73岁,他身体硬朗,可以背着背篓在蜿蜒的山间小路上健步如飞。
谭大根的家依山而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家中有三男一女,后来老伴去世,子女也相继下山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由于时代的发展,村中人除了谭大根外,全部搬下山,享受现代生活。谭大根的子女也提出接他下山住新房,但谭大根舍不得世代居住的祖宅,以及山间的自由自在,总是摇摇头不肯离开。不过,一个人生活的谭大根也自得其乐。他喝山上的泉水,自己种桔子、土豆,养蜂、养山羊,自给自足。从谭大根居住的地方到外界只有一条弯曲的小道,他每半个月才会下山一次,采购生活必需用品。他说:“一辈子都住在这里,换个地方,就不会生活了。”
相比起谭大根健康的身体、自在无拘的生活,另一位独居老人的情况则大不一样。福建省永春县洑溪村有一位90岁的黄老伯,他5岁失明,17岁父亲去世,20岁母亲去世,之后不得不一个人过着漫长清苦的独居生活。
黄老伯居住的屋子,陈设简陋,不论白天、黑夜,屋里总是黑漆漆一片。每隔几天,黄老伯就要四处去搜寻别人用剩下的木材下脚料来当柴火煮稀饭。他的午餐常常是一碗稀饭配一块地瓜,煮一次稀饭可以吃上两顿,有时甚至是三四顿。因为看不见,他经常会拿放得比较久的饭菜去问隔壁邻居,来确认那些饭菜是否发了霉。除了凑合着吃饭,生活方面,他常拄着拐杖到家附近的小溪里洗衣服,因为没钱买洗衣粉或肥皂,只能用溪水冲洗,有时遇到连日下雨无法出门,他就只能接雨水洗衣。一位民间爱心人士拍摄了黄老伯的生活,制成纪录片上传到网上,引发了全国各地人们的关注和关心。一些爱心人士还到家中探望老人,倾听老人的需求。有一位来自北京的初一年级学生还打电话提出要帮助黄老伯,许多在身在广西的市民也都纷纷表示要捐款帮助这位老人。 敬老爱老 全国在行动
无论是可以独立生活的老人,还是需要关爱、帮助的独居老人都在引起国家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1996年,我国颁布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权益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困难老人数量增多、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等。因此,国家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成熟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法律,以增强法律的适用性。同时,着力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老龄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问题,“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问题等。在细化和完善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增强法律的针对性。
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2013年7月1日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因此,2013年的重阳节(10月13日)是我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常回家看看”也被首次写入法条,并明确规定了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责任与义务。甘肃正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高秉明认为,“常回家看看”入法,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如今许多“空巢”老人对子女精神赡养的需求。
除了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各组织机构、各省市也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
自2010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在重阳节前后开展“敬老月”主题活动。今年,在山东、四川、浙江、贵州等省市都举办了“敬老月”活动。志愿者们走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走进空巢、失独老人家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帮助老人们解决生活困难。
在海南,2009年起开始推行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当地高龄、独居、空巢、失能老人,可以申请养老服务。政府每月发300元服务券。助老员服务1小时,可得15元服务券,月底凭券兑现工资。韩菊梅成为第一批享受这一待遇的老人。在韩菊梅家的墙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印着“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不仅包括买菜做饭、清洁衣被、理发等日常生活照料项目,还包括陪同就医等医疗保健项目、聊天交流等精神慰藉项目。助老员每次到老人家,填写情况反馈单,登记入户时间、服务内容等。至2014年8月,海南省已有海口、三亚、琼海等11个市县开展试点,试点社区数247个,占全省城市社区总数的49.4%。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共1843名。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是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的。截至2014年4月30日,呼和浩特户籍总人口239.4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39.84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6.64%;7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18.39万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5.73万人。与其他地区相比,呼市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人口规模逐渐加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从2011年开始,呼市开始对全市80周岁以上低收入和无固定收入老年人给予高龄津贴,这些人群中就包括许多空巢和孤寡等独自居住的老人。从2011年到2013年,共计发放高龄津贴资金4847.23万元,累计有47689人次受益。一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呼叫系统也逐渐走入社区,在全市范围内共计安装电子保姆1300多户,发展平台用户5000余户。老人们可以通过拨打电话寻求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服务。
在河南,开封属于河南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当地民政部门正试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来服务社区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有休息室、书画室、棋牌室、戏曲室,还配有值班社区医生。
开封市民政局老龄科科长张立民说:“老人可以早上来,晚上走,也可以在这儿吃饭,一顿饭5块钱,不够的我们民政上再补贴点儿,如果到晚上,因为这个服务中心就设在社区,出现啥问题我们也可以第一时间到现场。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老年托儿所,通过试行效果非常不错,我们准备在全市大力推行。”除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许多社区还自发开展了服务独居老人的活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离不开志愿工作者的爱心和奉献。
在天津,独居老人“口述人生”精神关怀计划成果展在南开区养老中心举行。据介绍,实施独居老人“口述人生”精神关怀计划公益项目的是本市大学生志愿者。每位独居老人的“口述人生”分三部分:“人生长卷”记录了老人的经典语录;“爱心长卷”记录了志愿者的感悟;“幸福瞬间”是大学生听老人“口述人生”时留下的合影。
该展览一经推出,便受到养老中心老人的欢迎。在现场,一位白发老人流连在长卷前,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长卷”,老人兴奋地说:“我要发给在美国的女儿和外孙女看看。”这位老人名叫陈道伟,是位退休教师。退休后,他曾随女儿旅居美国几年,后选择在天津南开养老中心安度晚年。这位陈爷爷很健谈,他是较早参与“人生长卷”的老人。
独居老人“口述人生”精神关怀计划的公益项目是由天津滨海新区知行社会服务中心申报并获准实施。该项目借助口述的形式,组织青年志愿者“一对一”对独居老人开展精神关怀。该项目自2015年实施以来,在本市高校招募30名大学生组成志愿者团队,截至目前,他们已成功访谈近200位老人。
9月20日,由海珠区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凤阳街道团工委携手打造的海珠区第一家志愿爱心餐阵地——海珠区“志爱餐”爱心厨房正式揭牌。“志爱餐”爱心厨房旨在进一步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发动更多的居民群众关怀独居长者的生活状况。目前,爱心厨房配备了“爱心大厨”15名,为20名困难独居长者提供服务。
“张婆婆,我们知道您的牙不好,所以就煮一些青菜、豆腐等易消化的食物,饭也煮得比较软,适合您吃。”“志爱餐”的志愿者向92岁的独居长者张婆婆递上暖暖的午餐。据了解,海珠区“志爱餐”独居长者探访志愿服务是由海珠区妇女志愿者组成“志爱餐”志愿服务队,每周六上午定期上门探访具有海珠区户籍、年满70周岁的独居长者,为他们提供一餐亲手制作的爱心午餐,让独居长者感受社会关爱,丰富晚年生活。
关爱老人 由心出发
尽管有的老人已经适应了长期的独居生活,也在国家的政策惠及中、养老机构日趋走向专业化的进程中,在社区、公益组织的爱心关怀中,老人们少了一分孤单,多了一丝温暖。但随着越来越多老人渐渐步履蹒跚、行动不便,那份不安全感和无助也让更多的人去思考,老人们究竟需要什么。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许多独居老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每逢春节短暂的相聚之后,“儿女一走,心就空了”成为老人们化不开的惆怅。
曾经在网上有一道“我们一生中还能见到父母多少次”的亲情计算题,引起了网友极大的共鸣,许多漂泊异乡的网友直言“看哭”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人表达失去亲人的痛苦,而在今天又透出多少游子的伤悲和无奈。不过,“最不能等的是亲情”渐渐成为在外儿女的共识,尽管在现实中,遇到“前途”、“追求”、“工作压力”等因素的阻碍,许多儿女们每每空闲时通过电话、信息、寄送礼物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爱、关心,也是对家中老人的慰籍。其中,“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既是商家的“亲情攻势”,也是儿女们的牵挂和心意。当然,在物质日趋丰富的年代,“常回家看看”、耐心地听听年迈父母的“唠叨”,对父母和颜悦色,也是更为“走心”的爱的表达。
根据全国老龄委预测,2015年至2035年将是我国老龄化急速发展的阶段,老年人口年均增长一千万左右,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占总人口28.7%。我国人口老龄化同时伴随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等问题,中国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到70%。隨着家庭结构的不断缩小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中国独居老人的数量呈增长态势。
城市中的守“巢”老人
导致城市中老人独居的原因家家户户不尽相同,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两大类,家庭原因以及个人选择。
首先,离开自己出生长大的城市,到北上广等大都市务工的子女,多处于奋斗阶段,他们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工作当中,与家中老人聚少离多。组建家庭之后,一些老人与子女的思想观念存在代沟,为了避免与子女发生冲突,老人选择独自生活。另外,一些子女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更多元的生活环境而选择出国等等也导致空巢或者独居老人的产生。
其次,从老人的个人选择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也开始有所改变,对于一些经济能够独立、身体较好的老人会选择与子女分开居住。另外,一些老人因为适应现有的居住环境,熟悉身边的亲戚、邻居,也偏好自己一个人居住。
此外,在城市中还存在一部分独居老人,他们由于丧偶、分居,以及一直单身,因而不得不一个人生活。
独居老人这个群体因其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其心理问题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以及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城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有了物质方面的保障。然而,这些独居的老人由于没有子女的陪伴,往往缺乏情感方面的交流,因而更容易产生孤独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老人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对他人的依赖性增强,因此“独居”使得他们更加缺乏安全感。
据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多个城市对独居老人精神状况的调查显示:食欲不振、睡眠失调、脾气暴躁及愁眉不展等都是独居老人的心理体验和情绪状态。另外,根据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30%的老人有“越老越不中用”的想法,这一比例在独居老人中更高。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如今在城市中独居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有的渐渐适应了退休之后的生活节奏,他们学会了安排时间,增加交际,让自己忙碌充实起来。
在南京市新竹小区,有一位独居的曾奶奶,今年75岁。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广东,小儿子在国外,都不在身边。2008年,她的老伴儿因病离世,而曾奶奶自己的身体也每况愈下。曾奶奶经历了生病住院,直到2014年,生活才开始转向正轨。现在的她每天都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从清晨做养生操、买菜、做饭,到逛公园,夜里看养生书。加上在当地爱心组织的帮助下,这位独居的老奶奶也更加乐观,笑对生活。
在北京卢沟桥居住的于奶奶,自己唯一的女儿已经定居加拿大。在老伴儿去世后,她曾远赴加拿大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享受过弄孙之乐,但由于不懂英文,不适应当地的生活,于奶奶还是决定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现在,尽管她自己一个人生活,但亲戚朋友不时邀请她到家中做客、聚餐,自己也喜欢在家里唱歌、作诗,生活过得也颇为自在。
守着乡间山水的独居老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庞大,农村当中的独居老人也已成为当中的主要人群。农村独居老人现象的出现主要源自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部分子女选择外出务工。第二,在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家庭中,女儿出嫁后,只剩下家中老人孤单度日。第三,有儿有女,但是女儿出嫁、儿子娶妻后,由于代际矛盾,老人和子女选择分开生活。第四,家中的孩子外出读书,常年在外。第五,有一部分老人常年单身,故而自己一个人生活。
在农村中的独居老人,有些人享受着山中宁静自在的独居生活,也有的老人身患疾病,孤苦无依,艰难度日。
在重庆市巫山县城东约15公里的巫峡北岸,有一座净坛峰。净坛峰边上有一个黄岩村,多年来有一位老者一直独守空山。这位老者名叫谭大根,今年73岁,他身体硬朗,可以背着背篓在蜿蜒的山间小路上健步如飞。
谭大根的家依山而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家中有三男一女,后来老伴去世,子女也相继下山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由于时代的发展,村中人除了谭大根外,全部搬下山,享受现代生活。谭大根的子女也提出接他下山住新房,但谭大根舍不得世代居住的祖宅,以及山间的自由自在,总是摇摇头不肯离开。不过,一个人生活的谭大根也自得其乐。他喝山上的泉水,自己种桔子、土豆,养蜂、养山羊,自给自足。从谭大根居住的地方到外界只有一条弯曲的小道,他每半个月才会下山一次,采购生活必需用品。他说:“一辈子都住在这里,换个地方,就不会生活了。”
相比起谭大根健康的身体、自在无拘的生活,另一位独居老人的情况则大不一样。福建省永春县洑溪村有一位90岁的黄老伯,他5岁失明,17岁父亲去世,20岁母亲去世,之后不得不一个人过着漫长清苦的独居生活。
黄老伯居住的屋子,陈设简陋,不论白天、黑夜,屋里总是黑漆漆一片。每隔几天,黄老伯就要四处去搜寻别人用剩下的木材下脚料来当柴火煮稀饭。他的午餐常常是一碗稀饭配一块地瓜,煮一次稀饭可以吃上两顿,有时甚至是三四顿。因为看不见,他经常会拿放得比较久的饭菜去问隔壁邻居,来确认那些饭菜是否发了霉。除了凑合着吃饭,生活方面,他常拄着拐杖到家附近的小溪里洗衣服,因为没钱买洗衣粉或肥皂,只能用溪水冲洗,有时遇到连日下雨无法出门,他就只能接雨水洗衣。一位民间爱心人士拍摄了黄老伯的生活,制成纪录片上传到网上,引发了全国各地人们的关注和关心。一些爱心人士还到家中探望老人,倾听老人的需求。有一位来自北京的初一年级学生还打电话提出要帮助黄老伯,许多在身在广西的市民也都纷纷表示要捐款帮助这位老人。 敬老爱老 全国在行动
无论是可以独立生活的老人,还是需要关爱、帮助的独居老人都在引起国家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1996年,我国颁布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权益保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困难老人数量增多、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等。因此,国家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成熟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法律,以增强法律的适用性。同时,着力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老龄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问题,“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问题等。在细化和完善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增强法律的针对性。
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2013年7月1日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因此,2013年的重阳节(10月13日)是我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常回家看看”也被首次写入法条,并明确规定了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责任与义务。甘肃正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高秉明认为,“常回家看看”入法,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如今许多“空巢”老人对子女精神赡养的需求。
除了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各组织机构、各省市也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
自2010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定在重阳节前后开展“敬老月”主题活动。今年,在山东、四川、浙江、贵州等省市都举办了“敬老月”活动。志愿者们走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走进空巢、失独老人家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帮助老人们解决生活困难。
在海南,2009年起开始推行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当地高龄、独居、空巢、失能老人,可以申请养老服务。政府每月发300元服务券。助老员服务1小时,可得15元服务券,月底凭券兑现工资。韩菊梅成为第一批享受这一待遇的老人。在韩菊梅家的墙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印着“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不仅包括买菜做饭、清洁衣被、理发等日常生活照料项目,还包括陪同就医等医疗保健项目、聊天交流等精神慰藉项目。助老员每次到老人家,填写情况反馈单,登记入户时间、服务内容等。至2014年8月,海南省已有海口、三亚、琼海等11个市县开展试点,试点社区数247个,占全省城市社区总数的49.4%。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共1843名。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是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的。截至2014年4月30日,呼和浩特户籍总人口239.4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39.84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6.64%;7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18.39万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5.73万人。与其他地区相比,呼市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人口规模逐渐加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从2011年开始,呼市开始对全市80周岁以上低收入和无固定收入老年人给予高龄津贴,这些人群中就包括许多空巢和孤寡等独自居住的老人。从2011年到2013年,共计发放高龄津贴资金4847.23万元,累计有47689人次受益。一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呼叫系统也逐渐走入社区,在全市范围内共计安装电子保姆1300多户,发展平台用户5000余户。老人们可以通过拨打电话寻求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服务。
在河南,开封属于河南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当地民政部门正试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来服务社区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有休息室、书画室、棋牌室、戏曲室,还配有值班社区医生。
开封市民政局老龄科科长张立民说:“老人可以早上来,晚上走,也可以在这儿吃饭,一顿饭5块钱,不够的我们民政上再补贴点儿,如果到晚上,因为这个服务中心就设在社区,出现啥问题我们也可以第一时间到现场。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老年托儿所,通过试行效果非常不错,我们准备在全市大力推行。”除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许多社区还自发开展了服务独居老人的活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离不开志愿工作者的爱心和奉献。
在天津,独居老人“口述人生”精神关怀计划成果展在南开区养老中心举行。据介绍,实施独居老人“口述人生”精神关怀计划公益项目的是本市大学生志愿者。每位独居老人的“口述人生”分三部分:“人生长卷”记录了老人的经典语录;“爱心长卷”记录了志愿者的感悟;“幸福瞬间”是大学生听老人“口述人生”时留下的合影。
该展览一经推出,便受到养老中心老人的欢迎。在现场,一位白发老人流连在长卷前,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长卷”,老人兴奋地说:“我要发给在美国的女儿和外孙女看看。”这位老人名叫陈道伟,是位退休教师。退休后,他曾随女儿旅居美国几年,后选择在天津南开养老中心安度晚年。这位陈爷爷很健谈,他是较早参与“人生长卷”的老人。
独居老人“口述人生”精神关怀计划的公益项目是由天津滨海新区知行社会服务中心申报并获准实施。该项目借助口述的形式,组织青年志愿者“一对一”对独居老人开展精神关怀。该项目自2015年实施以来,在本市高校招募30名大学生组成志愿者团队,截至目前,他们已成功访谈近200位老人。
9月20日,由海珠区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凤阳街道团工委携手打造的海珠区第一家志愿爱心餐阵地——海珠区“志爱餐”爱心厨房正式揭牌。“志爱餐”爱心厨房旨在进一步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发动更多的居民群众关怀独居长者的生活状况。目前,爱心厨房配备了“爱心大厨”15名,为20名困难独居长者提供服务。
“张婆婆,我们知道您的牙不好,所以就煮一些青菜、豆腐等易消化的食物,饭也煮得比较软,适合您吃。”“志爱餐”的志愿者向92岁的独居长者张婆婆递上暖暖的午餐。据了解,海珠区“志爱餐”独居长者探访志愿服务是由海珠区妇女志愿者组成“志爱餐”志愿服务队,每周六上午定期上门探访具有海珠区户籍、年满70周岁的独居长者,为他们提供一餐亲手制作的爱心午餐,让独居长者感受社会关爱,丰富晚年生活。
关爱老人 由心出发
尽管有的老人已经适应了长期的独居生活,也在国家的政策惠及中、养老机构日趋走向专业化的进程中,在社区、公益组织的爱心关怀中,老人们少了一分孤单,多了一丝温暖。但随着越来越多老人渐渐步履蹒跚、行动不便,那份不安全感和无助也让更多的人去思考,老人们究竟需要什么。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许多独居老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每逢春节短暂的相聚之后,“儿女一走,心就空了”成为老人们化不开的惆怅。
曾经在网上有一道“我们一生中还能见到父母多少次”的亲情计算题,引起了网友极大的共鸣,许多漂泊异乡的网友直言“看哭”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人表达失去亲人的痛苦,而在今天又透出多少游子的伤悲和无奈。不过,“最不能等的是亲情”渐渐成为在外儿女的共识,尽管在现实中,遇到“前途”、“追求”、“工作压力”等因素的阻碍,许多儿女们每每空闲时通过电话、信息、寄送礼物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爱、关心,也是对家中老人的慰籍。其中,“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既是商家的“亲情攻势”,也是儿女们的牵挂和心意。当然,在物质日趋丰富的年代,“常回家看看”、耐心地听听年迈父母的“唠叨”,对父母和颜悦色,也是更为“走心”的爱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