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明晚年二三事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tl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九九年三月,我住进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干病房,得知黎锦明先生与我同住一层楼,便立即前去看他。
  走进他的病室,只见他半躺着,面容清瘦,颧骨高耸,双目微闭,一顶绒帽盖到了齐眉处。我轻声喊:“黎先生,我是您的读者,来看您了。”我说是他的读者,是我在中学时期读过他的作品,知道他是二三十年代的知名作家。这时,他的夫人符立志女士也在一旁叫他。他睁开眼睛,点了点头,但说不出话来。他因吞咽困难,不能进食,靠输液补充营养已有几个月了。
  此后,我经常去病室看他。符女士赠我一册《黎锦明中篇小说集》(收其中篇4部,1987年香港南方书屋出版),使我对他有了进一步了解。他早年在北京读书,受过“五四”新文化的影响,随后又得到鲁迅先生的关怀与教诲。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侥幸》(后改题《小画家》),是一九二四年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的。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六年,仅十年间,他出版了短篇小说十部,中篇小说六部,文学论述三部,近百万字,成就是可观的。一九三○年他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令人惋惜的是,他在解放后由于脑病等原因,基本上辍笔了。
  锦明先生一九六六年六十一岁,是步入晚年遭受“文化大革命”这场劫难的。那时挨批挨斗,工资被克扣,每月仅有十五元生活费。而使他更为痛心的是多年的藏书和收集保存的资料被洗劫一空,他的著作也被当作“封、资、修”横扫了。他曾忧心如焚地说:“不要文化,会亡国啊!”他一度神经错乱,只身外出,流落他乡,家人和亲友四处寻找,才把他领回来。直到粉碎“四人帮”,他才摆脱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后在党的关怀下,在省、市政协的帮助下,他先从农村搬到湘潭市居住,一九八六年又从湘潭迁到长沙,过上了宁静的生活,精神的创痛也逐渐得到恢复,生病医疗也有了保障。他所在的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对他住院治疗是甚为关切和支持的。
  锦明先生越到晚年,越怀念过去。他对于自己走过的文学道路是眷恋的,对于自己过去所写的作品甚为珍爱。但他近百万字作品,手头仅剩孤零零的一页。这还是“文革”中他从小女儿买回食盐的包装中发现的。他如获至宝,将它用清水漂洗、去污、晾干、压平,保存了下来,他以为这辈子只能留下这“一页”了。但还幸运,一九八二年,他看到康咏秋先生收集、编选的他的小说选复印件(这个集子后名为《黎锦明小说选》,198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真是喜出望外。他在该书序言中深情地写道:“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我的这些东西自然是属于‘四旧’之列,成为横扫对象。自此,家中片纸只字,荡然无存,我不但与文学彻底绝缘,而且与文字也绝缘了。没有‘四人帮’的被粉碎,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我是根本不可能见到这些旧作的,当然更谈不上重新出版了。”接着,他又说:“今天,我之所以有勇气让它与读者见面,只不过是为了让大家看看,在我国新文学曾经走过的一段路程中,也曾有过我这样的作品存在。它的价值,仅在于它曾经跟随新文学的前驱者做了一点呐喊助威的工作。”这自然是他的谦词。他的作品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是值得后人认真研究的。
  与此同时,锦明先生也常追忆鲁迅先生对他的爱护与教育。一九八一年,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由康咏秋先生为他代笔,回忆了他多次与鲁迅先生交往、求教的情景。他第一次拜访鲁迅先生是在一九二七年一月三十一日,鲁迅刚到广州不久。他连当时鲁迅房间的书堆了一地,让他在桌子旁边坐下,平易近人地同他交谈的细节,都记忆清晰。一九二七年十月,他以海陆丰农民斗争为背景、较早反映农民运动的中篇小说《尘影》写成,在“四·一二”政变后的严竣形势下,出版社有顾虑,不敢出。鲁迅看了原稿,对内容作了肯定,欣然为之作序,热情支持它的出版。一九三五年三月,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对黎锦明的作品作了中肯的评价,称他为“湘中的作家”,作品中“蓬勃着楚人的敏感和热情”,他深受鼓舞。一九九四年在他九十岁诞辰时,他的内弟符荫闿特意恭录了鲁迅在上述小说二集序中的一段文字,作为寿礼向他呈献,他十分高兴,将其挂在小厅显眼的地方,经常佇立凝视。
  锦明先生到了晚年,体弱多病,但对生活仍是热爱的。在湘潭市居住时,他常去公园锻炼身体,去邮亭买杂志,并将看过的杂志十本一捆,编号,署上黎艮甫(幼年的名字),放进阁楼。也许是想留存备用吧,可惜后来被人拿走。到长沙后,有较长一段时间由符女士搀扶,在院内散步,行走不便时,坐轮椅在门外看云,看风景。晚上看电视,必看新闻联播,也爱看人与自然一类栏目。他看到那具有野性的活泼可爱的动物,神情特别专注,好像完全陶醉在大自然中。
  锦明先生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文革”中,儿女们受他的连累,吃苦不少,但如今都有了工作,有了幸福的家,使他放了心。他想给子女们留点什么。他一生俭朴,两袖清风,物质上谈不上留下什么遗产,他也从不朝这方面想。他认为,惟一值得留给儿女们的,是他失而复得的著作。于是,他将新近出版的中篇小说集,郑重地签上名,给每个子女和孙子辈各送了一册。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日,黎锦明先生走完了他的人生,享年九十四岁。据他老伴符女士事后告诉我,她和子女们已将他的骨灰盒送回老家——湘潭县石潭坝乡长塘村,与他已故多年的老父亲黎松安葬在一起。(黎松安老先生是晚清秀才,长于诗词书法。他秉性刚直,一生不仕,潜心居家教育子女,其中八个儿子以后都成了专家、学者,人称“湘潭黎氏八骏”,如黎锦熙、黎锦晖等)黎锦明从小热爱父亲,现在长年与父亲相依相伴了。
其他文献
败兆    在同一个生存空间里,大伙都拿大话、空话、假话和人打交道,你能相信它会长久太平吗?  两晋气数之差,那本堪称中国语言精品的《世说新语》都给解密了,所谓三寸不烂之舌,要烂,不正烂在那天天制造新词的舌尖之上?      端着     摆谱是等级社会给人类自己定下尊卑贵贱最不文明的恶习,在他们那个圈子里,难与外人道的丢脸面、掉脑袋的事正多。  可叹这摆谱的脾气因为搔着人们争强好胜的痒处,又占着
期刊
根据史料记载“昭君合番”确有其事。在《后汉书·南匈奴传》中记有昭君经历。传说“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照汉宫,顾景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
期刊
中东欧政治变革、经济转轨已走过十年的历程,从政治体制上看,社会组织资源的重组已完成,多党议会制已成型,各派间虽有斗争但都能按游戏规则行事,已形成左右轮流坐庄的局面,有的甚至组成左右两派(匈牙利),左中右三派(斯洛伐克)的联合政府。  从一九八九年至今十年的整个形势看,政治演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九八九至一九九二年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政治钟摆大幅度向右摆,出现反共大联合,街头政治唱主角,各国都出现
期刊
一九七九年伦敦经济事务研究院邀请我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文章,谈谈“中国可能的变化”。为此,我于当年访问了广东省。访问之后我就开始思考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问题。但是要写一篇只有五百字的文章来预测中国将来会发生什么,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我对他们说不行,我不愿意给你们写这篇文章。但他们一直督促我,希望我能够给他们写一点东西。大约在一九八一年的四、五月间,我写完了文章的初稿,这个初稿大大超过了五百字,
期刊
我的老同学李浙生教授多年专攻数学哲学,在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五年间连续出版了《数学科学与认识论》和《数学科学与辩证法》两本专著。这是两本非常有价值的书,可惜的是,前者系自费出版,印数极少;后者虽得到资助,但少得可怜,印数也极有限(作者出版这两本书,不但没有得到一分钱的稿酬,反而贴了不少钱),因而看到的人不多。不过,凡是看过这些书的人,不论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都认为其价值在于求实与创新,特别是提出了许多
期刊
“五四”时期,“自由”为什么中断了?  这个问题需要研究近现代史的专门家来回答。  我在这里置词,只能作为一个偶然的涉猎者谈谈某些想法。如果它能构成一种视角,与其说是潜心研究的结果,不如说是一个中国人,一个直接承受了它的后果的现代中国人应有的或可能有的反省。  一般都把“五四运动”看作是中国的启蒙运动,如果辛亥革命只是“革掉了一根辫子”的话。从洋务运动的“言技”,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言政”到五
期刊
《书屋》一九九九年第四期有关自由主义及其传统的三篇文章,尽管观点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然而却能自圆其说,自持其理。最重要的是气氛对头,各展其长,各陈其论,有学术争鸣的态势及其宽宏大量,既容许自己讲话,也要让别人说理。朱学勤先生虽然针对的是一种文风,他不仅提出应当“有话好好说”,而且自身力求体现正常的学风,我以为这本身就是自由主义所要求的精神。  还有,就自由主义而论,对于近现代的中国来说,虽然是舶来
期刊
二十  孝武兄:  接三月二十六日信。  我介绍《昨日的世界》①,实际上只是抄撮原文,因为不加引号,就好像是我复述的,这是取巧的方法,您大加赞美,未免上当了。这本书实在是好书,我的本意,也只是鼓吹一下,希望多有几个人去找去读,据说,这倒有些效果,有好几个人去找三联书店要买书,可惜都没有买着,也许将来会加印的吧。  茨威格这样高度文化修养的人,只可能产生在欧洲,在奥地利那样的国家。不管他的和平主义是
期刊
1《我们一起走过——百名知青写知青》的责任编辑罗丹,在编后记里说:“如果知青朋友能从中感受到一点温亮,年轻的后一代能从中领悟到一点启迪,这本书就有它存在的价值。”在读过这本书之后,像我这样年已七十又五的老人,还要说,作为曾是知青家长的人们,也能从中将那些似已淡忘了的困惑、忧思和辛酸重新咀嚼;作为历史的乐观主义者的前一辈,也能从中把那些曾激励自己前行的欣慰、豁达和远虑再度勾起。  过去,自以为对知青
期刊
我出生在上海。日寇轰炸南市,我家房屋被毁,父亲携我回乡种田,当时我才十一岁。父亲青年时甚苦,为地主作长工。目不识丁,但善讲笑话、故事。有一故事说一私塾先生,对学生严厉,学生书背不上、或稍有顽皮,即执板打手心、屁股,学生畏如鼠儿见猫。这先生夜里欲便溺,就捞床前夜壶(尿壶,也称便壶),便尿。白天,专命一学生倒尿洗涤。学生天天闻其臭气而惧不敢违。一日,学生施一小计,用钉将壶底钻一小孔。次日,见先生出来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