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 =《北京青年》周刊A =苏珊娜 ·赫特里奇
流逝——摸得着的恐惧
苏珊娜 ·赫特里奇(Susanna Hertrich)2008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是一位年轻的德国艺术家。她的作品包括装置、摄影、版画、雕塑以及录像。2013年 3月 7日至 4月 10日,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与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合作,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一场“时间 -时间设计、设计时间”的展览。苏珊娜 ·赫特里奇的作品《时间粉碎机》是展览中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
Q:《时间粉碎机》有点像日历,只是随着每天一点点过去,当天的日历会被逐渐撕成碎纸条。这个机器是2007年设计的,它最初的构想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A:实际上 2006年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2007年我做了第一个模型。后来又做了个木头的,跟这个长得完全不一样。直到 2009年,我才开始和工程师合作,才有了现在的《时间粉碎机》的雏形。自那开始有了金属外壳和内置控制系统,按照每天24个小时运转,还安装了调试监控设备,保证它不会走得过快或过慢。总之是一套非常复杂的软件,需要不断地调试,也不断遇到新的困难,所以整个过程持续了很多年。
Q:这个作品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思想呢?
A:《时间粉碎机》是把时间这一虚化概念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的实体就是这些纸,也就是通过它把人们经历的,并且不断流逝的每一个片刻展现在人眼前。一方面是让人们珍惜活着的时光,另一方面,它也揭示出一些阴暗记忆,一些令人不快的东西。
Q:“阴暗”指的是什么?
A:“阴暗”我指的是一些阴暗的想法,比如恐惧,对于变老的恐惧。人想要永葆青春,但事实上,人活着的每一个瞬间已经是失去的瞬间。这就是我所说的“阴暗”。这个时间粉碎机看起来很讨人喜欢,但实际上想想觉得很可怕,(这个月)已经过去 4天了,我没法重新再过一遍,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Q:那么那些过往的时光算什么呢?难道回忆只是长长的废纸吗?就没有一点积极意义?
A:我并不想对它做出评判,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简单来说,它应该是中性的。我只是把无形的对时间的想象用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变成有形可感的东西。我希望它是一个开放的作品,不需要什么语言解释,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看懂;同时也会有一些地方难以定论,有时候需要进一步的阐释,但我不想什么都解释。
瞬间——遭遇潜意识
出于对时间逝去的恐惧,我们会想,总得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或者反抗一下命运的安排吧?于是很自然地联想到苏珊娜的另一个作品——《Why not?》。这是一个简单的标语,写在公路边或地铁站台上。听起来“Why not?”,“为什么不?”就像一句鼓励性的告白,想做什么就赶紧去做吧,多好。我好不容易把“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解释给苏珊娜听,她却纠正了这个联想。
A:它(“Why not?”)其实是一种提示,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恐惧。很多人可能对那种场景很熟悉,就是人会有那么一瞬间产生令人害怕的想法。很经典的是,当人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在将要过一座桥的时候,突然会想,我就……就这么掉到桥下面去吧,但人又会在非常非常短的一瞬间明白不会这么做。不过有时候,这些潜意识,这些阴暗的可怕想法就像恶作剧一样会突然跳出来。
这个作品提示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境。比如在地铁即将开过来的时候,人突然会有跳下去的冲动,然后立刻会“啊”的一声惊醒:“我到底是谁?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这个作品就是对人自身偶尔出现的可怕一面做出的提示。
Q:这样的提示可不可以理解为一种解决方案,从另一面提醒人不要这么做?
A:不,它和解决方案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只是把潜意识变成可见的而已。它提示了那种人们很熟悉的画面,就是那种突然出现的恍惚,人不知道在想什么。这种状态可能是毁灭性的,和平时克制约束的自己完全不相符。作品想要揭示的是那种瞬间感觉的表达,它既不是行动指示,也不是解决办法。
浪费——值与不值
聊到现在,我突然有点沮丧。此刻,速冻在我脑袋里的普鲁斯特和海德格尔已经纷纷化成了浆糊,苏珊娜关于时间的阐释不仅与我的设想完全不一样,而且作为设计者的社会觉悟在哪里呢?我试图继续寻找我的价值体系所熟悉的东西,于是我把剩下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黑色的不规则多楞物体上。它简洁现代,泛着宝石的光泽,看上去仿佛《星球大战》的神器一般,还有一个洋气的名字:Robot(机器人)。
Q:这个机器人有什么功能?它是如何运动的呢?
A:它的功能和人们期望的可能不太一样。它不会动……你可以……这么抱着它,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功能了。
Q:那么它的意义在于……?
A:当你抱起《机器人》的时候,你会觉得它是通人性的。它的功能一定意义上是使用者赋予的。
Q:一种情感上的慰藉。
A:对,是情感上的。《机器人》的一个设计点是它应该为老人提供心理慰藉。现在老龄人口的数字越来越大,在中国、在德国都有这个问题。它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能开会跑的机器人,而是一种触觉上和精神上的陪伴。
Q:设计“机器人”大概花了多长时间呢?
A:非常久,有几年吧。最一开始有了这个想法,然后确定形状花去了很长很长时间。最一开始的时候我拿刀削土豆来做模型,确定了形状之后又找人绘制 3D图像,最后用聚苯乙烯做出实物。因为我自己不会做 3D图,所以在跟人沟通设计的时候还得一直带着我的土豆。
Q:你的作品关注点很特别,你有哪些比较欣赏的艺术家?
A:比如 Rebecca Horn(德国当代最著名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尤其是她的电影和可穿戴装置(诸如铅笔面具等)。除此之外还有 Mika Rottenberg、Gregory Crewdson、Kristof Kintera、Kate MccGwire等艺术家。我觉得那些研究怪诞或者说是令人不舒服的事情很有意思,我也对那些以身体经验为中心的研究、感官的变化以及自动装置研究很感兴趣。去年我受到清华大学艺术和科学研究中心张尕教授的邀请以及歌德学院的资助,到中国参加他们媒体实验室的国际驻留艺术家项目。这个项目也是关于探索人类的感官,试图通过人工手段产生一些人类的本能。
Q:你的作品很多都带有哲学思考。
A:对,可以这么讲。我的另一个作品《宣言》最能代表我的基本哲学观,就是世界的复杂性。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也许这个观点在亚洲并不稀奇,但是西方很习惯用非善即恶、非黑即白这样的价值标准来进行判断,而我并不这么认为。
这个时候,我的不适感渐渐消退了。正是因为“昨日之日不可留”,我们才马不停蹄地评估上一秒过得是否值得。而价值的评判标准越单一,遗漏的东西就越多,度过的时光也就越乏味。突然想起多年前看到的一句话“我所经历过的每一个细节,不但构筑了当下本身,也草蛇灰线地伏向遥远的生活,指引着我走回自己的内心。 ”于是告别前,我给苏珊娜讲了我经历的一个不知如何评价,却完完全全被击中的瞬间:在北京地铁国贸站由一号线向十号线换乘的路上,有一张站名表。这张表明显是左对齐打印,因此打完最后一站,纸上还富余出一些空间。某天路过的时候发现,空白处多了几个手写的站名,猜想是赶地铁的人们恶作剧添上去的。仔细一看,紧挨着“劲松”,后面用不同颜色不同笔迹依次写着:heaven(天堂)、hell(地狱)、freedom(自由)。
流逝——摸得着的恐惧
苏珊娜 ·赫特里奇(Susanna Hertrich)2008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是一位年轻的德国艺术家。她的作品包括装置、摄影、版画、雕塑以及录像。2013年 3月 7日至 4月 10日,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与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合作,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一场“时间 -时间设计、设计时间”的展览。苏珊娜 ·赫特里奇的作品《时间粉碎机》是展览中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
Q:《时间粉碎机》有点像日历,只是随着每天一点点过去,当天的日历会被逐渐撕成碎纸条。这个机器是2007年设计的,它最初的构想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A:实际上 2006年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2007年我做了第一个模型。后来又做了个木头的,跟这个长得完全不一样。直到 2009年,我才开始和工程师合作,才有了现在的《时间粉碎机》的雏形。自那开始有了金属外壳和内置控制系统,按照每天24个小时运转,还安装了调试监控设备,保证它不会走得过快或过慢。总之是一套非常复杂的软件,需要不断地调试,也不断遇到新的困难,所以整个过程持续了很多年。
Q:这个作品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思想呢?
A:《时间粉碎机》是把时间这一虚化概念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的实体就是这些纸,也就是通过它把人们经历的,并且不断流逝的每一个片刻展现在人眼前。一方面是让人们珍惜活着的时光,另一方面,它也揭示出一些阴暗记忆,一些令人不快的东西。
Q:“阴暗”指的是什么?
A:“阴暗”我指的是一些阴暗的想法,比如恐惧,对于变老的恐惧。人想要永葆青春,但事实上,人活着的每一个瞬间已经是失去的瞬间。这就是我所说的“阴暗”。这个时间粉碎机看起来很讨人喜欢,但实际上想想觉得很可怕,(这个月)已经过去 4天了,我没法重新再过一遍,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Q:那么那些过往的时光算什么呢?难道回忆只是长长的废纸吗?就没有一点积极意义?
A:我并不想对它做出评判,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简单来说,它应该是中性的。我只是把无形的对时间的想象用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变成有形可感的东西。我希望它是一个开放的作品,不需要什么语言解释,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看懂;同时也会有一些地方难以定论,有时候需要进一步的阐释,但我不想什么都解释。
瞬间——遭遇潜意识
出于对时间逝去的恐惧,我们会想,总得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或者反抗一下命运的安排吧?于是很自然地联想到苏珊娜的另一个作品——《Why not?》。这是一个简单的标语,写在公路边或地铁站台上。听起来“Why not?”,“为什么不?”就像一句鼓励性的告白,想做什么就赶紧去做吧,多好。我好不容易把“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解释给苏珊娜听,她却纠正了这个联想。
A:它(“Why not?”)其实是一种提示,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恐惧。很多人可能对那种场景很熟悉,就是人会有那么一瞬间产生令人害怕的想法。很经典的是,当人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在将要过一座桥的时候,突然会想,我就……就这么掉到桥下面去吧,但人又会在非常非常短的一瞬间明白不会这么做。不过有时候,这些潜意识,这些阴暗的可怕想法就像恶作剧一样会突然跳出来。
这个作品提示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境。比如在地铁即将开过来的时候,人突然会有跳下去的冲动,然后立刻会“啊”的一声惊醒:“我到底是谁?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这个作品就是对人自身偶尔出现的可怕一面做出的提示。
Q:这样的提示可不可以理解为一种解决方案,从另一面提醒人不要这么做?
A:不,它和解决方案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只是把潜意识变成可见的而已。它提示了那种人们很熟悉的画面,就是那种突然出现的恍惚,人不知道在想什么。这种状态可能是毁灭性的,和平时克制约束的自己完全不相符。作品想要揭示的是那种瞬间感觉的表达,它既不是行动指示,也不是解决办法。
浪费——值与不值
聊到现在,我突然有点沮丧。此刻,速冻在我脑袋里的普鲁斯特和海德格尔已经纷纷化成了浆糊,苏珊娜关于时间的阐释不仅与我的设想完全不一样,而且作为设计者的社会觉悟在哪里呢?我试图继续寻找我的价值体系所熟悉的东西,于是我把剩下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黑色的不规则多楞物体上。它简洁现代,泛着宝石的光泽,看上去仿佛《星球大战》的神器一般,还有一个洋气的名字:Robot(机器人)。
Q:这个机器人有什么功能?它是如何运动的呢?
A:它的功能和人们期望的可能不太一样。它不会动……你可以……这么抱着它,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功能了。
Q:那么它的意义在于……?
A:当你抱起《机器人》的时候,你会觉得它是通人性的。它的功能一定意义上是使用者赋予的。
Q:一种情感上的慰藉。
A:对,是情感上的。《机器人》的一个设计点是它应该为老人提供心理慰藉。现在老龄人口的数字越来越大,在中国、在德国都有这个问题。它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能开会跑的机器人,而是一种触觉上和精神上的陪伴。
Q:设计“机器人”大概花了多长时间呢?
A:非常久,有几年吧。最一开始有了这个想法,然后确定形状花去了很长很长时间。最一开始的时候我拿刀削土豆来做模型,确定了形状之后又找人绘制 3D图像,最后用聚苯乙烯做出实物。因为我自己不会做 3D图,所以在跟人沟通设计的时候还得一直带着我的土豆。
Q:你的作品关注点很特别,你有哪些比较欣赏的艺术家?
A:比如 Rebecca Horn(德国当代最著名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尤其是她的电影和可穿戴装置(诸如铅笔面具等)。除此之外还有 Mika Rottenberg、Gregory Crewdson、Kristof Kintera、Kate MccGwire等艺术家。我觉得那些研究怪诞或者说是令人不舒服的事情很有意思,我也对那些以身体经验为中心的研究、感官的变化以及自动装置研究很感兴趣。去年我受到清华大学艺术和科学研究中心张尕教授的邀请以及歌德学院的资助,到中国参加他们媒体实验室的国际驻留艺术家项目。这个项目也是关于探索人类的感官,试图通过人工手段产生一些人类的本能。
Q:你的作品很多都带有哲学思考。
A:对,可以这么讲。我的另一个作品《宣言》最能代表我的基本哲学观,就是世界的复杂性。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也许这个观点在亚洲并不稀奇,但是西方很习惯用非善即恶、非黑即白这样的价值标准来进行判断,而我并不这么认为。
这个时候,我的不适感渐渐消退了。正是因为“昨日之日不可留”,我们才马不停蹄地评估上一秒过得是否值得。而价值的评判标准越单一,遗漏的东西就越多,度过的时光也就越乏味。突然想起多年前看到的一句话“我所经历过的每一个细节,不但构筑了当下本身,也草蛇灰线地伏向遥远的生活,指引着我走回自己的内心。 ”于是告别前,我给苏珊娜讲了我经历的一个不知如何评价,却完完全全被击中的瞬间:在北京地铁国贸站由一号线向十号线换乘的路上,有一张站名表。这张表明显是左对齐打印,因此打完最后一站,纸上还富余出一些空间。某天路过的时候发现,空白处多了几个手写的站名,猜想是赶地铁的人们恶作剧添上去的。仔细一看,紧挨着“劲松”,后面用不同颜色不同笔迹依次写着:heaven(天堂)、hell(地狱)、freedom(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