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文坛九大怪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os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度文坛第一怪,口水诗歌有人爱
  
  女诗人赵丽华互联网上遭遇网民恶搞,一时引发连锁反应,各大网站纷纷介入,几十家报纸推波助澜。更有好事者,专门建立“梨花教”网站,以“梨花体”写作嘲弄诗人。
  有人编出“梨花体万能写作技巧”:
  1.随便找来一篇文章,随便抽取其中一句话,拆开来,分成几行,就成了梨花诗。
  2.记录一个4岁小孩的话,按照他说话时的断句罗列,也是一首梨花诗。
  3.当然,有口吃的人,他的话就是一首绝妙的梨花诗。
  4.一个说汉语不流利的外国人,也是一个天生的梨花体大诗人。
  继2006年韩寒骂白烨之后,又引发诗人“群殴”。10月底,韩寒冷不丁在博客中丢出了一篇名为《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的文章,称现代诗人是先把自己大脑搞抽筋,再把句子给腰斩揉碎,跟彩票开奖一样随机一排,自以为是艺术,其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他针对现代诗坛又在博客上连发了6篇言辞激烈的文章。此举引来了杨黎、沈浩波、伊沙、东篱等众多“下半身”诗人的愤怒围攻,于是,又一轮骂战开场。沈浩波、杨黎、东篱等纷纷在博客中发文指责韩寒,还组织了一堂诗会为赵丽华辩解,并集体同击韩寒:“说句不客气的话,随便从现代诗歌中找出一首优秀的短诗,它的文学价值足以超过韩寒所谓的小说。”认为“韩寒这样的司机和俗手不配谈诗歌”。
  点评:“梨花体万能技巧”其实只要两个——只要分行排列的都是讲诗歌,比如菜单;只要能发出声音的都是诗朗诵,比如放屁。
  
  年度文坛第二怪,著名作家当乞丐
  
  洪峰,曾与马原、苏童、余华、格非并称文坛“射雕五虎将”,因所供职单位沈阳市文化局剧目创作室以他“不坐班、长期联系不上”为由,暂时停发其每月2000元的工资,10月25日,洪峰与单位沟通失败,一气之下来到青年大街行乞,并且挂上牌子,写明工作单位和户籍地址,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丐”。
  点评:洪峰当乞丐奇怪吗?那么多作家很早以前开始在当精神乞丐--向某些人某些“单位”乞讨官位乞讨名誉乞讨金钱……人家为什么不奇怪?
  年度文坛第三怪,赶着毛驴去“坐台”
  在11月19日的羊城书展上,当红畅销书作家赵赶驴签售其新书《赵赶驴电梯奇遇记》的出场备受瞩目:当他戴着驴头,被人搀扶着来到签售台上,立即引起一片笑声,并引发争议。有读者认为,作家的娱乐化愈演愈烈,现在甚至已经进入“动物时代”。他们认为,作家已经失去尊严,沦为“戏子”。他們质问,难道代表时代精神的作家已经沦落为牛头马面似的卡通人物?另外一些读者却认为,这样的出场方式很有创意,既独特又可爱,没有什么架子,非常贴近读者,是这个更加开放的多元化时代的特有的表达方式,并代表了一种趋势。
  点评:赵赶驴赶着毛驴去“坐台”的理由应该是,他的名字他的作品都跟驴有关,以此推论,司马迁出场应该牵着马,曹操发言应该口不离“操”,拖耐庵签名僻书该到尼姑庵里进行,曹雪芹片的身边要铺满雪与芹菜,徐忠摩签售更少不了按摩,蒋光赤当然要脱光衣服赤身课体了……再推论下去,文坛就成为马克·叶温了--让人呕吐啊!
  
  年度文坛第四怪,文人身体大拍卖
  
  27岁的孙志明,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某偏远山村,15岁时开始和父亲学写诗歌,因父母离异,大二时辍学四处流浪,开始尝试创作小说,先后做过网站编辑、饭店服务员等。十多年时间里,他已经完成《情到深处》《醉我甜心》《拂尘而去》等四部长篇小说,以及杂文、中短篇小说共计100多万字。今年年初,在父亲“自己出去混吧”的命令之下,他向网友借路费来到四川,落难到广元遇佛心寺住持,经指点拜其为师,入佛门。三个月后,他去成都文殊院读佛学,两个月后还俗流浪到绵阳,身无分文,靠两朋友救济,边写作边寻生路。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孙志明作出这样的选择:卖身出书。孙志明说过,卖身出书就像妓女为了生计做性交易一样,今天我们是该说妓女无罪还是生命可耻?不管如何,他觉得选择卖身出书是值得的,至少他还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去挽救最后一次纯文学的末时代。
  孙志明列出六种卖身方法:
  以工作方式,即谁购买本人后,我给买家打X年的工。
  以保姆方式,即我被购买后应该为买方洗衣服做饭,做家庭主妇X年。
  以婚姻方式,即我被购买后同意与某某结婚,或真,或假。
  以卖身体器官方式,即我被购买后,买家可以决定我身体器官的买卖,如肾、血、眼角膜等。
  以赞助方式,即买家无偿赞助出书的款项。
  以借贷方式,即买家愿意付出书款,但几年后我必须连本带利还清。
  点评:还有来钱更快的第七种卖身方法:做鸭子。
  年度文坛第五怪,央求李湘做太太
  “青年作家张一一博客向李湘求婚!”据张一一称,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和李湘惺惺相惜,因为刚刚抛弃了李湘的李厚霖也抢走了他的前女友。此举到底是出于“同病相怜”还是出于“报复心理”,张一一希望旁观者能够猜上一猜。虽然自称15岁就出版散文集《望不到你容颜》,又写出小说《不》《我不是人渣》和“中国第一部现身说法的炒作学”《一夜成名》,但是张一一的名字却更多地与一些“非正常娱乐事件”联系在一起。“策划人”张一一最擅长的就是自编自导自演,最害怕的则是“没有观众的喜剧不幸成为悲剧”。而由他策划的事件无一不引来网友的口诛笔伐。
  点评:我曾错误地以为只有女人才会傍大款,现在才知道男人更会傍大款:或者傍财富,或者傍名气。“没有观众的喜剧不幸成为悲剧”,但有观众的喜剧不幸还是悲剧。张一一用行动告诉我们,《我不是人渣》多出了一个字!
  
  年度文坛第六怪,“勾引孔子”算崇拜
  
  一组照片在网上各大论坛迅速流传,一名穿着暴露,打扮妖冶的年轻女子在孔庙内大摆热辣造型。这个名为“国学辣妹”的女子称,照片中自己摆的是小甜甜布兰妮的造型。她在图片说明中写道:“曾问别人,知道我最擅长什么吗?答:‘不知道。’‘我最擅长勾引人,孔子也不例外。’”“孔子说食色,性也。我去慰他千年的寂寞,他也一定是很高兴的。”同时该女子却在博客宣称:“要以重振国学为己任。”为了展示自己的“国学水平”,她在网上发表了多篇楹联诗作。
  据其自我介绍,名叫白鹿鸣,是白居易53代后人,19岁,目前是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的大四女生。她在接受某网站采访时表示有家谱为证。但网友仍然对其身份提出质疑。   针对网友指责其“嬉皮作风有辱先人名声”,“国学辣妹”自有一套理论:“我的祖先也很嬉皮,他的作品里面也有音乐舞蹈描述。白居易3000多首诗里面有1000多关于女性的。”
  “国学辣妹”还兼具“国学论坛楹联版块的版主”、“夏宇达夫街舞工作室成员青年电影志愿者协会成员”等身份。除了写楹联和文学之外,“国学辣妹”还自己进行中国戏曲的整理工作。
  点评:“国学辣妹”后传:“国学辣妹”终于见到孔子。孔子问:“来者何事?”女子答:“我来慰您千年的寂寞。”孔子答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说到这里,孔子想起这个现代辣妹哪能听懂古语,干脆用刚刚学来的白话说:“小姐,我有知识就不寂寞了,不需要他慰,你还是去自慰吧”……
  
  年度文坛第七怪,裸体朗诵秀“身材”
  
  被称为“废话教主”的诗人杨黎邀请诗人们在2006年9月30日晚7时相聚北京海淀第三极书局,召开一次诗歌朗诵会。朗诵会当晚,约有一百人到场,其中近一半是各路诗人,可谓诗坛老中青济济一堂。赵丽华“不敢来了”,中场时杨黎向全体观众宣布了这一令人失望的消息。晚上9时10分,诗人苏菲舒登场时,朗诵会已进程过半。苏菲舒显然是打算以行为艺术的方式亮相。坐在舞台侧的一把椅子上的苏菲舒开始脱外套和裤子。当苏菲舒脱得只剩下白背心和黑内裤时,场下有人起哄。大多数观众还没反应过来,一丝不挂的苏菲舒已走到舞台中央的麦克风前,手拿几页稿纸,準备朗诵诗歌。“停!赶紧停!谁让你们这么干的?!”忽然全场灯光大暗,第三极书局的管理人员从音响操作台后跳了出来,厉声喝道。一分钟之内,在场的观众才醒悟过来,已经被要求立刻离场,不得延误。四五名保安人员出现在眼前,现场顿时乱成一团。以“保卫诗歌”为名的这次朗诵会,以如此方式收场,实在出乎所有人意料。
  点评:自从诗人脱掉底裤之后,文学随之失去了道德底线;臃肿的身材也能作秀,文学自此进入审丑时代。
  
  年度文坛第八怪,关进铁笼非迫害
  
  2006年10月7日上午10点30分,山东籍流浪诗人也夫及其女粉丝四川女孩罗先慧,走出了他们搭建在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狮子生活区的大铁笼,完成了也夫“都市生存体验”系列青岛站的作品。回顾这次10天的野外生存,这位曾于9月4日至14日在上海进行过野外生存体验的人表示,吃生牛肉等生食物的恶心与饥饿,以及狮吼狼嚎的恐惧让人“比较痛苦”。
  也夫透露,他还将在济南的山东省博物馆进行一次行为艺术,不过具体时间和形式还没有最终确定。至今,也夫已经先后完成了北京“鸟巢”、上海木笼、青岛铁笼3个行为艺术作品,对他的行为人们一直争议不断,不少人直言“他是疯子”。
  点评:这算是体验生活新发明:写动物先要当动物,写抢劫先要去抢劫,写妓女先去做妓女,写疯子先要扮疯子--哦,我错了,这疯子是扮的,抑或本来就是?
  
  年度文坛第九怪,文攻武卫最痛快
  
  2006年10月12日上午11时,湖南长沙市文联主席、湖南省作协副主席何立伟带领一人(身高1.8米左右,光头,有文身)冲进《文学界》杂志社美编室,痛打执行主编、湖南省作协副主席王开林,致使其头部、颈部、胸部、手部多处受伤。署名“王开林”的发帖者说,王开林与何某虽是点头之交,但并无积怨,究竟是什么事情促使何某带人直闯办公室行凶?据称,何立伟有一个不敢公之于众的理由:王开林的长篇小说《文人秀》(上海文艺出版社《小说界》2006年第5期)发表后,何某自动对号入座,多次扬言要打死王开林。
  点评:“文攻武32”是“文革”名言,如今又开始发扬光大:文可以用来攻击,武可以用来保卫。由此发现--谁说文人只识墨?文武本来是一家!
  (郭浩荐)
其他文献
我的一个叫王战飞的同学,当年读中学的时候,常常被我们这群优等生嘲笑,不仅成绩远远落在我们后面,还时常在上课的时候,成为大家醒脑的笑料。那时老师也都不屑理他,听他鼾声渐响,就一个粉笔头砸过去,他常瞥一眼老师,惺忪地嘟哝一句:干嘛打扰人家睡觉啊,就又倒头睡去。他对师道尊严如此轻慢,除了带给我们一时的小喜乐,也会让我们私下里有小小的敬佩,觉得这厮的满不在乎里,其实是有种不怯上的勇敢在的。但究竟还是不屑占
期刊
闲看标语    自打开始写“语文运动”,我对文字敏感起来。走在路上,看到有意思的标语,就用手机拍下来。久而久之,竟也积累了十几条。  在浙江大学的教学楼门前,写着这样一段话:“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这话是竺可祯先生当年说的,曾激励过几代莘莘学子。站在这个标语牌前,我开始胡思乱想,现在高等教育产业化了,学生是教育的投资者和消費者,法律
期刊
每一只美丽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如果别人把茧剪开一道口,由茧变成的蝴蝶是不美丽的。  看了以上一段话,你一定以为它出自某一本生物学著作,其实不然,说出这段振聋发聩的名言的是一位备受不幸命运折磨的少年。  请看看这少年身上包裹的厚厚的“茧”吧。  还是小孩时,他相貌丑陋,患有严重的口吃。因为疾病,他左脸局部麻痹,他对别的孩子停落在他脸上的鄙夷目光也没有多少感觉;嘴角畸形,也许是
期刊
有个年轻人,进入大学后由于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他索性不再努力,经常逃课、喝酒、泡网吧,任由自己一天天地消沉下去。  偶尔去上课,也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教授见状,提醒他:“年轻人,要打起精神呦!”  “要精神有何用,将来还不是一样难就业,就业难!”年轻人脱口而出。  教授眉头紧蹙,沉思片刻,说:“下课后,你且随我来。”  那天下课后,他惴惴不安地跟着教授过大街穿小巷,来到一个熙熙攘攘的菜市场。他满
期刊
同楼的老林,是拆迁户,住一楼,二室一厅。因大院临河,他为了节省菜金,就在河滩上辟了几畦菜地,种些青菜大葱什么的。  每天早晚,他除了在河滩上转悠,平时,常见他一台破板车摆在街口的树荫下,招揽零星活儿。老林的黑脸膛很阳光,整天乐呵呵的。  我们院都是管道煤气,惟独老林把煤气停了,烧柴火。平时他帮人拉货,包装箱和废旧家具,就成了他的柴火。一次闲聊,他说自己胃口好,中午不开伙,就两个馒头加开水。身边就一
期刊
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毅然辞去薪金稳定的工作,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她是从寻找合作伙伴开始的。她不在熟人中寻,而是在陌生人中寻,通过培训来招聘挑选。陌生之间当然有一个建工相互信任的过程。  我應邀担任了第一节课的老师。那天开课时间到了,教室里却只有寥寥十几个人。我建议等等,她说不能,这样就伤害了准时的人,于是很果断地撤去讲台,将六七张课桌摆成一圈,座无虚席,上课了,  不断有迟到的学员进来,来一个就
期刊
我9岁那年冬天,爸爸带我到北方阿拉斯的城郊,和爷爷一起过圣诞——在那里爷爷有一个小小的农场。  一天,我在玩耍时发现屋前的几棵无花果树中的一棵已经死了:树皮有的已剥落,枝干也不再呈暗青色,而是完全枯黄了。我稍一碰就吧嗒一声折断了一枝。  于是我对爷爷说:“爷爷,那棵树早就死了,把它砍了吧,我们再种一棵。”可是爷爷不答应。他说:“也许它的确是不行了。但是过冬之后可能还会萌芽抽枝的——说不定它正在养精
期刊
听说,在原始初民社会里,男人看上了女人,只要一棍把她打昏,拖回洞里,大家从此就可以住在一起,快快乐乐地生活。  一棍走天涯的时代已经变成考古学。男人想获得女人芳心,必須有一技傍身。那一技当然是指专业技能,最好是靠读很多书而获得的专业资格,而不是靠当学徒学回来的技能。  渐渐地,一技傍身也是不足够的。男人想得到女人的垂青,最好还有一层物业、一车和一笔可观的积蓄,有物业的男人是最有安全感的。  一技、
期刊
面对这样的诱惑,我们很有可能遇到一个商业的哈姆雷特:掏还是不掏,这是一个问题。  有一个公式:2元钱+运气=500万。若搁以前,打死我也不信,但现在,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了。因为已经有人把这个公式变成了现实,更多的人正为这个公式能够实现而不思茶饭。说别人,别人可能会不乐意,举贤(贤妻的贤)不避亲,就说说孩子她妈吧。  原先上学的时候,她对算术课像是有阶级仇、民族恨似的,怎么学也学不好。而现在,那几
期刊
如今对待名人——不管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的,只要是名声响亮如雷贯耳,就视同一座富矿,就希望借鸡下蛋,在经济投资和运作中捞取银两。前些日子,历史上的经典流氓西门庆,还引发了山东两个地区的争抢事件。百度一下看,市面上开发和利用“西门庆”的版本还真不少。如此这般闹腾,谁能说西门庆不能重出江湖呢?但是,版本再多,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一个“钱”字而忽悠大众的眼球罢了!  文化版:文化市场最具魅力的人物。如果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