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xu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村学生厌学很普遍,尤其是在初中八年级、九年级阶段较为突出。厌学情绪的产生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学生本人学习基础差、学生家长教育意识淡薄、学校教学形式单一及校外网络游戏的影响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可采取五种有效措施矫正厌学情绪,消除厌学现象。
  关键词 中学生 厌学情绪 影响因素 矫正对策
  
  农村中学生厌学问题已普遍存在,特别是八年级、九年级的中学生尤为突出。在普通初中,每个班级的年辍学率高达8%。有人不明白:为什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需花钱,孩子也不愿读书呢?其原因简单:是学生严重厌学而造成的辍学。从厌学到辍学已成为农村初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消除、矫正学生的厌学,才能避免辍学。
  “厌学”,顾名思义,就是不喜欢学习、厌倦读书、对书本有反感的一种心理倾向,也叫厌学情绪。它的表现形式就是:消极对待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讲小话、搞小动作或打瞌睡,见到学习任务就发牢骚;遇到要记、要背的学习内容就大呼“太累了”:拖欠作业或抄袭作业现象严重;更有甚者利用请假逃避学习任务或直接缺课逃学。
  
  一、厌学的影响因素
  
  在教育教学中,经我仔细观察和研究后发现,引起厌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
  
  1、厌学的自身因素
  (1)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弱。这类学困生在学习中体验失败较多,缺乏信心而产生厌学情绪。
  (2)缺乏学习动机,需要层次低。有部分学生认为读书用处不多,挣大钱不需要很高的文化。这种现象在团结镇、民乐镇、龙潭镇等矿区很普遍——“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
  (3)在课堂中,问题生和留守生自我控制力差,听课不专心,抓不住学习要点,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遇到学习困难就放弃。
  
  2、厌学的外在因素
  (1)农村中学教学形式单一、教法呆板,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无味。目前,大多数教师上课一般还是一只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素质教育也只是流于形式,电化教学设备只是摆设。
  (2)受到校外玩乐场地、网吧的诱惑很大。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它侵蚀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
  (3)学校缺乏学生的个性教育。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没有得到发挥,不能亮出特长生的长处、闪光点,打击了他们在校表现的积极性。
  (4)家庭教育的偏差或缺失,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目前,50%的厌学生是因家庭矛盾问题、单亲家庭问题、留守生问题等多种原因而不安心学习,缺乏父母的教导、关爱、引起纪律散漫,放松学习。
  
  二、消除厌学情绪的对策
  
  根据学生厌学的原因,结合调查资料和班级实际情况以及我对厌学的认识与解决厌学问题的经验,我做了下列尝试:
  
  1、取得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必须依靠家庭、社会、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矫正学生厌倦学习的心理。针对家长的不良教育方式(如过分溺爱、一味打骂、放纵不羁等),我耐心给他们分析这些方法会给孩子带来的害处;仔细讲解学生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指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转变教育子女观念、改变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2、更多关注单亲学生和留守学生
  我校地处矿区附近,留守生占学生总人数的3 5%。在厌学生中,留守生占更大的比例,其原因是父母远离子女挣钱养家,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学习和需求。根据学校的安排,我组织单亲学生和留守生学会自理、学会生存;指导他们如何计划生活费用。同时,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心理疏导,为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式活动,让他们体会到温暖、关心和爱护,借此消除学生的自我封闭,鼓励他们多与父母、朋友、老师沟通,辅导他们自我调节心态,树立学习信心。
  
  3、推行赏识教育,改变教法和学法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得更换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教师要从“懂”的角度去科学地爱学生,既要当好指导员又要当好拉拉队,让鼓励和表扬成为学生在学习赛道上的动力。我也提倡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我借鉴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教师只用5-10分钟进行导入、纠错、总结,余下35-40分钟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组长归纳、得出结论、巩固练习。这就改变了以往的教法,走出了学生学法的误区,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4、优化班级管理,增强团体意识
  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对班级管理的优劣关系到班风、学风的好坏。班主任是促进班级学生勤学好问、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坚定学习信念的引导者。我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优生确定帮扶对象,让留守生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帮问题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为特长生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用适当的奖罚制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加强纪律、自我约束、限制上网、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或社会实践锻炼,让学生体会生活,增强抗挫能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友谊,形成了_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班级。
  
  5、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是帮助学生转变厌学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很关键。课堂艺术不在于教师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发兴趣,让学生参与学习。首先,我设法让课堂活跃、轻松起来,以趣味性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枯燥的死记硬背、呆坐傻听。其次,把德育教育寓在学科教学中。师者,既要传道、授业,更要解惑,注重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同时也不忽略德育教育。要让学生明白:读书是为了摆脱愚昧落后、提高个人修养,是为了“学会做人”,更是为了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再次,获取学生信任,让学生感到满意。教学中要树立“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做到真心实意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课堂中要注重分层教学、分层要求、分层达标,用不同尺寸衡量学生。切忌对学困生有偏见,不要孤立问题生。学生出错时不要随意批评、无端指责、言词犀利。最后,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并参与多种文体活动。用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多参与课内、课外活动,如课堂讨论、兴趣小组、英语角、演讲赛、艺术班、球赛、训练队等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全筑学习兴趣、满足成功需求。多样的文体活动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1教师亲自参与更能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来源于师生间的友好合作。
  总之,要解决农村中学生厌学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艰苦而细致的工作,还须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协同努力。只要家长更新观念、教师改进教法、学生讲究学法,就一定能消除厌学情绪,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对美术教育课题的开发研究成为目前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国统编教材内容涵括美术概念的各个方面,各地方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了乡土教材。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立足于本土而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以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他形式所同化。补充乡土美术文化教育,联系生活实际,可让学生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
期刊
我是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一名普通的教师。儿子今年11岁,是洪山嘴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担任班长),他聪明、活泼、健康,入学以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2009年被评选为老河口市级“新概念三好学生”,2010年6月被推荐为老河口市优秀学生。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但教育好孩了却是一门艺术。”日本也有流行的一句名言:“民族的命运掌握在年轻妈妈的手中!”这些话发人深省,充分说明
期刊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笔者想就此问题从三个方面做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一年级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多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让阅读提前实现,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一、引导探究,在识字中体验快乐    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识字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于
期刊
眼下,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都在大力推行一场教育改革,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怎样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周末和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减负,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重解放出来,让他们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成为教育行业的热门话题。  那么,怎样才能既减轻课业负担又让学生学有所得、全面发展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充分利用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课前,
期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框架的一幅重要蓝图。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增收和减轻农民负担。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不合理的问题,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科学地设定改善农民负担的解决方案,是推动云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一、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原因分析    1、农村税费改革及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财政缺乏资金来源  现行制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转变学习方式要有
期刊
表扬就是对学生的优点、长处、好的思想行为进行肯定赞美的一种精神鼓励形式。恰当适时地运用这一教育形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表扬要实事求是,不夸大失真    “只有真实的赞美,才最能打动心灵。”赞美一定要实事求是、诚心诚意,且忌虚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个细致入微的人、热心的人,从内
期刊
象征是写作中使文章产生诱人魅力与强化表意功能的一种表现手法。顾名思义,象征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来代表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使读者在事物形象分析的基础上去领会其深刻的思想内容。象征手法就是通过某种具体事物(象征物)的形象描写,从而寄寓某种思想和情感(象征意义)的写作手法。这种写法,落笔于一种具体的象征物,目的是表现更为深广的思想内容。其特殊的艺术效力在于委婉与含蓄。所以有人说,象征是含蓄的艺术。
期刊
摘要 非正式群体在班级建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采取适当的策略,分别调适或利用好积极型、消极型、中间型和危害型这四种非正式群体力量,对班级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班级 非正式群体 调适策略    班级中非正式群体是指没有正式的组织约定,由于共同的好恶、兴趣和思想基础而形成的小群体。其成员间有较深的情感基础,因而常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性、稳定性和一致对外性。根据非正式群体目标与班级正式群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