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士多德说:通过观看话剧使观众得以宣泄激情,只有激情得以宣泄,社会才得以稳定。
历经了100年,中国话剧再次苏醒繁荣。面对各种文化的冲击,它终于骄傲地说:我又回来了。盛世之年,回归之盛大,让无数观众充满了期待。
“中国话剧在百年纪念后必将迎来更繁华的盛世。”曾学习了20多年话剧,并做了很多年话剧演员的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部导演阿建如是说。虽然他现在已经改行做电视剧的导演,但对于话剧,他依然有一种深深的爱恋。
话剧的兴衰史
中国话剧史的开端要从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算起,“春柳社”是留日学生在日本成立的旨在研究各种文艺的学生团体,他们第一次公演《茶花女》就在观众中获得好评。同年,洋务局总办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并演出《黑奴吁天录》,这就是“话剧在中国的开场”。之后1908年,“春阳社”上演《迦茵传》,是中国第一次成型的话剧演出。
20世纪30年代初,戏剧大师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话剧先后上演,中国话剧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舞台上一片红火,话剧曾一度被人们称为“文明戏”。
而到了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话剧则鲜有人看,除了老舍的几部著名话剧如《茶馆》《龙须沟》等,偌大的剧院里观众寥寥。
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出现“戏剧死亡”这个词时,在国内,话剧正进入一个如火如荼的新时期,像《枫叶红了的时候》等作品让不少观众至今难忘。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影视文学的兴起,尤其是受电视剧的冲击,话剧再度衰败。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小剧场演出的兴起标志着话剧重又抬头,而小剧场演出这种形式的出现,把话剧推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当中,自此,小剧场演出成为我国国内话剧演出的主流。近两年,一些大剧场话剧的演出开始活跃,话剧又回来了。
“在我看来,中国的话剧在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是最为兴盛的两个时期,尤其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3年里,1976年、1977年、1978年可以说话剧达到了顶峰时期,无论从剧本创作还是演员配置来讲,都是一个高峰,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的阿建还在从事话剧行业,他说:“20世纪70年代,话剧的创作、演出就像一窝蜂似的。观众也是争先恐后地去剧场观看。”
“我是在1982年转到影视行业的,因为那时候话剧基本没人看了,除了极少数对话剧有着强烈爱好的人还坚持去看,剧场总是空出很大一片。而且那个时候剧本也没以前好看,很多话剧创作者都改行去做影视剧的创作,演员也都改行去拍电影和电视剧了。像葛优就是话剧演员出身。
“后来,以孟京辉为首的小剧场的演出,重新带动了中国话剧事业的发展,也把话剧推向了市场经济,因为受市场牵制,中国的话剧想有突破,却很难形成大规模。但从去年到今年,一些大剧场的演出,又让人们看到了大话剧的希望。”阿建感慨地说。
小剧场话剧的历史性作用
“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使这一时期中国话剧走向低谷。困境中的话剧开始全方位革新,探索新的出路。在戏剧理论上,小剧场戏剧的环境创造与空间设计推倒了斯坦尼拉夫斯基的‘第四堵墙’的观念。布莱希特和中国传统戏曲强调戏剧假定性的观念,成了实验性和探索性中国小剧场话剧的一面旗帜。”阿建说。
小剧场话剧就像一块块石头,在沉寂多年的话剧市场上激起了阵阵涟漪,而很多人也希望能以小剧场话剧激活大话剧。阿建说,如果按照不同的内容、题材、形式、风格和流派,话剧院排演更多的剧目,分别形成都市情感系列、喜剧系列、世界名著系列、荒诞派系列等,其演出效果必定会非同寻常。当大话剧的剧场坐满观众的那一天,话剧的又一个春天便真正回来了。
“相对于其他舞台演出形式,小剧场话剧的演员相对较少,剧情场景也相对精练,在这样的条件下,观众更容易融入剧情。由于空间紧凑,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有时候观众本身也是演出的一部分,舞台上下互动既直接又快捷。”阿建说,小剧场话剧之所以能如此红火,与其制作成本低也是分不开的。
波兰导演、戏剧革新家格洛托夫斯基说:“电影和电视不能从戏剧那里抢走的,只有一个因素:接近活生生的人。所以,利用废除舞台,挪开一切障碍,来消灭演员和观众间的距离是必要的。如果把‘活人与活人交流’视为戏剧的本质,那么,面积较小而且没有乐池阻隔的小剧场,便成了能把戏剧的本质力量和特有魅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的最理想形式。”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童道明说:“由于小剧场没有把演员与观众分割开来的脚灯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小剧场缩短了观演之间的物理空间的距离,而且同时也缩短了心理空间距离,大大增强了戏剧的为影视所无法企及的艺术魅力,还具有吸引观众‘直接参与’戏剧事件的可能性。”
可见,小剧场话剧在中国话剧历史上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对中国话剧的再次繁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话剧的复苏
2006年之前,老舍的话剧《茶馆》不断在剧院上演,票房的成绩让人欣慰的同时,人们也在感叹没有新的好的剧本产生。而2006年各种新老剧目的上演,使人们意识到:我们的话剧又回来了,我们的话剧时代又拉开帷幕了。
“尽管影视文学对传统的话剧冲击很大,也曾一度让人们忽略了话剧,但从目前来看,从话剧的历史和生命来看,中国的话剧必然会再度春天,而且影视文学的本身特性也决定了其生命力的脆弱,因为人们不必急着赶着去看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只需买影碟就可以不用赶档期,影视剧的创作多数都是虚无缥缈的,而话剧是灵魂的面对面,是震撼灵魂的。而且目前影视剧的泛滥和无趣让人们渐渐对影视文学失去了兴趣。”阿建说。
“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话剧的演出,所以2007年后不是中国话剧的终结,而会是中国话剧更加繁荣的时期。”他说,2008年的奥运会又将是一个好题材,就看剧作家们如何发挥了。“但是,话剧界的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大话剧战略期待打造人才‘磁石’,要排演更多的剧目来满足观众的要求,自然要求有更多艺术功底深厚的演员。但是,令人尴尬的是,尽管他们在话剧舞台上活跃了几十年,绝大部分观众却并不是通过话剧熟悉和了解他们的,而是通过影视剧。”“话剧的繁荣发展不光依赖好的剧本创作,也需要优秀的话剧演员,话剧的排演对演员来说是一种锤炼,在舞台上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塑造人物形象,无论从语言上还是从表现上,对演员都是一种很好的提升。”
“现在已经有很多演员开始出演话剧,像袁泉、夏雨、高圆圆等明星,还有话剧演员出身的葛优,2006年又回到了话剧舞台上,出演了话剧《西望长安》。尽管有很多演员不是话剧专业出身,但越来越多的演员积极地参与,对中国话剧事业走向市场来说是一件好事。”他说。
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尽管曲折,但是由于它背负悠久的历史传统,更兼凝结着众多话剧家们的不懈努力,话剧的回归与繁荣就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我们期待话剧的再次繁荣,也期待话剧给我们带来一场美好的视觉饕餮。
历经了100年,中国话剧再次苏醒繁荣。面对各种文化的冲击,它终于骄傲地说:我又回来了。盛世之年,回归之盛大,让无数观众充满了期待。
“中国话剧在百年纪念后必将迎来更繁华的盛世。”曾学习了20多年话剧,并做了很多年话剧演员的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部导演阿建如是说。虽然他现在已经改行做电视剧的导演,但对于话剧,他依然有一种深深的爱恋。
话剧的兴衰史
中国话剧史的开端要从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算起,“春柳社”是留日学生在日本成立的旨在研究各种文艺的学生团体,他们第一次公演《茶花女》就在观众中获得好评。同年,洋务局总办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并演出《黑奴吁天录》,这就是“话剧在中国的开场”。之后1908年,“春阳社”上演《迦茵传》,是中国第一次成型的话剧演出。
20世纪30年代初,戏剧大师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话剧先后上演,中国话剧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舞台上一片红火,话剧曾一度被人们称为“文明戏”。
而到了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话剧则鲜有人看,除了老舍的几部著名话剧如《茶馆》《龙须沟》等,偌大的剧院里观众寥寥。
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出现“戏剧死亡”这个词时,在国内,话剧正进入一个如火如荼的新时期,像《枫叶红了的时候》等作品让不少观众至今难忘。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影视文学的兴起,尤其是受电视剧的冲击,话剧再度衰败。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小剧场演出的兴起标志着话剧重又抬头,而小剧场演出这种形式的出现,把话剧推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当中,自此,小剧场演出成为我国国内话剧演出的主流。近两年,一些大剧场话剧的演出开始活跃,话剧又回来了。
“在我看来,中国的话剧在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是最为兴盛的两个时期,尤其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3年里,1976年、1977年、1978年可以说话剧达到了顶峰时期,无论从剧本创作还是演员配置来讲,都是一个高峰,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的阿建还在从事话剧行业,他说:“20世纪70年代,话剧的创作、演出就像一窝蜂似的。观众也是争先恐后地去剧场观看。”
“我是在1982年转到影视行业的,因为那时候话剧基本没人看了,除了极少数对话剧有着强烈爱好的人还坚持去看,剧场总是空出很大一片。而且那个时候剧本也没以前好看,很多话剧创作者都改行去做影视剧的创作,演员也都改行去拍电影和电视剧了。像葛优就是话剧演员出身。
“后来,以孟京辉为首的小剧场的演出,重新带动了中国话剧事业的发展,也把话剧推向了市场经济,因为受市场牵制,中国的话剧想有突破,却很难形成大规模。但从去年到今年,一些大剧场的演出,又让人们看到了大话剧的希望。”阿建感慨地说。
小剧场话剧的历史性作用
“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使这一时期中国话剧走向低谷。困境中的话剧开始全方位革新,探索新的出路。在戏剧理论上,小剧场戏剧的环境创造与空间设计推倒了斯坦尼拉夫斯基的‘第四堵墙’的观念。布莱希特和中国传统戏曲强调戏剧假定性的观念,成了实验性和探索性中国小剧场话剧的一面旗帜。”阿建说。
小剧场话剧就像一块块石头,在沉寂多年的话剧市场上激起了阵阵涟漪,而很多人也希望能以小剧场话剧激活大话剧。阿建说,如果按照不同的内容、题材、形式、风格和流派,话剧院排演更多的剧目,分别形成都市情感系列、喜剧系列、世界名著系列、荒诞派系列等,其演出效果必定会非同寻常。当大话剧的剧场坐满观众的那一天,话剧的又一个春天便真正回来了。
“相对于其他舞台演出形式,小剧场话剧的演员相对较少,剧情场景也相对精练,在这样的条件下,观众更容易融入剧情。由于空间紧凑,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有时候观众本身也是演出的一部分,舞台上下互动既直接又快捷。”阿建说,小剧场话剧之所以能如此红火,与其制作成本低也是分不开的。
波兰导演、戏剧革新家格洛托夫斯基说:“电影和电视不能从戏剧那里抢走的,只有一个因素:接近活生生的人。所以,利用废除舞台,挪开一切障碍,来消灭演员和观众间的距离是必要的。如果把‘活人与活人交流’视为戏剧的本质,那么,面积较小而且没有乐池阻隔的小剧场,便成了能把戏剧的本质力量和特有魅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的最理想形式。”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童道明说:“由于小剧场没有把演员与观众分割开来的脚灯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小剧场缩短了观演之间的物理空间的距离,而且同时也缩短了心理空间距离,大大增强了戏剧的为影视所无法企及的艺术魅力,还具有吸引观众‘直接参与’戏剧事件的可能性。”
可见,小剧场话剧在中国话剧历史上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对中国话剧的再次繁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话剧的复苏
2006年之前,老舍的话剧《茶馆》不断在剧院上演,票房的成绩让人欣慰的同时,人们也在感叹没有新的好的剧本产生。而2006年各种新老剧目的上演,使人们意识到:我们的话剧又回来了,我们的话剧时代又拉开帷幕了。
“尽管影视文学对传统的话剧冲击很大,也曾一度让人们忽略了话剧,但从目前来看,从话剧的历史和生命来看,中国的话剧必然会再度春天,而且影视文学的本身特性也决定了其生命力的脆弱,因为人们不必急着赶着去看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只需买影碟就可以不用赶档期,影视剧的创作多数都是虚无缥缈的,而话剧是灵魂的面对面,是震撼灵魂的。而且目前影视剧的泛滥和无趣让人们渐渐对影视文学失去了兴趣。”阿建说。
“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话剧的演出,所以2007年后不是中国话剧的终结,而会是中国话剧更加繁荣的时期。”他说,2008年的奥运会又将是一个好题材,就看剧作家们如何发挥了。“但是,话剧界的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大话剧战略期待打造人才‘磁石’,要排演更多的剧目来满足观众的要求,自然要求有更多艺术功底深厚的演员。但是,令人尴尬的是,尽管他们在话剧舞台上活跃了几十年,绝大部分观众却并不是通过话剧熟悉和了解他们的,而是通过影视剧。”“话剧的繁荣发展不光依赖好的剧本创作,也需要优秀的话剧演员,话剧的排演对演员来说是一种锤炼,在舞台上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塑造人物形象,无论从语言上还是从表现上,对演员都是一种很好的提升。”
“现在已经有很多演员开始出演话剧,像袁泉、夏雨、高圆圆等明星,还有话剧演员出身的葛优,2006年又回到了话剧舞台上,出演了话剧《西望长安》。尽管有很多演员不是话剧专业出身,但越来越多的演员积极地参与,对中国话剧事业走向市场来说是一件好事。”他说。
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尽管曲折,但是由于它背负悠久的历史传统,更兼凝结着众多话剧家们的不懈努力,话剧的回归与繁荣就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我们期待话剧的再次繁荣,也期待话剧给我们带来一场美好的视觉饕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