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若泰山,安全压倒一切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bula_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回顾:
  2017年10月份的一个晚自习,我们班的一位同学坐在座位上发呆。因为涉及个人隐私,以下就以“小何”这个称谓来代替这位同学的真实姓名。我看他和平时有些不同,就上前去询问他。结果话还没有说完,小何就把桌上所有东西一股脑地全部推倒,然后飞一般地冲出教室,消失在出口众多的走廊之上。我们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他。只不过找到他的时候,他手里正挥舞着一把锋利的匕首,威胁别人不让靠近。而他的左手臂上,已经或深或浅地划了很多道伤痕,鲜血直流。从事件发生到学期结束,小何就基本上没怎么来学校。第二个学期终于来了学校,却也是三天两头地请假,无法和其他正常的学生一样上学。医院给出的诊断是青春期障碍及轻度抑郁症。
  事件应对:
  事件发生时,我做了五件事:找人、上报、了解情况、通知家长以及尝试和学生沟通。
  生命安全大于一切,在短暂的震惊之后,我立刻让班上的几个男生去男卫生间及事发时的那栋教学楼周围寻找。无果后,我立刻把这件事上报给了当时主管德育工作的级长和学生处主任,并把班上10个男生分成了几个小组,从不同的方向去寻找小何,并和他们约定,不管有没有找到,15分钟后必须在教学楼的一楼汇合。我趁着学生找人的空档,去找了几个和小何关系还比较融洽的同学询问情况,看看能不能找到小何情绪失控的原因。与此同时,我电话告知家长事情的详细经过,让他们火速赶往学校,并让他们尝试打电话和发短信给小何。而德育级长也第一时间从外面赶了回来。学生处主任则调动了学校的保卫处,让学校的保安人员一起搜寻小何的下落,并让我立刻联系学校的心理老师董老师,让她过来和我一起处理这件事。
  没过多久,小何就被发现躲在操场的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情绪激动,只肯见他的父母,其他人都无法靠近。在等待小何父母到来的过程中,董老师找到一个契机,成功地接近了小何。事件的最后结果是有惊无险,小何安然地被父母带回了家。
  但是这件事情中,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事件的反思:
  首先,熟悉危机事件处理的流程。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熟悉危机事件处理的流程,储存好各个处室尤其是负责人的电话,以备不时之需。事件发生时,我虽然没有很慌乱,但内心还是很紧张。很多事情的处理都是凭感觉,走一步是一步,很被动,没有很好地把握事情的主动权。再加上当时德育级长和学生处主任都在外面,虽然有电话联络指导,但我心里还是不踏实。我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在主管负责人不在场的情况下,我第一个要找的,应该是当日的值班领导。如果我能及时想到这一点,及时拨通他们的电话,或许就能在事件发生之时,掌控事件的主动权,找到更合理有效的办法去找寻小何,而不是发动学生去找,而这一找,的确也给后面的收尾留下了隐患。当时,最先发现小何的是班上的两位男生。当时他们看见了小何手中的匕首,心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恐惧感。我及时安抚了他们,并一再强调其间的利害关系,让他们不要跟任何人谈论此事。但班上还是有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此后,为了及时消除这件事带来的消极影响,我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想要借此来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不可否認,这件事或多或少地给班上一些同学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次,加强家校沟通,建立信任、互通有无机制。
  在这天下午的五点多,小何通过电话和短信的方式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绝望、崩溃的情绪状态。父母介于短信内容涉及孩子早恋,怕学校追究孩子的责任;同时小何威胁父母,如果父母把短信内容泄露了,他从此之后再也不和父母沟通。其实,孩子当天下午五点多时就强烈要求父母把他带回,可是父母错判了孩子的情绪状况,一直要求小何坚持留在学校。鉴于以上原因,父母没有及时将这异常情况告知于我,以至于最后差点酿成大祸。由此可见,沟通和信任,是多么重要。
  再次,防微杜渐,切不可掉以轻心。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小何虽然不是特别健谈,但是在实际的相处中,的确能时时见到他微微的笑容。所以当他父母经常打电话跟我说小何情绪不好,要我去安抚一下他之类的云云,我虽然也会去做,但总觉得其父母真的是言过其实。因为小何在我和同学面前,表现得很正常。我想当然地认为,小何也许就是个被宠坏的孩子,特别恋家,特别没有安全感。时不时地宣泄情绪,不过是小孩子刷存在感和关注度的一种伎俩而已,不可怕。时日渐长,我紧张的弦在他小小的酒窝和微微的笑靥中,渐渐放松了。
  事后,我认真地思考,小何其实还是个孩子,有些事在我们大人看来,不值一提,但对于孩子来说,也许就成了压垮他精神的最后那根稻草。小何很要面子,但成绩不好。在12班这个“高手”云集的地方,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唯一让他倍感荣光、引以为豪的“模拟联合国”(学校一个社团),也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之下限令退出。他失恋了,而且还有可能是单相思;他不适应寄宿制生活,所以他还时不时失眠;因为他言谈举止有些失当,所以他和同学的关系也不怎么融洽。除了父母,他几乎找不到可以宣泄的对象。而父母对他的诉求,又是如此地不理解。失控和崩溃,就成了他最后的结果。为此,我很自责。如果我能对他更重视些,如果能透过那些假象去发现真实的他,从而了解他的内心,走进他的内心,也许小何的心理问题就可以得到更早更好的疏导。
  再者,加强生命教育。
  我曾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旁敲侧击,以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结果让人非常吃惊。在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想过自杀,甚至还有好几个人付诸过行动。后来,有个看上去特别阳光、开朗的学生在我桌上放了一张纸条,上面赫然地写着“老师,其实我很脆弱,我曾经自杀过……”我的内心着实震惊和叹息。
  我们的学生,对待生命,有时是漫不经心的。从他们的嘴里,你能经常听到“大不了就一死”诸如此类的话语。那种轻易和轻松,会让你觉得,生命的神奇和神圣,不过尔尔。我们的孩子,动辄不活,动辄以命相逼。生命在他们看来,是何其卑贱而不值一提。可是,“珍爱生命”“生命至上”这样重大的话题,仅仅靠我们的只言片语是无法传递其精髓的。   虽然我们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中大部分都选修过心理学,可我们的确不够专业。在敏感的问题上,稍稍言语不慎,就很有可能误导我们的学生。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我认为应该举全校乃至整个社会之力,系统专业地给我们的学生上生命教育课,让更加专业和理性的生命讲座走进我们学生的内心,让他们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是活着。亡羊补牢固然为时未晚,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是我们对待问题该有的思维。
  生命重若泰山,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有。为什么我们非要等到失去时才懂得珍惜?才懂得生的可贵、死的残忍?
  最后,拥有一颗平常心。
  学业成绩、家庭状况以及人际交往这几个方面,是校园危机事件的前几大诱因。而学业成绩往往会成为校园危机事件中的始作俑者。对于一所全日制高中,高考升学率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个班级,成绩则是评判班级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一个家庭,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无疑是一种骄傲。很多时候,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家庭,看似平静,实则暗潮迭起。但我们必须看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的优秀有的平凡,有的内敛有的粗犷。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我们很容易就做了情绪的牺牲者。
  我有时候也想,那几个总是在年级最后几名的学生,为什么就这么一根筋地待在12班而不去学学艺术之类?思考之后,我更清楚地明白: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他们所擅长的也不一样。所以,我总是告诉班上的学生,当你有心想学,有能力学的时候,就憋足一ロ气,把自己的学习能力发挥到极致。当你焦头烂额把自己快要折磨成“神经病”也学不好的时候,请放慢自己的脚步。成功不取决于你所处的位置,而取决于你所朝的方向。
  要知道,孔子号称弟子三千,可贤弟子不过72人。这是不是告诉我们另一个道理:教育有可为,也有不可为?与其去做一些徒劳无功的事,还不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搭建更多的平台,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也许,不经意间的尝试,我们的学生就可以打开门外的更多出口。
  教育是长远的事,而人生也是长远的事。分数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成为分数的奴隶。如果我们做老师的都急功近利,一味地用分数去衡量人,最后也许学生会取得暂时的胜利,但长此以往,我们将会失去很多学生的真性情和真本领。所以,学会淡然,学会平常心,学会用长远些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给他们营造更适宜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氛围中,学会成长,学会成功。而且,我自始至终相信,当班级中一个又ー个学生都步入自己良性循环的轨道,那些心理上或多或少有些问题的孩子,最终也会在这样的良性氛围下,慢慢匯进正常的渠道,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一旦学生的心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或许就不是侥幸,而是血泪。
  生命重若泰山,安全压倒一切。让我们的校园,尽可能地远离危机。
其他文献
一、 正确认识高考功能,理解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高考经历了不断改革逐渐明确了其功能:立德树人,选拔人才,引领教学。从哪些方面引领教学?如何引领?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引领”以便在教学和复习备考过程中体现,符合引领精神,适应改革要求,这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高考的新评价体系的建立,各学科《考试大纲》的颁布,高考命题的指导理念的转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对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原课标中“文化意识”的内涵提到一个新高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阅读是语言学习中输入的重要途径,本文尝试以一节九年级的课外阅读课课例分析为例,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方案到课后评价与反思等方面,分享在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课设计的经验与启发。  关键词:文化意识;初中英语;阅读课;设计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
期刊
继2014年上海、浙江,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之后,2018年,湖南、湖北等14个省市将落实“新高考”政策。“新高考”,“新”在哪里?  2018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答记者问时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居于龙头地位。”这告诉我们,“新高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选课走班”和高考科目“3+3”的问题,党和国家试图以“新高考”为杠杆撬动教育领域的综合
期刊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纯熟的手法和冷静的笔调,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小事剪裁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的反思与救赎的情感。作为经典名篇,《老王》自被选入初中和高中教材以来,就有不少关于该文本的深刻解读和经典课例。但纵观下来,无论是关于二人交往还是文末主旨的理解,大多数都是停留在老王与“我”之间存在着明显隔阂,或是认为“我”并没有平等对待老王这样的理解层面,即使是对于“愧怍”的解读,也
期刊
【导语】  教师通过提出招聘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借助古人名言,明确化难为易的探究方向,遵照学生的意愿从最简单的数据开始探究,是学生经历解题方法多样性到最优化的思维过程。本课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解题方案,深化了对“一分为三”思想方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一分为三”地解决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期刊
写作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培养方式。新的课程标准高度肯定了写作对人发展的重要性:“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日记不仅是训练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通“情”达“意”。语文的工具性最终是为人文性服务的。因此,写日记能力的提高最终也是使他们学会真实地写作并尽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红细胞”为例,分析复习课对话的四个视角:追求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统一、追求思维活动和表现活动的统一、追求群体效应和最佳时机的统一、追求思维深度和主题方向的统一,为复习课对话教学组织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复习课;对话;教学组织;视角  有关新授课教学对话的组织及研究的论述十分丰富,这些论述通常重点关注教师预设对话内容以实现精准生成。而复习课的首要难题就是既要将生物学的零散内容有机
期刊
摘 要:有人说,绘本是最接近儿童生命的。斑斓的图画,诗性的文字,童趣盎然的情节以及闪耀其中的理性与道德的光芒……都为儿童所喜爱。当下,绘本阅读已不再单一地适用于亲子阅读,很多地方将其引入了校本课程或者直接进入了课堂教学。本文以低年级小学语文教育为背景,探究绘本阅读与学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期为一线语文教育中的绘本应用提供凭借与参考。  关键词:绘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  一、何谓“绘本”  很
期刊
摘要:对概括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能力考查的重点,纵观近年来的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概括类试题已成为命题专家的挚爱,其题目的数量和分值比重逐年上升,命题趋势的变化要求应对策略的更新,传统的高考历史主观题应对策略,侧重于对主观性试题解题方法的整体感知,忽视了试题的归类和命题特点的分析,存在着针对性、合理性不足的诟病。分析高考历史概括类主观题的命题特点,探讨高考历史概括类主观题的应对策略是当前高三历史备考
期刊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材上编排了很多经典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若是照本宣科,不仅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验的思路和意义,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因此,实验的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思考。  关键词:探究;实验;假说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中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笔者在从教期间,也曾多次跟学生讲过摩尔根的杂交实验,其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引发很多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