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不能仅靠良心维系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ev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耳其靠近爱琴海的地方,引人注目的是“加利波利战场遗址”。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墓地,矗立着醒目的纪念碑。阿尔布茹努公墓、海岸纪念碑、独松公墓是当年“澳新军团”登陆的地点和激战的战场。加利波利半岛占地33000公顷,是土耳其国家历史公园,而墓地、纪念碑和纪念馆并不集中,有些公墓、纪念雕塑散落在远处的灌木和松林中。半岛边沿还有一个海湾名为“澳新军团海湾”。在战场遗址的墓地里,安葬的是在1915年的战役中阵亡的士兵。来参观的人很多,这里早已变成旅游景点。
  战场遗址距伊斯坦布尔有5个多小时的车程。参观特洛伊古城遗址的游客,也要经过这里。因为特洛伊古城就在达达尼尔海峡另一岸。从伊斯坦布尔乘车到达埃杰阿巴德(Eceabat)后,折向西北,就到“加利波利战场遗址”;如果下车登船,横渡达达尼尔海峡,上岸后朝西南走,就到特洛伊古城遗址。两年前我参观特洛伊古城的那一次,记得旅游大巴里坐的游客大部分来自澳大利亚,他们的目的地是“加利波利战场遗址”。临近中午时大巴停在埃杰阿巴德,先用午餐,然后听导游念名单,准备分开两路。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银发老人,下车时行动困难,进餐馆的大门时,老太太的拐杖掉到地上。我走在他们的身后,给老人捡起拐杖并扶老人走到餐桌前。吃饭时两位老人告诉我,他们夫妇80多岁,每隔几年都要来这里一趟,凭吊1915年阵亡并埋葬于此的前辈亲属。据旅游资料介绍,最近十余年,“加利波利战场遗址”的参观者猛增,尤其4月25日(“澳新军团日”)这一天,近万人赶往墓地参加纪念活动,人潮涌动,造成交通堵塞,其中2005年举行的“90周年纪念”活动,参观者超过两万人。
  加利波利战役始末
  好奇的人估计会产生疑问:1915年在加利波利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一场战役,以致于死了那么多士兵?为什么是“澳新军团登陆地点”?为什么有“澳新军团海湾”?
  这场战役在英国文献中称“加利波利战役”(Battle of Gallipoli),土耳其人称之为“恰纳卡莱之战”(?anakkale Sava??)。加利波利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近东战场极为惨烈的战斗,而战役中获胜的土耳其军队将领穆斯塔法·凯末尔,成为土耳其的民族英雄,几年后缔造了土耳其共和国。加利波利半岛位于达达尼尔海峡的西岸,而达达尼尔海峡是进入当时的奥斯曼帝国首都以及到达黑海的咽喉要道。奥斯曼帝国站在德国一方,与协约国(英国、俄国、法国)的军队对垒,所以封锁整个海峡。英国和法国则派军队远征,目的是打通海峡,控制伊斯坦布尔,并与俄国军队汇合。英法联军本来打算从海路进入,但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在达达尼尔海峡布设了水雷,英法海军无法进入,转而登陆。英军准备越过加利波利半岛,而法军按计划进攻对岸的恰纳卡莱,共同目标是突破奥斯曼帝国的海峡防线。
  英法舰队攻击达达尼尔海峡是在1915年的2月19日,而英军试图登上加利波利半岛是在4月25日。向加利波利的土耳其守军发起攻击的大英帝国远征部队中,有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军人,他们是战争爆发后服役的,在埃及进行短期集训后,被协约国指挥部派到前线。军团兵力有三个师,一般称为“澳新军团”(ANZAC),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团(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
  加利波利战役从1915年4月25日开始,到次年1月9日结束(英法远征军撤离),历时8个多月。虽然奥斯曼土耳其的兵力少于英法联军,但他们凭借有利的地形,成功守住了阵地。由于一方攻击迅猛,一方拒不退缩、严防死守,导致惨重的伤亡(交战双方阵亡人数共计约3.5万人)。阵亡的士兵包括澳大利亚军人、新西兰军人、英国本土军人、英属印度的军人、奥斯曼土耳其军人。如果“澳大利亚军人阵亡8700名,新西兰军人阵亡2700名”的数字可靠,至少说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阵亡士兵占很大比例。据介绍,在加利波利的土耳其国家历史公园目前共有36处协约国士兵公墓和20处土耳其士兵墓地。
  你们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
  土耳其共和国对阵亡将士的纪念,目的是告诉后人“和平来之不易”,让人们在缅怀英烈时,想到如何消除人类的相互仇杀。在阿尔布茹努海岸纪念碑上,刻着一篇铭文,内容是凯末尔于1934年发表的演说词,表达一种超乎敌我界限的宽容和悲悯。碑文中提到:“……在我们看来,躺在一起的叫约翰的士兵和叫穆罕默德的士兵都一样。送儿子远离故土参战的母亲们,擦干你们的泪水。你们的孩子如今平静地沉睡在我们这里。在这片土地上牺牲,他们也成了我们的孩子。”这里提到的约翰和穆罕默德,一位是协约国士兵,一位是土耳其士兵。据说,在战役中一位名叫默罕默德的土耳其士兵,把一位名叫约翰的协约国伤员抱往敌军阵营,为的是让敌军救护队能够及时地抢救他的生命。这则感人的故事被制成塑像后,就永久矗立在加利波利战场上,也印制在各类旅游宣传资料中。
  在参观“加利波利战场遗址”后,有人写了游记或其他形式的文章,这些文章中大致相似的一个结论是“唤醒良知,记住世界大战血的教训,热爱和平”。土耳其共和国把加利波利战场开辟为历史公园,供本国人和世界各国人民参观、瞻仰、凭吊,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仅靠良心无法阻止战争
  不过,还有深层的问题需要思考。想维持永久和平,就必须防止战争、消除战祸,而制止大规模、跨国界的战争,仅仅靠普通人的良心和善意显然是不够的。提起加利波利战役,我们首先应该追问,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惨烈的战役?难道这次战役是不可避免的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奥斯曼帝国本来可以不卷入其中。战争爆发前,德国希望与奥斯曼帝国结成同盟,意在使用外交方式“诱使”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做出结盟的决策。1908年至1918年的奥斯曼帝国号称“君主立宪制”,形式上有议会、有政党、有内阁,但是,与德国结盟的决策,竟然是二三位掌权者秘密做出的。也就是说,几位专权的军人就可以决定一个多民族大帝国的命运,可见“专制”變为“立宪”也是换汤不换药。若是不与德国结盟,不仅加利波利战役可以避免,奥斯曼帝国也不会走上灭亡之路。   至于英国和法国,一个多世纪的近东政策都是抵制俄国入侵奥斯曼帝国,但为了对付德国和奥匈帝国,在1907年与多年宿敌俄国签订协约,毫不掩饰地化敌为友。关键是,两国都没有想办法保持与奥斯曼帝国的“传统友谊”。奥斯曼帝国的当政者看不到英法两国的诚意时,自然会倒向德国和奥匈帝国一边。仅就加利波利战役的失败来说,这次远征的决策是否正确?从英国内阁免去丘吉尔的海军大臣職务(丘吉尔引咎提出辞呈)来看,至少英国当局认为远征的决策有失误,后来史学家对此也有议论。
  国家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的分析至今仍有价值。修昔底德认为,导致希腊城邦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是当时双方都有那么一伙不负责任的政客,为实现其个人的野心和自私自利的目的,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把国家推向毁灭的深渊,而一般人又没有力量来阻止这种趋势,只是无可奈何地随波逐流,结果同归于尽”。试想,世界历史上哪一场战争的爆发不是这样?哪一次战争的发动,真有迫不得已的理由?加利波利战场不远处,就是距今三千年之前发生过“特洛伊战争”的地方。那场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的战争历时十年,有多少希腊青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多少希腊家庭失去亲人?除了两部掺杂神话的史诗,没有任何确切数据。而特洛伊城被夷为平地,多少青壮年军人死于战场?多少无辜的男女老幼死于非命?然而,战争的理由是什么?按照诗人荷马和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讲述,无非是希腊人和亚洲人抢夺美女,引起复仇。即使按照现代史家的说法,特洛伊战争是争夺爱琴海地区的商业霸权引发的,但那么多希腊城邦参与,时间持久而战争惨烈,造成的损失那么严重,不也令人深思吗?
  加利波利战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只能算普通的战役,因为法国的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发生过更为残酷的战斗。新式武器用于杀人,一个战场每天死亡人数达到6万,这是多么怵目惊心的数字!现代人从中吸取教训了吗?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四年,就有一千万不同肤色的军人捐躯疆场,这就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吗?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挑起的,德皇威廉二世要“为德意志帝国争取发展空间”,希特勒要征服世界,普通民众能制止吗?
  迄今还没有哪位思想家提出足以消弭战争的高明理论和深刻思想,也没有哪位预言家声称世界大战永远不会发生。显而易见,普通民众的良心,可以让自己所处的社区和谐,却没办法减少战争发生的概率。
  以世界历史来看,从源头上控制“战争决策”的出台,是防止战争的第一步。这就要让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那样的政体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使一个国家的众多人民的命运不能由少数几个人操纵。就目前而言,把国家大事放在国会或代表大会上由代表们集体讨论,然后公之于众,听取民众的意见,这毕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就算几百名议员或上千名代表做出的决断不正确,但总不至于太离谱。当然,要防止战争规模和烈度扩大,还要靠“联合国”这样的机构。虽说“联合国”的作用并不令世界人民满意,但可以肯定,没有“联合国”这个平台,国家之间高层次磋商就不能实现,世界的和平更没有指望。
其他文献
在《晚清画报之十四·醒世画报》中,我提及:“不像上海画报多有大报作为依托,信息来源比较丰富,不少北京画报就是草台班子,无法独立采编,只能依靠街谈巷议。这也是晚清北京画报数量很多,但旋起旋落、屡战屡败的缘故。”这里所描述的京海画报之差异,不仅关于存世时间长短,更牵涉观察角度与论述立场。不妨就以同样创办于1909年的《神州画报》和《燕都时事画报》为例。  《燕都时事画报》馆设北京前门外琉璃厂土地祠庙内
期刊
立夏(2014年5月5日)  “夏”的原意是“大”,夏季也是万物生长壮大的时节。每年的5月5日或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立夏是夏时的第一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 “假”就是“大”的意思,说的是春天种下的作物开始长大了。  古人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是说在立夏的时候,先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然后可
期刊
男校女生  1898年7月3日,邓春兰出生于甘肃循化县。7岁时,邓春兰在循化县的初等学校念书。那时学校全是男生,女生只有邓春兰和她伯父家的两个姐姐邓春藻、邓春芩。当地人也对女子上学议论纷纷,有人说邓春兰她们“想当女秀才、女举人”,也有人说“念书不是姑娘们的事”。1909年,邓春兰的父亲邓宗从北京回到甘肃,邓春兰与姐姐一起到省城求学,插班到女子高等小学读三年级,但半年后,武昌起义爆发,学校因此停办。
期刊
埃德溫·赖肖尔曾经有这样一段评论:“如果把日本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段历史和其他非西方国家同期的历史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日本的这段历史确实是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以中国为例,从19世纪40年代王朝开始瓦解起,中国在整整一个世纪之后才建立统一和稳定的新政治制度,而且在大体上仍是一个工业化前的国家。”  在后发国家
期刊
想起陈平原,容易想起《奇特的一生》中,那位时间的主人公柳比歇夫,那位把时间和精力的能量激发到了极致,累积出来大石块一样坚实的学术贡献的学者。作者格拉宁声称,他是研究了很多科学家原型并搜集了很多材料,才写出来这位文献散文中并不虚假的主人公。在我看来,至少,陈平原可以是格拉宁错失的原型之一。或者因为错失了这样的原型,《奇特的一生》才少了人文的诗意,与人间情怀的温润,但花岗石块垒的坚硬和体积,却没有错失
期刊
无论是大名鼎鼎的《终结者》系列电影,还是最近重装上阵的《机械战警》,都向我们展示了一副未来人类在躯体应用上的革新。一般来说,只要能替换人体本来器官的部件都可称为义肢。人工部件代替受损的人体器官听起来科幻,其实在人类历史中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诸多科幻电影里展示的人造肢体仅仅是这一历史的发展延续。  义肢三千年  义肢的出现几乎始于人类学会应用工具的时代,考古发现石器时代的古人就已经学会制作使用木制拐杖
期刊
我离开香港大学(丁定,“我走了,平静地”,《读书》1996年4月),在德国访问讲学一年,于1997年加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讲授“制度经济学”——新的和老的。我推测,让我最初与信孚教育的信力建相识的,不是我讲的课程。那些年里,我特别积极参与胡舒立的《财经》编辑部工作。此处“特别积极”,当然是有根据的。例如,我每天的时间,主要的部分是在舒立编辑部。杂志在草创阶段是“月刊”,记者发稿周期比后来的
期刊
1938年3月底的一天,一个身形高大的女子,匆匆走进汉口一元路上的第一临时保育院。院里大群孩子一见她便簇拥上来,七嘴八舌地叫着:“史良妈妈,史良妈妈。”  是时,刚满38岁的史良,大龄,未婚,无子。身为大律师、妇女救国运动急先锋、抗日救亡知名爱国人士,史良工作繁忙,活动众多,几乎从未与孩子打过多少交道。七七事变后,为救济日本侵华战火下流离失所的难童,在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大会上被推举为理事并兼任
期刊
在中国,凡是家里有小学生的父母,只要关心他们的课本,就知道曹文轩;在北大,凡是对爱与美固执的人,都热爱曹文轩。  作家曹文轩  “丁三直到临死,也不知道自己的老婆一直在偷汉。”这是曹文轩短篇小说《月黑风高》的结尾。  《月黑风高》讲的是退伍军人丁三被女友抛弃之后,染上了捉奸的癖好,半辈子在此行当上奋不顾身,害得那些飞蛾扑火的情人颜面丢尽,甚至家破人亡。他也因此被报复致残瘫痪在床。那个唯一不被他放在
期刊
1300多年前,唐朝宗室之女文成公主,以她涉世未深的双足踏上了吐蕃的雪域高原——这一去,便是40年。40年的时光足够消磨一个贵族女子的大半生,在唐诗中平添几首闺怨的诗篇。而文成公主的40年,却为一个民族带去了希望和福祉,将两种文化织成了一幅流光溢彩的锦缎。据《西藏王统记》记载,文成公主入藏,不仅带去了各种府库财帛、金玉宝饰、织锦刺绣,也带去了经史典籍、工艺诸法、天文历算、医学书籍,还有能治404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