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浅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l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兴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展开科技兴趣活动等几条途径来实施。
  一、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着地去探索。所以,为了使学生能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起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能使学生睁大眼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分子"这个概念时,为了使学生发现"物质是由一个个小微粒构成的",可让学生做好这样一个实验,给学生一支长约一米的一端密封玻璃管、一个橡皮塞、一个注射器、一小杯红色的水、一小杯酒精、一根细铁丝,先让学生在玻璃管中注射约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在上面再注射满酒精,塞紧塞子,让学生把玻璃管上下颠倒几次,实验结果是液体的体积变小了,根据现象,让学生猜想其中原因。又如,上初二电路时,给学生二只小灯泡和二只开关,以及必要的导线、电池,让学生自由连接,最后由老师一一讲评,分析各种所接电路的优缺点,从而得出电路的连接方法和各自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二、创设宽松环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初次学习物理的学生一般都觉得物理比较有兴趣,这是因为物理知识、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许多物理实验都能让学生浮想连翩。但过不了多久,一部分学生就会对教师自认为是很精彩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麻木,甚至是讨厌。这是因为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没有及时满足学生好奇的各种提问,折断了学生联想的翅膀,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个地抓进了他们不心敢情愿进去的知识框框中。
  爱因斯坦在回答别人问他为什么能作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问题罢了。"所以,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位于学生的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宽容待人,让学生能平等地人人参与教学,使学生能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质疑问难。其次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不要以成人的所为成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世界。多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在教学中可以介绍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勇士的事迹,以此来鼓励学生对前人的一些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大胆质疑的勇气;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有勇于发展的精神。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某些提法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不要把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在请记住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三、开拓知识领域,训练发散思维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有了兴趣不等于就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就更能使学生容易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这说明了知识的广博性和创造性思维的"顿悟"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开拓知识面,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开拓学生知識领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课内要狠抓"双基"的教学和训练,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减轻学生那些不必要的负担,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使学生有能力打开分析问题的思路。其次鼓励学生求异和发散。求异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同解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思维是在一定水平上,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寻求事物间的纵横向联系,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求异和发散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在习题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设想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如通过观察右图,可提出哪些物理问题?又如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可用哪几种方法?如用天平和量筒测、用天平测、用弹簧秤测、用量筒和小浮筒测等等。
  四、训练直觉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能作出伟大的发现。"直觉猜测是创造性活动的起点,科学家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他们的直觉。直觉对于新出现的现象或事物,能未经严密的逻辑程序,直接地认识到其内在本质或规律,是一种认识过程的突变、升华,当然直觉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电路这一节中,在讲解串、并电路时,可制作二个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暗箱,分别让两只灯串联和并联,然后分别拿掉其中一只,根据出现的现象,训练学生的猜想能力。
  联想和想象对于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很重要。联想可以把多个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容易触发灵感而导致新的发现。想象能不断地改造旧表象,创造新表象,是创造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挥自由联想的习惯,使他们敢想、爱想和善于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他们的思维。还要启发学生:①根据已知进行联想,判断结果;②通过联想证实已知的结论;③运用联想进行实验设计;④根据有关知识进行比喻想象;⑤发挥自由假想;通过假想养成学生爱幻想、爱探索的习惯,从事物的另一面强化他们所学的知识。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提出:假如世界上没有摩擦力,或者地球没有引力,世界将是怎样的?又如证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很有作用。
  五、充实课外活动 ,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课外科技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如举办"鸡蛋碰地球"的比赛,用什么办法使鸡蛋从六楼扔下不破碎,从而发动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还可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使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取的东西。通过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技能。
  总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由此可见,情境体验对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古诗是用精练含蓄且跳跃性极大的“诗家语”所写,反映的是古代的生活和古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对于当今的初中生而言,欲在古诗的情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近乎“痴人说梦”。因此,探讨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入境,便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高古诗文教学成
在语文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可能是最大的问题。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学生的应试能力的高低上,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语文课全部都上成应试训练课呢?显然不是。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学生的应试能力是花和叶,而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根本。要提高应试能力只有固本强基。在粗壮的语文素养的树根支撑下,才能开出美丽的应试之花!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可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从中体会到多数学生的异常行为表现,不是品行问题,而是由心理问题得不到  即时解决造成的。因此农村中学的政教处,特别是班主任和课任老师必须肩负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  科学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动机,并做到及时的调整,做一个真正的"心理医生",这才能更好地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学校的精心组织和安  排,我们成立了心理咨询
【摘要】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主人公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读了范进中举,我禁不住为范进的命运开始担忧起来,范进中举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应为范进感到喜悦还是担忧。封建的科举制度,不知摧残了多少像范进一样想努力通过科举制度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现代社会又不知涌现出了多少"范进人"。新课程改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一、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是一种学问行为,整个教学行为的过程是离不开提问的。相信每一位老师读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在使用相同教参的教师身上,为什么会出现有些老师的课上得“色、香、味”俱全、精彩绝伦,而有些老师的课却让人厌烦、味同嚼蜡呢?我看有很大程度是因为教师在做课堂提问设计上有高下。  如此看来,要上好一节课,不仅仅取决于一位老师的专业知识的深厚程度,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交流上,一次恰当的提问是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摘要】针对专业选修课酶工程授课过程中出现的时间少任务重、教师传授单调、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效果差等现状,文章提出:以"产"促"学" ——理论讲述中穿插应用范例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以"研"促"学" ——以科研进展论文查找、讲述、讨论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能力。"学"、"研"、"产"结合——以课堂试验和课外创新性实验引导学生积极运用知识。经实践检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得到大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作了新的规定: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而在基础英语教育初中阶段,往往会出现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常发现,在同一个班的同等水平的学生,由于各自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导致
多少年来“黄荆条下出人才”成为人们教育后代的法宝。“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爱难成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这种粗暴的教育方法。时代相传,不知流传了多少代人,更不知摧残多少少年儿童的身心,事实证明,黄荆条下教育人的只能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只能加深师生之间的隔阂,这种奴隶式教育方法是我们现代教育是不可以重演的。每个孩子是有自尊的,教师应该着力在建立一个平等和谐温暖的班集体进行探究教学,把孩子融于其中,让他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教师教学评价既可用于对某一课堂的即时性评价,也可用于进行阶段性课程或整个课程的评价,教学评价应该特别对学生过程中的反应和学习前后变化的评价。”而体育与健康课堂的评价更多的应该是即时性评价,它不像其他学科有课后练习题,学生完成练习题目后,教师批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作业可以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