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病夏治”是指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康复。“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如小儿及成人哮喘,咳喘,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冬季易发的感冒和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地球北半部温带地区,当进入秋冬季节后,日照时间逐渐减少,天气逐渐变冷,这时外界的阳气逐渐下降,阴气逐渐上升。随着外界的气候变化,人体内阳气也会有所下降,如平素体内阳气不足,到了冬季就会出现阳气虚弱的症状,因为外界阴气上升,“痰邪”这种阴性病理产物就会随着阴气的上升而上泛于哮喘病人的呼吸道,稍有诱因,就会引起哮喘病的发作。这就是为什么哮喘病人大多数在春冬季节发作和症状加重的原因。当进入春夏季節,日照时间逐渐增多,外界阳气上升,天气变暖,人体内的阳气也会随着外界的气候变化而恢复,体内“痰邪”这些阴性物质就会被阳气抑制而潜伏,所以一到夏季,哮喘病人的症状就会缓解或减轻,但发病的根本原因却没有消除。中医学正是观察到哮喘病的这种变化,根据阴阳学说,提出了“冬病夏治”的理论,也就是在体内阳气最盛大,病邪最弱的时候,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三伏”时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病,就是基于这个理论。因为,“夏至”时太阳直射在地球北回归线上,日照时间最长,而“伏天”是地球蓄积热量最多的时候,天气也就到了最热的时候,这时候体内阳气最盛,毛孔开张,大量排汗泻热。中医学认为,肺与皮毛相表里,这时选用助阳开窍,祛湿化痰的药物,选择与肺脏有关的穴位,经过经络透达脏腑,把“痰邪”从潜伏之处驱除体外,发于体表由汗解,以根除病源。所以,“三伏贴敷”是治疗哮喘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①中药制备
取白芥子、细辛、甘遂、元胡、法半夏各等份,将药物研成细末(80目),生姜捣烂用纱布包裹取汁,取大部分姜汁和药末一起混合调成稠膏状,分制成1cm×1cm×1cm圆椎状小药饼。
②选 穴
肺俞、风门、心俞、膈俞、大椎、定喘、膻中、天突、足三里、气海,每1、2、3伏的第一天各贴一次,也可略提前或延后数天,3次为一疗程,连续贴敷三年。
③操 作
先用姜汁在背部贴敷处来回涂擦3~5遍,再用毛巾擦干背部皮肤,取艾绒少许自制成花生米大小的圆锥形放置在上述背腧穴上,从上端点燃艾炷,燃至不能耐受的热度时,再更换新艾炷续灸,一般艾灸三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宜;再取上述药饼贴敷诸穴,用5cm×5cm大小麝香止痛膏将药饼固定于穴位上。嘱病人贴敷24小时揭去,若局部皮肤灼热难忍则最少贴敷4小时再揭去。
责编:张宝盈zhangby98@sina.com
①中药制备
取白芥子、细辛、甘遂、元胡、法半夏各等份,将药物研成细末(80目),生姜捣烂用纱布包裹取汁,取大部分姜汁和药末一起混合调成稠膏状,分制成1cm×1cm×1cm圆椎状小药饼。
②选 穴
肺俞、风门、心俞、膈俞、大椎、定喘、膻中、天突、足三里、气海,每1、2、3伏的第一天各贴一次,也可略提前或延后数天,3次为一疗程,连续贴敷三年。
③操 作
先用姜汁在背部贴敷处来回涂擦3~5遍,再用毛巾擦干背部皮肤,取艾绒少许自制成花生米大小的圆锥形放置在上述背腧穴上,从上端点燃艾炷,燃至不能耐受的热度时,再更换新艾炷续灸,一般艾灸三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宜;再取上述药饼贴敷诸穴,用5cm×5cm大小麝香止痛膏将药饼固定于穴位上。嘱病人贴敷24小时揭去,若局部皮肤灼热难忍则最少贴敷4小时再揭去。
责编:张宝盈zhangby9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