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写作基本功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积累阅读,积累情感,积累生活,积累观点,积累习作。
[关键词]作文教学 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3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伴随着心灵成长,伴随着语言历练的过程,必须重视积累,才能言之有物,文从字顺,以下方面的积累非常重要。
一、积累阅读
阅读者的情感体验总是和阅读的内容有吻合的时候,人们在阅读的世界中可以找到思想的知音,找到自己思想的代言者。当一个人思想认识不清的时候,阅读能帮助他梳理自己的思想。阅读能唤起人们对文学的热爱、对写作的热爱。冰心、钱钟书等作家从少年时代起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文学魅力的感召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一代名家,可见阅读对写作的巨大支撑作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可以连接读写的思维通道,应指导学生仿中练,练中仿,建立阅读手册,摘录名篇、名段、名句,鼓励学生背诵下来,最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阅读交流活动,为学生写作充实源头活水。
二、积累情感
情感是写作的内在驱动力,任何不朽的作品都是在作者强烈情感的驱动下完成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什么比饱含深情的文章更能打动人心的了。近几年来,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学生的情感粗糙了,淡漠了,体现在作文中就是内容空泛,无病呻吟。我们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爱之情,引导他们体验亲情、友情、爱国情,学会从平常人、普通事中去发现真情,感受真爱。
具体的做法是:在布置日记、书信、随笔、生活札记时,要求学生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选材上力求真实独特,角度力求细小巧妙,有真情实感才行。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比如可以借助平时的情感类话题的小练笔来进行,如《我想对妈妈说》、《我与老师》、《回家》这类的题目,从学生生命之根——最本源的亲情出发,让学生写一写这方面的感想。这样的训练既滋养了心灵,又陶冶了情操。
三、积累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作家要写出好的作品,就必须深入生活。因为写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许多学生写不出东西来不是因为语文能力低,而是没有生活阅历。因此要让学生贴近生活,融入生活。要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关注国家事、天下事,通过写日记、周记、来积累生活的事件,并发掘其深刻含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封闭在狭小的教室里是不会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的。教育学生珍惜与家人、友人相处的机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大语文环境。深入社会,在生活中锻炼自己,做生活的主角,而不仅仅做生活的旁观者。只有经历生活,学生的人格才会完善,思想才会成熟。
校内每学期定期举办讲演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和才艺表演会,有了生活的磨炼,学生才会勇于表现自己,更好地表达出生活的感悟。也可以出版班级日报,成立文学社,把生活积累融化在写作中,让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巩固学生对作文长久的热爱。
四、积累观点
积累观点的过程也是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过程,好的习作不可能没有思想灵魂的闪光点。而思想观点离不开生活中对现实的分析。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思想往往不够深刻,所以应该帮助学生积累观点。如晨会开展“新闻联播”活动,尤其是“新闻联播”后的点评活动,让学生的观点和思维在无形中变得深刻;在班会中开展辩论会,通过对生活中一些问题和现象的分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心多数人瞩目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在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上保持与集体、与国家、与人类的命运的一致性,成为有社会责任心、有时代使命感的成熟青年。有了平时观点的积累,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提高,甚至会有独到的见解。那时写作时何愁没有正确的思想观点及思考路线,没有积极健康的情感宣泄呢?
五、积累习作
在习作方面的积累有着独特的意义。作文记载着学生成长的轨迹,翻开自己过去的习作,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借此引导学生正确地自我评价,这对完善个人性格,丰富思想有着巨大的益处。也可以挑选自己的优秀习作编成个人文集,在班里传阅或在学校展览。
让学生在习作上批注评价,写写自己写作时的想法,一两句即可,但这一两句恰是学生对自己探索的有益积累。也可以把满意的作文组织起来投到报纸、杂志发表,参加比赛。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重视积累可以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可持续性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关键词]作文教学 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3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伴随着心灵成长,伴随着语言历练的过程,必须重视积累,才能言之有物,文从字顺,以下方面的积累非常重要。
一、积累阅读
阅读者的情感体验总是和阅读的内容有吻合的时候,人们在阅读的世界中可以找到思想的知音,找到自己思想的代言者。当一个人思想认识不清的时候,阅读能帮助他梳理自己的思想。阅读能唤起人们对文学的热爱、对写作的热爱。冰心、钱钟书等作家从少年时代起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文学魅力的感召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一代名家,可见阅读对写作的巨大支撑作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可以连接读写的思维通道,应指导学生仿中练,练中仿,建立阅读手册,摘录名篇、名段、名句,鼓励学生背诵下来,最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阅读交流活动,为学生写作充实源头活水。
二、积累情感
情感是写作的内在驱动力,任何不朽的作品都是在作者强烈情感的驱动下完成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什么比饱含深情的文章更能打动人心的了。近几年来,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学生的情感粗糙了,淡漠了,体现在作文中就是内容空泛,无病呻吟。我们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爱之情,引导他们体验亲情、友情、爱国情,学会从平常人、普通事中去发现真情,感受真爱。
具体的做法是:在布置日记、书信、随笔、生活札记时,要求学生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选材上力求真实独特,角度力求细小巧妙,有真情实感才行。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比如可以借助平时的情感类话题的小练笔来进行,如《我想对妈妈说》、《我与老师》、《回家》这类的题目,从学生生命之根——最本源的亲情出发,让学生写一写这方面的感想。这样的训练既滋养了心灵,又陶冶了情操。
三、积累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蓄。”作家要写出好的作品,就必须深入生活。因为写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许多学生写不出东西来不是因为语文能力低,而是没有生活阅历。因此要让学生贴近生活,融入生活。要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关注国家事、天下事,通过写日记、周记、来积累生活的事件,并发掘其深刻含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封闭在狭小的教室里是不会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的。教育学生珍惜与家人、友人相处的机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大语文环境。深入社会,在生活中锻炼自己,做生活的主角,而不仅仅做生活的旁观者。只有经历生活,学生的人格才会完善,思想才会成熟。
校内每学期定期举办讲演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和才艺表演会,有了生活的磨炼,学生才会勇于表现自己,更好地表达出生活的感悟。也可以出版班级日报,成立文学社,把生活积累融化在写作中,让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巩固学生对作文长久的热爱。
四、积累观点
积累观点的过程也是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过程,好的习作不可能没有思想灵魂的闪光点。而思想观点离不开生活中对现实的分析。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思想往往不够深刻,所以应该帮助学生积累观点。如晨会开展“新闻联播”活动,尤其是“新闻联播”后的点评活动,让学生的观点和思维在无形中变得深刻;在班会中开展辩论会,通过对生活中一些问题和现象的分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心多数人瞩目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在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上保持与集体、与国家、与人类的命运的一致性,成为有社会责任心、有时代使命感的成熟青年。有了平时观点的积累,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提高,甚至会有独到的见解。那时写作时何愁没有正确的思想观点及思考路线,没有积极健康的情感宣泄呢?
五、积累习作
在习作方面的积累有着独特的意义。作文记载着学生成长的轨迹,翻开自己过去的习作,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借此引导学生正确地自我评价,这对完善个人性格,丰富思想有着巨大的益处。也可以挑选自己的优秀习作编成个人文集,在班里传阅或在学校展览。
让学生在习作上批注评价,写写自己写作时的想法,一两句即可,但这一两句恰是学生对自己探索的有益积累。也可以把满意的作文组织起来投到报纸、杂志发表,参加比赛。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重视积累可以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可持续性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