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留叶数及其互作对烤烟光合特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来源 :中国烟草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yid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公司旬阳分公司,陕西 旬阳 725700;5.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贵阳 550081)
  摘 要: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密度、留叶数及其互作对烤烟(云烟97)光合特性、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留叶数及其互作对烤烟光合特性、经济性状产生显著影响,且留叶数效应较大,密度和互作效应较小。同一留叶数下,随密度增加,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中密度下,Pn、Gs、Ci、Tr、叶绿素含量随留叶数增加,均逐渐升高,高密度下则先升高后降低。不同处理的光、CO2响应曲线类型均相同,但曲线参数存在差异,低、中密度下,随留叶数增加,最大Pn逐渐升高,高密度下则先升后降。相同密度下,烤烟产量、产值均随留叶数增加而显著上升;留叶数一定时,随密度增大,产量呈上升趋势,但产值先升后降。综合分析,密度16 500株/hm2、留叶23片/株效果最好;理论适宜密度、留叶数范围分别为17 093~
  17 665株/hm2、21.3~23.1片/株。
  关键词:烤烟;密度;留叶数;光合特性;经济性状
  中图分类号:S572.05 文章编号:1007-5119(2014)05-0023-06 DOI:10.13496/j.issn.1007-5119.2014.05.005
  密度、留叶数是影响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重要栽培措施[1-2];一定条件下,保持单位面积烟株数不变,增加单株留叶数,烟叶的产量可大幅度提高,但超过一定叶数范围,烟叶品质呈几何级
  基金项目:陕西省烟草专卖局特色烟叶开发重大科技项目(ZDKJ20122008)
  作者简介:张喜峰,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烟草营养生理生态。E-mail:xifengzhang090824@yeah.net。*通信作者,E-mail:zhanglixin@nwsuaf.edu.cn
  收稿日期:2013-10-12 修回日期:2014-01-21
  数下降,与产量呈明显的负相关[3]。合理的群体结构可通过调节密度、留叶数来获得,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有利于烟叶产、质量的形成[4-5]。密度通过影响作物冠层的光截获和光分布特征,进而影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和群体光合碳同化能力,直至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6]。适当降低密度可以减小叶片Pn下降率,延长同化产物的积累时间[7]。钱华等[8]认为烤烟留叶24片/株,其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有效光合辐射的范围较宽,表现出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潜力,光合性能充分发挥。有研究表明,质体色素随烤烟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9-10]。适宜的密度、留叶数,烟株个体、群体结构合理,能很好地调节烟田微环境,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产质量[11]。可见密度、留叶数的改变均可对烤烟光合特性及经济性状产生显著影响,但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因素(密度或留叶数)对烤烟光合作用、光和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的影响。
  本研究则通过设置不同的密度、留叶数处理组合,研究二者及其互作对烤烟光合特性、光和CO2响应曲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为探索当地适宜烤烟(云烟97)种植密度、留叶数及制定控制株型、优化群体结构的定向栽培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促进当地特色优质烟叶开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2年3—11月在陕西安康市旬阳县神河镇丰家岭村(32.7018°N,109.4536°E,海拔
  568 m)进行,供试品种云烟97。试验设密度(D)、留叶数(L)两个因素,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D设3个水平,固定行距110 cm,株距67、55、46 cm,对应的密度13 500、16 500、19 500株/hm2,L设3个水平,即15、19、23片/株,分别用13500/15、13500/19、13500/23、16500/15、16500/19、16500/23、19500/15、19500/19、19500/23代替,每个处理重复4次,每小区种植烤烟30株。试验田管理按当地常规措施进行。
  1.2 指标测定
  打顶留叶时,每个小区标记6株能代表该小区长势的烟株,用于光合作用及光、CO2响应曲线测定。打顶留叶处理1周后,选择晴朗天气,在9:00—17:00(避开中午12:00—14:00时段)进行测定。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Li-Cor,USA),测定每株烤烟顶部倒数第3片功能叶的Pn、Gs、Ci、Tr及叶绿素含量,按照高俊凤[12]的方法进行。同时,测定该叶片的光、CO2响应曲线测定;光响应曲线测定:Li-6400-02BLED(Li-Cor,USA)提供红蓝光源,封闭式气路,CO2气体由钢瓶(Li-Cor,USA)提供,CO2浓度设置为400 μmol/mol,叶室温度设定为(30±1)℃,气体流量500 Lmol/s,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设置为1800、1500、1200、1000、800、600、400、200、150、100、50、20、0 μmol/(m2·s),先从1200 μmol/(m2·s)逐渐增加PPFD进行诱导,再按设定的PPFD范围从高往低依次降低进行测定。以PPFD为横坐标,Pn为纵坐标,制作Pn-PPFD光响应曲线,获得最大Pn、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响应曲线测定:Li-6400-02BLED提供红蓝光源,PPFD设为1200 μmol/(m2·s),叶室温度设定为(30±1)℃,气体流量500 Lmol/s,封闭式气路,CO2气体由钢瓶提供,浓度设置为0、50、100、150、200、300、400、500、600、800、1000、1200、
  1500 μmol/mol。以CO2浓度为横坐标,Pn为纵坐标,制作Pn-CO2浓度光响应曲线,获得最大Pn、CO2补偿点、CO2饱和点。   1.3 烤烟主要经济性状
  烤后烟叶产量、均价、产值、中上等级烟比例按小区计算,然后折合出最终产量和产值。
  1.4 数据分析
  采用SAS 8.0进行two-way ANOVA分析、Duncan多重比较和多项式回归分析(RSREG过程)。
  2 结 果
  2.1 烤烟光合作用及叶绿素含量
  不同处理对烤烟光合作用及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且互作效应显著,综合来看,留叶数效应起主要作用,互作与密度效应相对较小。中密度下各指标整体好于其他密度,低、中密度下,随留叶数增加,Pn、Gs、Ci、Tr及叶绿素含量均逐渐升高,而高密度下均先升高后降低;相同留叶数下,随密度升高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见在中密度下,适当增加留叶数有利于提高烤烟的光合性能,其中16500/23效果最好,16500/19次之。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为P<0.05;“**”为P<0.01;“***”为P<0.001,下同。
  2.2 烤烟光和CO2响应曲线
  2.2.1 光响应曲线 从图1可知,不同处理下光响应曲线的类型均相同,1200 μmol/(m2·s)之前,随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增加,Pn升高速度较快,该点之后则平缓上升,趋于稳定。从决定系数来看,效应方程均达到显著水平,均可代表实际情况(表2)。低、中密度下,随留叶数增加,最大Pn逐渐升高,高密度下则先升后降,其中16500/23的Pn最大,16500/19次之,19500/23最小。可见16500/23
  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有效光合辐射的范围较宽,因此该处理烤烟光合性能较强。
  2.2.2 烤烟CO2响应曲线 不同处理对烤烟CO2响应曲线影响显著,但不改变曲线的形状,
  1000 ?mol/mol之前,随CO2浓度增加,Pn升高速度较快,该点之后则平缓上升,趋于稳定。从决定系数来看,模拟方程均达到显著水平,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表3)。低、中密度下,随留叶数增加,最大Pn逐渐升高,而高密度下则先升高后降低。16500/23的Pn最大,16500/19次之,19500/15和13500/15较小。16500/23的CO2饱和点最大,16500/19次之,19500/23最小。16500/23的CO2补偿点最小,13500/15的最大。可见,16500/23具有最小的CO2补偿点和最大CO2的饱和点,说明该处理具有较宽的CO2适应范围,能利用较低和较高的CO2浓度,烤烟光合同化能力较强。
  2.3 烤烟主要经济性状
  从表4可看出,密度一定时,随留叶数增加,产量显著升高;留叶数一定时,随密度增大,产量表现出上升趋势。相同密度下,随留叶数增加,产值显著升高;相同留叶数下,密度增大,产值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均价,低密度下,随留叶数增
  Table 2 Simulation parameters of light response curv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n=36)
  Fig. 2 Changes of CO2 response curves of flue-cured tobacco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大而先升后降;中和高密度下,随留叶数增大而逐渐降低;相同留叶数下,随密度增大而逐渐降低。中上等烟比率,低密度下,随留叶数增加而显著降低;中、高密度下,随留叶数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表现较好的为16500/23、19500/23、13500/23,最差的为13500/15。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率的密度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产量、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率的留叶数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互作效应对产量、均价、中上等烟比率均产生显著影响,可见留叶数效应较大,互作和密度效应较小。说明密度、留叶数并不是单独作用于烤烟的经济性状,还存在互作效应,协同作用于烟叶产、质量。
  Table 3 Simulation parameters of CO2 response curv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n=36)
  2.4 密度、留叶数与烤烟净光合速率、产量、产值间的回归分析
  为了找到当烤烟净光合速率(Pn)、产量、产值均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密度和留叶数,采用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表5)表明,Pn(Y1)、产量(Y2)、产值(Y3)与密度(D)、留叶数(L)间的关系均可用二元双曲面方程来反映,决定系数显示各效应方程均达到显著水平,能反映实际情况。Pn最大为19.97 ?mol CO2/(m2·s),对应的密度、留叶数为17 093株/hm2、21.3片/株;产量最大为1996.63 kg/hm2,对应的密度、留叶数为17 665株/hm2、23.1片/株;产值最大为32 286.22元/hm2,密度、留叶数为17 613株/hm2、22.5片/株。回归分析与上述分析结果相一致,即中密度下适当提高单株留叶数可提高烤烟的产量、质量。在该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烤烟密度、留叶数范围为17 093~17 665株/hm2、21.3~23.1片/株,这样可保证烤烟优质适产。
  Table 5 Effect equation of density (D) and number of leaves remained (L)
  3 讨 论
  光合作用是烟叶产量和品质提高的基础[13-14]。张广富等[15]认为,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烤烟光合作用,以15 100株/hm2群体结构较为合理,Pn最大,光合能力较强。毛家伟等[16]发现,同一施氮量下,随着密度增加,光合有效辐射呈减小趋势;中密度下,烤烟Pn、Gs、Ci均较高。随着密度增加,烤烟叶面积系数增大,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以22 230株/hm2效果最好[17]。本研究结果显示,留叶数效应起主要作用,互作与密度效应相对较小。中密度效果最好,低、中密度下,随留叶数增加,Pn、Gs、Ci、Tr及叶绿素含量均表现出上升趋势,而高密度下均是先升高后降低;相同留叶数下,随密度增加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中密度下,适当增加留叶数有利于提高烤烟的光合性能,这与前人[9-10,15-16]研究结果基本相同,其中16500/23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研究对湖北恩施烟区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生理小种、生化型和演化型进行了鉴定,为湖北省烟草青枯病抗性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湖北恩施地区的8个县(市)采集青枯病感病烟株,通过平板稀释分离和特性性引物检测从中分离鉴定到54个具有致病性的烟草青枯菌菌株。采用注茎接种法将供试菌株分别接种青枯菌6个鉴别寄主,确定所有的菌株均属于生理小种1;基于青枯菌对
期刊
摘 要:以昆明烟区几种典型土壤类型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性分析法探讨了不同土壤类型剖面理化性状和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与耕作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色土、水稻土和红壤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和真菌、细菌及放线菌数量与剖面深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水稻土的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均与剖面深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紫色土和红壤呈负相关关系;三种土壤类型剖面的各养分含量及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具有较强的表聚性
期刊
摘 要:为研究天然气水暖集中供热密集烘烤效果,以烤烟秦烟96为试验材料,利用25座天然气水暖集中供热密集烤房和燃煤密集烤房,通过进行烤房烘烤对比试验,对两类烤房用工能耗及烤后烟叶等级结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煤烤房相比,天然气水暖集中供热密集烤房能耗成本有所增加,但烤后烟叶橘黄烟比例增加,柠檬黄烟比例下降,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提高,烟叶外观质量改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
期刊
摘 要:为探讨烟田精准施肥,应用地统计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了小尺度下烟田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等5种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为4.43%~33.45%;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显示,除有机质具有强空间相关和碱解氮不具有空间相关性外,其余土壤养分均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碱解氮为线性模型,pH为球形模型,其余为指数模型。利用克里格最优插值,绘制了
期刊
摘 要:为更好地实现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2012年在贵州省9个烤烟产区开展了“烤烟株距标记地膜移栽”试验示范。以当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拉绳定点地膜移栽为对照,对株距标记地膜移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株距标记地膜移栽的标准化程度较高,能有效将烤烟移栽密度控制在16 500株/hm2左右;用工量及用工成本减少50%以上,大大缩短了烤烟大田移栽时间;单产平均增加25.2 kg/hm
期刊
摘 要:为了明确重庆烟区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海拔高度、耕层厚度、pH、有机质等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重庆部分烟区土壤酸化严重,速效氮、磷、钾含量丰富,除有效硼、钼和水溶性氯外其他中微量元素含量均为丰富或很丰富。典型相关分析显示,土壤碱解氮、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硼含量随有机质的增加而增加;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锌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土壤pH的
期刊
摘 要:延边烤烟存在烟叶糖含量偏高,烟碱含量较低的生产现状,通过田间试验以吉烟9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断根措施对烤烟根系生长及烟叶糖、烟碱和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断根能明显促进烟株根系的生长,提高烟株生长后期根系活力,增加烟株对营养的吸收能力。断根降低了上、下部烟叶的糖含量,提高了烟叶烟碱含量,增加了中、上部烟叶钾含量,且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总的来看,团棵期轻度断根处理的烟株生长后期根系活力显著
期刊
摘 要: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废弃物,建立合理的资源循环系统,改善植烟土壤环境,以秦烟9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索了秸秆施用量对烤烟土壤酶活性、烟叶和根系氮、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秸秆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和烤烟烟叶和根系氮、钾含量。在适量范围内,随着秸秆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和烤烟烟叶和根系氮、钾含量均呈递增趋势。  关键词:烤烟;秸秆;土壤酶;氮含量;钾含量  中图分类号:S572.06
期刊
摘要:利用GPS定位在贵州中部山区采集了165份代表性土壤样品,对贵州中部山区不同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土壤不同土层有效铁(Fe)、锰(Mn)、铜(Cu)和锌(Zn)含量的垂直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贵州中部山区烟田耕层土壤有效Fe和有效Mn含量总体处于丰富水平,而33.3%耕层土壤有效Cu缺乏,土壤有效Zn极缺乏的土样占总体样本的6.43%;与其他成土母质相比,坡积物发育形成的土壤有效Fe含量
期刊
摘 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腐熟小麦秸秆用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施用腐熟小麦秸秆能够明显提高烤烟产量、上等烟比例,增加烟叶的经济性状,改善烤后烟叶的物理特性,协调化学成分,提高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改善评吸质量。总体来说,施用腐熟秸秆6000 kg/hm2为最佳。  关键词:腐熟小麦秸秆;产量;品质;评吸质量  中图分类号:S572.06 文章编号:1007-51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