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作者的成长历程出发重读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的作品带有明显时代的烙印,它们体现了尼采的道德宗教观,表达了时代所塑造的茨威格,反映了战争导致的颠沛流离和痛苦。茨威格以其独特的心理分析向人们展现了一部部至美的作品。然而,我们无法回到他的年代,无法陪伴他经历那些属于他自己的悲与喜,因而对茨威格及其作品的理解总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斯蒂芬·茨威格赏析自我审视时代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独有的细腻和深刻深受读者人群的认可和追捧。茨威格作品所特有的谨慎的心理分析,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和极好的修辞风格,在作者所擅长描写的领域——感情世界里,尽管关山阻隔,还是会让人心有灵犀地察觉其内心的微妙。
二茨威格的成长历程
斯蒂芬·茨威格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将人物的灵与肉结合起来,再现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变化,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因茨威格的作品丰硕,体裁涉及诗、小说、戏剧、文论和传记,对于其作品的评价和见解也已经是汗牛充栋。所以,本文试从另一个角度——家庭、时代和自身经历对茨威格的影响,来刻画茨威格的画像。
茨威格和大部分扬名世界的作家和学者一样,家庭殷实富有,且书香弥漫。因此,他早期的创作,如一条平静的大河一样,温文尔雅,不起波澜,不显摧枯拉朽的气势和汹涌澎湃的张力。随着心理的成熟和阅历、见识的深刻,其作品才渐涉及社会诸多问题。茨威格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而战争所特有的一切特质:伤及无辜,摧毁既有社会秩序,造成生灵涂炭、千里流民等等,历史选择性地把茨威格推上了历史舞台。作为一个战争的见证者和直接受害者,茨威格经历了人性的考验以及战争所带来的颠沛流离,由此而产生的心里痛苦,加深了他对社会和人性的认识。
三茨威格作品赏析
1道德的尺度
没有经历外在社会强加所造就的内心痛苦,任何人对于自身和社会的认识将流于肤浅,茨威格也不例外。经历了少时无忧的追逐和嬉闹,转身面对沧海桑田的社会面貌,直接激化了其潜在的特有张力,茨威格的作品也由此具有了见微知著的效力。在茨威格生长的德语环境中,尼采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自画像》一文中,他对三个人物有深度的剖析和组合,是同一种试图表达自身艺术的不断升华,三个层次最后上升到了伦理,即宗教的体现。准确的观察和描绘所塑造的人物的生活,精确到位的心理分析,同时含有自我审视的成分,即内心法庭的裁判以及自我检验的道德意识,无不体现在其作品之中。在茨威格生长的时代,道德氛围弥漫整个奥地利,对于道德和信仰的追随,以及对道德和信仰的恪守,总是基于社会允许的范围之内。尼采深深地影响了茨威格身后的欧洲文化界,“上帝死了”以及“重建道德信仰体系”的先声,震撼了恪守基督教文化的西方人群。虽然茨威格并没有出格的作为,但是他对于笔下诸多人物的宽容,某种程度上是受到了尼采的影响。当价值尺度得到宽松,对于尚受非议人物的正面解释,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识。
2自我的表达
旧有的欧洲社会老朽、虚伪、保守、压抑,虽然迷离、静谧、充满人情味,但如同任何的社会变革一样,看似温情和睦的表面却蕴藏着不可遏制的摧毁力,摧毁着旧有的社会。欧洲人所信奉的理性、尊奉的乐天派哲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到彻底损毁。社会本身由人构成,参差不齐的人物竞相上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又怎么能被哲学家冠以理性的蓝图而自欺欺人。茨威格并没有和其他饱学之士一样塑造宏观世界丰富多彩的存在,而是张扬自我的微观世界,用所擅长的心理分析深入人心的最深处,不论是描绘别人还是反省的自我表达。
写作只是一种艺术家寻求自我表达和诉求的方式,和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一样,力求反映内在的冲突与对抗。而且写作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会随着自身阅历的丰富而带来视野的逐步开阔,思想的逐渐加深。在中期成熟的作品中,茨威格采用了大量传记的方式,描写了风格不尽一致的人物。可以看出,他通过对传记人物的深度挖掘和观察自身,将自己最为隐晦的思想让每一个传记人物承担了起来,正如他笔下的卡萨瓦诺一样,不同的是:茨威格将其融入他的思想之中,而没有轻率地履行而已。虽然茨威格是一代大师,但是他并不能脱离社会。茨威格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人身上的欲望和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展现。他采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穿透历史和空间,将人物的内心淋漓尽致地还原,只是很多时候,茨威格笔下的那些人物或许是因为茨威格,内心才那么的丰富,有血有肉。茨威格将人物内在的精神图像挖掘出来,横跨小人物、声名显赫的大人物、明见经史的历史人物,这都需要他训练有素和明察秋毫的眼光和判断。他努力地将小说从宏观的恢弘拉到了描写内心的微观模糊领域,虽然责任重大,但茨威格本身获得了成功。
3现实的表现
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意识和文化的复苏和发展。不再固守于传统的模式,选择创新的手法是更多的有思想的人走的路。在茨威格的年轻时代,学术文化交流达到了高峰,每一个人都不会自感落寞地追随他人,而是选择取百家之言、立一家之说。追随尼采和弗洛伊德学说,在茨威格所处的年代,至少是一种智识的高度发达和眼光的长远所能做到的,一切基于对自身学识和未来学术走向的一个很好判断。《昨日的世界》是茨威格晚年的作品,它很好地勾勒出大战之前欧洲的惬意和舒适的生活,虽然其中充满不公、贫穷与暴力,但老年人的怀旧还是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青年时代的意气昂扬和充满叛逆的内心。和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样,茨威格在很多作品中,展现或流露了对于贫穷和忍受疾苦的人群的怜悯,至少两次世界大战说明了这一点。希望变革,但是变革所致的天翻地覆,还是给作者带来了深深的痛苦。作者用笔写了很多的历史人物,但和作为犹太人被驱赶出德国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茨威格本人也开始感受到战争给自己带来的灾难。除过没有完成的作品,《昨日的世界》表现得越惬意和甜蜜,才更显现无家可归和战争给作者所带来的内心痛苦,正因为不想表达内心的痛苦,茨威格才会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惬意。文学的溢美之词用心理学刻画,就失去了唯美,多了几分势利和俗气。只是没有一个人,能超脱于外。恰如茨威格,如不为外界所动,又怎会因战争所致的颠沛流离而心生痛苦呢。
四重读茨威格
1非公开的自我审视
道德向来是曲高和寡的论调,内心的法庭如何裁度,总需要保持一个尺度而且还需要保持弹性。对于跋涉在话题争议的领域尝试做出新的见解,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有异于别人的勇气,更需要那份保持独立和不附庸的思想。后人无法企及和超越茨威格的思想,正如研究《红楼梦》的人一样,永远在曹雪芹划定的圈子游走,直至迷失。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瑕地存在于世,只是他的声誉享誉于世的时候,没人愿意提及因为什么使茨威格走上了心理分析这条道路,难道只是因为喜欢或者喜爱?没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走在大道上,仰天走路,不曾摔一跤,怎么知道走路也需要留意脚底下走路。或许就有人这样,不过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则来自于自身无法诉求外界,而必须坦然面对的难言之隐。那么,有个问题就是茨威格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他36岁的时候才开始了自己的恋爱,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或许《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说明了契机,一个小女孩的对于爱情的忠贞可不可以理解为茨威格本人的呢,只不过需要把性别颠倒过来,那么后来的作品应该和他的经历有些许的契合。传记,带有很多的自我审视成分,随着传记人物的画卷展开,便开始了艺术家真正的苦难和痛苦,只有通过画面的展开,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自我表现才真正开始。传记在精神上那种要向世人倾诉衷肠的意愿,在灵魂上和自我的羞耻感相互冲突,社会的虚荣需要我们对自己的隐私保持缄默。因为人自身图谋虚荣的意愿,将会把自己的不完美隐藏,展现出无懈可击的完善,而对于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笔竭力塑造完美的形象,即灵魂的自我剖析,认识不足、缺陷和鄙陋,只不过矛盾的地方在于,作者希望形象在人群中得到永生。写作过程使用的技巧和意愿想极力掩藏他的隐私,掩盖他的危险性,而本能的创作通过巧妙的艺术和事件引开关注的目光,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2无法还原的时代
茨威格的作品完美得近乎无可挑剔,但是作品终归是一个人勤劳的产物,虽然其中很多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变化和高超的造诣,但是真的从作品透视作者本人,一切又都是那么的晦涩和朦胧,总让人雾里看花;但是茨威格终归不会超出时代和作为作家这个特殊职业所特有的局限,一切都需要经历和历练,才会走向成熟。描述人物内心的起伏和变化,这是弗洛伊德之后文学受到影响、进而做出响应的一个进步,而茨威格是这个改进过程中最为耀眼的明星。社会的变迁推翻了旧有社会的信念和框架,社会天翻地覆的演变不仅改变了人类对于自身所构筑的学术的质疑和反思,同样也改变了文学的走向和写作方式。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很多东西只能感同,却不能身受。场景可以进行逼真的还原,但是人物内心还是不能回到战争时代所真正带来的绝望窒息。
百年之后,以当今社会文化的视角去理解茨威及其作品,可以更好地运用精神分析以及其它理论知识。只是大多数人对于茨威格作品的评价更多流露出来的是对于爱情和人类疾苦的描写和诉说。至于家园带给茨威格的是什么,应该说人同此情,情同此理,没有什么大的出入,但是细小的差距在今天就会难以找到,因为无法回到从前茨威格的那个时代去感同身受,也无法超脱时代所弥漫的氛围。文为时而著更能体现任何作品不可能超脱的时代,不论采取什么手法,社会本身所施加于作者本人的东西,或者本人的遭遇都会在作品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反映,更何况茨威格本人的修为与见识。
3茨威格的死亡之路
对于茨威格比较大众化的认识就是战争给予他的是无限的痛苦,不管战争的输与赢,战争带给他本人的是无力改变的现状,那份痛苦造就了他的避世思想。他自身的修为和所醒所悟已经超越了世人的理解范畴,自杀的结局也让我们痛心不已,或许选择自杀是对于醒世者的一种解脱,因为茨威格内心丰富细腻,同样也脆弱易碎。上帝公平地造就每一个生灵,感情丰富细腻的,承受能力必将脆弱,茨威格的学识促成了他旷世的远见,只是也不能寄希望让他承受和面对支离破碎的山河。大多的作家,不仅仅是一位书写文字的文人墨客,更是具有普济天下之胸怀的道义之士,眼前的美好,也不足以抚慰内心丝丝的隐痛,那份隐痛更多地带有对同胞的关注。战火在欧洲蔓延开来,与茨威格操同一种语言的国度已遭沦陷,精神的故乡业已自我毁灭。外在的功成名就,依旧没有迷失内心的诉求,茨威格一生当中,不断地诉求,终从自我上升至对人类苦难。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茨威格在物质方面没有任何匮乏,而且也绝不缺乏荣誉。他在美洲的演讲旅行,总是一次次凯旋的进军;他在巴西举行的作品朗诵会,总是万人空巷,深受欢迎。他有英国国籍,不像一些流亡的犹太人处处受到歧视,在饥饿线上挣扎;他拥有巴西的长年签证,是受到特殊礼遇的共和国的贵宾。或许,以上就是我们认为他不该自杀而应当享受尊荣,在巴西苟延残喘地活下来的理由。但仿佛大多对世界先知先觉的人,都在世人的一片唏嘘声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而从1981年掀起的茨威格热,则至今持续不衰。这至少说明,茨威格在他那遍布全世界的读者心里得到了永生。
参考文献:
[1] 李晓君:《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艺术》,《文学教育》,2007年第3期。
[2] 斯蒂芬·茨威格:《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杨荣:《茨威格小说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
[4] 於贤德:《论茨威格传记文学的艺术成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5] 周佩红:《向茨威格致敬》,《作家》(下半月),2007年第11期。
作者简介:张春琴,女,1979—,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
关键词:斯蒂芬·茨威格赏析自我审视时代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独有的细腻和深刻深受读者人群的认可和追捧。茨威格作品所特有的谨慎的心理分析,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和极好的修辞风格,在作者所擅长描写的领域——感情世界里,尽管关山阻隔,还是会让人心有灵犀地察觉其内心的微妙。
二茨威格的成长历程
斯蒂芬·茨威格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将人物的灵与肉结合起来,再现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变化,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因茨威格的作品丰硕,体裁涉及诗、小说、戏剧、文论和传记,对于其作品的评价和见解也已经是汗牛充栋。所以,本文试从另一个角度——家庭、时代和自身经历对茨威格的影响,来刻画茨威格的画像。
茨威格和大部分扬名世界的作家和学者一样,家庭殷实富有,且书香弥漫。因此,他早期的创作,如一条平静的大河一样,温文尔雅,不起波澜,不显摧枯拉朽的气势和汹涌澎湃的张力。随着心理的成熟和阅历、见识的深刻,其作品才渐涉及社会诸多问题。茨威格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而战争所特有的一切特质:伤及无辜,摧毁既有社会秩序,造成生灵涂炭、千里流民等等,历史选择性地把茨威格推上了历史舞台。作为一个战争的见证者和直接受害者,茨威格经历了人性的考验以及战争所带来的颠沛流离,由此而产生的心里痛苦,加深了他对社会和人性的认识。
三茨威格作品赏析
1道德的尺度
没有经历外在社会强加所造就的内心痛苦,任何人对于自身和社会的认识将流于肤浅,茨威格也不例外。经历了少时无忧的追逐和嬉闹,转身面对沧海桑田的社会面貌,直接激化了其潜在的特有张力,茨威格的作品也由此具有了见微知著的效力。在茨威格生长的德语环境中,尼采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自画像》一文中,他对三个人物有深度的剖析和组合,是同一种试图表达自身艺术的不断升华,三个层次最后上升到了伦理,即宗教的体现。准确的观察和描绘所塑造的人物的生活,精确到位的心理分析,同时含有自我审视的成分,即内心法庭的裁判以及自我检验的道德意识,无不体现在其作品之中。在茨威格生长的时代,道德氛围弥漫整个奥地利,对于道德和信仰的追随,以及对道德和信仰的恪守,总是基于社会允许的范围之内。尼采深深地影响了茨威格身后的欧洲文化界,“上帝死了”以及“重建道德信仰体系”的先声,震撼了恪守基督教文化的西方人群。虽然茨威格并没有出格的作为,但是他对于笔下诸多人物的宽容,某种程度上是受到了尼采的影响。当价值尺度得到宽松,对于尚受非议人物的正面解释,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识。
2自我的表达
旧有的欧洲社会老朽、虚伪、保守、压抑,虽然迷离、静谧、充满人情味,但如同任何的社会变革一样,看似温情和睦的表面却蕴藏着不可遏制的摧毁力,摧毁着旧有的社会。欧洲人所信奉的理性、尊奉的乐天派哲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到彻底损毁。社会本身由人构成,参差不齐的人物竞相上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又怎么能被哲学家冠以理性的蓝图而自欺欺人。茨威格并没有和其他饱学之士一样塑造宏观世界丰富多彩的存在,而是张扬自我的微观世界,用所擅长的心理分析深入人心的最深处,不论是描绘别人还是反省的自我表达。
写作只是一种艺术家寻求自我表达和诉求的方式,和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一样,力求反映内在的冲突与对抗。而且写作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会随着自身阅历的丰富而带来视野的逐步开阔,思想的逐渐加深。在中期成熟的作品中,茨威格采用了大量传记的方式,描写了风格不尽一致的人物。可以看出,他通过对传记人物的深度挖掘和观察自身,将自己最为隐晦的思想让每一个传记人物承担了起来,正如他笔下的卡萨瓦诺一样,不同的是:茨威格将其融入他的思想之中,而没有轻率地履行而已。虽然茨威格是一代大师,但是他并不能脱离社会。茨威格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人身上的欲望和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展现。他采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穿透历史和空间,将人物的内心淋漓尽致地还原,只是很多时候,茨威格笔下的那些人物或许是因为茨威格,内心才那么的丰富,有血有肉。茨威格将人物内在的精神图像挖掘出来,横跨小人物、声名显赫的大人物、明见经史的历史人物,这都需要他训练有素和明察秋毫的眼光和判断。他努力地将小说从宏观的恢弘拉到了描写内心的微观模糊领域,虽然责任重大,但茨威格本身获得了成功。
3现实的表现
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意识和文化的复苏和发展。不再固守于传统的模式,选择创新的手法是更多的有思想的人走的路。在茨威格的年轻时代,学术文化交流达到了高峰,每一个人都不会自感落寞地追随他人,而是选择取百家之言、立一家之说。追随尼采和弗洛伊德学说,在茨威格所处的年代,至少是一种智识的高度发达和眼光的长远所能做到的,一切基于对自身学识和未来学术走向的一个很好判断。《昨日的世界》是茨威格晚年的作品,它很好地勾勒出大战之前欧洲的惬意和舒适的生活,虽然其中充满不公、贫穷与暴力,但老年人的怀旧还是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青年时代的意气昂扬和充满叛逆的内心。和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样,茨威格在很多作品中,展现或流露了对于贫穷和忍受疾苦的人群的怜悯,至少两次世界大战说明了这一点。希望变革,但是变革所致的天翻地覆,还是给作者带来了深深的痛苦。作者用笔写了很多的历史人物,但和作为犹太人被驱赶出德国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茨威格本人也开始感受到战争给自己带来的灾难。除过没有完成的作品,《昨日的世界》表现得越惬意和甜蜜,才更显现无家可归和战争给作者所带来的内心痛苦,正因为不想表达内心的痛苦,茨威格才会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惬意。文学的溢美之词用心理学刻画,就失去了唯美,多了几分势利和俗气。只是没有一个人,能超脱于外。恰如茨威格,如不为外界所动,又怎会因战争所致的颠沛流离而心生痛苦呢。
四重读茨威格
1非公开的自我审视
道德向来是曲高和寡的论调,内心的法庭如何裁度,总需要保持一个尺度而且还需要保持弹性。对于跋涉在话题争议的领域尝试做出新的见解,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有异于别人的勇气,更需要那份保持独立和不附庸的思想。后人无法企及和超越茨威格的思想,正如研究《红楼梦》的人一样,永远在曹雪芹划定的圈子游走,直至迷失。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瑕地存在于世,只是他的声誉享誉于世的时候,没人愿意提及因为什么使茨威格走上了心理分析这条道路,难道只是因为喜欢或者喜爱?没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走在大道上,仰天走路,不曾摔一跤,怎么知道走路也需要留意脚底下走路。或许就有人这样,不过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则来自于自身无法诉求外界,而必须坦然面对的难言之隐。那么,有个问题就是茨威格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他36岁的时候才开始了自己的恋爱,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或许《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说明了契机,一个小女孩的对于爱情的忠贞可不可以理解为茨威格本人的呢,只不过需要把性别颠倒过来,那么后来的作品应该和他的经历有些许的契合。传记,带有很多的自我审视成分,随着传记人物的画卷展开,便开始了艺术家真正的苦难和痛苦,只有通过画面的展开,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自我表现才真正开始。传记在精神上那种要向世人倾诉衷肠的意愿,在灵魂上和自我的羞耻感相互冲突,社会的虚荣需要我们对自己的隐私保持缄默。因为人自身图谋虚荣的意愿,将会把自己的不完美隐藏,展现出无懈可击的完善,而对于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笔竭力塑造完美的形象,即灵魂的自我剖析,认识不足、缺陷和鄙陋,只不过矛盾的地方在于,作者希望形象在人群中得到永生。写作过程使用的技巧和意愿想极力掩藏他的隐私,掩盖他的危险性,而本能的创作通过巧妙的艺术和事件引开关注的目光,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2无法还原的时代
茨威格的作品完美得近乎无可挑剔,但是作品终归是一个人勤劳的产物,虽然其中很多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变化和高超的造诣,但是真的从作品透视作者本人,一切又都是那么的晦涩和朦胧,总让人雾里看花;但是茨威格终归不会超出时代和作为作家这个特殊职业所特有的局限,一切都需要经历和历练,才会走向成熟。描述人物内心的起伏和变化,这是弗洛伊德之后文学受到影响、进而做出响应的一个进步,而茨威格是这个改进过程中最为耀眼的明星。社会的变迁推翻了旧有社会的信念和框架,社会天翻地覆的演变不仅改变了人类对于自身所构筑的学术的质疑和反思,同样也改变了文学的走向和写作方式。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很多东西只能感同,却不能身受。场景可以进行逼真的还原,但是人物内心还是不能回到战争时代所真正带来的绝望窒息。
百年之后,以当今社会文化的视角去理解茨威及其作品,可以更好地运用精神分析以及其它理论知识。只是大多数人对于茨威格作品的评价更多流露出来的是对于爱情和人类疾苦的描写和诉说。至于家园带给茨威格的是什么,应该说人同此情,情同此理,没有什么大的出入,但是细小的差距在今天就会难以找到,因为无法回到从前茨威格的那个时代去感同身受,也无法超脱时代所弥漫的氛围。文为时而著更能体现任何作品不可能超脱的时代,不论采取什么手法,社会本身所施加于作者本人的东西,或者本人的遭遇都会在作品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反映,更何况茨威格本人的修为与见识。
3茨威格的死亡之路
对于茨威格比较大众化的认识就是战争给予他的是无限的痛苦,不管战争的输与赢,战争带给他本人的是无力改变的现状,那份痛苦造就了他的避世思想。他自身的修为和所醒所悟已经超越了世人的理解范畴,自杀的结局也让我们痛心不已,或许选择自杀是对于醒世者的一种解脱,因为茨威格内心丰富细腻,同样也脆弱易碎。上帝公平地造就每一个生灵,感情丰富细腻的,承受能力必将脆弱,茨威格的学识促成了他旷世的远见,只是也不能寄希望让他承受和面对支离破碎的山河。大多的作家,不仅仅是一位书写文字的文人墨客,更是具有普济天下之胸怀的道义之士,眼前的美好,也不足以抚慰内心丝丝的隐痛,那份隐痛更多地带有对同胞的关注。战火在欧洲蔓延开来,与茨威格操同一种语言的国度已遭沦陷,精神的故乡业已自我毁灭。外在的功成名就,依旧没有迷失内心的诉求,茨威格一生当中,不断地诉求,终从自我上升至对人类苦难。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茨威格在物质方面没有任何匮乏,而且也绝不缺乏荣誉。他在美洲的演讲旅行,总是一次次凯旋的进军;他在巴西举行的作品朗诵会,总是万人空巷,深受欢迎。他有英国国籍,不像一些流亡的犹太人处处受到歧视,在饥饿线上挣扎;他拥有巴西的长年签证,是受到特殊礼遇的共和国的贵宾。或许,以上就是我们认为他不该自杀而应当享受尊荣,在巴西苟延残喘地活下来的理由。但仿佛大多对世界先知先觉的人,都在世人的一片唏嘘声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而从1981年掀起的茨威格热,则至今持续不衰。这至少说明,茨威格在他那遍布全世界的读者心里得到了永生。
参考文献:
[1] 李晓君:《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艺术》,《文学教育》,2007年第3期。
[2] 斯蒂芬·茨威格:《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杨荣:《茨威格小说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
[4] 於贤德:《论茨威格传记文学的艺术成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5] 周佩红:《向茨威格致敬》,《作家》(下半月),2007年第11期。
作者简介:张春琴,女,1979—,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