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迎春接福过大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过年”意味着告别即将过去的一年,告别所有的烦恼和失意;迎接新的一年,迎接新的希望。“过年”代表着团圆和吉祥,家人团圆、家族团圆、亲戚朋友聚会团圆;见面都是祝福的话语,相聚全是喜庆的气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于“过年”的热情和感受似有日渐淡化的趋势。特别是在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实行以来,成长于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以至于更小的孩子们,生活在家庭人口较少,物质生活相对殷实的环境中,既无衣食之忧,又因学习紧张而缺少亲戚之间相互来往交流的机会,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过大年的心态和中年以上的人们相比,那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
我出生于六十年代后期,岁数已过半百。过年的记忆真真切切,过年的感慨意味深长。
大凡60后出生的一代人都应有相同的感受:我们是最幸运的一代人,也是最幸福的一代人。因为我们躲过了饥荒岁月,记住了缺吃少穿的日子,又经历了改革开放、脱贫致富的社会巨变。所以我们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更不会忘记过去的艰辛岁月。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物质十分匮乏时期度过的。七十年代国家仍然实行票证供应制度,买布要布票,买棉花要棉花证。农村人的粮油分配形式还是集体种地,秋粮入库后,再按投工多少和家庭人口进行分粮、分油,数量十分有限,且以粗粮为主。
那时的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可是件翘首期盼、快乐无比的头等大事。平日里的穿衣戴帽,往往都是哥哥姐姐們替下来的旧衣旧帽;直到年关,家大人总得想方设法为这个孩子缝件新袄,为那个孩子裁条新裤,有时候买上一顶新帽,也能让人开心好长时间。
在吃的方面更是诱惑力巨大。平常日子粗茶淡饭能够满足供应的人家,就算是较为厚落的光景了。要想改善生活、连续几天都能吃上些精粮细菜,除了逢年过节或是亲戚家里举办红白事宴,就再没有机会了。
记忆最深的是每年腊月二十三过罢“小年”,全家人就开始为过大年准备忙碌了。这段时间的所有营生均以“大年”为中心,一切为了过好大年而奔波。
生豆芽、磨豆腐、推糕面、压粉条、蒸馍馍、剁肉馅、写对联、贴窗花、洗行李、打扫家;做好的成品或半成品食物尽管准备就绪,暂时储存起来,还是吃不到嘴边的。只因数量有限,单等过年时候才能享用。家里大人看着孩子们“望饼充饥”的开心样子也就心里踏实,忙得更加带劲儿了。
其实那时的年夜饭是很简单的,左邻右舍的饭菜品种也都大同小异。凉菜以土豆丝拌豆芽为主,家里养羊的还能多一份储藏了大半个冬天的煮羊头、羊蹄子压花肉;热菜就是烩粉条、烩豆腐,上面盖上几片肥猪肉,即当地人最钟爱的“手端碗”。
“宁穷一年,不穷一日”。当热腾腾、白生生的饺子端上饭桌的时候,经过充分准备的年夜饭就正式开席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开心地聊天一边愉快地吃喝,其乐融融、喜气洋洋。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好几次年夜饭,全家人刚开饭不久,忽然听见弟弟大声叫喊“我是最有福气的人了”。因为弟弟吃到了一锅饺子中唯一包着钢镚的那一个,全家人顿时一片喝彩!其实这个饺子也是大人在包饺子时候,作了特殊标记专门留给他吃的。因为弟弟不爱学习,家大人专门为了鼓励他好好学习,才这样安排的。
每年年夜饭全家人吃到最愉快的时候,母亲总会给讲一些与过年有关的故事,其中一则特别耐人寻味。
很早以前,有一对十分富有的老年夫妇,膝下无儿无女,隔壁正好住着一户非常贫寒的人家,育有子女六七个。每到熬年时候,老两口摆着一桌酒席却越吃越没滋味;隔壁一家虽买不起酒肉,只好熬一大锅红豆稀粥,然后给每个孩子的肚子上紧紧拴一根红线,比赛谁喝的粥多谁就能把肚子上的红线绷断。从隔壁不时传来的哄堂大笑,令两位老人感慨万分,财富再多也不如人丁兴旺!
年夜饭的碗筷还未放下,家里已经来了好几个小朋友在等着一起出去玩耍了。
出去玩啥呢?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主要是热闹。平时吃不上的饺子,过年时吃上了;平时穿不上的新衣服,过年时穿上了。
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们穿戴整齐,互相串门。看看这家的旺火,瞧瞧那家的对联,专门寻找那些不识字的人家,看看今年是否又把“牛羊满圈”的横批帖到住人的家门上去了。
男孩子的最爱还是放鞭炮。能玩整板鞭炮的孩子仅仅是少数。多数家长都是把整板鞭炮拆散开来,每次给孩子们捏上几个,最多一把,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多玩几次。
就因为大年黑夜给孩子们分鞭炮,我们村里有户人家还闹出个很大的笑话来。
家里两个小孩吃完年夜饭就出去玩耍,玩到半夜时候都跑回来和大人要鞭炮。母亲在朦胧中被孩子们推醒,赶忙掌着煤油灯(那时村里还未通电)打开柜子,不假思索地把整版鞭炮放在煤油灯的火苗上,想从中间烧开,给孩子们玩一半,另一半留下等后半夜点旺火接财神时再用。谁知鞭炮没分成,却把柜子里的衣物打了个一塌糊涂,还落下个“分鞭炮”永久性绰号。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冬去春来周而复始,物阜民丰气象万千。旧年的记忆发人深省,新年的延续越来越好。
选自“新浪博客”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于“过年”的热情和感受似有日渐淡化的趋势。特别是在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实行以来,成长于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以至于更小的孩子们,生活在家庭人口较少,物质生活相对殷实的环境中,既无衣食之忧,又因学习紧张而缺少亲戚之间相互来往交流的机会,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过大年的心态和中年以上的人们相比,那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
我出生于六十年代后期,岁数已过半百。过年的记忆真真切切,过年的感慨意味深长。
大凡60后出生的一代人都应有相同的感受:我们是最幸运的一代人,也是最幸福的一代人。因为我们躲过了饥荒岁月,记住了缺吃少穿的日子,又经历了改革开放、脱贫致富的社会巨变。所以我们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更不会忘记过去的艰辛岁月。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物质十分匮乏时期度过的。七十年代国家仍然实行票证供应制度,买布要布票,买棉花要棉花证。农村人的粮油分配形式还是集体种地,秋粮入库后,再按投工多少和家庭人口进行分粮、分油,数量十分有限,且以粗粮为主。
那时的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可是件翘首期盼、快乐无比的头等大事。平日里的穿衣戴帽,往往都是哥哥姐姐們替下来的旧衣旧帽;直到年关,家大人总得想方设法为这个孩子缝件新袄,为那个孩子裁条新裤,有时候买上一顶新帽,也能让人开心好长时间。
在吃的方面更是诱惑力巨大。平常日子粗茶淡饭能够满足供应的人家,就算是较为厚落的光景了。要想改善生活、连续几天都能吃上些精粮细菜,除了逢年过节或是亲戚家里举办红白事宴,就再没有机会了。
记忆最深的是每年腊月二十三过罢“小年”,全家人就开始为过大年准备忙碌了。这段时间的所有营生均以“大年”为中心,一切为了过好大年而奔波。
生豆芽、磨豆腐、推糕面、压粉条、蒸馍馍、剁肉馅、写对联、贴窗花、洗行李、打扫家;做好的成品或半成品食物尽管准备就绪,暂时储存起来,还是吃不到嘴边的。只因数量有限,单等过年时候才能享用。家里大人看着孩子们“望饼充饥”的开心样子也就心里踏实,忙得更加带劲儿了。
其实那时的年夜饭是很简单的,左邻右舍的饭菜品种也都大同小异。凉菜以土豆丝拌豆芽为主,家里养羊的还能多一份储藏了大半个冬天的煮羊头、羊蹄子压花肉;热菜就是烩粉条、烩豆腐,上面盖上几片肥猪肉,即当地人最钟爱的“手端碗”。
“宁穷一年,不穷一日”。当热腾腾、白生生的饺子端上饭桌的时候,经过充分准备的年夜饭就正式开席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开心地聊天一边愉快地吃喝,其乐融融、喜气洋洋。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好几次年夜饭,全家人刚开饭不久,忽然听见弟弟大声叫喊“我是最有福气的人了”。因为弟弟吃到了一锅饺子中唯一包着钢镚的那一个,全家人顿时一片喝彩!其实这个饺子也是大人在包饺子时候,作了特殊标记专门留给他吃的。因为弟弟不爱学习,家大人专门为了鼓励他好好学习,才这样安排的。
每年年夜饭全家人吃到最愉快的时候,母亲总会给讲一些与过年有关的故事,其中一则特别耐人寻味。
很早以前,有一对十分富有的老年夫妇,膝下无儿无女,隔壁正好住着一户非常贫寒的人家,育有子女六七个。每到熬年时候,老两口摆着一桌酒席却越吃越没滋味;隔壁一家虽买不起酒肉,只好熬一大锅红豆稀粥,然后给每个孩子的肚子上紧紧拴一根红线,比赛谁喝的粥多谁就能把肚子上的红线绷断。从隔壁不时传来的哄堂大笑,令两位老人感慨万分,财富再多也不如人丁兴旺!
年夜饭的碗筷还未放下,家里已经来了好几个小朋友在等着一起出去玩耍了。
出去玩啥呢?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主要是热闹。平时吃不上的饺子,过年时吃上了;平时穿不上的新衣服,过年时穿上了。
三五成群的小伙伴们穿戴整齐,互相串门。看看这家的旺火,瞧瞧那家的对联,专门寻找那些不识字的人家,看看今年是否又把“牛羊满圈”的横批帖到住人的家门上去了。
男孩子的最爱还是放鞭炮。能玩整板鞭炮的孩子仅仅是少数。多数家长都是把整板鞭炮拆散开来,每次给孩子们捏上几个,最多一把,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多玩几次。
就因为大年黑夜给孩子们分鞭炮,我们村里有户人家还闹出个很大的笑话来。
家里两个小孩吃完年夜饭就出去玩耍,玩到半夜时候都跑回来和大人要鞭炮。母亲在朦胧中被孩子们推醒,赶忙掌着煤油灯(那时村里还未通电)打开柜子,不假思索地把整版鞭炮放在煤油灯的火苗上,想从中间烧开,给孩子们玩一半,另一半留下等后半夜点旺火接财神时再用。谁知鞭炮没分成,却把柜子里的衣物打了个一塌糊涂,还落下个“分鞭炮”永久性绰号。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冬去春来周而复始,物阜民丰气象万千。旧年的记忆发人深省,新年的延续越来越好。
选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