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内容以瓶“吞”鸡蛋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展开趣味性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观察并研究身边问题的科学意识。
教学目标如下:
1.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和猜测;能利用简单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2.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知道大气压力的方向来自四面八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大气压力的存在以及方向。
一、魔术表演,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吗?
生:王老师
师:王老师不仅是一位科学老师,我还是一位具有魔力的科学老师,这节课我将用我这双充满魔力的手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想不想看?
生:想。
师:这是一个锥形瓶,这是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接下来请你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并且说出你的问题。
(教师用夸张的动作进行魔术表演,经历了压、拍等过程鸡蛋还是进不去,最后教师把目光落在装有酒精棉的广口瓶上,点燃酒精棉放入瓶中,学生惊奇地发现鸡蛋掉进了广口瓶中)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酒精棉放入瓶中后熄灭了,然后鸡蛋掉下去了。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
生:一开始鸡蛋比瓶口大,掉不下去。点燃酒精棉放进广口瓶后,把鸡蛋放在瓶口,鸡蛋神奇地掉下去了。
师:那针对你看到的现象,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鸡蛋为什么会掉下去?
师:你想知道原因是吗?
生:为什么点火之前没有掉下去,点火之后就掉下去了呢?
师:你想知道火在这起的作用是什么?
师总结:同学们都对鸡蛋为什么会掉入瓶中比较感兴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揭开《瓶“吞”鸡蛋的秘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选用魔术表演的方式导入本课,容易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单纯突出魔术表演,而是在魔术表演中让学生出现认知冲突,为学生创造了一种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大胆猜想,进行假设
师:请同学们仔细回忆刚才你看到的实验过程,想一想,瓶子吞进了鸡蛋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热气。
生:感觉是空气的力量。
师:能详细地给大家说一说吗?
生:酒精棉放入了瓶中,燃烧了一部分空气,里面的空气少了,外面的想进来,就把鸡蛋压下去了。
师:你可真会推理。
生:热胀冷缩,点火之后鸡蛋被加热了,一会又凉了,所以会掉下去。
师:是吗?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实验过程(动画演示),当把鸡蛋放在瓶口时火已经熄灭了,鸡蛋受到火的作用了吗?
生:没有。
生:受到了一种吸力。
师:你认为这种神奇的,看不见的吸力来自哪里?
生:来自空气。
师:也就是说是空气给鸡蛋一个力把它推下去的是吗?
生:大气压力的作用。
师:你知识可真渊博,一定是一个爱看书的好孩子。
师总结:大部分同学猜测鸡蛋之所以掉入瓶中是因为受到了空气的力量,真的是这样吗,空气真的有这种力量把鸡蛋给推下去吗?
设计意图:猜想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一步,牛顿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这一环节鼓励孩子大胆猜测鸡蛋进入瓶中的原因,当学生测猜到的原因与大气压力的原理不相符时,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但保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为下一步顺利设计实验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科学家的每一次新发现,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请发挥你们科学家的潜力,自由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空气是否真的有力量(小组内讨论制定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最后请汇报员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科学课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此过程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组内设计出验证大气压力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案进行适当的点拨,而不是在教学中通过罗列出材料、注意事项等引导学生设计出固定的几种实验方案。
四、验证猜想,交流总结
1.学生实验,汇报交流。
2.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的共同特点。
3.了解大气压力产生的原因(出示图片,教师根据图片进行讲解)。
4.了解马德堡半球实验(观看视频)。
5.解密瓶吞鸡蛋的秘密。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究、总结、应用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实验方案验证了空气是有力量的,通过上台汇报的形式使全班同学认识到了这种力量的存在,
五、解决问题,实践应用
教师提问除了瓶吞鸡蛋,大气压力在我们生活中还要很多的应用,你还发现了吗?学生说现象,教师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说出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运用大气压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设计特色
1.与传统课堂的魔术表演相比,本课在魔术表演时更注重给学生营造一种安静、便于思考的氛围。一系列夸张、有趣的动作使学生跟着我经历了失望、无奈、惊喜的过程。最后使他们产生疑问:为什么费了那么大的力气鸡蛋都不能进入瓶中,而点燃酒精棉放入广口瓶,鸡蛋却神奇地进去了?这是魔术之后他们迫切想知道的问题。从而为后面问题的提出、猜想原因、设计实验验证等一系列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动手动脑做科学。小学科学课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要通过动手来学习科学,但是动手不应该是纯粹的操作性活动,还特别注重与动脑相结合。本节课在实验之前,我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小组汇报实验方案。通过此过程不仅锻炼了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而且对于自己的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3.处理好探究式学习中学生自主和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并不是要求教师要放弃指导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我认真巡视每个小组的情况,对于每个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及时地给予指导,比如在覆杯实验时,有的小组几次都不成功,我随机启发学生思考失败的原因,找到答案,从而取得了成功。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附属小学
教学目标如下:
1.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和猜测;能利用简单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2.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知道大气压力的方向来自四面八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大气压力的存在以及方向。
一、魔术表演,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吗?
生:王老师
师:王老师不仅是一位科学老师,我还是一位具有魔力的科学老师,这节课我将用我这双充满魔力的手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想不想看?
生:想。
师:这是一个锥形瓶,这是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接下来请你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并且说出你的问题。
(教师用夸张的动作进行魔术表演,经历了压、拍等过程鸡蛋还是进不去,最后教师把目光落在装有酒精棉的广口瓶上,点燃酒精棉放入瓶中,学生惊奇地发现鸡蛋掉进了广口瓶中)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酒精棉放入瓶中后熄灭了,然后鸡蛋掉下去了。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
生:一开始鸡蛋比瓶口大,掉不下去。点燃酒精棉放进广口瓶后,把鸡蛋放在瓶口,鸡蛋神奇地掉下去了。
师:那针对你看到的现象,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鸡蛋为什么会掉下去?
师:你想知道原因是吗?
生:为什么点火之前没有掉下去,点火之后就掉下去了呢?
师:你想知道火在这起的作用是什么?
师总结:同学们都对鸡蛋为什么会掉入瓶中比较感兴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揭开《瓶“吞”鸡蛋的秘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选用魔术表演的方式导入本课,容易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单纯突出魔术表演,而是在魔术表演中让学生出现认知冲突,为学生创造了一种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大胆猜想,进行假设
师:请同学们仔细回忆刚才你看到的实验过程,想一想,瓶子吞进了鸡蛋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热气。
生:感觉是空气的力量。
师:能详细地给大家说一说吗?
生:酒精棉放入了瓶中,燃烧了一部分空气,里面的空气少了,外面的想进来,就把鸡蛋压下去了。
师:你可真会推理。
生:热胀冷缩,点火之后鸡蛋被加热了,一会又凉了,所以会掉下去。
师:是吗?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实验过程(动画演示),当把鸡蛋放在瓶口时火已经熄灭了,鸡蛋受到火的作用了吗?
生:没有。
生:受到了一种吸力。
师:你认为这种神奇的,看不见的吸力来自哪里?
生:来自空气。
师:也就是说是空气给鸡蛋一个力把它推下去的是吗?
生:大气压力的作用。
师:你知识可真渊博,一定是一个爱看书的好孩子。
师总结:大部分同学猜测鸡蛋之所以掉入瓶中是因为受到了空气的力量,真的是这样吗,空气真的有这种力量把鸡蛋给推下去吗?
设计意图:猜想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一步,牛顿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这一环节鼓励孩子大胆猜测鸡蛋进入瓶中的原因,当学生测猜到的原因与大气压力的原理不相符时,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但保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为下一步顺利设计实验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科学家的每一次新发现,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请发挥你们科学家的潜力,自由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空气是否真的有力量(小组内讨论制定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最后请汇报员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科学课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此过程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组内设计出验证大气压力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案进行适当的点拨,而不是在教学中通过罗列出材料、注意事项等引导学生设计出固定的几种实验方案。
四、验证猜想,交流总结
1.学生实验,汇报交流。
2.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的共同特点。
3.了解大气压力产生的原因(出示图片,教师根据图片进行讲解)。
4.了解马德堡半球实验(观看视频)。
5.解密瓶吞鸡蛋的秘密。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究、总结、应用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实验方案验证了空气是有力量的,通过上台汇报的形式使全班同学认识到了这种力量的存在,
五、解决问题,实践应用
教师提问除了瓶吞鸡蛋,大气压力在我们生活中还要很多的应用,你还发现了吗?学生说现象,教师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说出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运用大气压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设计特色
1.与传统课堂的魔术表演相比,本课在魔术表演时更注重给学生营造一种安静、便于思考的氛围。一系列夸张、有趣的动作使学生跟着我经历了失望、无奈、惊喜的过程。最后使他们产生疑问:为什么费了那么大的力气鸡蛋都不能进入瓶中,而点燃酒精棉放入广口瓶,鸡蛋却神奇地进去了?这是魔术之后他们迫切想知道的问题。从而为后面问题的提出、猜想原因、设计实验验证等一系列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动手动脑做科学。小学科学课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要通过动手来学习科学,但是动手不应该是纯粹的操作性活动,还特别注重与动脑相结合。本节课在实验之前,我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小组汇报实验方案。通过此过程不仅锻炼了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而且对于自己的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3.处理好探究式学习中学生自主和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并不是要求教师要放弃指导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我认真巡视每个小组的情况,对于每个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及时地给予指导,比如在覆杯实验时,有的小组几次都不成功,我随机启发学生思考失败的原因,找到答案,从而取得了成功。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