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片段与分析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8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内容以瓶“吞”鸡蛋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展开趣味性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观察并研究身边问题的科学意识。
  教学目标如下:
  1.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和猜测;能利用简单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2.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知道大气压力的方向来自四面八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大气压力的存在以及方向。
  一、魔术表演,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吗?
  生:王老师
  师:王老师不仅是一位科学老师,我还是一位具有魔力的科学老师,这节课我将用我这双充满魔力的手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想不想看?
  生:想。
  师:这是一个锥形瓶,这是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接下来请你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并且说出你的问题。
  (教师用夸张的动作进行魔术表演,经历了压、拍等过程鸡蛋还是进不去,最后教师把目光落在装有酒精棉的广口瓶上,点燃酒精棉放入瓶中,学生惊奇地发现鸡蛋掉进了广口瓶中)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酒精棉放入瓶中后熄灭了,然后鸡蛋掉下去了。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
  生:一开始鸡蛋比瓶口大,掉不下去。点燃酒精棉放进广口瓶后,把鸡蛋放在瓶口,鸡蛋神奇地掉下去了。
  师:那针对你看到的现象,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鸡蛋为什么会掉下去?
  师:你想知道原因是吗?
  生:为什么点火之前没有掉下去,点火之后就掉下去了呢?
  师:你想知道火在这起的作用是什么?
  师总结:同学们都对鸡蛋为什么会掉入瓶中比较感兴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揭开《瓶“吞”鸡蛋的秘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选用魔术表演的方式导入本课,容易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单纯突出魔术表演,而是在魔术表演中让学生出现认知冲突,为学生创造了一种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大胆猜想,进行假设
  师:请同学们仔细回忆刚才你看到的实验过程,想一想,瓶子吞进了鸡蛋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热气。
  生:感觉是空气的力量。
  师:能详细地给大家说一说吗?
  生:酒精棉放入了瓶中,燃烧了一部分空气,里面的空气少了,外面的想进来,就把鸡蛋压下去了。
  师:你可真会推理。
  生:热胀冷缩,点火之后鸡蛋被加热了,一会又凉了,所以会掉下去。
  师:是吗?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实验过程(动画演示),当把鸡蛋放在瓶口时火已经熄灭了,鸡蛋受到火的作用了吗?
  生:没有。
  生:受到了一种吸力。
  师:你认为这种神奇的,看不见的吸力来自哪里?
  生:来自空气。
  师:也就是说是空气给鸡蛋一个力把它推下去的是吗?
  生:大气压力的作用。
  师:你知识可真渊博,一定是一个爱看书的好孩子。
  师总结:大部分同学猜测鸡蛋之所以掉入瓶中是因为受到了空气的力量,真的是这样吗,空气真的有这种力量把鸡蛋给推下去吗?
  设计意图:猜想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一步,牛顿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这一环节鼓励孩子大胆猜测鸡蛋进入瓶中的原因,当学生测猜到的原因与大气压力的原理不相符时,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但保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为下一步顺利设计实验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科学家的每一次新发现,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请发挥你们科学家的潜力,自由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空气是否真的有力量(小组内讨论制定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最后请汇报员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科学课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此过程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组内设计出验证大气压力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案进行适当的点拨,而不是在教学中通过罗列出材料、注意事项等引导学生设计出固定的几种实验方案。
  四、验证猜想,交流总结
  1.学生实验,汇报交流。
  2.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的共同特点。
  3.了解大气压力产生的原因(出示图片,教师根据图片进行讲解)。
  4.了解马德堡半球实验(观看视频)。
  5.解密瓶吞鸡蛋的秘密。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究、总结、应用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实验方案验证了空气是有力量的,通过上台汇报的形式使全班同学认识到了这种力量的存在,
  五、解决问题,实践应用
  教师提问除了瓶吞鸡蛋,大气压力在我们生活中还要很多的应用,你还发现了吗?学生说现象,教师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说出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运用大气压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设计特色
  1.与传统课堂的魔术表演相比,本课在魔术表演时更注重给学生营造一种安静、便于思考的氛围。一系列夸张、有趣的动作使学生跟着我经历了失望、无奈、惊喜的过程。最后使他们产生疑问:为什么费了那么大的力气鸡蛋都不能进入瓶中,而点燃酒精棉放入广口瓶,鸡蛋却神奇地进去了?这是魔术之后他们迫切想知道的问题。从而为后面问题的提出、猜想原因、设计实验验证等一系列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动手动脑做科学。小学科学课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要通过动手来学习科学,但是动手不应该是纯粹的操作性活动,还特别注重与动脑相结合。本节课在实验之前,我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小组汇报实验方案。通过此过程不仅锻炼了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而且对于自己的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3.处理好探究式学习中学生自主和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并不是要求教师要放弃指导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我认真巡视每个小组的情况,对于每个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及时地给予指导,比如在覆杯实验时,有的小组几次都不成功,我随机启发学生思考失败的原因,找到答案,从而取得了成功。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放小是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的战略措施,国有中小企业是大企业发展的依托,活跃市场的力量,二无经济转换的承担者,社会稳定的基础。
日前,笔者从安徽省砀山县农业委员会了解到,今年该县酥梨入窖(库)贮藏量大大少于去年同期。据县水果办公室统计,截至2008年11月2日.全县半地下自然通风窖贮藏酥梨6.23万t,同比减少3.68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品德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应用的日益普及,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品德教学的变革。当今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化,网络的各种教育资源更加丰富,《道德与法治》知识具有较强教育性和体验性,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带给学生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体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扩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将形象而生动的教学实例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和高度
信息技术学科走进小学课堂,促进了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化能力发展,拓宽了小学生的学习途径,同时也为丰富学生的知识注入了现代化、信息化元素。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网络上获取更多感兴趣的东西。而小学生正处于从感性的事物中获取理性思维时期,他们的好奇心理和对新鲜事物的欲求心理特别强。因而,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往往只停留于游戏化、趣味化的表面,对于直观新奇的知识敢于探究、乐于学习;而对于其中较为抽象的东
本文通过对中德两国体育教育的比较,借鉴他们的教育经验,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体系,从而更好的实现培育具有身心健康的能够从事各项工作的人。
文章论述了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变化,牧区干旱缺水的形势日益严重的问题,分析了抗旱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中要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发展科学潜力,同时具备科学探究所需要的思维与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引导、创新教学方法等来鼓励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度的探究。针对此本文对小学科学深度探究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   小学科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与探究性,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亲自体验、亲自探究才能习得。
模式是学术成型时的模样,包括它的操作程序、体例形态、学术立足点等内容。模式在文化演进的长河中有着承前启后、兴衰变迁、移位派生、冲突融合、综合求新等特点,研究模式发生
随着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应随着理财环境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化。本文就如何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搞好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发挥财务管理的指导作用谈了一
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关键是精心创设实验的探究情境,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实验任务,认真完成观察、操作和讨论、反思的探究过程。  《科学》课程是一门实验科学,强调通过课堂实验的方式开展概念、定理和规律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更要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精心创设实验的探究情境  小学的科学课教材,从最初的偏重科学知识,到现在的重视完成科学探究过程,包含了很多科学教师呕心沥血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