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党的执政力建设研究

来源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ang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执政力具有较强的自我完善组织体系,在执政过程中,能凝聚民心,为民谋利,具有领导决策、组织动员和创造革新等能力素质和品质,由此,对党的执政力可具体概括为战斗力、决策力、组织力和创造力这“四个力”要素。本文结合新时代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党执政力的素质要求和新时期执政力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用“四个伟大”去建设执政力的“四个要素”。
  [关键词]四个伟大;执政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18)01-0080-05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是党在新时代执政能力建设的新指南。“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新时代,世情国情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得到强化和加强,以崭新的执政态势面对新的形势,带领全国人民实践“两个阶段”战略,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新时代下,伟大工程是党自身能力素质提高途径,面对新形势挑战,党的组织建设应进行系统化的能力模块构建,增强其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伟大斗争是党永葆“革命”本色的途径,党的长期执政,其“牢记宗旨,不辱使命”的“革命”气节有蜕化的危险,时刻准备与一切腐蚀党和企图颠覆我国现行体制的西方敌对势力展开伟大斗争,在斗争中锤炼党的革新力,不忘“革命”本色;伟大事业是党永葆其马克思主义性质的基石,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实践;伟大梦想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时代体现,党的执政源泉是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不仅是党“革命”的初心,更是党在新时期感召人民的力量来源。
  一、党执政力的内涵解析
  现代社会政治,是政党政治社会。因此,探讨党的执政力内涵,应该在政党政治模式中进行。现代政党政治,是指国家的权力由政党来掌握实施。根据现代政治模式架构原则,政党政治一般是由民众、政党和公权力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据此可以认为,在政党政治的基本架构内,政党的执政力取决于对民众的感召凝聚力、政党自身的组织建设力和对公共权力的运用力这三个基本“力”要素。
  现代民主政治,其核心是主权在民。主权在民是卢梭的传世之作《社会契约论》和《民约论》的核心思想,其实质是指政府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拥有者。政府的权力是基于社会管理需要,来自于人民的一部分权力让渡从而形成公共权力,由政府公共管理机关掌握。由此可见,公共权力的实质仍是人民的权力,但又是一种超越个人力量之上的特殊力量,民众个人无法控制它。在政党政治模式构架下,政党是民众参与政治的途径和渠道,民众将权力委托政党组建政府代其操作,于是政党就成为民众与公共权力的桥梁。
  权力属于人民,拥有权力的公共管理机关,就应该向人民负责,党作为公共权力的操作主体,应该保证公共权力的运行必须始终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将其权力用于服务公共利益上。只有这样,党掌握权力的品質才符合民众的需求,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党执政力的基本价值所在。权力是一种能力,能支配资源和调动人力,在政治生活中,体现为对公共资源和组织成员的支配能力。作为权力的拥有者执政党,要用好权力,首先要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才能保证权力的善用。
  有鉴于此,执政党的执政力可以这样定义为:执政党具有较强的自我完善组织体系,在执政过程中,能凝聚民心,为民谋利,具有领导决策、组织动员和创造革新等能力素质和品质,可具体概括为革新力、决策力、组织力和创造力这“四个力”要素。这个定义有三个基本点:一是执政主体需要具有一定的执政能力和品质,能胜任执政和保证权力使用的价值取向;二是执政主体的素质能力不是由单一的要素构成,它是执政主体品质和能力等要素的整合,是一种综合素质能力;三是执政力是在运用权力和履行职责的社会管理行为中体现出来。因此,对执政力的认识,实际上是民众对执政主体在社会管理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品质和履行职责的综合评价。总而言之,执政力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政党政治生活中,在执政主体与执政客体不断互动的双边关系的认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个认识执政党的概念。这个概念的产生,标志着人们对执政党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视角,是对执政主体与执政客体以及权力使用之间关系认识的概括。
  二、党执政力的素质能力要求
  清楚了党的执政力内涵,就明确了对党的执政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复杂多样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其执政力涉及范围宽广,对党的执政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和高标准。从现代政治生活的框架来看,对党的执政力素质要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把握。
  (一)组织建设: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方能破解“历史周期律”的魔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先进性体现在执政定位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执政立场代表着人民根本利益。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意味着党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推动社会发展上永不懈怠,时刻保持锐意的进取精神。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与时俱进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党应与世界发展联系互动,及时更新和调整知识能力结构,适应新时代对执政使命的要求。永葆其“先进性”,才能始终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人民根本利益,才会赢得民心,为人民所拥护和支持,方能立足于历史潮流中。
  长期执政最大的危险来自社会不良环境的污染,容易受到资本“魔力”的侵蚀,如果不涤荡其污浊,“历史周期律”就会产生。在革命胜利前,毛泽东就明确指出“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纯洁的党最终夺取了全国革命胜利。党的纯洁,保证了党没有私心,使党组织从党的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均表现出纯正清白品质。纯正清白品质有利于党的团结,有利于形成极强的组织纪律性,产生出强大的战斗力。正是这种纯正的洁白品质使我们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在新时代和新挑战下,保持党的纯正清白品质尤显贵重,决定了我们党能否完成既定历史目标,能否跳过“历史周期律”的魔咒。纯洁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保持党的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永恒主题。   (二)科学执政:按照规律运用权力
  中国共产党肩负历史使命,要带领人民群众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整合一切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协调发展,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将社会矛盾控制在最低限度的同时,培育和壮大中产阶层,扩大并巩固执政基础。要完成这一任务,党的执政方式应该按规律办事,科学执政。
  真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真理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为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应该正确对待理论创新,而不是将其僵化,教条对待。所以,科学执政首先要求党有一个理论创新机制。党的理论作为党的行动指南,不是固化不变的,是随着世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发展的。党的理论要根据执政环境和执政任务的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党才能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求,才能胜任执政,做到科学执政,获得民众认同、拥护和支持。
  科学执政的实质也就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行使权力,强调的是执政合乎规律性,也就是执政方式在于民主决策和依法执政上。权力本来自人民,为民用权才是权力的正确使用,正确用权依赖于正确的决策,决策的民主性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民主决策要求决策的出台,不是领导个人决定,要按照一定程序集思广益,充分征求意见,在民主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决策,通过程序的正当保证决策的正义。只有民主决策,才能降低权力的“黑箱操作”,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民主决策的实质也是坚持为民决策,靠民决策,在程序上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三)执政价值: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讲:“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1],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的利益是党的最高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依靠为人民谋利益取得执政,而能否长期执政,也要取决于人民的坚定支持,即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所以,“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天然价值。“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价值的使命最佳体现,在实践层面也就是要捍卫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偏离党的执政价值取向。如果执政价值不体现在为民谋利上,就会“失道寡助”,执政的基础就会丧失,政权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本体论,也是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尊重个人和个体权利,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价值目标。在价值取向上,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执政价值上真正落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习近平认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3]。因此,坚持人民本体论,要将每个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切实把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党的执政价值才會得到充分体现。
  三、“四个伟大”建构新时期党的执政力建设途径
  新时代,新挑战,中国共产党从不固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创新理论建设,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四个伟大”是党在新时期根据新情况,按照理论结合实际原则,制定的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新途径。在新的时代,通过“四个伟大”锤炼党的执政力,能有效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一)伟大斗争是党执政的革新力建设途径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社会矛盾尖锐激发,斗争也异常复杂,却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且在一系列斗争中锤炼党组织。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注定了在斗争中成长。从党的成立到建国,一路经历了风风雨雨,斗争也从国内矛盾升级到民族矛盾再到国内矛盾的解决,在这一系列的斗争中,党的革新力不断得到加强,党组织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终成为执政党。如果党不去直面社会矛盾,不去肩负斗争责任,党也就不会去适应斗争而逐渐丧失革新力,也就没有党的强大和今天的执政。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革新自己,也成了党的优良传统。
  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决“反封建”和“反帝”,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后“反霸”,打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可以说党的历史就是“反帝”和“反霸权”的斗争史。历史证明,只有伟大的斗争,才锤炼了党,党的革新力只有在斗争中才能得到增强,进而壮大党。时至今日,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党更是要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利用新的国际特点,做到善于在和平环境下展开斗争,利用好斗争为国家的和平发展争取时间。斗争激发战斗力,党的历史告诉我们,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斗争,才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的困难不亚于革命的风险,矛盾暗礁化、斗争隐蔽化,权力被资本俘获正严重威胁党的执政。境外势力也蠢蠢欲动,利用边境争议和疆独、藏独、台独等独(毒)害不断制造事端。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使党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勇于直面矛盾,敢于“亮剑”。如果党回避存在的矛盾,弱化斗争危险,那就会丧失斗争的主动权,党的革新力就会减弱,党组织也就会萎缩甚至灭亡。党的革新力也体现在党在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面对复杂的矛盾和严峻的形势,党只有不忘“斗争”的初心,勇于去斗争,才能不断增强党的革新力,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打破利益的藩篱,为全面深化改革铺好路。
  (二)伟大工程是党执政的组织力建设途径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长期执政中,最容易染的危险就是渐于“堕化”,腐蚀党的生命力,危及党的执政。党的自身组织建设在保鲜党的生命力上,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5]。党的组织建设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要认识到位,在思想上建党。强化管党治党的意识,习近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作为一个拥有8 000多万党员的党,担负着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执政,管党治党丝毫不能松懈。党若贪图享乐,尽情放纵,管而不严,就会失去民心,失道者寡助,就会失去执政地位,苏共的垮台就是教训。   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6],要防止党员的蜕化,党性必须在思想上扎根。党性是党的阶级属性,是党固有的本质特性,忠诚是党性的重要品质。在新的历史时期,忠诚尤显难能可贵,“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是党员政治素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党性扎根思想的重要表现。党员只有自觉的忠诚于党,才能将个人价值与党的伟大事业进行融合,才能把握好人生航行,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方能使党性深植于思想中。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从严治党必须制度治党,扎紧制度的笼子,管住党员的行为。制度是党的规矩,是衡量党员行为的标尺,制度建设的好坏关系到管党治党的效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求党的制度建设更细致化,用细致的纪律约束行为,不能“牛栏关猫”。党的制度要注重权利和义务的明确,用清晰的权利消除特权,用严格的义务修正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做到制度的自觉遵守执行。党的政治生活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起到净化组织作用,就必须严肃组织生活。严肃的组织生活决不是一言堂,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决策的民主和高效的执行相统一。在组织生活中,决不搞“一团和气”庸俗的中庸主义,而是要认真开展“正衣冠,流流汗”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治病救人”效果。党的组织建设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建设好党,让党生命力常青,永远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凝聚人心,拥有坚强的执政基础。
  (三)伟大事业是党执政的创造力建设途径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道路,创新了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都遵循“苏联模式”,也称之为“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特点是消灭私有制和市场的存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全面的计划经济,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强制工业化。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从落后国家实际出发,将社会主义建设僵化教条化对待,不切合实际片面强调“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主义特征,人为设置经济建设禁区和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下,重新开始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针对我们国家落后的实际情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著名论断。为了改革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命题,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党的创新力不断得到增强,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8]。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不仅在实践中不断的得到创新,而且在执政理论上,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立足于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迄今四十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主题,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党创新性的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在不同时期治国理政的执政理论,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也要实践的创新性,回答了不同时期的发展问题,满足了社会进步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执政的创造力还突出体现在构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上。
  (四)伟大梦想是党执政的决策力建设途径
  决策干什么,决策怎么干,有梦想才有决策,伟大的梦想是锤炼党执政决策力的最佳途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绚丽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由此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的百年耻辱,让中国破败不堪,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尝试了从君主立宪到资本主义的选择,但终究失败告终。历史证明,伟大梦想的实现,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阶段性目标逐级实现,这也是党的决策力逐步走向成熟的路径。
  中国何去何从,路往哪里?十月革命,送来共产主义,一线曙光浮出乌云。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决定“以俄为师”,决策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决策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中国处于黑暗的迷茫中无所适从时,是正确的决策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又正确的决策了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解放的梦想,并为之奋斗。正是在民族独立解放梦想的召唤下,铸就了党的决策力,成就了新民主主义胜利,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不仅要“站起来”,还要“富起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富起来”梦想下,大胆决策实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初期,决策搞经济特区建设,采取开放促改革策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经济,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突破了“市场”禁区,党决策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在“富起来”梦想牵引下,锤炼了党的决策力,实施了一系列正确政策,使满目疮痍的国民经济腾飞起来,现已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初期还处于在温饱线挣扎的社会,现已初步实现小康。
  在新的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伟大梦想具体化为:“从二0二0年到二0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0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9]。实现“强起来”的梦想,路怎么走,将再次考验党的决策力。站在新时期,面对新问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实际,正确决策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包含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含有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论断。实践再次证明,在伟大梦想的牵引下,党的决策力也愈加成熟。
  总结
  “四个伟大”震撼人心,彰显了中國共产党在新时代下的使命担当。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必将以更加昂扬向上的执政态势和磅礴力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抓好执政力建设,引领中华儿女向共筑中国梦奋进。
  参考文献:
  [1]改进作风踏石留印——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N].人民日报,2013-02-01.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3]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4]张立伟.什么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N].学习时报,2014-03-31.
  [5][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16.
  [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94-95.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其他文献
传统上,券商对交易集中的担心主要表现三方面:一是对通信环境可靠性的担心和对集中处理系统能力、可靠性的担心方面;二是对项目投资规模的顾虑;最后是对于集中后的管理、应急等关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中不同组织来源腺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抗体表达规律。方法 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本院经组织学确诊为腺癌的浆膜腔积液标本90例,其中肺腺癌45例,卵巢
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为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美”的因素,启发学生在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摘要]苏东剧变之后,国际共运进入了低潮,以中国共产党为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坚力量。全面从严治党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与深刻反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最新成果,为当代国际共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提出有力地回击了“历史终结论”和“儒家社会主义”错误言论,表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在孕育着新的发展。  [关键词]全面从严
诺兰模型和米歇模型能够揭示出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不能,也不必要说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路径。真正的工作还要与本国实践相结合,要深入考虑
近日,国内知名的UPS专业制造企业——深圳科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迎来了十周岁生日。在经历了十年风雨之后,科士达已从最初的一个小型UPS生产企业,成长为连续三年蝉联国产品
期刊
通过建立数字证书认证中心(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来保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活动的安全是必由之路,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已经建立了众多的数字证书认证中心
有些专家认为,“9·11”事件,伊拉克战争,SARS风波只是远程交互式会议系统发展的催化剂而已,远程交互式会议系统市场蓬勃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系统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有资料预测,作为Internet下一个革命性进步,Web服务必将是分布式应用程序的主导架构,市场需求平均以94%的复合速度增长;在未来10年,全球Web服务项目的总收入将达到1840亿美元,而到2
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的特大型食品集团,是国务院确定的520家重点企业和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确定的151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