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走转改”为契机办好地方党报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03756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新闻职业角度对“走转改” 精神实质进行分析,以《云浮日报》践行“走转改”的做法和体会为例,探讨地方党报深化“走转改”,提升传播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走转改”地方党报实践
  地方党报是地方党委和政府解读和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凝聚思想、引导舆论、弘扬主旋律的主流媒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媒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地方党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必须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切实强化“新闻为民”的责任意识,才能在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部署全国新闻战线统一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新闻界吹来了一股“我手写我心,我心为人民”的新风,也让地方党报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一、从新闻职业要求看“走转改”的精神实质
  2012年2月7日,时任中宣部部长的刘云山,在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在深化“走转改”活动中,新闻报道既要正视基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真实反映普通群众的愿望要求,又要充分反映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防止片面单纯地揭示问题、凸显矛盾,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国情,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更好地发挥新闻报道的建设性作用。这从舆论导向和宣传方面解读了“走转改”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要在新闻工作中落实好“走转改”,更要从新闻的职业要求出发,领会“走转改”的精神内涵。陈力丹在《从新闻职业角度阐释和贯彻“走转改”》中指出:我们的“走基层”,不是一般意义的干部下去了解情况,而要具备新闻敏感,学会迅速抓住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及时加以报道;我们的“转作风”,也不是干部联系实际,而要认识到新闻现场才是新闻职业天然的工作场所;我们的“改文风”,也不是干部不说套话空话,而是必须写出、说出人民真正关注的操心事、麻烦事。笔者认为,陈力丹的阐述一语中的。从新闻的职业要求理解“走转改”的精神实质,不应是一般意义上的干部联系群众,而应该是指新闻工作者凭借自身敏锐的新闻嗅觉和独特的新闻视角,时刻保持一种深入新闻现场的自觉状态,能迅速抓住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可亲可信的笔调,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地方党报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喉舌,必须首先从新闻职业角度明确“走转改”的精神实质,才能彻底消除传媒机关化的惰性,办出群众愿意看、喜欢看的报纸。
  二、《云浮日报》的“走转改”实践
  作为中共云浮市委机关党报,《云浮日报》自创刊以来,一直以“传达党的声音,情系普通百姓,追踪热点新闻”为己任,为广大读者奉献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作品。乘着新闻战线“走转改”的新风,《云浮日报》加强栏目策划,将大批编辑记者“下放”一线,建立起基层定点联系制度,通过健全激励机制,让采编队伍真正沉下心来、放下架子、找准调子,更加关注社会发展,更加关注百姓命运,更加注重挖掘新闻蕴藏的精神实质。
  1、把深度伸到基层
  与省级党报相比,地方党报在纵向地域层级上更加贴近基层群众,这是地方党报的一大优势。同时,作为平面媒体,报纸具有深度报道的先天优势。这也是地方党报对抗电子媒体传播速度优势的利器。那么,作为区域性权威媒体,地方党报如何打破地方党委政府“传声筒”的角色定位,走出只“善于”宣传地方政绩、文风寡淡枯燥的瓶颈,真正做好深度报道,以深度反映民生,以深度吸引读者,以深度打响品牌?“走基层”,把深度延伸到基层,是一条绝佳的路径选择。
  早在2005年,《云浮日报》就先后推出了“‘十百千万’在云浮”、“排忧解难得民心”、“一镇一品”、“石都直击”等专栏。深入开展“走转改”以来,《云浮日报》坚持“三贴近”原则,更加注重策划,不仅推出了“寻找云浮最美的乡村”、“新春走基层”、“古迹寻踪”、“村里新鲜事”、“民生360”等专栏,及“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来自基层的报道”、“生态文明村建设巡礼”、“中国石文化纪行”等系列报道,立体地展现了石都云浮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且更注重报道的深度,既在报道内容上下功夫,又在深度報道的形式下功夫。如《铁牛“登场”,耕牛“下岗”——我市农业机械化调查》,以对各县(市、区)农业机械化的调查为切入点,对2003年以来云浮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用事实道出了山区推广的难点,内容详实,理据隐于娓娓道来的事实中。再如,《他挽救了21条人命》一文,以白描的手法还原了普通市民刘宏健挽救邻居一家四口及17名施工人员免于楼房倒塌之险的过程,扣人心弦。同时,《云浮日报》又在当天同版刊发了言论《和谐社会呼唤见义勇为者》,对上述见义勇为的报道进行了深度拓展,将读者关注的焦点引向了更深层次的道德公义、社会和谐领域,充分实现了新闻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完美融合。
  2、把作风落到新闻一线
  新闻界有句行话:“好新闻不是写出来的,是跑出来的”。应该看到,在信息大爆炸,新媒体迅速崛起的今天,读者需要的不是支离破碎的信息碎片,而是包含新闻热情、信息热度和思想深度的优质新闻。要满足这一需求,地方党报更要“转作风”,让采编人员到一线“接地气”,走进群众体察社会现实,真正树立“新闻现场才是新闻职业天然的工作场所”的职业意识,进而避免索然无味的程式化报道,杜绝以简单的二手材料和通稿取代现场采访和新闻叙事。
  为把作风落到一线,《云浮日报》在完善记者站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记者轮流到各县(市、区)驻点制度,以扶贫“双到”活动为载体建立了挂点联系制度等,此外,还定期组织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集中采风,由此,让“在一线”成为采编人员的工作常态,让为“转作风”而制定的制度内化为采编人员的自觉行为。同时,报社建立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鼓励采编人员到社区、乡镇、工厂、企业去发掘新闻,到群众中去采写新闻。如,对每人每月的社会新闻稿件进行量化考核;下基层采写的稿件打分比普通稿件增计30%;在定期的评报中,对采写自一线的优秀新闻作品给予奖励,并优先选送到各类新闻奖参评,等等。这些制度和机制,激发了采编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吃部门、泡会议、取材料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为此,《云浮日报》刊发了一大批充满鲜活气息、包含新闻热情和使命感的新闻作品。《云浮第一所公益民办小学的艰辛办学路》、《两个人的坚守——走进郁南县南江口镇柑梓学校》、《乡村快巴上了高速路——郁南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侧记》、残疾人创业的带头人——记云安县残疾人劳动就业基地创办人曾耀光》……一篇篇体现“三贴近”的新闻报道,背后折射出的是新闻从业者“在路上”的精神状态,是党报记者的专业态度、职业道德和扎实作风。
  3、把文风改进群众心里
  一直以来,党报都因其过于冷静的意识色彩,给人留下了缺少温度的刻板印象,而细看地方党报的新闻报道,不难发现,当地领导的活动、会议及地方政绩宣传占据了大量版面。如何做好会议新闻、调研新闻,为党报增添暖色,已成为地方党报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改文风”,为地方党报转变新闻话语提供了契机。对于地方党报而言,“改文风”就是要从“记者写什么受众读什么”向“受众想什么记者写什么”转变,找准读者的关注点,以新的视角、平民化的语言进行演绎,强化受众的认同感,把文风改进群众心里。“改文风”的“改”,不仅是改掉新闻报道中的大话、套话、空话,更是改掉浮光掠影般的虚话和千篇一律的“公文体”。这一点,对地市党报做好会议新闻、调研新闻更为重要。
  《云浮日报》将改革会议新闻、调研新闻作为“改文风”的一大抓手,要求记者换位思考,在枯燥的会议、调研新闻中挖掘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把抽象、宏观的政策、举措、理论变成生动鲜活、朴实清新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从现象看本质的正确认知,让读者看得懂、想得明、愿意读。在《云浮日报》2012年3月7日至3月12日连续刊发的4篇“市党政代表团赴长三角、天津等6市考察纪行”系列报道中,巧妙地选择了小的角度和小的细节为切入点,生动地再现了考察组的所见所闻,通篇没有简单地罗列数字,没有抽象地进行分析,更没有空洞的领导指示。6市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以及云浮市肩上跨越赶超的沉沉压力、对先进发展经验的渴求,全都融入到一句句质朴平实的新闻语言中。记者用亲身体验,每篇都从走、看、思、议四个层面进行报道,取经验、找差距、话发展,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文中还善用对话形式,言简意赅,直指主题,同时,4篇报道的标题“江南满目春来早”、“姑苏名城玉生辉”、“太湖明珠愈璀璨”、“海河两岸尽朝晖”,以地点为线索,对仗工整,文采飞扬,都赋于枯燥的调研新闻以极强的感性色彩和灵气,能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增强了读者阅读的愉悦感。
  总之,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云浮日报》积极探索以“走转改”为契机办好地方党报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地方党报只有不遗余力地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深入调查百姓关注的热点,以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换位思考,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和喜爱,办成群众满意的报纸。□
  参考文献
  ①许颖敏、彭麟竣,《“走转改”与地方党报的传播影响力——以〈湖北日报〉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3(4)
  ②陈力丹,《从新闻职业角度阐释和贯彻“走转改”》[J].《青年记者》,2011(30)
  ③黄玉迎,《探索党报特色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模式——北京日报深入践行“走转改”成果解析》[J].《新闻与写作》,2012(11)
  ④唐务逊,《在“走转改”中把主题报道做得更好看》[J].《中国记者》,2014(1)
  ⑤罗翔宇,《走转改:地方党报的担当与专业精神》[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2(8)
  ⑥刘冰石,《在传播好“中国梦”的语境下深化“走转改”——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走转改”活动为例》[J].《中国记者》,2013(6)
  (作者:《云浮日报》记者、编辑)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疫情报道中,突出的媒介技术变化就是短视频的广泛应用。本文从央媒、自媒体、用户原创三个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优秀的短视频作品,探讨媒体如何应用短视频提升传播力,实现“硬新闻的软表达”。  【关键词】短视频;新冠肺炎;新闻报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短视频成为了人们足不出户获取信息、进行人际沟通的渠道之一。据QuestMobile的2020年春节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数据显示
【摘 要】韩剧《来自星星的你》2013年末开播,不仅获得了韩国本土民众的追捧,在我国大陆也掀起了一股“都叫兽”热。本文以该剧为例分析韩剧运作机制与国产剧的不同,韩剧的制作模式对我国电视剧行业的指导意义有:“制”“播”更要注重“制”、强大的剧本编辑团队是核心、“边写边拍边播”显创新、重视观众的地位、延伸产业链、多方盈利。  【关键词】韩剧 制作机制 国产剧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自2013年末播出以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洛阳市目前共有家长学校1500所,各类教师5000余人,培训家长达50万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洛阳市的做法是坚持“四到位”。一是组织机构到位,建立了以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市关工委执行主任为名誉校长,市教育局局长为校长的洛阳市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各县(市、区)都建立了家长学校分校,其他各类学校也都建立了家长学校,为家长学校全面开展工作提供了机构保障。二是工作管理到位。先后出台了《洛
【摘 要】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图片成为了主要的传播内容,随之发展兴起的兴趣图谱网站,也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不仅实现了对信息的分类处理,而且对于庞大杂乱无序的网络信息进行了重新的梳理,进而成为网络信息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本文对兴趣图谱类网站的用户社交进行研究,探讨兴趣相投的“陌生人”的社交机制,研究其社交网络化功能对用户间互动和提高用户“弱关系” 的影响。  【关键词】图片社交 兴趣图谱 弱关系  
【摘要】新闻导语作为一篇新闻的开头,凝聚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成功的导语,用只字片言便带给读者很多核心内容的提示,是一篇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细节描写是导语写作的一种常见手法,用细节写导语能让新闻更夺人眼球,更具有现场感,可读性更强。新闻想要在开篇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必须仔细琢磨,写出精练的导语。  【关键词】新闻导语;写作;细节  导语必须要起到“导”出全文,吸引读者看下去的作用。这就决定记者在写作
【摘 要】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全国各大城市都在围绕“一带一路”谋新章,谱新篇。浙江义乌作为“新丝路”起点,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上,一直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本文以义乌市广播电视台为例,阐述了地方台如何用一个个讲述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幸福暖心的“一带一路”的义乌故事来展现义乌与世界的合奏,并通过这些故事来传承丝路精神,奏响丝路乐章的
【摘 要】推进全媒体战略转型,在融合传统媒体中,精心打造主流新媒体,是党报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蚌埠日报社以“主流、责任、公信、服务”的姿态进军新兴舆论场,引导热点话题,传播主流声音,放大正能量,在打通“两个舆论场”中唱响了党报“好声音”。  【关键词】报网融合 全媒体 战略转型  资源整合 做强党报新媒体  蚌埠新闻网从2007年建网迄今,以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利
【摘 要】近年来,电视界出现了很多有文化、有内涵的“清流节目”,对文化的传承大有裨益,而很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在积极做出尝试,改变以前观众“五小”、“琐碎”的诟病。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持续十年的一档文化板块为例,介绍民生新闻是怎么进行“清流尝试”的,看民生新闻如何把文化传播的功能发挥得出彩,使得其老少咸宜、雅俗共赏。  【关键词】民生新闻;楹联策划;清流节目;文化传播  近期,我
【摘 要】“井喷式”的信息增长,让人们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对信息的鉴别、处理、筛选和整合的需求,也让新闻报道方式、内容均发生了相应变化。特别是在如何做好内容上,讲好新闻故事成了突破口。《看天下》杂志志在做“最好看的新闻杂志”, 其“特别报道”栏目在讲新闻故事方面的手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看天下;新闻故事;特别报道  当下,信息数量呈现指数式增长的态势,短短数十年间,人类从信息匮乏走向信息过
【摘 要】“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勉励企业家面对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要共克时艰,育新机,开新局。他指出,要采取减租降费等手段保护好市场主体, 鼓励创新,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助力经济发展。如何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安徽经济报》作为安徽省内主流财经媒体,在“指导经济、服务企业”的办报宗旨驱动下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财经媒体;主旋律  企业家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