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增弼:中国家具学科的重要奠基者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增弼:1933年出生,1948年入北京四中学习,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1960年至1981年在中国建筑科学院担任建筑师,1981年至1994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1990年筹建成立明式家具学会,2005年始受聘于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07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系创建中国家具学系。生前担任明式家具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中国家具学系主任。在传统家具研究学术界有巨大的影响,是将中国传统家具研究纳入到学术领域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奠基者。
   2008年1月5日,陈增弼教授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
  
  2008年1月12日,陈增弼教授追思会在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举行。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乃仁教授在致词中说:“我们缅怀陈增弼教授兢兢业业的学风,他以传承中国传统家具为己任,一生简朴,淡泊名利。”这正是陈老师一生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
  
  因缘识木 终生相随
  
  在清华大学,陈增弼师从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是正统的建筑学科班出身。毕业后就职于中国建筑科学院,从事建筑设计。在与中国明式家具研究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杨耀先生相识后,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改变:从建筑设计领域改轨到研究传统家具的道路上来。自此与传统家具结缘,并终身相伴,几十年来,无日无夜,无怨无悔,追寻不辍。
  陈增弼老师对传统家具的热爱是自然的,纯粹的。早年,陈老师即以微薄的工资,省吃俭用,收藏了大量的传统家具。但这些仅仅是出于喜欢和学术研究的角度考虑。他说,收藏家具从来没有考虑经济回报的因素,现在传统家具升值的结果完全在预料之外,传统家具本身蕴藏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才是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这才是大众更应该珍视的。
  陈增弼老师带领学生到古旧家具市场考察时,出手收藏家具的原则也是以有研究价值、教学价值为上。他还会购买一些典型的传统家具作为教学教具,在上课的时候演示,并鼓励我们理论结合实践,动手拆卸安装、修复保养家具。
  记得2007年5月,陈老师刚做完大手术没几天,躺在病床上,饱受疾病折磨。一天,一位河北大城的好友来病房探望,并将随身带的家具照片给陈老师看,在看到照片的第一眼,陈老师马上眼睛发亮,面带喜色,声音洪量,精神矍铄地谈论起这几件家具的独特造型有大宋基因,可以从宋墓出土的壁画中看到……这位老朋友戏称,原来家具可以为陈老师疗伤啊。
  确实,陈老师在研究谈论家具的过程中,磨难、疾病都抛至脑后,达到忘我境界。正是有了研究传统家具的动力和目标,给了陈老师与病魔抗争的莫大勇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对自己的病情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继续着传统家具的研究事业,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仍然笔耕不辍。直到离开人世的前几天,他的病榻前还放着未完的手稿。可以说,陈老师为传统家具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倾注了一生的心血。
  
  学者风范 学术为上
  
  陈增弼老师涉足中国传统家具学术领域,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师从杨耀教授,不仅是杨耀教授的学生、助手,更是杨耀教授学术研究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陈老师对于学术研究始终以严谨、严格要求自己,恪守古训。他多次跟我们提到写文章要抱着负责任的态度,必须要有理有据,“文章千古事”,来不得半点含糊。他写好文章后,并不急于发表,往往要放上一段时间,甚至几年,以便继续斟酌、思考,待到研究成熟才发表。1979年始,陈老师才开始在《文物》等杂志上陆续发表具有明确观点的学术文章。至1990年间,一批学术价值极高的文章,如《论汉代无桌》、《汉、魏、晋小榻初论》、《太师椅考》、《马杌考》、《千年古榻》、《宁波宋椅研究》、《明式家具类型与特征》、《明式家具功能与造型》、《释玫瑰椅》等陆续发表。此外,陈老师还撰写了《中国建筑艺术史·家具篇》、《红楼梦大辞典·家具篇》、《中华艺术辞海·家具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藏明式家具》等。这些学术文章奠定了陈老师在传统家具研究学术界的重要地位,许多热爱传统家具的人就是在阅读这么著作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而即将付梓的四本学术遗著更是对陈老师学术成果的总结与沉淀,对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陈老师有着丰富的设计实践,如参与周恩来总理专机室内、家具设计,主持钓鱼台国宾馆第十二号和第十八号贵宾楼、清露堂、养源斋的家具及室内设计,主持中南海紫光阁武成殿、国务院第五会议室的家具设计,主持天坛公园贵宾休息大厅家具设计及主持兆龙饭店包氏家族总统套房家具设计等。
  在当今中国传统家具行业里,有学者、藏家、玩家、商家等各种角色,而陈老师就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以学术研究为生活,以教书育人为乐趣。他排斥现在社会上的商业炒作和造势,远离与学术研究、育人无关的商业活动,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尽显朴实与真诚。当我们审视整个中国传统家具行业的发展时,陈增弼老师对传统家具的执着热爱,以及他为传统家具行业作出的巨大贡献让人感动。
  
  


  学科建设 泽被后学
  
  陈增弼老师对传统家具怀有深厚的情感,深知培养学术研究接班人对中国传统家具研究的后继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人才成为陈老师这些年来思考最多的事情。目前活跃于市场上的明清家具领域的专家、学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学成才——或是改变专业,或是半路出家,或是自修圆满,没有一位是大专院校家具专业培养出来的。目睹现实,陈老师萌发了将中国家具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建设发展的想法。
  在遇到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乃仁教授后,陈老师的这一思想在有生之年得以实现。2004年11月,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亚洲学术研讨会,陈老师作了《中国明式家具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发言。出席研讨会的张乃仁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当听到陈老师建立中国家具学系的想法后,当即表示全力支持传统家具的研究事业,为陈老师提供一片施展拳脚的天地。2005年,在张乃仁教授邀请下,作为引智教授,72岁高龄的陈增弼教授欣然同意受聘于北京理工大学,培养传统家具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首批招收4名,2006年招收6名。2007年6月24日,中国家具学系在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成立,陈老师出任首任系主任。当时,陈增弼老师自医院赶来,抱病出席了中国家具学系成立庆典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明式家具专业委员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寄语后学努力传承、光大优秀的中国家具文化:“中国家具学系将成为培养中国家具文化研究、教学、鉴定方面的年轻一代学者的摇篮;将成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家具的学者、专家来校授课、讲学的一个平台,传播知识,切磋技艺,成果共享;将改变目前研究中国家具的‘自发式’、‘改行式’﹑‘自修成才式’等模式,而把它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专业人才,它必将成为研究中国家具学的中心,薪火传承,继往开来。”
  中国家具学系成立后,陈增弼老师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当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家具学”这一专业的学科称谓,把中国家具研究提高到学科建设的高度上,将中国明式家具学习从个人的爱好发展到学科性的系统学习,为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为师著书 吾心无憾
  
  陈增弼老师一生潜心研究中国传统家具,治学严谨,为人低调。在治学的岁月里,陈老师牢记两位恩师古斯塔夫·艾克先生和杨耀先生传道授业的恩德,完成了他们的遗愿。
  研究中国传统家具多年,陈增弼老师却并不急于自己出书立传扬名,而是将杨耀先生遗散的文稿追回并整理成册,于1984年出版了杨耀先生的专著《明式家具研究》。1988年,陈老师策划筹备中国明式家具学会并于1990年成立(1991年,中国明式家具学会纳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系统,遂更名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明式家具专业委员会”),在1991年、1992年、1994年、1999年、2002年举办过多次大型国际明式家具学术研讨会、明式家具研究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包括1991年9月纪念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先生百年诞辰报告会和2002年10月纪念杨耀先生百年诞辰大型学术研讨会。
  1991年,陈增弼老师整理出版了古斯塔夫·艾克先生的专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文版。这部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的中文版出版可谓历尽艰辛。
  我们知道,明代家具的加工技术、造型艺术及用材和设计理念,都达到了中国传统家具的高峰。20世纪30年代,在清华大学任教的德国籍学者古斯塔夫·艾克先生和在协和医院工作的建筑师杨耀先生(后到北京大学任教)开始将明式家具作为学术研究对象。他们挑选、购买了不少明代家具,进行分类和结构类比,解剖家具的榫卯,拍照、测绘图纸等等,整整研究了14年。1944年出版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是明式家具研究的开山之作,收录122件家具实物,30余张测绘图纸,4张榫卯构造图纸。因当时仅印刷200本(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仅存7本)且是英文版,国内家具界和学术界对《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知之甚少。
  上世纪60年代,杨耀先生拟主持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翻译成中文出版。1963年,杨耀先生委托中国建筑科学院工程师薛吟着手翻译,并已成稿。然而,“十年动乱”使出版计划搁浅,时任建工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的杨耀先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抄家关进“牛棚”。幸运的是,薛吟女士的翻译稿、该书的全部底片及大部分印出的玻璃珂罗版已由杨耀先生转移到陈老师手中,这批珍贵文物得以保存下来。1978年,杨耀先生去世,出版《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文版的愿望成为遗憾。
  1983年,陈增弼老师开始与在美国的古斯塔夫·艾克夫人曾佑和先生联系(古斯塔夫·艾克教授于1972年在美国夏威夷去世)。1985年曾佑和教授来到北京,陈老师得到她的首肯后,正式开始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译本的翻译出版工作。
  从1985年至1991年,陈老师做了大量的技术性工作,如重新描绘了原书所有的测绘图纸,重新洗放了原有照片,又请薛吟女士重新修改译稿,重新编辑版面。最耗费力气的是寻找出版社。当时出版界正是体制变更的特殊历史时期,一些重要的出版社认为此书选题内容太偏,经济效益不乐观而拒绝出版。为了履行保证此书于1991年国际家具研讨会前印出的诺言,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自费出版。这需要巨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持,而这恰恰是陈老师所缺少的。在令人窒息的经济压力中,陈老师开始了出版工作:托人买书号、购买好的纸张、寻找正规的印刷厂等一系列必不可少的工作。在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下,印书的一切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1991年9月,在中国明式家具学会主持的第一届明式家具国际学术研讨会及纪念古斯塔夫·艾克教授逝世20周年纪念会上,《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文版正式出版,与读者见面。
  杨耀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和古斯塔夫·艾克先生的《中国花梨图考》中文版这两本教科书式的力作,为后学者学习研究中国传统家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陈老师不仅为恩师著书立传,还继承和发展了杨耀教授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说,艾克和杨耀两位前辈种下的大树在陈老师的悉心浇灌下,更加枝繁叶茂,泽被后学。
  就在陈老师完成这项艰巨任务,准备考虑自己的著作事宜时,疾病悄然缠身。陈老师曾经提及,他把他的理论研究寄望于退休以后,因为他深知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要在占有充分的资料和充分的论证基础上。在最后十多年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陈老师更加深入地从事学术研究,硕果累累。他对自己的著作苛刻严谨,争取做到精益求精。在饱受病痛折磨的最后的日子里,他仍多次满怀欣慰地跟我们提及即将付梓的这几本著作,仿佛是他的孩子,满怀着爱意和希冀……
  令人欣慰的是,陈增弼老师的四本成系列的著作已与文物出版社合作,第一本《北方民间家具艺术》即将出版。或许在以后的日子里,出版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在陈老师的好友、学生以及业内同仁的帮助下,我们会克服重重困难,尽快付梓成书,以飨读者。我想,这也是对陈增弼老师最好的纪念吧。
其他文献
刺绣艺术源远流长,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颗奇丽明珠。其中有一种风格的刺绣与绘画艺术遥相呼应,被美誉为画绣:或是绘画与刺绣互补,灵活多变;或是以画稿为绣本,超凡脱俗;或是以绣摹画,逼真传神。追溯画绣缘起,北宋晚期起刺绣艺术与人文艺术有了交叉。到了明代,刺绣艺术与绘画的关系更为密切,以顾绣为代表,风格上则受江南文人画的影响较大,明末清初皆可循其佳品名迹。其后,中国四大名绣以及其他多种地方绣中皆有画绣,各具
期刊
鉴,镜也。  古人有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三层境界,而中国大陆古代铜镜收藏,在经历了15年的拍卖风雨历程后,悄然走过了三般境界。像其他文物艺术品一样,展现给我们它的万种风情。  当10年前的中国大陆拍卖场上中国古代书画、中国古代瓷器、中国古代玉器的市场价格你方唱罢我登场力创“天价”时,古代铜镜被埋没在古钱堆里,默默行走在市场角落边,这也正是收藏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中,很少有市场价格在千
期刊
2007年3月南通仿真绣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今年年初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南通仿真绣的创始人——被誉为“神针”的沈寿又一次被人们重新提起。  沈寿(1874—1921)苏州吴县人,原名云芝,号天香阁主,字雪君,晚号雪宧。父亲沈椿经营文物古董,母亲宋氏擅刺绣,从小受江南绣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沈寿七八岁便向姐姐沈立学绣,年益增,艺益精,
期刊
文房书斋概念兴发于唐代。  北宋中叶,在文人领袖们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蔡襄、米芾、黄庭坚等人的导引和亲历亲为中,书房概念日趋成熟,成为中国人住宅格局中的重要门类。  明清之时,书斋的陈设布局理论和实践已臻完美。文房一词所含几可独成一门,蕴含宝贵的人类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明代,书房的清幽、精致、自然之品格追求已经彰显,明人屠本峻说:“斋中几榻,琴剑书画,鼎研之属,须作不俗,铺设得体,方称传
期刊
纽约佳士得首推中国织绣品专拍    3月19日,纽约佳士得推出了著名中国丝织品收藏家Linda Wrigglesworth私人珍藏的150余件织绣品专题拍卖,总估价约为300万至500万美元。此场拍卖是继2005年5月15日中国嘉德春拍推出的“锦绣绚丽巧天工——耕织堂藏中国丝织艺术品”专拍以后,全球范围内中国织绣品的第二场大规模专题拍卖,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  这场拍卖主要以清代宫廷服装及饰物为主
期刊
四、验证    在我们身边,时而会发现“身份不明”的东西,如UFO目击者的讲述可能被认定是错觉或想象,但也可能是历史性发现。因此,遇到“不明物体”时,应该有“这是什么”的好奇心和“我要弄清楚!”的探求欲,通过认真的科学研究,去伪存真。  1938年,南非博物馆员科特尼·拉提曼在一艘从印度洋归来的渔船上发现了一条没见过的鱼。她翻阅了许多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怎么也弄不明白这条鱼为何物。于是,她把绘有这
期刊
作为纯观赏性的画绣,在晚明顾绣饮誉江南之前,尚未成为一种拥有广泛受众和相当规模市场需求的刺绣品种。17世纪以前,民间刺绣主要是作为实用品而制作的,即便是苏、粤、湘、蜀四个绣史悠久的地区亦莫能外,其产品主要是背面、床帐、服装和佩饰如荷包、香囊、汗巾之类,这与我们今天一提到“四大名绣”,脑海里首先浮现出一幅幅色彩鲜艳、意境优雅的“画绣”是大相庭径的。其原因自然是随着近代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刺绣日益失去其
期刊
1644年至1911年,历十帝享国祚267年的清王朝最值得夸耀时代的是历史所称的“康乾盛世”,这也是今日影视剧的热门题材。这一时期,在帝王重视下,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出了享誉全球的彩瓷,渐臻中国陶瓷烧制史的高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拍卖业、艺术品收藏投资热的兴起,清代彩瓷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中国艺术品的主要拍卖项目。  1997年至2007年这十年间,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文化影响力日益扩大,
期刊
从名片上看,于明的身份只有一个,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其实,在2005年以后,他就多了一个更让人感兴趣的身份——《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副主编和《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执行策划人之一。  2005年10月,15巨册的《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以下简称《玉器全集》)出版,成为我国第一部将全国范围内考古出土的古代玉器结集成册的大型考古和收藏工具书。该书集合了全国各地260家考古所及文博部门的力
期刊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也是中国书法史上集大成的时代,名家辈出高手如云,在二百多年间书法风格产生了多次变化,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不多见的。  我认为就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清早期,书风沿续着明末烂漫书风的,代表书家有王铎、傅山等皆以行草书见长,他们的狂草纵横开合变化无端,将自己内心世界情怀表现地淋漓尽致。在他们身后有一大批书家追随着这股烂漫主义的风潮,人数之多、整体水平之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