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八大怪(连载二)

来源 :延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SHE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帕头上戴
  手绢、手帕,也叫帕帕、盖头、手巾,论样式平展展轻飘飘,论质地劣纱粗布或边角余料,论色调并非斑斓,顶在头上大不了遮风挡寒洗脸擦汗抹眼泪,似乎与审美、与艺术、与生活方式尤其与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没有什么深层联系,要想给一方微不足道的帕帕唱一曲勺水兴波、载歌载舞的赞歌,无异于给蚍蜉绾笼头,给蟋蟀戴耳环。一些老先生听我打听“帕帕头上戴”的来历,猜测我要给帕帕“下刀子”,几乎不谋而合地劝告说,陕西的古物、民俗多成了马,写啥都能写得风生水起,但一方帕帕,没鼻子没眼,没胳膊没腿,没亲戚没邻,能弄出啥明堂!
  是的,陕西这片热土诞生的是炎黄老祖,哺育的是周秦汉唐,盛产的是人文瑰宝,打造的是旷世奇绝。天下男儿女儿,只要脚下沾了陕西的泥土,就神奇般点燃了血性激活了灵性,用草药击退了狼虫虎豹,用种子叩开了大地之门,用肉眼丈量了银河北斗,用诗歌倾诉出喜怒哀乐,用青铜浇铸成镇国神器,用砖石砌筑起万里长城,用锄镢凿开千里运河,用针线编织出丝绸之路。盛唐之前的数千年,陕西是中国的“硅谷”世界的“智库”。此后一千多年,过劳的陕西也累倒了歇息了,王权东渐,国运亦衰,个个老陕开口闭口“挨刀的”“窝囊废”“倒财货”,数落主昏臣暗,百姓跟着受恓惶。老陕造过八挂车、撑过万民伞,依然怀揣着生憎冷倔、急公好义的脾性,如大旱之望云霓,企望着老天重抖擞、降人才。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万里崎岖到达陕北的毛泽东,三秦才得以新生,国脉才得以重振。百姓说,陕西风脉怪,出帝王、埋皇上,炎帝陵在陕西,黄帝陵在陕西,中国的根与魂在陕西,中国革命也得照样讲“天时地利人和”。自古至今,咥天下实活、人间大活,非经陕西“直道、甬道”难以成就。而一方帕帕,与热闹非凡的斗鸡走狗斗蛐蛐装神弄鬼相比,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
  自信的陕西人,乐呵呵地把“帕帕头上戴”列入了自己的八大怪,假若不是有“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原委,恐怕像一张祭祀的烧纸早就灰飞烟灭了,由此我想,一方帕帕的丰富内涵并不像它的颜色式样那样浅显,也有不凡的来路,说不准它与房子偏偏盖、面条像裤带、姑娘不对外一样,有着深厚的独特的文化渊源。
  衣着穿戴,怎样打扮自己,从来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也不单纯是个人的爱好与自由,而是国家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精神趋向、社会分工与区别于其他族类显著的文化标识,是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与美好追求的最简明的符号。
  中华文明既是“从里到外”的精神文明,也是“从头到脚”的物质文明,无不彰显着“内圣外王”“谦谦君子”、“中规中矩”“天人合一”的文化境界。这种高贵华丽、绚烂多姿的服饰文化,起源于黄帝与他的元妃嫘祖的创制。《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以“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赞颂黄帝与元妃嫘祖教民养蚕、缫丝、织锦的无量功德;以“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歌唱帝喾端庄和悦、品德高尚、行合时宜、衣着俭朴的王者形象;以“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记述了帝尧戴着黄色的帽子穿着黄色的衣服,坐着白马拉的红车时的高洁与尊贵。曾子云“慎终追远”,帕帕的一丝一缕来头不小!
  效仿自然利用自然,以自然为师以自然为美,是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智慧。《后汉书·舆服志下》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观翚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采,成以为服。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翚、翟,指有五彩羽毛的雉,也就是雄性锦鸡,冠、冕,即今日的帽子、帕帕。你看,光滑柔软的绫罗绸缎,珠光宝气的王冠凤冠,优雅谦和的长袍短袿,一针一线绣满了飞龙凤凰、仙鹤喜鹊、神龟蝙蝠、猛虎雄狮、麒麟麋鹿与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汪洋大海、奇花异草,哪一样都盼望借助自然的神妙与伟力,哪一样都充满了创造与生机,哪一样都饱含着祥瑞与喜庆,描龙画凤呀,披金挂银呀,大红大绿呀,本不是什么奢侈,不是什么挥霍,而是给自然的献礼、对祖先的歌唱、向异族的宣示,在这五光十色的背后,则是一个民族拥抱生活、向往和平的无限憧憬与埋头苦干、祈求吉祥的美好向往。
  白云乌云是天空的帕帕。
  树木森林是大地的帕帕。
  月亮星星是黑夜的帕帕。
  百花野草是孩子的帕帕。
  不说帕帕便罢,说起帕帕,打开史书,走进陕西,果真帕帕像彩云、像紫燕、像喜鹊、像麻雀一样漫天飞!
  帕帕不是妇人的专用饰物,它的古名叫冠叫冕,它的族类叫幞头、罗帕、方巾,或叫幂篱、帷帽、兜鍪,是百官万民包裹头颅的护具,也是美化形象的装饰,像成语里的冠冕堂皇、整冠纳履、黄冠草履、衣冠楚楚、高冠博带、凤冠霞帔、华冠丽服等等,个个都是“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的正事大事,只是到了近代,统称为帽子、帕帕罢了。
  《周礼》是中华第一部国家大法。国家机器要良性运转,贵在“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官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百姓就勤奋上进,世风就清正淳朴。没有规矩,难以方圆。没有服饰礼仪,国王百官百姓军队都一式穿戴,既有违客观实际,也难以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于是,周公制礼,专门设立了二十多种纵横交织于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的官职专责服饰。比如典妇功,主管教导和督促妇女纺织;典丝,主管丝线丝绢等丝织物;典枲,主管麻制品和麻草等原料;缝人,掌管缝线之事;染人,主管染丝帛;屦人,主管王和王后服饰匹配的鞋子;追师,主管王后头上的各种饰品;内司服,掌管王后的六种衣服,准备九嫔和宫外宫内命妇头上的各种饰物;宫伯,掌管嫡子和庶子,兼管按照季节分发给他们的衣服;司裘,掌管负责制作黑羔皮衣,进献良裘等皮革之事……特别是司服一职,掌管王的吉凶衣服,祭祀昊天上帝五帝的,穿大裘戴冕;祭享先王,穿衮袍戴冕;祭享先公,穿鷩戴冕;祭祀四方和山川,穿毳服戴冕;祭祀社稷、五祀,穿希服戴冕;祭祀风神雨神以及山川百物之神,穿玄服戴冕。凡有战争之事,穿戴浅红色的衣帽,上朝听政,穿白布衣戴白鹿皮帽,参加田猎,穿缁布衣戴皮帽,参加丧事,穿戴丧服丧冠。而弁师一职,则专管王的五种冕,冕的外表是玄色,里子是朱红色,有綖有纽,用五彩丝绳作旒,旒共十二根,每根都是五彩齐备,上面缀着十二颗五彩玉,配着玉笄和朱色的系冕丝绳,并对诸侯和孤卿大夫的冕,根据尊卑等级配备。还要有专门捕捉野兽的幂氏,捕捉冬天野獸的穴氏,捕捉猛禽的翨氏,掌管一切有关金、玉、锡、石、丹砂的职金等等。由此可知,每件衣帽,从采料到制作,从使用到管理,一举一动,都在张扬着国体国格,一表一里,都在强调着礼仪礼节。   西周有多少帕帕作坊、帽子工厂不得而知。一顶王冠,披金挂玉,令人目不暇接,一顶凤冠,描鸾刺凤,令人眼花缭乱。王有冠,公有冠,诸侯有冠,贵族有冠,士人有冠,这是一条从原料供应到精细加工的产业链条,也是一条标明身份与维护尊严的制度链条,若是谁“凉房底下戴高帽”“初一十五借帽盖”,那一定是要受到法令制裁与众人耻笑的。
  到了汉代,为官者的“帽子戏法”更为繁杂,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等,到了唐代,天子的衣帽有大裘之冕、衮冕、鷩冕、毳冕、玄冕、通天冠、缁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帢等。人的制高点是头,头的制高点是帽子,一个人赤身裸体却戴着帽子,人们要骂作神经病,帽子底下有了衣裳、鞋子、袜子的互相搭配,帽子才能显示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才能叫衣帽齐整。看看制作衮冕的纷繁讲究,我们就不难懂得如何突显一顶帽子的“威严与荣耀”了:“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金饰玉簪导,垂白珠十二旒,朱丝组带为缨,色如绶。深青衣纁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八章在衣;藻、粉米、黼、黻四章在裳。衣画,裳绣,以象天地之色也。自山、龙以下,每章一行为等,每行十二。衣、褾、领,画以升龙,白纱中单,黻领,青褾、襈、裾,韨绣龙、山、火三章,舄加金饰。”
  与任何事物一样,帕帕也历经了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演变,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音符。关中人的服饰,也是民族融合的结晶。唐代胡人来长安出使、求学、经商、传道者颇众,奇装异服十分炫目,朝野也纷纷模仿,刮起了胡服、胡帐、胡床、胡饭、胡笛、胡舞时尚之风,一种襟窄袖小的胡服成了显示新潮的“洋装”。花蕊夫人曾在一首《宫词》中写道:“明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同时胡人的化妆术也流入长安,黑膏涂唇、头发推髻也在民间很风行,花里胡哨的帽子和头巾也在关中得以普及。
  官有官帽,民有民服。《新唐书·志·第十四·车服》洋洋洒洒记载着皇帝皇后太子王公与百官的车服标准,但对平民的穿戴只有寥寥七个字:“庶人婚,假绛公服”,假指借用,绛指红色,此类公服是官阶较低者的服饰。封建社会官贵民贱,官分三六九等,民则是“一鞭子赶的羊”。而结婚是人生大喜事,穿戴装扮,难免“僭越”礼制,是故法外开恩,准许新郎在结婚之日穿用红色官服,假借显贵身份,以添喜庆,人称其为新郎官,这便是无爵无位的新郎官的来历。平民结婚可穿官服坐官车,如大姑娘坐花轿,一辈子就这一回,是谁有这份礼遇,都会感恩戴德、山呼皇恩浩荡的。看看这些,平头百姓不戴帕帕戴什么!
  凡戴帕帕,不只是标明地位,也是重要的养生保健之物。大家知道,头脑是人的司令部,是军机要地,尺寸之地,布满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敏感元件,但却“高处不胜寒”,也没有重兵把守,最容易招惹贼头贼脑的歪风邪气。头昏脑涨,头痛脑热,必然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早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发现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与大宇宙的亿万零件一样,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其中的脉络与穴位,就是指挥与影响人体机能的百官机构。百官中有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人体也有一个起指挥和控制作用的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之巅,别名“三阳五会”,意为百脉于此交会,归属督脉,专督军令畅通,护卫内外秩序,因此百脉之会,主治百病。若是百会受到邪气侵袭,就难免监而不督甚至失职渎职,七灾八病就乘虚而入。而帕帕就是百会的“恒温器”,热天隔热,冷天挡寒。头部还有一个穴位叫囟会,俗话叫囟门,婴儿出生,脑颅骨还没有闭合,所以人们总是给婴儿头上缠裹一方帕帕,生怕受风着凉。像老人年高体衰,阳气不足,总是喊叫头凉头冷,包上一方羊肚手巾或帕帕,则足以帮助安神定志、升阳举陷、延年益寿的。同时,祖先为了子孙康健,还对头部数十个穴位作了“顾名思义”的命名,如天窗穴,主治中风,风府穴,主治眩晕,头维穴,主治偏头痛,神庭穴,主治失眠,本神穴,主治癫疾……特别是生产后的妇女,气血两亏,毛孔大开,弱不禁风,若没有一方帕帕阻挡寒气,落下“月子病”,一辈子不得安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虽然时代进步,但保护“首脑”、装饰“首脑”仍是“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除了军警与执法的戴着专用帽子,危险工种戴着安全帽,大多官员皆“丢了帽子”,以“留洋楼”为美,城里女子的帽子中西混杂,唯老农不但保留着“把头包严了,小心着凉”这个养生的老传统,还指教小孩要懂得“欺人不欺帽,欺帽爷发躁”与“帽子歪歪戴,猪嫌狗不爱”这样的做人常识,谁若在旁人头上动手动脚,必定被人斥不懂規矩,自己反戴帽子或歪戴帽子,也会让人心生厌恶。而深知养生奥秘的农妇,更把婴儿头上的帕帕,看成比连心锁、猫娃鞋、老虎枕更神气的“保护神”。
  我小时的关中乡间,土色房黑色衣是主基调,唯顶在头上的白毛巾蓝帕帕花帕帕格外豁亮。顶帕帕往往是二三十岁以上的女人装扮自己的最好道具,犹如今天城中女人提手提包一样讲究。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头上顶的帕帕有黄有绿有蓝,已是很扎眼很绚烂的,让人感觉到留住美貌的紧迫感。五十岁以上的女人头上顶的帕帕以白黑两色为主,朴素庄重。女人顶帕帕,上了年纪的男人也不甘落后,就把羊肚毛巾裹在头上,腰上再缠丈二长的白布腰带,一身粗布黑衣在白毛巾白腰带点缀下,也增添了几分老仙翁般的慈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昔日农人日子艰难,过年一般就是白菜豆腐蒜苗红萝卜。别说添置帕帕,就是买包火柴也要抠算几天。日子过得这样紧巴,买个手帕当然要列入家中的“财政预算”,女人们从卖鸡蛋钱、卖药材钱中一分一分抠,所以手帕是很珍贵的。汽油打火机时兴那阵,寻汽油成了头痛事。邻村一小伙在部队当运输队小排长,从秦岭往西安运货,绕道看看父母,回村后让父亲站在车厢像夸状元一样转乡,父亲穿上儿子军绿色大衣神气得像首长阅兵,逢人“他二叔他三姨”频频打招呼。到了晚上,想讨点汽油的村人排成长队,儿子用细皮管往瓶中抽油,父亲端灯站在一旁给他照亮,可碍眼的瓜皮帽滑落了,父亲想护住帽子,没想到油灯引燃了油箱,轰的一声瞬间烈火冲天,卡车成了碎片。小排长犯下大罪,被劳改多年。那时没有卫生纸和餐巾纸,手帕也是吃过饭擦油嘴揩汗渍的文明品。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只顾抽旱烟也就不买手帕,鼻涕涎水抹在袖子上起明放光,青年人一看就远远躲开。别看这方小帕帕,用处可大了,也标志着讲卫生、讲文明的程度。近翻民国年间胡朴安所著、大总统黎元洪题字的《中国风俗》一书,说到蒙古人习俗时写道:“蒙人以茹毛饮血之遗风,无宫室衣服观念,故面目黧黑,有终身不知沐浴者。小儿初生,以雪洗之。沿边一带,颇有药店,然皆采运祁州者居多,供本地之日用者绝少。蒙人冬着老羊皮袄,不制面,饭后抹鼻涕油渍于袖上,衣袖皆油光发亮……”关中虽文明之邦、教化之地,但穷困年代只顾填饱肚皮哪顾上讲卫生了,这也应验了“仓廪实而知礼节”。但贫困挡不住爱美的脚步,犹如《白毛女》一戏中,穷困的杨白劳过年要给喜儿买上二尺红头绳驱走寒酸一样。所以,“帕帕头上戴”是关中女人在贫困年代爱美之心的折射。关中女人把屋子收拾得干净利落,把自己打扮得乖巧可爱。她们在田野劳动时或摘一朵野花插在头顶。她们对生活抱有信心,这种闲情逸致,看起来有些苦中作乐,但这正是天下女性爱美之心的自然流淌。她们把细碎的美装在心中,窗格上的剪纸,鞋垫上的花鸟,枕头上的飞边,灯曲罐上的造型,面花上的涂彩,虽都是细碎之美,然而却是天然之美、质朴之美、阴柔之美。这么说来,头顶帕帕虽平淡无奇,但却与给羊脖子拴铃铛、给牛犄角绑红绸、给自行车车头上插鲜花一样,总能给人一种生活的希望,也衬托出关中女人的细腻与精明。   近代有了洋布,洋布的平整鲜艳让女人们叹为观止,如获得了一块温润的宝玉爱不释手。俗话说,礼无车载。要是谁能得到一方洋布帕帕,肯定要乐得照镜子串门子显摆几天,先是来到在树下纳鞋子的女人堆中,分明是想听“看把你俊得像画上的美人”“保不准把娃他大兴得忘了关后门”几句好话,却脸红得像下了蛋的鸡,接着女人们抢着帕帕,如同喜鹊争窝一样,轮流戴在头上,让人给自己打个分。戴帕帕的女人又到男人堆显摆。男人的嘴像刀子,他们本来抽着旱烟有点困倦,看见花帕帕走了过来便惊叹道:“以为是麻野鹊过来了,才是你!”上了年纪的老汉有些不正经地说:“来,让爷摸一下白脸蛋。”戴帕帕的女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心却像喝了蜂蜜水。没有洋帕帕的时候,女人戴的是土帕帕。富产棉花的关中,女人是纺织的能手,冬闲时纺车摇到半夜鸡叫纺下半屋子纱锭子,在纺车上织成土布,先要给男人做个长腰带裹棉袄,因为男人的性命与苦力都在腰上,下来给娃娃做单的棉的新里新面的,剩下的布头边角,这才比划着做帕帕。
  帕帕是遮阳的云朵。关中的太阳从清明开始猛然加温,到夏至时铄金,立秋时仍像老虎一样咬人。关中女人跟着男人在地里当牛做马,胼手胝足,锄地弯得人腰疼,割麦晒得人头疼,玉米地锄地施肥叶片刮得人胳膊疼,而最方便遮阳擦汗的就是帕帕。太阳像个醮着油燃烧的鞭子,抽打着农人浑身上下疼痛难忍,可是太阳又是催熟剂,也是驶向丰收的特快车。太阳毒的时候,偏偏不见一丝云彩,人人恨不得变成孙悟空,变出一片云朵当成帕帕。帕帕比起草帽来它透气轻便,庄稼人嫌草帽碍事,农活紧得像催命鬼,田间树木又稀少,哪能像王孙公子手摇凉扇坐在树下乘凉呢。
  帕帕是除尘的拂尘。农人住土房,睡土炕,走土路,浑身上下不是土便是泥,个个都像“泥菩萨”“土地爷”,刚弹了弹鞋面上的尘土,却被旋涡风卷起的尘土呛了鼻子,刚拍了拍头发上的柴草,又被龙卷风卷起的尘渣迷了眼睛,四季都是风里来雨里去,真正风和日丽尘土不起的时日并不多。人常说,要想脚下不沾土,除非扛脚倒着走!因而,农人除了家家门后挂拂尘,最方便的除尘工具莫过于随身携带的帕帕。
  帕帕是盛菜的提篮。关中地肥野菜多,冬季有地儿菜,春天有苜蓿菜,夏天有灰灰菜。女人们忙完地里还要忙锅头,更要操心全家人吃得有营养。她们荷着锄,走路却盯着塄边的草丛,发现野菜就像沙漠中觅到一汪清泉,赶紧揪下帕帕,撅下几把包起来,偶然从草丛中觅到几个鸟蛋,从草丛拣摘几个豆角,就像捡到元宝一样高兴。攥在手心的帕帕,打开是提篮,揣在怀里的帕帕,裹住是钱包,压在厢底的帕帕,则是掌柜最心爱的家底。老陕一般是女人当家,女人把毛二八角卖鸡蛋的钱用帕帕包得整整齐齐,外面还绑着红毛线,生怕救命钱长了翅膀飞走了。
  帕帕是定亲的见面礼。古老西周贵族相亲,见面礼是送雁,不知到什么朝代,时俗变了,男女第一次见面,男方送给女方的第一件礼物是帕帕,女方接了,就表示定了情,把自己一辈子“包”给了男人,女方拒绝,这婚事肯定要泡汤。从送帕帕到送鞋面再到送彩礼,这就是关中人定亲的全过程。小帕帕是结亲的第一个信物,如同一面小旗帜指引着你穿过曲径走向殿堂。所以,有些女方将“见面帕帕”以至珍藏到下世时,有些还带入棺中希望来世再成为夫妻。如果成了“半路夫妻”,按照关中的讲究,小小的“定亲帕帕”要退给男方,意即“这女人不是平地卧的兔”,“浅水里养不住大鱼”,帕帕包不住了再换个大的包。关中至今流传着才女苏若兰用帕帕挽救破裂婚姻的故事。若兰祖籍武功,娴静端庄,才华横溢,精通经史,嫁于前秦将军窦滔。这桩婚姻按说是金玉良缘,美满幸福。可偏偏窦滔是个花花肠子,在秦州(今天水)当刺史时遇到了一个白皙娇美、能歌善舞的鲜卑女子赵阳台,就被勾走魂,纳其为妾,沉入爱河不能自拔,便荒于政事无所作为。苻坚大怒,将窦削职为民。受此打击,窦滔也将赵阳台赶走了事。才女苏若兰面对窦滔另有新欢十分怨恨,但又惜怜丈夫陷于困顿,遂椎心泣血织成彩色织锦回诗文,将诗帕和寒衣送给夫君。再说窦滔赶走小三后,流放敦煌,接到寒衣和詩帕后泪如雨下,悔恨交织。而苻坚又启用了他去做安南将军。窦滔遂迎回若兰,一起赴任。这个小小的诗帕,连武则天读后也称赞“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这个小小的诗帕,也成为中国帕帕中的奇葩异卉,更成为飞越千年时空的一只经典爱情鸟。
  说到苏若兰的诗帕,就想起帕帕抹眼泪。动物中,只有人类爱哭爱流泪,饿了哭,急了哭,喜极而泣,愁怨也泪,而女子的眼泪最方便,泪水是女子集矛与盾于一体的护身符,娃病了哭天抹泪,受气了向隅而泣,伤透心了号啕大哭,而大凡泪流满面者,手里都紧攥着湿嗒嗒的帕帕,仿佛帕帕是自己的知心人。
  帕帕始于何时已无法考证。在服饰中它只装于兜中或拴在纽扣,有“万能抹布”的作用,功能非一又至简至柔。《陇蜀余闻》一文载,“汉中风俗尚白,男子妇女皆以白布裹头,或用黄绢,而加白帕其上,昔人谓为诸葛武侯戴孝,后遂不除。汉中滕太守严其禁,十年来渐以衰止。然西凤诸府风俗皆然,而华州、渭南等处尤甚。凡元旦吉礼,必用素冠白衣相贺,则为武侯之说非也。”其作者是清代王士禛,说明清代时汉中关中戴帕帕已蔚然成风。这段文字也排除了为武侯戴孝的猜测。另外,《陕北文化研究论文》一书收有贺国建的《陕北:衣着服饰与风味食品》,也从另一个侧面为陕北帕帕立了个小传。
  十多年前,关中小脚女人纷纷驾鹤西去,小脚这一禁锢妇女的枷锁已从世上逃得无影无踪。幼时曾见乡间的婆婆大年三十用尿盆洗脚的一幕,甚为骇异。小脚犹如被砍枝的树桩,被挤压的拳头,丑到极致。妇女解放了,再不缠足了,这让妇女免受皮肉之苦,也使妇女能迈开双脚自由走动。与小脚一同消失的还有头上的帕帕。女人们冬天用上了五彩缤纷的丝巾,夏天用上了五颜六色的遮阳帽,头上顶帕帕已成为昔日的风景。乡下女人在穿戴上与城里女人不相上下,脸也白起来,腰也细起来,头也抬起来了。人们已经忘掉了婆婆头上的帕帕,也忘掉了祖上过日子的艰难。女人们大把大把花钱,买化妆品,买时尚服装,一天三换衣,家里像个服装店。但凡崇尚奢侈、花钱如流水的家庭,都会走向破落,只留下“我们先前都是很阔的感叹”。在乡村的文化广场,不时发现陕西八大怪的雕塑,可没有几人追究一下怪的根脉。人们只是大笑着嘲讽这怪那怪,特别是贬损着关中女人帕帕头上戴的丑陋……但我看着这一幕,心中却酸酸的。帕帕下的慈母心有谁知道?女人谁不想穿金戴银?婆呀,忘不了你头上顶着的那方天,那块帕帕!   我的相册里珍藏着我婆的照片,她老人家坐在褪了漆的木凳上,头上顶着只有框线装饰的一块帕帕,清瘦的面孔上露出聪慧慈祥的和气。婆到去世时,头上一直顶着那块帕帕。婆是在九年前的那个冬季下世的,那个冬季关中从没下过那么厚的雪。婆晚上睡觉将火炉放在屋中,但门总要开个缝。可那晚风却将门掩住了,婆死于煤气中毒。每年的冬天对关中农村的老人是一道坎,他们大多熬不过来。由于取暖是个空白,庄户人疼省着钱,被寒冬抽了“壮丁”。而在一次次老城改造中,有谁给可怜的农民发过一文钱的取暖费?在每年的11月15日取暖日,投诉暖气不热的热线响个不停时,乡间像我婆一样的人却被遗忘了。那块帕帕或是婆头上的太阳,在那个世界为她祛寒拂尘,为她擦汗挡风!
  帕帕在老陕头上戴了几千年,而谁能惦记着祖先们一丝一粟的来之不易? “帕帕头上戴”,是怪不算怪!帕帕,是中华文明这个璀璨的皇冠凤冠上的流云,与那无数的树冠花冠一样顶着蓝天,绽放着寄托着无尽的期盼。
  辣椒一盘菜
  《易经》中的每一种动物,都是我们的启蒙先生;《诗经》中的每一种植物,都是我们的忠实盟友;《黄帝内经》中的每一种药物,都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这些众多的动物、植物与药物,几乎都像《周礼》中设置的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一样,陪伴着西周这部庞大无比的国家机器日夜轰鸣了八百多年。西周老了,东周亡了,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却依然本色如故,被四下逃散而幸存的王宫厨师、药师操纵着摆布着,在秦王宫、汉王宫、唐王宫演绎着烹龙炮凤般的厨艺盛宴。
  “食、色,性也。”所有的动物都要靠吃才能存活,停止了吃,性命也到了尽头。与人类“吃法”“吃相”比,无论是食肉的山大王、食草的犀牛、还是杂食的蚂蚁蚯蚓,它们的厨房、食谱与餐桌都贫气透顶糟糕透顶——没锅没灶,没盘没碗,没盐没醋,没甜没辣,要像人一样喝一碗热粥、吃一顿火锅、呷几口美酒,简直连做梦的份也没有。生吞活剥、茹毛饮血的鸟兽虫鱼,自由程度远远超过了人类,但自由是有限度的、要付出代价的,高度自由的反面,大概就是不得不生活得枯燥简单可怜兮兮。
  无穷无尽的自然界深藏着许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奥秘。比如,除了人类与辣子虫,没有其他动物对辣子这种像魔鬼一样的食物感兴趣,而辣子竟成为陕西人比门神爷、灶王爷、土地爷、送子娘娘还要亲密的神灵,恐怕有着更深的背景,不是民谣唱的“辣椒一盘菜”那样热闹轻松。
  甜食让江浙人找到了快速致富的灵感,酸醋让晋人焕发了趁势而上的勇气,而辣味让陕人举起了号令天下冲锋在前的大旗。
  每一个朝代拉开大幕时,都因饥寒交迫、狼吞虎咽而心明眼亮步伐矫健,但掌握了政权,无一也不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脑满肠肥、步履蹒跚。
  煌煌西周,或因天下第一部包罗万象的王朝食谱而到达治世的顶峰,也因饕餮天物、钟鸣鼎食而智尽能索,自取羞辱。
  要说“辣椒一盘菜”的根底,我就想到了西周的兴盛与衰落。当人们糊里糊涂将《周礼》奉为圭臬四处拍手叫好之时,我却在《周礼·天官冢宰第一》看到了一幅炊烟四起、人声鼎沸、灯火通明、通宵达旦的“大吃大喝图”!鲁迅曾痛斥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我看此言不虚!
  周公是我村子的祖先、我村子的圣人,我懂得周公苦心孤诣追随武王、辅佐成王的艰辛,他最担心的是“好酒淫乐”的纣王阴魂不散、好逸恶劳的商朝贵族卷土重来,他费尽心机制定的王朝食谱本是为了节制食欲、取之有度、使之以时、用之有止,而不是放手让王子王孙们肆意挥霍,醉生梦死。但是,人亡政息、坐吃山空的厄运像秋风一样,照样将枝繁叶茂的西周刮得面目全非。
  无论如何,还是让我们看看西周王室日日夜夜年年月月花天酒地的排场吧!在西周庞大的官员队伍中,主管餐饮的官员紧排在大宰(即宰相)、宫正(即宫中众官之長)、宫伯(即主管宫中卿大夫的三位高官)之后,这足见吃好喝饱成了百官的重要职能,成了王朝统管天下的开场锣鼓。看吧!总管饮食的膳夫及下属153人,主管食用牲畜的庖人及下属71人,主管王、王后、王子的内饔及下属129人,主管宫外祭祀和宴会的外饔及下属129人,主管为内饔、外饔煮肉的亨人及下属63人,主管供应天子祭祀所需谷物的甸师及下属336人,主管供应野兽的兽人及下属63人,主管供应鱼类的渔人及下属343人,主管供应龟鳖等甲壳类动物的鳖人及下属25人,主管制作干肉的腊人及下属29人,主管酿酒供酒的酒人及下属341人,主管祭祀时分四次进献的豆里面所盛的食物的醢人及下属62人,主管酿醋的醯人及下属63人,主管供给盐的盐人及下属63人等等,在这上千人的“造饭”大军之外,还有“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的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等,都在为着一场接一场的盛宴翻新着花样。
  如此威风凛凛浩浩荡荡的“国厨”团队,不但滋养了一个空前辉煌的“刑错四十余年不用”的成康盛世,也让整个王宫朝夕笼罩在一片蒸煮煎炸的炊烟之中。周昭王吃腻了,南巡不返,卒于江上;周穆王吃馋了,王道衰微,诗人作刺;周厉王吃疯了,使监谤者,国人暴动;周幽王吃狂了,嬖爱褒姒,死于骊山。一个由十多代人浴血奋战打出的西周,就这样被一群吃人贼吃得席散国破、人去楼空。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西周王室讲究的“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以及用枣、栗、饴、蜜等甜品和淀粉等滑利之物调和出滑甘爽口的美食,百姓没有口福享用;西周王室讲究的“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沉齐”这五种酒,百姓滴酒难沾;西周王室讲究的“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这药食同补的餐桌,百姓连气味也闻不到。油头粉面大腹便便的西周散了伙,面如土色缺盐少醋的百姓只有把辣子当成一盘菜!
  然而,吃得天昏地暗吃得民怨沸腾的西周并非一无是处,它在认识食物、搭配食物、食物营养的研究创新与保健上是功不可没的。其中的五谷配五味以养五气、听五声、观五色,正是对《黄帝内经》药食同源学说的长期实践,特别是“聚毒药以共医事”的“毒”,指的就是含有辛、辣、苦味的辣、葱、姜、蒜、韭、椒及苦菜、苦菊、苦杏仁等一类的食物,这就为后世尤其是老陕喜食辣子提供了理论支撑进而形成了饮食习惯。   据说辣椒不是中国的物产,但中华文字之祖仓颉老人家在造字时,似乎生怕后人味道单一脾胃虚弱筋疲骨软,于是,挖空心思创造了这个让人又喜又怕的“辣”字。“存在决定意识”,假如没有辣子这种植物,难道仓颉凭空臆造了一个“辣”字么!有了辣子,古人才心领神会,创造出了酸甜苦辣、半死辣活、黄汤辣水、心狠手辣等众多的成语。
  辣子叫“毒药”?以毒攻毒,名我固当!
  辣子是“良药”?强筋健体,名不虚传!
  葱辣鼻子蒜辣心,辣椒辣到脚后跟!人的味觉有着帝王般的贪婪,自然构成的酸甜苦辣的原料,犹如后宫里争奇斗艳的三千妃子,即使多如牛毛也难以满足。食用辣椒,寻求刺激,让味觉野性十足,让腑纳功能强劲,当是人体具有爆炸式的升级和蜕变。人类第一次食用辣椒时,肯定是一次冒险,辣得口腔像蜂蜇了似的嗷嗷大叫,倒吸冷气,长吐舌头,大汗淋漓,血脉贲张,之后的舒坦却是无法言及的,体内的幸福指数却犹如解冻的大河流冰轰鸣。辣椒无异于是食品中的刺客,窝藏体内的团团湿气被赶跑了,心脏的鼓槌抡得更欢了,肺的叶片翕动得更饱满了。如果没有辣椒像炸药一样炸开一个个邪气寒气病气隐匿的明碉暗堡,我们体内会淤积多少块垒与疾患?
  辣椒角红了,挂在枝上,有的像脾气暴躁的鞭炮,有的像刚出火炉的铁钉,有的像猛将长矛上的红缨,即使是青辣椒,也像高翘的蝎子尾巴一样令人畏惧。陕人嗜好辣椒,辣子也知趣似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能生儿育女。八百里秦川都是辣子的乐园,特别是中国四大辣子名县之一的耀县(今耀州区)出的辣子品种优良,角长味足,集形色香辣于一身,其原因大概是光照充足、降雨量小、旱塬土壤富含营养吧!渭河两岸水肥条件较好,更适宜辣子的繁殖。旧时,麦收前后,农人在大田菜田的夹缝中刨出巴掌大的育苗坑,将鸡眼仁状的辣椒种子撒到坑内,上面铺一层麦秸,像守护婴儿一样精心,白天洒水,晚上苫护。十多天后种子睁开了睡眼,长到半拃长后,农人连苗带土移栽到地里。辣苗换水土的那几天,农人叫换性,一旦换过性来,辣苗就在骄阳下往上蹿,疯长到尺把高的小树,枝杈便绽放出白色米粒般的花蕾,露出一个个毛茸茸绿色精灵。辣子角长到一两寸,农人忍不住要尝尝鲜,轻轻塞进牙缝,却是甜丝丝的,外行人以为辣子变了种,然而,一经三伏天的暴晒,满地的辣子像关公的战阵一样翻卷着五颜六色,再经过秋阳的文火历练秋风秋雨的梳洗,曾经绿油油的辣椒叶开始褪色,整个辣椒畦子成了燃烧的火苗火焰,成了一片游行的火炬。农人将红辣椒采摘下后,晾晒在院落,婆娘们用绳子三五个一绑,串成长长的红辫子,挂在屋檐下、树杈间,农家院也变成了喜庆的红海洋。从青辣椒有了辣味,庄户人就摘上一大把,用刀切碎后拌上盐醋,当菜就馍吃。这阵,农人却舍不得拿品相好的辣子下锅,只拣出有虫眼的灌水的辣子解解馋,你看,新辣子下锅,锅下火猛,锅里的辣子葱段姜片唱开了乱弹,整个村里村外都成了辣味十足的世界。
  辣子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具体有什么理化指标科学道理,农人未必悉知,只知开胃口,吃得香。辣子的吃法众多,油泼辣子是陕西人餐桌的“主帅”与“干将”。主妇将干椒切成环状,用慢火在锅中焙烤,再用石磨盘或铁碾槽碾成粉末,舀到辣子盒,放上几勺盐与芝麻,用冒烟的菜籽油一泼,顿时这四个脾性迥异的兄弟如热油锅里倒了凉水,刺刺啦啦蹦蹦咧咧火苗腾空,香气四溢。吃干面舀上一勺,碗中像落下一抹红霞,辣味让你全身像电击了似的,眼光有了神,骨骼也咔吧咔吧舒展松动着。刚出笼的白馍夹上油泼辣子,更是满口生津,胃口大开,人人一副腾云驾雾、得胜回朝的模样。老陕如果离了辣子,麦面就吃不出香味。辣椒在陕西大面积推广后,“神来之食”——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臊子面也一如长了翅膀,飞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漂洋过海成了世界美食。
  辣子脾性虽烈,内里却是合群的,这正是陕西人的德行。在岐山,辣子是专门奔着这碗臊子面而来的,也似乎是专门来为缺菜少肉喜食面条的老陕人改变口味的。关中虽被誉为天府之国,除渭河两岸灌溉方便外,平展展的这塬那塬却被缺水困扰着。而种菜要靠水滋养,辘轳汲水供人畜饮用已让壮汉倒抽冷气,哪能供得起种菜,所以大多数农户是种不了菜也吃不起菜的,过年无非是辣子白菜大葱红萝卜,四季多是挖地菜、撅苜蓿、捋灰灰菜仁罕菜度光阴。关中人讲究盖房,所以在吃上十分仔细,生怕辣子多了费米面。过去关中人说,財东是省出来的,《白鹿原》中的黑娃在给一财东家打工时,财东多次怒斥黑娃吃完饭不用舌头舔碗,竟夺过碗来替黑娃舔碗。民国年间土匪横行,我村一财东吕思昌因早起拾粪躲过一难。村东的官道上夜间会跑过驮物的骡马,也留下了土豆状的粪便物。这个财东总是起得很早能赶上“早市”,用笊篱往襻笼中收起路上的一个个“金元宝”。一个深冬的早上,土匪盯上了他,问他是不是吕思昌,他看来人一脸凶相,便摇头说不是。土匪仔细打量来打量去,一看胡须上挂满糁子粒,嘴角也没粘上油辣子,便轻易放过了他。蒲城一带过去红白喜事请不起客,就是用辣子包饺子、蒸面辣子、炒八宝辣子谢客的。关中人一日三餐就靠辣子提神,就靠辣子点穴,就靠辣子定神。改革开放初期,老陕的干部去深圳考察取经,总要用罐头瓶装上油泼辣子,要不饭菜像吃药似的难以下咽。岐山一县委书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深圳就带了两件宝:一是一瓶油泼辣子,二是一顶锅盖状的文王锅盔,下榻宾馆后,生猛海鲜总是咥不饱,便用锅盔就辣子解馋。翌日外出,服务员把锅盔当垃圾,端起油泼辣子以为是狗皮膏药,均弃之于垃圾筒,而书记回屋后用嘴吹了吹锅盔上的灰尘就着辣子吃得津津有味。陕人不论官做得多大、事干得多大,也不论到了天南地北,爪哇小国,都忘不了油泼辣子。若是回到家乡,第一顿饭必是面条内放几勺油泼辣子,吸溜后脚下像踩上彩云,浑身也通透了好多。
  陕西辣椒红若火舌,长若红烛,亮若珊瑚,身段长、色素高,比苹果所含维C高,被称为“维C之王”,也是大宗外贸出口产品,特别受泰国、马来西亚人青睐。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广交会上看到秦椒这么抢手,一问是宝鸡的绝活,他召集宝鸡参展团现场开会,要求扩大面积、增加产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秦椒出口要捎带湖南的尖角椒,即使“拖儿带女”,也拦不住秦椒红运当头、财源滚滚。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秦椒种植面积扩军增容,仅西府就达到35万亩,小麦套辣椒,玉米套辣椒,使西府农民大受其益,不仅粮食满仓而且钱袋子也鼓起来了,一亩辣椒至少可赚千余元。农民把辣椒称为“钱串串”。宝鸡辣椒育出了8212、8819等品种,产量增加了一倍,可是这几年打工之风盛行,农民种辣椒,腰变成一张弓,脸被晒成关公脸,穿辣子串又要在月光下熬到半夜鸡叫。而采摘辣子又没有机械化,辣椒面积锐减。但秦椒却在新疆面积越种越大,辣椒被加工成辣椒粉用来防暴,加工成辣椒碱用来制药,加工成辣椒素用来美容。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山东、安徽也成了辣椒基地。聪明的日本人不仅进口中国的辣椒,也进口辣椒叶,说椒叶比西红柿维C成分高,可包饺子、可做菜……可惜国人身在宝山不识宝,当废物扔掉了。   造物主冥冥之中为人类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帖帖、严丝合缝。植物、动物及万物均无废弃物,鸡叫鸣,狗护院,马驮物,牛犁地,人类是役使万物的上帝。一部《黄帝内经》蕴含着无穷的养生秘笈。看看医学鼻祖岐伯对“辣味”的揭秘,我们就知道祖先之聪慧。岐伯曾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辣入肺,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保护血管,疏通经络,可预防风寒感冒,通气孔止疼痛,酸甜苦辣咸为我们的身体提供着特殊养料,均衡摄取才能强骨健体。葱被列为“菜伯”,就是菜中之老大。姜,更是祛湿通窍的良药,而辣椒至今还没有更辣的植物替代它。辣椒不仅是陕人喜食的美味佳肴,也是除湿祛寒的“苦口良药”。应该说,陕人这一嗜好是怪癖也是良俗,是食菜也是食药。据岐山肖四弟辣椒加工厂披露,陕人去岁每人平均食用辣椒达3.5公斤。除吃完秦椒外,还需大量的新疆椒、河南椒、山东椒补充市场。
  陕人喜食椒,性情如辣椒。外地人说陕西人生、冷、倔、憎、犟。姑娘是十足的“辣妹子”,媳妇是十足的“辣婆娘”。这种脾性,加之周礼文化的千年熏陶、十三朝皇都的调教,乡间发案率低,吃辣子多了胸中不藏事,啥事都摆在脸上,谁要干了坏事,老老少少都会站出来“呛一口”,也维护了干净淳朴的乡风。食辣椒让关中小事讲谦和,大事不糊涂。陕人面对邪恶大都能发出“一声吼”,有一股辣子精神,不当石头大了绕着走、稀泥抹光墙的“弯弯绕”。就近代而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者为数不少。清末大政治家蒲城人王鼎,官拜军机大臣、東阁大学士,鸦片战争爆发后,因不满林则徐被贬,怒斥穆彰阿为秦桧,在廷谏哭谏无效情况下,怀揣“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也”的遗嘱,以“尸谏”吊死在圆明园邸所。史书载:“王鼎清操绝俗,生平不受请托,亦不请托于人。卒之日,家无余赀。”铮铮铁骨,留得万世清名。在清廷一片议和、大把大把吃着糖,甜言蜜语的“一口腔”中,王鼎是一只鲜红的辣椒,是一包烈性的炸药,软蛋们都领教了这个辣椒有多么辣!
  提到蒲城,我们不得不想到以“兵谏”留名的杨虎城将军。杨虎城是“刀客”出身,胸有大志,拉起一帮人呼啦啦响应辛亥革命,雄起陕西,声震华夏。蒋介石为拉拢杨虎城,以兄弟结拜,礼仪有加。著名军旅作家、《西安兵谏》作者杨闻宇曾以《天风抚白莲》的短文,披露了杨虎城母亲孙一莲大义教子的秘闻,其情其景不亚于岳母刺字。杨虎城外婆信奉佛教,初一、十五必携小女进庙叩头,看见庙内观音娘娘座下有一朵绽放的莲花,便给女儿起名一莲,一莲十九岁生下杨虎城,三十四岁时丈夫杨怀福被清政府判处死刑绞杀于西安。她一手将杨虎城拉扯成人,孙一莲六十大寿时,蒋介石曾赶到杨府三鞠躬行礼,以示敬意。西安事变爆发后,老太婆被当作人质羁押于檀自新部,杨救出母亲后老太婆怒斥道:“你们办的啥事,对得起西北的父老兄弟?亏你还五马长枪,枉打了半辈子仗,既得罪他蒋介石,就不该放他!”老太婆有着辣椒样的性格,才有了把委员长辣得叫苦连天差点丧命的儿子。老太太识大理,绝不因蒋给她拜过寿就轻饶他——“放蛇入洞,纵虎归山,这是造孽!”这话石破天惊,字字千钧,仿佛神谕。
  出生于眉县的共和国上将李达,一生喜食辣椒也有着辣椒一样的性格。年少时因不满乡霸欺侮,考入冯玉祥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后加入工农红军,身经百战,先为刘邓大军参谋长,后任赴朝志愿军参谋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68年,被康生一伙打成“三反分子”投入秦城监狱,责令交代问题闭口不言,坚贞不屈。长子李掌林一直在家乡务农。1975年李达复职后,儿去京城看父,问父亲要的珍贵东西竟是一副“架子车轱辘”。李达家教严,儿几次张口才挤出了这几个字。当时架子车是劳动的主要工具,轱辘要有指标才能买下,李达嘱咐儿子要好好劳动。这一笔应写进共和国领导清正廉洁的史册之中。对敌人辣,被称为“活地图”的李达将军对共和国有着赤子情怀,家风也是辣得呛人。
  我的老家南边是青化镇,这里曾出了个“中华铁骨”的抗战英雄冯汉英。冯曾在杨虎城部下任营长。1939年9月,在太岳山区对日作战中冯肉搏受伤被俘。日军将他软禁在一小屋内轮番劝降,黎明时分,冯乘敌不备,一把夺下鬼子腰间佩刀,砍死日军联队队长、副队长二人,遂被日军射杀身亡,于右任先生为其亲书“尽忠成仁”牌匾。
  有趣的是,食辣椒的省份有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四大部落,而且出的都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巨匠或领袖,这里所出的政治家都有辣椒一样的性情,大都是补天搅海式的人物,这就引出了吃甚补甚的话题,也就引出了吃甚像甚的哲理。味觉酿造了性情,味觉酿造了脾气。而近代发财的人大都在江浙或闽粤,而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大都出在食辣椒的省份。这么说来,陕人喜食辣椒也是一大优势。陕人中文气的少,即使像陈忠实这样的大文人,也是黑脸瞪眼,爱憎分明,辣得让人咋舌的汉子。温情脉脉是干不了大事的,有炸药一样的人才能点燃一个个“政治炸药桶”,才能敢于高喊与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这个湖南“辣椒王”,一路嚼着辣子从南方到了陕北,与爱吃辣子的陕人汇合成辣味十足的大军。两支红辣椒队伍的完美结合,革命也就红得像辣椒,陕西的辣椒对中国革命也是有巨大贡献的!蒋介石吃甜食,口是心非;毛泽东吃辣子,说到做到。毛泽东一生爱吃辣子,几乎每餐“正经饭”中都少不了辣子,他曾对工作人员讲,“大凡革命者都爱吃辣椒。因为辣椒曾领导过一次蔬菜造反,所以吃辣椒的人也爱造反。我的故乡湖南出辣椒,爱吃辣椒的人也多,所以‘出产’的革命者也多。”不胜酒力的他也曾以干吃辣椒与苏联领导人斗酒,大胜!1936年7月的一天,毛泽东邀请美国记者斯诺去他那里吃饭,席间,他情不自禁地为客人唱起了以湖南民歌加工而成的《辣椒歌》:
  远方的客人,你请坐,
  听我唱个辣椒歌。
  远方的客人,你莫见笑,
  湖南人待客爱用辣椒。
  虽说是乡里的土产货,
  一日三餐不能少。   要问辣椒有哪些好?
  随口能说十几条——
  去湿气,安心跳,
  健脾胃,醒头脑,
  油煎爆炒用火烧,
  样样味道好。
  没得辣椒不算菜呀,
  一辣胜佳肴!
  锅盔像锅盖
  “面条像裤带”,咥得气派;“辣椒一盘菜”,嚼得开怀;“锅盔像锅盖”,啃得慷慨!
  “陕西八大怪”中,这三样怪直指吃,另外那五样怪,样样也与吃分不开。而最能展示老陕招牌、老陕风采、老陕豪迈的,则莫过于大如车轮、重若碾砣、厚如磨扇、状似锅盖的锅盔。
  锅盔外表浑圆厚重,如古铜老铁、龙鳞龟甲,一派披挂齐全威武雄壮之势、敢打必胜之气。锅盔脾性如陕西冷娃,外焦里熟,面冷心热,浑身散发着麦子、茴香、芝麻、椒叶与油盐混合而成的诱人爨味,给人以安稳感自豪感;锅盔冷水和面,猛火搭色,慢火熟瓤,暴晒不裂,雨淋不散,彻寒不冻,重击不碎,久存不霉,是月婆子、病秧子、壮汉子、商贩子与戍边将卒最可口的美食。
  说起锅盔的来历,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军旅与战争。我当过三年步兵,略知兵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古训。我经历过断炊断粮,更难忘五天五夜徒步穿越腾格里大沙漠的生死考验——全连全副武装,人均只带一日份干粮一军用水壶水,挑战生命禁区与生命极限。白天赤日当空,沙漠地表温度达五六十度,夜间则寒气逼人,真个“早穿皮袄午穿纱”。走在松软的沙漠上,像踩在棉花堆,走一步退半步,人人大汗淋漓脚底起泡,个个汗流浃背东倒西歪,接下来就是嗓子冒烟唇裂喉痛,再接着就是饥肠辘辘头昏眼花,稀疏的沙葱沙棘芨芨草红柳根与捕获刺猬沙鼠沙鸡豺狐为救命粮,胆大的吞食臭烘烘的甲虫蜥蜴……我多次出现严重脱水的幻觉,眼前的一切都看成食物与水,也一次次渴盼有几片锅盔就好了。后來我想,如果上了真正的战场断了给养,非战斗减员至少多达八九成,而古代将士在缺水少柴的戈壁沙漠吃啥喝啥,难道果真携带的是炒面、锅盔与用牛羊皮牛羊膀胱制作的水囊吗?而这次饥渴交加死海穿越的意外收获,就是我的适应性训练的短消息第一次刊登在了《解放军报》上,全军适应性训练高潮也由此而引发。
  退伍后,我曾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上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自带军用干粮与侦察兵战友出没于蛇当道、蚊横舞的原始森林,入蒸笼、钻雾海,穿雨林、摘野果,饮泉水、卧草丛,再次体验到了戍边的困苦与饥饿到极点的滋味。压缩饼干救了我的命,但比锅盔的口感差远了。我离开南疆时,发誓回家乡后要发动妇女为前线烙一火车皮锅盔。
  少小离家吃兵饭,没有丁点零食,总觉得肚子空荡荡,而官兵个个是饿狼是馋嘴猫,饭量大得惊人,不说黄瓜红白萝,就是大蒜辣椒咸菜疙瘩转眼间就被内贼踅摸走了,因而炊事班常常如临大敌又顾此失彼。当兵人的梦,都是千里之外的故乡,我的梦多是母亲的锅盔搅团臊子面。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在食物充裕与快餐食品急速升级换代的今天,锅盔这种地域风俗食品似乎已经没有多少特殊意义可言了。锅盔是怎样来的,它起初是啥模样,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进步史中扮演了什么独特的角色,无人给出一个相对可信的答案,而民间传说并承传几千年的“文王锅盔”,难道真的是文王的创造发明?说到锅盔,必然牵扯到五谷杂粮的生产与加工水平,炊具从陶器瓦罐等到铜器铁器的演变,特别牵扯到锅盔在军事上的特殊需求,要回答这些问题,若没有《史记》的指南、《周礼》的路标、《诗经》的向导,显然是无法寻找到锅盔身世、锅盔家族的。
  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西周,也是在浴血奋战中崛起,而不是成天给老天叩头给鬼神烧香强大的。人们赞美周人的坚韧与忍让,却误以为周人向来是逆来顺受的农夫,人们熟知武王灭商的牧野之战,却忽略了西周从公刘到文王十多代人从没有停止在战火中拼搏。
  周人本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战斗族。早在公刘迁徙豳地,他就将民众分成三批轮流服役组织成氏族军队,这是周人以农耕打底、以征战保家从而与犬戎杂处十多代的生存两翼。“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场乃疆,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槖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诗经·大雅·公刘》)译成白话,就是“忠实厚道的公刘,不敢安居简单想,开辟疆界种田忙,积攒粮食扩建仓。干粮装进袋和囊,团结一心争富强。张弓带箭齐武装,盾戈斧钺威风扬,开始动身去远方。”到了古公时代,犬戎像只疯狗,侵凌日多,古公以避战求全迁岐,但犬戎越咬越凶。古公第三子季历,曾率领军队两次长途出征,抵达今陕北与内蒙古河套地区反击西落鬼戎,首战大胜,得到了商王朝武乙帝赐赏,并娶商境内挚国任姓女为妻,次年又一举击败其主力,俘获其二十个部落的首领,保卫了西周的安全,也确保了商朝西部边疆的安宁。接着,季历指挥军队在今咸阳东北击败了一个叫程的部落,又打败了今山西屯留西北的余无戎,商文丁帝大喜,封季历为商朝“牧师”。西周的强盛,引起了商朝统治者的不安,商王文丁便设计抓走季历并将其杀害。这一连串大规模的征战,说明古公是把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以攻为守作为生存战略的。文王时代,周人继续坚持强军与东进战略,首先消灭了毗邻的今武功一带最大的一支犬戎,剪除了商王朝的一翼,乘胜攻灭今甘肃灵台一带的密须国、阮国、共国,减少了东进的后顾之忧。其后,以蚕食方式与商朝争夺天下,在今山西长治攻灭了商朝内属国耆国,回师消灭了今户县的崇国,这才初步完成了对商朝的战略包围,从而为牧野之战的决定性胜利创造了先机。那么,在农业生产极度低下的西周,打了几百年的苦仗硬仗,它的军队以什么为主食副食,便成了西周崛起的一个深层话题。如果我们对西周的饮食状况一无所知,就无法回答后人对“锅盔像锅盖”的提问。
  周人是率先进入农业文明的开路者,也是食物创制的带头人。西周已广泛栽种黍、稷、麦、菽、麻、稻等主要粮食作物,诗文多有记述,但受到炊具食器的影响,主食的花样并不多。从王宫炊具食器看,主要有煮肉或盛肉的鼎、煮粥的鬲、专门煮肉的镬与像蒸笼一样的甑、像大碗一样的簋、像高脚盘一样的豆等,从饮食习惯看,古人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在九十点钟进食,第二顿饭叫餔,又叫飧,下午三四点进食。《说文》说“饔”为熟食,说“飧”为“食之余也”,即剩饭,关中农村至今还保持着一日两餐的习俗,把晚饭叫喝汤。在如此条件下,主食主要是炒熟的米或麦子叫糗,稻或黍捣成粉做成饼或团子蒸熟叫饵,与饵原料相同,只是经过水浸的叫粢,以及称呼糇、粮、饼等,指的都是干粮。《周礼·天官》载,供给笾中装配食物或供品的官职叫笾人,笾,指竹编的容器,笾人掌管祭祀时分四次进献的笾,第一次进献炒麦子、炒麻子、炒米、炒黍子,第四次进献炒干的米麦、豆粉的蒸米饼和蒸米粉饼,说明西周已经熟练掌握了炒食蒸饼技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此我想,智慧的周人既能把精心制作的美食用于祭祀,也自然会用于保障浴血奋战的军人。文王时多次北征,东征的步伐也在加快,随着铁的冶炼与应用,为了适应更大的作战需要,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西周一系列干粮,已经迅速升级到体积更大、营养更丰富、储存时间更长的“文王锅盔”的新阶段。   粮食是军心、士气的定心丸,也是战争舞台上最刚硬、最持久的主角。自秦文公带领秦人千渭之会,全盘继承了西周以农为本的强国理念,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国力大增,秦穆公时跻身春秋五霸,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诸侯毕贺”,之后的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关中万石一积的粮仓有咸阳仓、栎阳仓、霸上仓,新占领地区的粮仓有敖仓(今郑州西北)、陈留仓(今开封东南)、宛仓(今河南南阳)、成都仓(今四川成都)等,加之铁器的广泛应用,笨重易碎、携带搬运不便的陶器瓦器让位于铁器铁锅,秦军车、骑、步、弩大军既有充足干粮,又能吃上热食,军力日益强劲。秦昭襄王时,破格以年轻将领白起为主将,攻击韩国魏国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一役斩首二十四万人,诸侯惊恐,六国战栗。一战升为大良造、担当秦军主帅的白起,又于公元前279年指挥了进攻楚国的鄢郢之战,在强攻未能奏效的情况下,筑坝拦水,决堰放水,滔滔洪水淹没鄢城(今湖北宜城),死伤军民数十万,然后沿长江东下,拔楚都郢(今湖北江陵),焚夷陵楚王庙,大军前锋直指竟陵(今湖北潜江),楚国无奈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白起因战功卓著被封为武安君。此役前后持续两年,秦军初到南方,两军对垒,难耐湿热,为了大造声势先声夺人,人高马大四肢健硕的秦军,卸去盔甲脱掉衣服,赤身裸体,叫阵时吼声如雷如狮,冲锋时勇猛如虎如狼,身后背负的锅盔经过日晒雨淋已变成如铜似铁、如木似皮的鬼怪模样,进食时个个又像长着铁齿铜牙,大块吃肉,大啃锅盔,而楚人身材矮小、面黄肌瘦,国家连年征战,国库空虚,饿着肚皮上阵,未战先输一着。又楚人不知锅盔为何等神器,看到秦军大吃大嚼如泥如土如砖如瓦的东西,又力大如牛,披发如魔,大为惊骇,频传秦军恶魔妖怪一般茹毛飲血、啃石咬砖,是故每遇秦军,大呼“妖怪”“虎狼”来了,慌不择路,争相逃窜。此后,“战神”白起又指挥攻击赵国的长平之战,断绝赵军粮草,射杀赵括,围困其主力四十六天,赵军迫不得已暗地自相残杀以为食,连战带饿,四十五万人一命呜呼,唯释放未成年的二百四十人返回。史书载白起尽坑降卒,后世颇有争议,我非为白起喊冤叫屈,我以为,可怜的赵军四十多万人脱离原有防线与军需基地,冒险前出,食不果腹,日夜鏖战,伤不能救,尸横遍野,食人杀马,疫病流行,能侥幸存活的必然为数不多,再说秦军不是“收尸队”也用不着销毁“罪证”,没有时间也没有工具去挖坑掩埋四十多万人的。《吕氏春秋》《爱士》篇说:“衣,人以其寒也;食,人以其饥也。饥寒,人之大害也。”《上农》篇说:“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这说明“上农”是整个秦国国防战略的思想与经济基础,这是秦军所向披靡、秦国统一天下的重要保证。
  秦军背着锅盔扫六国,背着锅盔筑长城,锅盔也成了汉朝唐朝誓扫匈奴铁骑的诡秘兵器。今人虽无法亲历古代大西北恶劣的环境与气候,也无法体验戍边将士一把炒面一把雪、一块锅盔半月粮的艰苦卓绝,但一篇篇战争诗,仍能把人带到“轮剑直冲生马队,抽旗旋踏死人堆”的生死战场。陇上边危,“当朝受诏不辞家,夜向咸阳原上宿”;塞北秋早,“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大漠孤苦,“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西域风烈,“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西海天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好勇自秦中,意气多豪雄。”锅盔伴随着西北战场的传信狼烟、嘭嘭战鼓,伴随着金甲兜鍪、如雷凯歌,也伴随着男儿意气、中华之掖,一起成为我们民族的英雄诗史!
  锅盔为什么惹得老陕流涎水?为什么让老陕像牵挂宝贝一样挂在嘴上?而且老陕的锅盔又极像锅盖,又招惹国人如打量天外来客似的说长道短:“中国人唯陕人嘴巴大,一次能吞下这么大的食物!”“陕人铁齿铜牙,吃硬如砖块的锅盔如吃豆腐!”外地人将女儿嫁给陕西小伙,出门时母亲含泪拉着女儿的玉手心疼地说:“到了婆家人家吃什么你别挑食,锅盔就是费牙,不行了用水煮着泡着吃,别早早没了牙!”关中某县县长去无锡招商引资,无锡老板说:“陕西人诚信厚道,只是锅盔我们啃不下!”外地人对陕西锅盔的这番误解,是他们从未品尝过这么甘美的食物。它是黄土地的脂膏,是补给庄稼汉胳膊上肌肉疙瘩的特殊补品。吃锅盔的庄稼汉,能把碌碡举到头顶,能把大梁扛到房顶,能把一麻袋麦像拎鸡娃似的扔到粮垛上……散文大家刘成章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千阳蹲点时写了千余字的锅盔短文,称赞:“锅盔的形状,又多么像这千阳大地,像这黄土高原:敦厚、雄浑、粗犷,可以载大树,可以负巨石,可以经受暴风雨的无情打击。”老陕说:有牙没锅盔,有锅盔没牙,是说锅盔吃起来很费劲,牙口不行是吃不了锅盔的。另一层意思是,想吃锅盔还要赶上丰收年,否则牙齿再利也只能喝稀糁子,吃糨糊状的搅团。一上海知青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岐山北郭某村下乡,一日三餐是轮流吃派饭,遇到家境好的能吃上两片锅盔,遇到家境差的,常常是两碗搅团。第一次吃搅团,他把盐、醋、辣子合成的调料水一口喝光,蹙着苦相对上饭的大嫂说:“水水好喝,糨糊难吃。”惹得大嫂捧腹大笑。民国十八年关中一场大饥馑人口饿死过半,亏得秋天下了几场雨才让麦种下了地。来年麦子籽实饱满,我村有三位长者逃荒回来,捋着青颗麦粒大嚼大咽。麦刚半熟,心急得用石磨推了二斗面,让婆娘烙下锅盔,不料一年未吃硬食的长者怎么也嚼不动硬锅盔,一个嘴含锅盔笑着咽了气,活着的叹道:“唉!真是有牙没锅盔,有锅盔没牙,苦命!”老陕在闲谝中,也常用这句调侃话感叹生不逢时,搭不上幸运车。
  关中人的家常锅盔,大若草帽,厚若砖头,状若猛士盔甲,极像秋野里成熟的金葵。最有名的锅盔,有岐山文王锅盔,千阳砖头锅盔,陇县油酥锅盔,乾县原味锅盔,以后也有苜蓿锅盔、菠菜锅盔问世……文王锅盔是文王发明的,一类是麦面伴盐伴茴香粘芝麻,用酵子将面发起来后,揉上几百遍,再将面团放在板上,用铁绳将木杠一端挂在木板上,运用杠杆原理发力,老者压不动了,小伙上阵,面团中的水分被榨尽,擀成磨盘形放入锅中,用麦秸火煨上半天,锅盔便散发金黄色泽、大肉出锅的香味,切下一角,外筋内酥。加盐是为添味道、防霉变。还有一种拱若穹隆、小若礼帽的锅盔,做起来极为讲究,用猪油伴糖水和面,揉上几百遍,用小锅烙熟,酥脆可口,营养极高。据考古专家推断,这是西周宫廷专用食品,是专门供王食用的,后流传到民间,家境好的才能食用得起。千阳的锅盔厚若木砧,一个锅盔有十多斤,吃起来时嘴巴需张得像瓦窑像蛇吞象。一妇人曾以手脚麻利著称,烙好砖头锅盔常站锅台扔向案板,喜听那“咚”的一声,不料放学的孙子站在案板前,锅盔砸向他的头顶,顿时鼻孔出血,倒卧在地,送往医院被诊断为脑震荡。千阳人用刀切锅盔,为夸耀其厚实,总是用刀子斜切下去,让人如打量深沟高原似的惊叹不已。千阳山大沟深,农活吃力,只有吃了砖头厚的锅盔,农人犁地扛柴才不怯场。陇县山高路险,凡耕种多以苦力,故用清油和面加工成油酥锅盔,干脆爽口,油而不腻。春季苜蓿发出嫩牙,关中妇女将其拌入面中,烙成锅盔补充营养,少菜缺肉的家人因而食量大增。   旧时商贩远行、樵夫进山、麦客赶场,路上吃口熟食很难,而熟肉、蒸馍容易变臭变霉,唯锅盔放个十天半月也不变味。在没有方便面的时候,陕人出行必携带锅盔。荒无人烟、饥饿难耐,吃几片锅盔能量得以补充,马上精神焕发。相传古时军队头戴铁盔,饥一顿饱一顿,饭时不见食物送上,不知是何人急中生智,卸下头盔当锅,胡乱揉面生火,面团被烤得半熟,众人犹如饿狼扑食。这一传说,可能为真。战争往往能点燃发明的灵感。锅盔相当于如今的压缩饼干。锅盔解决了士兵水土不服的痼疾,也解决了守城无暇吃饭、打埋伏怕目标暴露、转移阵地辎重拖累等难题。锅盔二字,若非沾上了盔甲的硝烟,要不何来“盔”字这样的名号?锅盔从军队传到民间,也造福无边。如今陕人的羊肉泡馍,用的就是硬面锅盔。后来,人们将用来蒸馍的“发面”烙成了“起面锅盔”。农人种地,惜时如金,咥上几片锅盔就能一鼓作气犁上几亩地割完几亩麦。商人贩运,为节约成本,昼宿夜行吃几片锅盔喝几口冷水就继续赶路。樵夫上山砍柴,百里之路,吃上几片锅盔力气不减。在方便面未出世之前,关中人坐火车,就带着一挎包锅盔,一瓶辣椒当饭吃。臊子面、锅盔、面皮,是关中人将麦面做到极致的结果,也是关中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又一创举。在家吃面,在外吃锅盔,关中人还发明了“棋子豆”,这也是干粮中的细碎物,易保存易携带。扶风人还发明了学子赶考途中的专用食品——鹿糕馍,它状如小形瓦当,上画有飞奔的一只鹿,意即食后得禄。
  锅盔是母亲用心智催生的一轮圆月。关中母親除忙完农活外,用去许多时间是站在锅台烙锅盔。烙锅盔来不得半点心急,要用麦秸慢慢烧,否则锅盔就成了“皮焦里生”的木炭。锅盔上面的花色像雪地里绽放的梅花,有起有伏,均匀有致,细看起来有的像地图、有的像山河、有的像人物画花鸟画。夏季烙锅盔,厨房像着了火,母亲汗水涔涔,不断地翻转,一顶锅盔寄托着母亲祈求全家平安团圆的愿望。在极其贫困的年代,母亲烙下锅盔后,连一块三角形状的小锅盔也舍不得吃一口。如果丈夫或儿子外出干活,母亲烙锅盔更是小心翼翼,生怕有过火的疤子,避讳祸事殃及家人头上,也知道出门在外艰辛备至,食口锅盔就想到了家。我当兵离家的那天早晨,母亲半夜起来烙好一顶锅盔,装入我的挎包,叮嘱道:远离故土吃点锅盔就不拉肚子。那时家里常常闹粮荒,我将舍不得吃的几片锅盔偷放食案上,可细心的母亲又偷偷装入我包内。母亲一生是教书育人的,她在朝阳学校教书时,我家灶房在两座大房的过道夹缝,无门窗也罢,但若刮东风,烟筒就被卡住了喉咙,灶房内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做一顿饭母亲眼睛就被烟熏得红肿流泪。我上课时常爱观风向,生怕吹东风,但刮东风总比西风多。我的二婶是乡邻们公认的好人,一生乐善好施,菩萨心肠,幼时我放假回村,孤独一人,二婶饭时总是把我叫到她家,虽是几片高粱面锅盔,搅团就野菜,却让我有了家的温暖。记得她去世那年的深秋,我回到村子小住二日,走时她老人家烙了一顶大锅盔,切成小块让我带走。二婶肾癌已到晚期,全身浮肿,却半夜爬起来为我烙锅盔,她老人家可能知道这是她为我烙的最后一顶锅盔。
  锅盔是父亲用汗水浇出的一轮红日。从麦子下种到收获,父亲比侍弄小孩还精心。没有化肥,常常是土地大搬家,从土场把土拉到后院,给人粪、猪粪撒上一层土,又得把农家肥一车车拉到地里。庄稼人常常为给地里上肥而发愁。多年的土墙被挖了当肥施进麦地,三年的土炕被挖了当肥施进了麦地,炕灰、锅灰被当成稀罕物施进了麦地。光土肥的大搬家就让他浑身散架。麦田锄草要三五遍,勾着头、猫着腰,眼睛像辨奸一样。割麦碾麦更是苦不堪言,要是遇上连阴雨,一年的心血就泡汤了。父亲脸上总是忧郁着,他们被麦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父亲吃起锅盔来,生怕掉碎渣。即使芝麻大的馍渣,也要像捡元宝似的捡起来扔到嘴中。父亲知道,每粒麦子都浸透着他的汗水。太阳似的锅盔让父亲喜悦,这是上帝赐给人间的佳肴,父亲心中变得金灿灿、晴朗朗。父亲的手指变得像料姜石一般粗糙,额头爬满了沟壑状皱纹,父亲绝无退路,他生下来是种地的,他是为麦子活着的。他吃着大地的麦子,最后被大地从头到脚吃了个精光。
  锅盔是游子怀中贮藏的一顶草帽。关中汉子离乡时,母亲总要让他怀揣几片锅盔。锅盔上有母亲的味道,散发着“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情愫。岐山人给离乡的人总要烙形似铅球的“灶干粮”,实际上是希冀孩儿早回乡、早团圆,当游子吃尽这些锅盔后,母亲的形象就烙在他的骨子里。锅盔是故乡的苍穹,是秦人的血脉、秦人的徽记,大凡在外地谋生的秦人,官做得再大、钱挣得再多,见了锅盔就有了“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归根感。
  锅盔是武士出征的一面战鼓。秦人扫六合,用铁饼似的锅盔砸平了天下。能吃锅盔的猛士,有着白起的血性,有着王翦的狠劲,有着郭子仪的威风。中条山战役中,关中冷娃吃着锅盔与日寇搏斗得昏天黑地,失利后绝不投降,毅然跳进滚滚黄河,让黄河水把自己变成一顶奔向大海的锅盔。
  千里迢迢有一口锅盔你就不会倒毙途中,大雪茫茫有一口锅盔你就找到了温暖的火炉。
  洒血疆场,有一口锅盔你就回肠荡气。逃荒要饭,有一口锅盔你就死里逃生。
  锅盔,是五谷打造的车轮。
  锅盔,是苍天赏赐的奖章。
  锅盔,是大地揭开的锅盖。
  如今,城里的女人不再烙锅盔,乡下的人也不是顿顿吃锅盔。锅盔渐渐失去了它的市场,但岐山的文王锅盔同面皮一样卖到天南地北。
  城里人烙锅盔烙成了点心月饼,黑心商家把点心月饼烙成了铁饼。锅盔不再像锅盖了,人心也就薄了,血性也就衰了,勇气也就弱了。好在锅盔并没有像珍稀植物动物那样濒临断代灭种,对陕人来说,锅盔永远像天穹一样盖在这方天空!
  栏目责编:阎 安 刘羿群
其他文献
旷野无人只有落雪  喝完一杯热茶然后走向旷野  靠在笔直的白杨树上  一个人想着自己心爱的姑娘  天地不在有浮云和鸟影  世界不在有天地和落雪  只有如雪的姑娘和我对望  望不出在水一方  望不出梅香暗动  所有的落雪都幻化成姑娘的眼睛  種在我的心里  长出诗人银白的树木和落雪的大地
期刊
柿子软了雪都是甜的  一双筷子夹不起一粒雪花  蹲在黄土地上看大雪飘落  远望的鸟儿对着流动的河  没有烦恼的孩子在雪地狂跑  没有发芽的草木在泥土里想雪  走出家门的老人看不见路  满眼是雪的身影雪的眼睛  推窗看看银白的天地  红透的苹果堆满雪地  拾起苹果四季是我的父老兄弟  人与雪的影子永远都在  春水漫过干旱的土地  满地的红苹果就是印象  天地的落雪催生著我的理想  雪还是雪 树还是树
期刊
1  在弥来的目光尽头,刁榜坳口衔住了那枚熟透的夕阳,吐出了达香高挑的身影。达香在走下坡路,她洁白的牙齿在渐渐暗淡下去的阳光里闪闪发光,红色的挎包在她手里忽前忽后地晃荡着,时不时被她抡成一个又一个大圆圈,那红色就有些恍惚起来。  弥来嘀咕着:“这女人,怎么就回来了,还不坐车?”  达香一直亮着一口白牙走到弥来的跟前。弥来干着一张酱紫色的脸问:“怎么不坐车却走路回来?”达香的那口大白牙依旧亮闪闪的,
期刊
跟你说说我的村庄  麦穗黄了,一群麻雀打着饱嗝  在地头的荫凉里嬉戏  风绸缎似地卷过  麻雀们欢快的眼神不时被风卷向  北边坡上高高低低的院落  那就是我的村庄  几缕炊烟描绘着天堂  一排梧桐跟着池塘边的柳树学跳舞  谁家女儿手扶门缘朝这边眺望  她麦穗似的發辫,一只掩在背后  一只沉甸甸地搭在胸前  雨水刚刚浇灌过的乡亲  发间躲闪着一小片草叶的乡亲  睡梦中被瘦瘦的麦芒扎疼的乡亲  雨过天
期刊
清泰街  清泰街原是老城区的一条主街,南通渭河渡口,北连仪凤街,一座凤凰台把两条街南北隔开。仪凤街上有早年间的县衙、文庙、学道门,建筑虽已破旧,却都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而清泰街上则全是小门小户,砖砌的门楼,两扇木板门,简陋却也素净。站在凤凰台上朝两厢观望,仪凤街好似大家闺秀,清泰街分明就是小家碧玉。小却自有其小的好处,简洁明秀,质朴无华,三十几家住户,三五家门店,街两旁柳树成荫,垂柳依依,有一丝
期刊
对“经典”的误读,不仅存在于我们的阅读中,大中小学教育以至于文化学者,甚至所谓的国学大师的学术专著里也有,且历史悠久;在新媒体环境中更为普遍,通过新的传播手段,把对经典的误读向全社会和全民普及。如果真是误读,就应该指出,哪怕是质疑也好。我曾斗胆采用列举的方式,在几个学校讲过,现公开发表,就教于大方之家。  也许误读的是我。  一、《丑小鸭》  《丑小鸭》的故事应该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一篇课文。在我的印
期刊
秋日的月光一泻千里  她照耀,渗透,以水的明净  洗涤新生的谷穗和苹果  亲人们围坐在面饼似的场院里  围坐着渐凉的时间和风  用过来人的口吻预见今年的收成  月光流过明净的额,滋润粗糙的皮肤  浇灌出眼里一束小小的光亮  夜鸟的叫声掠过天河  挂在院里蓬松的树冠上  亲人啊,除去鸟的叫声  还有什么把你们领进了高高的天堂  月光反复叩问过的窗前  我的姐姐对镜而坐  劳动使她变黑,使她娇好的身材
期刊
夜睡到丑时就醒了  它铺开一张白纸,要记录  死亡的整个过程  棉花被蓬松,柔软  出笼的馒头散发着雪的香味  天空比白还白  天空落在了地上  擦肩而过的影子  像摇晃的火苗,从烛台  抽出蓝焰  轻得没有留下趾印  悬挂在尾行,这些灭掉的路灯  沉默的省略号  羊毛圍巾总是姗姗来迟  那些迷路的人呵  那些两手空空的人呵  在暗黑的洞口  相互指认
期刊
一直缄口不语  一起风,你只是晃一晃  雨是天空与大地,唯一的  握手言和  阳光下,我是你忠实的信徒  看吧,我独自行走  稻草人,麻雀,路边的石头  独自行走  来往的行人  独自行走  在这空旷的,无边际的明镜中  幻想,是唯一的信任  碰巧在我身上苏醒  又在分離中成熟
期刊
我总是轻信  背后的面孔  每张嘴发出的声音,都泛着  凛冽的青光:  春天,你醒醒  鑰匙锁在锁子里  谁能献出花朵,微风,细雨,天空和大地  谁能打开穷孩子,患病的门窗  让阳光爆开种子  死亡的风暴  兄弟啊  我把春天关进耳朵里  我要向破旧的衣服忏悔  它们落满尘埃  替我蒙羞
期刊